《養生導引秘籍》~ 靈劍子引導子午記 (1)
靈劍子引導子午記 (1)
1. 夜半子
夜半子,少陽之氣生於陰,分紓伸轉掣。
《混元經》:戌、亥、子三時,陰氣生而人寐。既寐,即氣滯於百節。養生家睡不厭縮,覺不厭伸,轉、掣,務令榮衛周流。
白話文:
在午夜子時,少陽之氣在陰中產生,分佈、伸展、移動。
《混元經》:戌時、亥時、子時,陰氣開始生成,人們進入睡眠狀態。睡著後,氣血會滯留在身體各個部位。養生者在睡眠時不喜歡蜷縮,醒來時不喜歡緊張,而是要讓身體轉動、拉伸,確保全身的氣血流通。
2. 鼓腹淘氣
《淘氣決》:閉目仰面,停兩手於乳間。側立兩膝,舉腰背,鼓氣海中氣,使內外轉,呵而去之。不使耳聞,一九二九止。凡欲服氣,須淘轉呵出,獨令宿食消化。故氣出盡,然後始可調而服之。服氣人睡覺口乾舌澀,是五臟熱,即大開口,微呵數十遍,候喉中津液出,是熱退而五臟涼矣。
白話文:
閉目仰面,停兩手於乳間。側立兩膝,舉腰背,鼓氣海中氣,使內外轉,呵而去之。不使耳聞,一九二九止。
意思是:閉上眼睛,仰頭躺下,將雙手放在胸前,兩膝彎曲側立,抬起腰背,鼓起丹田之氣,讓氣息在體內旋轉,然後用「呵」的吐氣方式將氣息吐出。過程中不要用耳朵聽聲音,如此持續練習,以一九二九次為止。
凡欲服氣,須淘轉呵出,獨令宿食消化。故氣出盡,然後始可調而服之。
意思是:想要練氣,必須先將體內濁氣淘轉吐出,讓宿食得以消化。只有將體內濁氣完全吐出後,才能開始調息練氣。
服氣人睡覺口乾舌澀,是五臟熱,即大開口,微呵數十遍,候喉中津液出,是熱退而五臟涼矣。
意思是:練氣的人睡覺時,如果出現口乾舌燥的現象,這是五臟積熱的表現。此時要張大嘴巴,輕輕地吐氣幾十次,直到喉嚨中感覺有津液出現,這就表示體內的熱氣已消退,五臟也涼爽下來了。
3. 取氣太衝
踴身令起,平身正坐,兩手叉項後,仰視舉首,左右招搖,使項與手爭。次以手攀腳,稍閉氣,取太衝之氣。
太衝二穴在大指本節後二寸,骨罅間陷者是。
白話文:
起身站立,平靜坐下,雙手插在後頸,仰頭觀望,左右擺動,讓脖子和手臂競爭活動。接著用手抓住腳部,稍作屏息,調用太衝穴的氣息。
太衝穴位於大拇指根部後方兩寸,骨頭縫隙間的凹陷處。
4. 挽如引弓
左挽如引弓狀,右挽亦如之。
《大洞真經·按摩篇》:叉兩手,乃度以掩項後。仰面視上,舉手使項與手爭。為之三四,令人精和血通,風氣不入。能久行之,無病。畢,又屈動身體,伸手四極,反張側掣,宣搖百關,為之各三。《華倫別傳》云:人身欲得勞動,但不當極爾。體常動搖,各氣得血脈流通。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形體亦然。真人導引,蓋取諸此。《元通經》云:元氣難積而易散,關節易閉而難通。故修生之士以導引為先。
白話文:
這段文字介紹了一套簡單易行的導引術。首先,左、右手分別向後拉伸,像拉弓一樣,可以伸展肩頸和背部肌肉。然後,雙手叉開,伸過頭頂,遮住後腦勺,可以舒展頸部和脊柱。接着,仰頭向上看,舉起雙手,讓脖子和手互相爭力,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頭部供血。
最後,屈伸身體,四肢伸展,反覆張開和收縮,可以活動全身關節,疏通經絡。
《華倫別傳》和《元通經》都強調了勞動和導引對於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勞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導引則可以疏通經絡,使氣血流通。
這套導引術簡單易學,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練習,可以幫助人們保持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5. 氣息平定 內視神宮
眉間一寸為明堂,深三寸為洞房,上入三寸為上丹田泥丸宮,中丹田為絳宮,下丹田為氣宮。各有神人,故曰神宮。
白話文:
在眉心一寸的地方叫做明堂,深入三寸的地方叫做洞房,向上再深入三寸的地方是上丹田,也就是泥丸宮。中間的丹田稱為絳宮,而下方的丹田則被稱為氣宮。每個地方都住著神靈,因此稱為神宮。
6. 叩齒及牙
先叩齒當門小鳴,後叩大牙大鳴。《真誥》云:叩齒所以警身中諸神,神不得散,則鬼氣不得侵。
白話文:
先輕敲前排臼齒,使其發出輕微的響聲;接著再輕敲後排大臼齒,使之發出較大的響聲。《真誥》中提到:輕敲齒齒是為了警醒身體中的諸多神靈,讓神靈不致於分散,這樣就能阻擋鬼邪之氣的侵入。
7. 捏目四眥
《太上三關經》:常欲以手按目,近鼻之兩眥。閉氣為之,氣通即止,終而復始。常行之,眼能洞見。又云:導引畢,以手按目四眥三九過,令見光明,是撿眼神之道。久為之,得見靈也。
白話文:
《太上三關經》提到,應經常使用手輕按眼睛周圍,靠近鼻子的部位。進行深呼吸並保持此動作,當氣流流通後便停止,然後重複此過程。持續這樣做,眼睛將會有更清晰的視覺。另一個說法是,在導引動作結束後,用手指在眼睛四周按壓三次共九次,以達到眼睛明亮的效果。長時間這樣練習,可以讓你看到更精靈的事物。
8. 摩手熨目
用兩手掌側立,摩掌如火,有硫黃氣乃止,開目熨睛數次。
9. 對修常居
《內經》云:常以手按眉後小穴中二九,一年可夜書。亦可於人中密行之,勿語其狀。眉後小穴為上元六合之府,主化眼生暈、和營精光、長珠徹瞳。保煉目瞳,是真人坐起之道,一名真人常居。真諺云:子欲夜書,當修常居。真人所以能旁觀四達、八遐照燭者,實常居之數明也。
《紫微夫人誥》:仰和天真,俯按山源。天真是兩眉之角,山源是鼻下人中也。兩眉之角是徹視之津梁,天真是引靈之上房。
白話文:
《內經》中說:經常用手按著眉後的小穴,每天按二十九下,一年後就能夜間讀書。也可以在人中穴秘密地進行這個動作,不要告訴別人。眉後的小穴是上元六合的府,主管著化眼生暈、調和營氣精光、長珠徹瞳。保護滋養眼睛瞳孔,這是真人坐起之道,也叫真人常居。民間俗語說:想要夜間讀書,就要修煉常居之法。真人能夠旁觀四方、遠眺八方、照亮黑暗,其實都是因為常居之法修煉得法,元氣充足的緣故。
《紫微夫人誥》中說:向上和合天真,向下按壓山源。天真是指兩眉的角,山源是指鼻下的人中。兩眉的角是徹視的橋梁,天真是引導靈氣的上房。
10. 灌溉中嶽
《消魔經》:鼻欲得按其左右,唯令無數,令人氣平。所謂灌溉中嶽,名書帝籙。
白話文:
《消魔經》提到,應當按壓鼻子的左右兩側,但要輕柔地進行,讓按壓次數無限,這樣可以使人氣息平和。這就是所謂的灌溉中嶽,並將此寫入帝王的書籍之中。
11. 俯按山源
紫微夫人云:俯按山源,是鼻下人中之本,側在鼻下小谷中也。楚莊公時,市長宋來子常灑掃一市,常歌曰:天庭發雙華,山源障陰邪,清晨按天馬,來詣太清家。真人無那隱,又以滅百邪。常歌此,乞食一市,無人解其歌者。乞食公西嶽真人馮延壽也,周宣王時史官也。手為天馬,鼻為山源。
每經危險之路,廟貌之間,心中有疑忌之意者,乃先反舌內向,咽津一二過。畢,以左手第二節三指攝兩鼻孔下人中之本、鼻中隔孔之內際。鼻中隔之際曰山源,一名鬼井、一名神池、一名魂臺。手按山源,則鬼井閉門;手薄神池,則邪根散分;手臨魂臺,則玉真守關。於是感激靈根,天獸來衛,千精震伏,莫幹我氣,此自然之理使然也。
鼻下山源,是一身之武津,真邪之通府。守真者所以遏萬邪,在我運攝之耳。
白話文:
紫微夫人論「山源」與「天馬」
紫微夫人說:「俯身按壓山源,這個部位位於鼻子下方的人中穴,也就是鼻子下方的小谷中。」
相傳楚莊公時代,有個名叫宋來子的市長,經常清掃整個城市,並常唱歌道:「天庭發雙華,山源障陰邪,清晨按天馬,來詣太清家。真人無那隱,又以滅百邪。」他邊唱邊沿街乞討,卻無人理解他的歌。其實,他所乞討的對象是公西嶽真人馮延壽,他是周宣王時代的史官。歌中所指的「天馬」指的是手,而「山源」則指鼻子。
每當經過危險的路途、經過廟宇,心中有疑忌之感時,應先將舌頭反捲入內,咽下口水一兩次。然後,用左手第二節三根手指按住鼻孔下方的人中穴,以及鼻中隔孔的內側。鼻中隔的內側就叫做「山源」,又稱「鬼井」、「神池」、「魂臺」。
按壓山源,便能關閉「鬼井」的大門;輕撫「神池」,就能散去邪氣的根源;觸碰「魂臺」,就能讓「玉真」守護關口。如此一來,就能激發靈根,天獸前來護衛,千種精怪震懾伏首,無能為力傷害我,這都是自然之理。
12. 營治城廓
《消魔經》云:耳欲得數按抑,左右令無數,使人聰徹。所謂營治城廓,名書皇籍。
白話文:
《消魔經》中提到:耳朵需要經常按摩和壓抑,讓左右兩側的動作達到無數次,這樣可以使人聽覺靈敏。所謂的營養身體,就是給身體做保健,就像是在皇室的名冊上註冊一樣重要。
13. 擊探天鼓
天鼓者,耳中聲也。以兩手心緊按耳門,以指擊其腦戶,常欲其聲壯盛,相續不散。一日三操,有益於下丹田。或聲散不續,無壯盛者,即元氣不集,宜整之。
白話文:
"天鼓"指的是耳朵裡發出的聲音。以雙手心緊密覆蓋在耳門上,用手指輕敲頭頂的「腦戶」位置,要保持聲音強大且持續不斷。每天做三次,對下丹田有好處。如果聲音散開不連貫,或者沒有強大的聲音,表示元氣沒有集中,需要調整改善。
14. 拭摩神庭
《真誥》云:面者神之庭,發者腦之華。心悲即面焦,腦減則發素。《太素經》云:一面之上,常欲得兩手摩拭之使熱,高下隨形,皆使極匝,令人面有光澤,皺斑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所謂山澤通氣,常盈不沒。又云:勤而行之,手不離面,乃佳。
白話文:
《真誥》中說:臉是神的庭院,頭髮是腦的華彩。心裏悲傷,就會讓臉色焦黃,腦力減退,頭髮就會變得稀疏。《太素經》中說:每天都要用雙手按摩臉部,讓臉部溫熱,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都要仔細按摩,讓臉部充滿光澤,皺紋和斑點不會產生。堅持這樣做五年,面色就會像少女一樣。這就是所謂的山澤之氣流通,常保飽滿不衰。書中還說:勤奮地進行臉部按摩,手不離面,這樣效果最佳。
15. 上朝三元
《真誥》云:順手摩發,如理櫛之狀,使發不白。以兩手乘額上,謂之手朝三元,固腦堅發之道也。頭四面,以手乘之,順發就結,唯令多也。《黃庭經》云: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圓一寸處其中。
白話文:
《真誥》中提到:順著方向按摩頭髮,就像梳子梳理頭髮的樣子,這樣可以防止頭髮變白。用雙手覆蓋額頭,這被稱為「手朝三元」,這是鞏固腦部和強健頭髮的方法。頭部的四周,用手覆蓋,順著頭髮的方向梳理,只讓頭髮更多。
《黃庭經》則說:頭部中央的神靈所在地是泥丸,泥丸中有九個真正的地方,每個地方都有房間,這些房間正方形且直徑為一寸,位於中央。
16. 下摩生門
《黃庭經》云:兩部水王對生門。生門者臍也。閉內氣,鼓小腹令滿,以手摩一周天。
白話文:
《黃庭經》提到:左右兩個水神在生門處相對應。生門就是肚臍。閉鎖內氣,用拳頭使小腹充盈,然後用手按摩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