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導引秘籍》~ 保生要錄 (1)
保生要錄 (1)
1. 序
嘗聞松有千歲之固,雪無一時之堅。若植松於腐壤,不期月而必蠹;藏雪於陰山,雖累年而不消。違其性則堅者脆,順其理則促者延。物情既爾,人理豈殊?然則所謂調攝之術者,又可忽乎?臣竊覽前人所撰保生之書,往往拘忌大多,節目大繁,行者難之,在於崇貴,尤不易為。臣少也多病,留心養生,研究既久,編次云就。
其術簡易,乘間可行。先欲固其正氣,次欲調其肢體,至於衣服、居處、藥餌之方,蔬果、禽魚之性,有益者必錄,無補者不書。古方有誤者,重明;俗用或乖者,必正。目之曰《保生要錄》。雖無裨於聞道,粗有資於衛生。冒昧上獻,伏深戰灼。蒲虔貫謹序。
白話文:
保生要錄 序
我曾聽聞松樹有千年不朽的堅固,而雪卻沒有片刻的堅硬。如果把松樹種在腐爛的泥土裡,不到一個月就會被蟲蛀;把雪藏在陰暗的山中,即使經過多年也不會融化。違背其本性,堅固的東西就會變得脆弱;順應其道理,短暫的東西就能延長。
世間萬物的道理如此,人體的道理又怎麼會不同呢?那麼,所謂的調養身體的技巧,又怎麼能忽視呢?我私下閱讀前人撰寫的養生書籍,往往過於拘謹忌諱,內容繁雜,實踐起來十分困難,對於追求高貴的人來說,更是難以做到。
我年輕時多病,留心養生之道,研究許久,整理成冊。
我的方法簡單易行,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首先要固守正氣,其次要調和肢體,至於衣服、住所、藥物等等,以及蔬果、禽魚的特性,凡是有益的必會記載,沒有益處的則不寫。古方有錯誤的,要重新闡明;民間使用的有偏差的,要加以糾正。
我將此書命名為《保生要錄》。雖然不能幫助人們了解大道,但希望能對人們的健康有所幫助。冒昧獻上,深感惶恐。
蒲虔貫 謹序。
2. 養神氣門
嵇叔夜云:服藥求汗,或有弗獲。愧情一焦,渙然流離。明情發於中而形於外,則知喜怒哀樂,寧不傷人?故心不撓者神不疲,神不疲則氣不亂,氣不亂則身泰壽延矣。
白話文:
嵇叔夜說:服用藥物以引發出汗,有時可能無法達到效果。當心中感到羞愧之感,會自然地表現出焦慮不安。明白情感源自內心且表現在外,那麼我們知道快樂、悲傷、哀痛和歡樂,豈不是也會傷害人嗎?因此,心不被擾動時,精神就不會疲憊,精神不疲憊,氣息就不會混亂,氣息不混亂,身體就能夠康健,壽命也能得到延長。
3. 調肢體門
養生者,形要小勞,無至大疲。故水流則清,滯則汙。養生之人,欲血脈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勞,頻行不已,然宜稍緩,即是小勞之術也。故手足欲時其屈伸,兩臂欲左挽右挽,如挽弓法。或兩手雙拓,如拓石法。或雙拳築空,或手臂左右前後輕擺,或頭項左右顧,或腰胯左右轉,時俯時仰,或兩手相捉細細捩,如洗手法,或兩手掌相摩令熱,掩目摩面。事間隨意為之,各十數過而已。
每日頻行,必身輕目明,筋節血脈調暢,飲食易消,無所擁滯。體中小不佳快,為之即解。舊導引方太煩,崇貴之人不易為也。今此術不擇時節,亦無度數,乘閒便作,而見效且速。
白話文:
養生之道,在於適度勞動,避免過度疲勞。
就像水流動才會清澈,靜止就會變得污濁。養生的人,希望氣血暢通,如同流水一般。
坐著不要過於疲倦,走路也不要過於勞累。
經常運動固然好,但要放慢速度,這才是適度勞動的技巧。
手腳要時常伸展,雙臂要左右交替伸展,就像拉弓一樣。
也可以雙手撐開,就像拓石一樣。 或者握拳擊打空氣,或者手臂左右前後輕輕擺動,或者頭部左右轉動,或者腰部左右旋轉,時而低頭時而抬頭。 也可以雙手互相握緊然後慢慢扭轉,就像洗手一樣,或者雙手掌互相摩擦至熱,然後閉眼按摩臉部。 這些動作可以隨意進行,每次做十幾下即可。
每天經常運動,就能使身體輕盈,眼睛明亮,筋骨血脈暢通,飲食容易消化,沒有阻塞。
身體出現輕微不適時,做這些動作就能舒緩。
以往的導引方法太過繁瑣,社會地位高的人很難做到。
現在的這些方法不受時間限制,也沒有規定的次數,只要有空閒就可以做,而且效果很快。
夫人夜臥,欲自以手摩四肢胸腹十數過,名曰干浴。臥欲側而曲膝,益氣力。常時濁唾則吐,清津則咽。常以舌拄上齶,聚清津而咽之。潤五臟,悅肌膚,令人長壽不老。《黃庭經》曰:口為玉池大和宮,嗽咽靈液災不幹。又曰:閉口屈舌食胎津,使我遂煉獲飛仙。頻叩齒令齒牢,又辟惡。
夫人春時暑月,欲得晚眠早起,秋欲早眠早起,冬欲早眠晏起。早不宜在雞鳴前,晚不宜在日出後。熱時欲舒暢,寒月欲收密。此合四氣之宜保身益壽之道也。
白話文:
女士們晚上睡覺時,可以自行用手按摩四肢、胸腹十幾次,稱為幹浴。睡覺時想要側身彎曲膝蓋,可以增強氣力。平時有濁唾就吐掉,有清津就嚥下。經常以舌頭頂住上顎,聚合清津後再嚥下。這樣可以滋潤五臟、使皮膚光滑,讓人長壽不老。《黃庭經》說:嘴巴是玉池、大合宮,漱口嚥下靈液就能避免災禍。又說:閉嘴屈舌,吞食胎津,可以讓我修行成功,獲得飛仙。經常叩齒可以使牙齒堅固,還能辟邪。
女士們在春季和夏季,想要睡得晚一些起牀早一些;秋季想要睡得早一些起牀早一些;冬季想要睡得早一些起牀晚一些。早晨不宜在雞叫之前起牀,晚上不宜在太陽出來之後睡覺。天氣熱的時候想要穿得舒暢,天氣冷的時候想要穿得厚實。這些都是符合四季養生之道,可以保身益壽的方法。
4. 論衣服門
臣聞衣服厚薄,欲得隨時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時不可極溫。盛熱能著單熟衣臥熟帳,或腰腹膝脛以來覆被,極宜人。冬月綿衣莫令甚厚,寒則頻添重數。如此則令人不驟寒不驟熱也。故寒時而熱則減,減則不傷於溫;熱時而寒則加,加則不傷於寒。寒熱若時,妄自脫著,則傷於寒熱矣。
寒欲漸著,熱欲漸脫。腰腹下至足脛,欲得常溫。胸上至頭,欲得稍涼。涼不至凍,溫不至燥。衣為汗濕,即時易之。薰衣火氣未歇,不可便著。夫寒熱平和,形神恬靜,疾疹不生,壽年自永。
白話文:
臣聞衣服的厚薄,要能隨著時節變化而適當調整。因此,夏季不可穿得過薄,冬季不可穿得過厚。酷暑時可以穿著單薄的熟衣,睡熟帳,或是用布料覆蓋腰腹、膝脛,這樣最合適。冬月棉衣也不要過於厚重,感到寒冷時再逐漸添加幾層。如此一來,就不會突然感到寒冷或炎熱了。
所以,冬天感到熱就要減衣,減衣就不會受寒;夏天感到冷就要加衣,加衣就不會受熱。寒熱變化時,不要隨意增減衣物,否則就會傷及寒熱。
冬天要逐漸添衣,夏天要逐漸減衣。腰腹以下到足脛,要保持溫暖。胸部以上到頭部,則要稍微涼一些。涼而不至於凍,溫而不至於燥。衣服一旦被汗水浸濕,就要立即更換。衣服被火薰過,熱氣尚未散去,不可立即穿上。
總之,寒熱均衡,形神安寧,疾病就不會產生,壽命自然延年。
5. 論飲食門
飲食者,所以資養人之血氣。血則榮華形體,氣則衛護四肢。精華者,為髓為精;其次者,為肌為肉。常時不可待極飢而方食,候極飽而撤饌。常欲如飢中飽,飽中飢。青牛道士云:人慾先飢而後食,先渴而後飲。不欲強食強飲故也。又不欲先進熱食而隨餐冷物,必冷熱相攻而為患。
凡食,先熱食,次溫食,方可少餐冷食也。凡食太熱則傷骨,太冷則傷筋。雖熱不得灼唇,雖冷不可凍齒。凡食溫勝冷,少勝多,熟勝生,淡勝咸。凡食熱汗出,勿洗面,令人失顏色,面上如蟲行。食飽沐發作頭風。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偏耽則傷而生疾。所惡之味,不可全棄,全棄則臟氣不均(如全不食苦則心氣虛,全不食鹹則腎氣弱是也)。
白話文:
飲食的目的是滋養人體的血液和氣息。血液滋養身體,使之豐盈光澤,氣息則保護四肢。精華的部分,會化為骨髓和精液;其次,會變成肌肉和肉。平常不可等到非常飢餓才進食,也不要等到非常飽才停止用餐。最好保持一種似飢似飽的狀態。青牛道士說:人應該先感到飢餓再吃,先感到口渴再喝,不應該勉強自己吃喝。也不應該先吃熱食,接著就吃冷食,這樣冷熱交替會導致疾病。
凡事吃飯,應該先吃熱食,再吃溫食,最後才能少量吃冷食。食物太熱會傷骨,太冷會傷筋。即使熱食也不要燙到嘴唇,即使冷食也不要凍到牙齒。總體來說,飲食要溫熱勝過冰冷,少量勝過多量,熟食勝過生食,清淡勝過鹹味。吃熱食後出汗,不要馬上洗臉,這樣會導致臉色不好,就像蟲子在臉上爬一樣。吃飽後洗頭,容易引起頭痛。任何喜愛的食物,都不可過度偏愛,過度偏愛就會傷身生病。任何討厭的食物,也不能完全不吃,完全不吃就會導致臟腑氣息不均(例如完全不吃苦味食物,就會心氣虛弱;完全不吃鹹味食物,就會腎氣虛弱)。
是以天有五行,人有五臟,食有五味。故肝法木,心法火,脾法土,肺法金,腎法水。酸納肝,苦納心,甘納脾,辛納肺,咸納腎。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製土,土製水,水制火,火制金,金制木。故四時無多食所生並所制之味,皆能傷所生之臟也。
宜食相生之味,助王氣也。王臟不傷,王氣增益。飲食合度,寒溫得宜。則諸疾不生,遐齡自永矣。
白話文:
天地間存在五行(木、火、土、金、水),人體有五臟(肝、心、脾、肺、腎),食物也有五味(酸、苦、甘、辛、鹹)。
因此,肝臟屬木,心臟屬火,脾臟屬土,肺臟屬金,腎臟屬水。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鹹味入腎。
五行之間存在相生相克的關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所以,一年四季中,不要過度食用相生或相克的食物,否則都會損害相生之臟。
應該食用相生之味的食物,來幫助人體的正氣(王氣)。正氣充足,五臟就不會受損,正氣就會增強。飲食要適量,寒熱要適宜,這樣就能避免疾病,延年益壽。
6. 論居處門
傳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故人居處隨其方所,皆欲土厚水深。土欲堅潤而黃,水欲甘美而澄。常居之室,極令周密,勿有細隙,致風氣得入,久居善中人。風者天地之氣也,能生成萬物,亦能損人。初入腠理之間,漸至肌膚之內,內傳經脈,達於臟腑,傳變既廣,為患則深。
故古人云:避風如避矢。盛暑久坐兩頭通屋,大招風,夾道尤甚。盛暑不可露臥。自立春後至立秋前,欲東其首;立秋後至立春前,欲西其首。常枕藥枕,勝於寶玉,寶玉大冷傷腦。其枕,藥性大熱則熱氣衝上,大冷又冷氣傷腦。唯用理風平涼者,乃為得宜。
白話文:
傳說說:土地深厚,水源充足,居住其中就不容易生病。所以人們選擇住處,都希望土地厚實,水源深厚。土壤要堅實潤澤,顏色呈黃色;水要甘甜清澈。常住的房屋,一定要建造得嚴密周全,不要有細小的縫隙,以免風氣侵入,久居其中容易生病。風是天地之氣,能孕育萬物,也能傷害人體。風氣最初侵入肌膚的毛孔,逐漸深入到肌肉,再傳入經脈,到達臟腑,傳播範圍廣泛,造成的危害也深。
所以古人說:避風就像避箭一樣重要。盛夏時節,長時間坐在兩頭通風的房屋中,很容易招來風寒,特別是位於兩條街道交匯處的房屋更甚。盛夏時節不可露宿。從立春後到立秋前,睡覺時頭朝東方;從立秋後到立春前,睡覺時頭朝西方。常年使用藥枕,比用寶玉枕頭更好,因為寶玉太冷,會傷腦。藥枕的藥性,過熱會使熱氣上衝,過冷又會使冷氣傷腦。只有使用具有理風平涼功效的藥枕,才是最合適的。
7. 藥枕方
(久枕治頭風、目眩、腦重、冷痛、眼暗、鼻塞,兼辟邪)
蔓荊子(八分),甘菊花(八分),細辛(六分),吳白芷(六分),白朮(四分),芎藭(六分),通草(八分),防風(八分),藁本(六分),羚羊角(八分),犀角(八分),石上菖蒲(八分),黑豆(五合,揀擇挼令淨)。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久枕」,專治頭風、目眩、腦重、冷痛、眼暗、鼻塞,還能辟邪。
藥材如下:
- 蔓荊子:八分
- 甘菊花:八分
- 細辛:六分
- 吳白芷:六分
- 白朮:四分
- 芎藭:六分
- 通草:八分
- 防風:八分
- 藁本:六分
- 羚羊角:八分
- 犀角:八分
- 石上菖蒲:八分
- 黑豆:五合,挑選乾淨後搓洗。
上(前)件藥細銼,去碎末,相伴令勻。以生絹囊盛之,欲達其氣。次用碧羅袋重盛,縫之如枕樣,納藥直令緊實,置在合子中。其合形也如枕,納藥囊令出合子唇一寸半以來。欲枕時揭去合蓋,不枕即蓋之,使藥氣不散。枕之日久漸低,更入藥以實之,或添黑豆令如初。三、五月後,藥氣歇則換之。初枕旬日或一月,耳中微鳴,是藥抽風之驗。
白話文:
將上面藥材細細研磨成粉末,去除掉碎屑,並均勻混合。用生絹布袋裝盛藥粉,讓藥氣可以充分滲透。接著再用碧羅袋(一種精美的絲織袋)裝盛,縫成枕頭的形狀,將藥粉裝得緊實,放進一個合子(一種小盒子)裡。這個合子的形狀也像枕頭,將裝有藥粉的袋子放置在合子裡,讓袋子露出合子邊緣約一寸半。想要枕頭時就打開合子蓋,不枕的時候就蓋上,以防止藥氣散失。枕久了藥粉會慢慢沉澱,可以再加藥粉填補,或添加黑豆讓枕頭恢復原來的飽滿程度。三到五個月後,藥氣消散就需要更換藥材。剛開始枕頭的頭幾天或一個月,可能會感覺耳朵裡微微作響,這是藥物引發氣血流通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