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煥

《養生導引秘籍》~ 養性延命錄 (3)

回本書目錄

養性延命錄 (3)

1. 服氣療病篇第四

《元陽經》曰:常以鼻納氣,含而漱滿,舌撩唇齒咽之,一日一夜,得千咽甚佳。當少飲食,飲食多則氣逆、百脈閉,百脈閉則氣不行,氣不行則生病。《玄示》曰,志者,氣之帥也;氣者,體之元也。善者遂其生,惡者喪其形。故行氣之法,少食自節,動其形、和其氣血,因輕而止之,勿過失突,復而還之,其狀若咽。

正體端形,心意專一,固守中外,上下俱閉,神周形骸,調暢四溢,修守關元,滿而足實,因之而眾邪自出。彭祖曰:常閉氣納息,從平旦至日中,乃跪坐拭目,摩搦身體,舐唇嚥唾,服氣數十,乃起行言笑。其偶有疲倦不安,便導引閉氣,以攻所患,必存其身、頭、面、九竅、五臟、四肢,至於發端,皆令所在覺其氣,云行體中。起於鼻口,下達十指末,則澄和真神,不須針藥灸刺。

白話文:

《元陽經》說,要經常以鼻子吸氣,含住並漱滿口腔,舌頭舔舐嘴唇和牙齒,然後將氣咽下,每天一夜,咽一千次最好。要少吃東西,吃太多會導致氣逆,百脈閉塞,百脈閉塞則氣血運行不暢,氣血運行不暢就會生病。《玄示》說,意志是氣的領導,氣是身體的根本。善於養生的人,就能延年益壽;不善於養生的人,就會損傷身體。因此,行氣的方法是少吃飯、節制飲食,活動身體、調和氣血,以輕緩的方式停止,不要過度用力,慢慢地恢復,就像吞嚥一樣。

保持身體端正,心神專一,守住內外,上下閉合,精神周遍全身,氣血流通舒暢,修煉守住關元穴,精氣充盈飽滿,這樣就能驅散邪氣。彭祖說,要經常閉氣納息,從早晨到中午,跪坐擦拭眼睛,按摩身體,舔舐嘴唇,吞咽唾液,練氣數十次,然後起身行走,談笑風生。如果偶爾感到疲倦不安,就運用導引之術,閉氣養神,治療患病部位,務必使身體、頭部、面部、九竅、五臟、四肢,甚至頭髮末梢,都能感受到氣血運行,遍布全身。從鼻口吸氣,下達十指尖,就能澄清神志,和合真氣,無需針灸藥物。

凡行氣,欲除百病,隨所在,作念之。頭痛念頭,足痛念足,和氣往攻之,從時至時,便自消矣。時氣中冷,可閉氣以取汗,汗出輒周身解矣。行氣、閉氣,雖是治身之要,然當先達解其理。又宜空虛,不可飽滿。若氣有結滯,不得空流,或致發瘡。譬如泉源,不可壅遏,若食生魚、生菜,肥肉及喜怒憂恚不除而以行氣,令人發上氣。

凡欲學行氣,皆當以漸。劉君安曰:食生吐死,可以長存。謂鼻納氣為生,口吐氣為死也。凡人不能服氣,從朝至暮,常習不息,徐而舒之,常令鼻納口吐,所謂吐故納新也。《服氣經》曰:道者氣也,保氣則得道,得道則長存。神者精也,保精則神明,神明則長生。精者血脈之川流,守骨之靈神也。

白話文:

凡是想要藉由行氣來消除百病,就應該根據疼痛部位,專心意念著。頭疼就唸頭,腳痛就唸腳,讓氣順著意念流動,持續不斷,疼痛自然會消散。如果遇到天氣寒冷,可以閉氣逼出汗水,汗水一出,全身就會舒緩。行氣和閉氣雖然是治病的重要方法,但必須先理解其原理。此外,也要保持空虛,不要過於飽滿。如果氣在體內積聚不通,就會導致瘡瘍。就像泉水一樣,不能被阻塞。如果食用生魚、生菜、肥肉,或者喜怒憂愁等情緒沒有消除就開始行氣,反而會導致氣往上衝。

想要學習行氣,都要循序漸進。劉君安說:「吃生吐死,可以長存。」指的是用鼻子吸氣為生,用嘴巴吐氣為死。一般人無法持續服氣,應該從早到晚,不斷練習,慢慢舒展,始終保持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也就是吐故納新。《服氣經》中說:「道就是氣,保養氣就能得道,得道就能長存。神就是精,保養精就能神明,神明就能長生。精是血脈的源泉,也是守護骨骼的靈魂。」

精去則骨枯,骨枯則死矣。是以為道務寶其精,從夜半至日中為生氣,從日中後至夜半為死氣。常以生氣時正偃臥,瞑目握固(握固者,如嬰兒之拳手,以四指押拇指也),閉氣不息,於心中數至二百,乃口吐氣出之。日增息。如此,身神具,五臟安。能閉氣至二百五十,華蓋明(華蓋,眉也)、耳目聰明、舉身無病、邪不幹人也。

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名曰長息。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有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數。欲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時溫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風,呼以去熱,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

白話文:

精華流失就會骨骼枯竭,骨骼枯竭就會死亡。因此,道家認為要珍視精華,從半夜到中午是生氣,從中午到半夜是死氣。應該在生氣時平躺著,閉眼握拳(握拳的方式就像嬰兒握拳,用四根手指壓住拇指),屏住呼吸,在心中默數到二百,然後再慢慢吐氣。每天增加一次呼吸。這樣做,身體和精神都能保持健康,五臟六腑也會安穩。如果能屏住呼吸到二百五十次,眉毛會變得明亮,耳朵和眼睛會變得敏銳,身體沒有病痛,邪氣也不會侵犯。

所有呼吸方法中,要以鼻子吸氣,嘴巴吐氣,輕輕地、緩慢地呼吸,稱為長息。吸氣有一種,吐氣有六種。吸氣一種是指吸入空氣。吐氣六種是指吹、呼、唏、呵、噓、呬,都是吐出空氣的方法。一般人呼吸,一次吸氣一次吐氣,本來就只有這些數目。想要練習長息吐氣的方法,天氣寒冷可以吹氣,天氣溫暖可以呼氣。根據不同的病症,可以利用吹氣來驅散風寒,呼氣來消除熱症,唏氣來消除煩躁,呵氣來順暢氣息,噓氣來散去積滯,呬氣來解除極度緊張。

凡人極者,則多噓呬。道家行氣,率不欲噓呬,噓呬者,長息之心也。此男女俱存法,法出於仙經。行氣者,先除鼻中毛,所謂通神之路。若天露惡風,猛寒大熱時,勿取氣。《明醫論》云:疾之所起,自生五勞,五勞既用,二臟先損。心腎受邪,府臟俱病。五勞者,一曰志勞,二曰思勞,三曰心勞,四曰憂勞,五曰疲勞。

五勞則生六極,一曰氣極,二曰血極,三曰筋極,四曰骨極,五曰精極,六曰髓極。六極即為七傷,七傷故變為七痛,七痛為病。今人邪氣多,正氣少。忽忽喜忘悲傷,不樂飲食,不生肌膚,顏色無澤,發白枯槁。甚者,令人得大風、偏枯、筋縮、四肢拘急攣縮、百關隔塞、羸瘦短氣、腰腳疼痛。

白話文:

一般人極度勞累時,容易喘息。道家修煉氣功,通常不希望有喘息,因為喘息代表著貪圖長氣的心態。這一點男女都應該遵守,方法來自於道家經典。修煉氣功之前,要先清理鼻腔的毛髮,因為鼻子是通往神明的道路。如果遇到颳風下雨、猛烈的寒暑之時,就不要吸取天地之氣。《明醫論》說:疾病的產生,來自於五種勞損,五種勞損累積,就會損傷臟腑。心腎受到外邪侵襲,其他臟腑也會跟著生病。五種勞損分別是:志勞、思勞、心勞、憂勞、疲勞。

五種勞損會導致六種極度狀態:氣極、血極、筋極、骨極、精極、髓極。六種極度狀態就是七種傷害,七種傷害就會演變成七種疼痛,七種疼痛就會導致疾病。現在的人,邪氣多而正氣少,容易喜怒無常、健忘、悲傷、食慾不振、皮膚不滋潤、面色蒼白、頭髮枯黃脫落。嚴重者,還會導致中風、半身不遂、筋脈拘攣、四肢僵硬、關節閉塞、體弱氣短、腰腿疼痛。

此由早娶,用精過差,血氣不足,極勞之所致也。凡病之來,不離於五臟,事須識根。不識者,勿為之耳。心臟病者,體有冷熱,呼吹二氣出之;肺臟病者,胸背脹滿,噓氣出之;脾臟病者,體上游風習習,身癢疼悶,唏氣出之;肝臟病者,眼疼,愁憂不樂,呵氣出之。以上十二種調氣法,依常以鼻引氣,口中吐氣,當令氣聲逐字吹、呼、噓、呵、唏、呬吐之。若患者依此法,皆須恭敬用心為之,無有不瘥,愈病長生要術。

白話文:

這是由於早婚,精氣耗損,導致血氣不足,加上過度勞累而造成的。凡是疾病的產生,都離不開五臟,要事先了解病根,不明白病根就不要妄加治療。

心臟病患者,身體有冷熱不均,可用呼、吹兩種方法吐氣;肺臟病患者,胸背脹滿,可用噓氣的方法吐氣;脾臟病患者,身上有風吹的感覺,皮膚癢痛悶,可用唏氣的方法吐氣;肝臟病患者,眼睛疼痛,心情愁憂不樂,可用呵氣的方法吐氣。

以上十二種調氣方法,通常以鼻子吸氣,嘴巴吐氣,並要讓氣聲隨著吹、呼、噓、呵、唏、呬等字音吐出。如果患者按照這種方法,都要恭敬用心去做,沒有不治好的,這是治療疾病延年益壽的重要方法。

2. 導引按摩篇第五

《導引經》云:清旦未起,先啄齒二七,閉目握固,漱滿唾三咽。氣尋閉不息自極,極乃徐徐出氣,滿三止。便起狼踞鴟顧,左右自搖,亦不息自極,復三。便起下床,握固不息,頓踵三。還上一手、下一手,亦不息自極,三。又叉手項上,左右自了捩不息,復三。又伸兩足及叉手前卻,自極,復三。

皆當朝暮為之,能數尤善。平旦,以兩手掌相摩令熱,熨眼三過。次又以指搔目四眥,令人目明。按經文拘魂門,制魄戶,名曰握固,與魂魄安門戶也。此固精明目,留年還白之法。若能終日握之,邪氣百毒不得入(握固法,屈大拇指於四小指下把之,積習不止,眼中亦不復開。一說云,令人不遭魔魅)。

白話文:

導引經中記載著

清晨未起床時,先用牙齒互相摩擦二十七下,閉上眼睛,握緊雙拳,漱口含滿唾液,然後分三次吞下。呼吸順暢,不要停,一直到感覺極限。達到極限後,慢慢吐氣,吐滿三次即可。

接著起身,採取狼踞鴟顧的姿勢(雙腿跪地,上半身直立,頭部向後仰),左右搖擺,同樣不要停,一直到感覺極限,重複三次。

然後下床,繼續握緊雙拳,不要鬆開,雙腳用力踩地三次。

再抬起一隻手,另一隻手放下,同樣不要停,一直到感覺極限,重複三次。

接下來,雙手交叉放在頸後,左右扭轉身體,不要停,重複三次。

最後伸展雙腿,雙手向前交叉,然後向後伸展,一直到感覺極限,重複三次。

這些動作應該在清晨和傍晚各做一次,能夠持之以恆最好。

清晨,用雙手掌互相摩擦,使之發熱,然後用熱掌捂住眼睛三次。接著用手指輕輕刮擦眼角四個部位,可以使眼睛明亮。

經文記載,握緊雙拳,拇指按壓在四指下方,稱為「握固」。這可以穩定神魂,守護門戶,保持精神飽滿。這方法可以固精明目,延年益壽,讓人容顏不老。

如果能夠終日保持握固的姿勢,邪氣百毒便無法侵入。

握固法

將大拇指屈曲,按壓在四個手指下方,保持這個姿勢,久而久之,眼睛就不會再睜開。也有人說,握固可以讓人不遭魔魅侵擾。

《內解》云:一曰精、二曰唾、三曰淚、四曰涕、五曰汗、六曰溺,皆所以損人也,但為損者有輕重耳。人能終日不涕唾,隨有,漱滿咽之。若恆含棗核,咽之,令人愛氣生津液。此大要也(謂取津液,非咽核也)。常每旦啄齒三十六通,能至三百彌佳,令人齒堅不痛。次則以舌攪漱口中津液,滿口咽之,三過止。

次摩指少陽令熱,以熨目,滿二十七止,令人目明。每旦初起,以兩手叉兩耳極,上下熱挪之,二七止,令人耳不聾。次又啄齒漱玉泉,三咽,縮鼻閉氣,右手從頭上引左耳二七,復以左手從頭上引右耳,二七止,令人延年不聾。次又引兩鬢髮,舉之一七,則總取發,兩手向上極勢抬上一七,令人血氣通,頭不白。

白話文:

《內解》說:精、唾、淚、涕、汗、溺,這些都是會損耗人體的,只是損耗程度不同而已。人如果能整天不流鼻涕、不吐口水,有分泌出來就漱口含在嘴裡咽下。如果經常含著棗核,然後咽下去,可以讓人呼吸舒暢,生津液。這很重要(指的是取津液,不是咽下棗核)。每天早上都要刷牙三十六次,能刷到三百次更好,可以讓牙齒堅固不疼痛。接著用舌頭攪動漱口裡的津液,滿口咽下,三次即可。

然後用手指按摩少陽穴,使其發熱,用熱手捂眼睛,二十七次即可,可以讓人眼睛明亮。每天早晨起床後,用雙手叉住雙耳,上下搓揉,二十七次即可,可以讓人耳朵不聾。接著再刷牙漱口,三次咽下,然後閉氣縮鼻,右手從頭頂上拉左耳二十七次,再用左手從頭頂上拉右耳二十七次,可以讓人延年不聾。接著再拉扯兩鬢的頭髮,舉起一次,然後抓住頭髮,雙手向上盡力抬舉一次,可以讓人血氣流通,頭發不白。

又法,摩手令熱,以摩面,從上至下,去邪氣,令人面上有光彩。又法,摩手令熱,揩摩身體,從上至下,名曰干浴,令人勝風寒時氣熱頭痛,百病皆除。夜欲臥時,常以兩手揩摩身體,名曰干浴,闢風邪。踞坐,以左手托頭,仰右手向頭上盡勢托,以身並手振動三,右手托頭振動亦三,除人睡悶。平旦,日未出前,面向南踞坐,兩手托䏶,盡勢,振動三,令人面有光澤。

平旦起,未梳洗前,踞坐,以左手握右手於左䏶上,前卻,盡勢,挼左䏶三,又以右手握左手於右䏶上,前卻,挼右䏶亦三。次又叉兩手向前盡勢,推三。次叉兩手向胸前,以兩肘向前盡勢三。次直引左臂、拳曲右臂,如挽一斛五斗弓勢,盡力為之,右手挽弓勢亦然。次以右手托地、左手仰托天,盡勢,右亦如然。

白話文:

另外一種方法,搓揉雙手使其發熱,然後用熱手輕輕按摩臉部,從上往下,可以驅除邪氣,使臉色紅潤有光澤。還有一種方法,搓揉雙手使其發熱,用熱手擦拭全身,從上往下,稱為“乾浴”,可以抵禦風寒,治療頭疼發熱,百病皆可消除。晚上睡覺前,常常用雙手擦拭全身,也叫“乾浴”,可以驅散風邪。坐著的時候,用左手托住頭,右手向上盡力托住頭頂,身體和手一起振動三次,然後用右手托住頭,振動三次,可以消除睡覺時昏昏沉沉的感覺。清晨,太陽未升起之前,面向南方坐著,雙手托住下巴,盡力伸展,振動三次,可以使臉色光澤。

第二部分

平旦起,未梳洗前,踞坐,以左手握右手於左䏶上,前卻,盡勢,挼左䏶三,又以右手握左手於右䏶上,前卻,挼右䏶亦三。次又叉兩手向前盡勢,推三。次叉兩手向胸前,以兩肘向前盡勢三。次直引左臂、拳曲右臂,如挽一斛五斗弓勢,盡力為之,右手挽弓勢亦然。次以右手托地、左手仰托天,盡勢,右亦如然。

清晨起床,還沒梳洗之前,坐著,用左手握住右手放在左邊下巴上,向前用力伸展,然後用右手握住左手放在右邊下巴上,向前用力伸展,重複三次。接著,雙手交叉向前伸展,用力推三下。然後,雙手交叉放在胸前,兩隻胳膊肘向前用力伸展三下。接下來,左臂伸直,右臂彎曲成弓形,用力拉弓,右手也做同樣的動作。最後,右手撐地,左手向上伸展,盡力伸展,右手也做同樣的動作。

注釋

  • “䏶”:指下巴。
  • “干浴”:指不用水洗澡,用乾布或手擦拭身體。
  • “平旦”:指黎明,太陽剛升起的時候。
  • “挼”:指揉捏。
  • “盡勢”:指伸展到極限。

次拳兩手,向前築,各三七。次拳左手,盡勢向背上,握指三,右手亦如之,療背膊臂肘勞氣。數為之,彌佳。平旦便轉訖,以一長柱杖策腋,垂左腳於床前,徐踞盡勢,掣左腳五七,右亦如之,療腳氣疼悶、腰腎間冷氣、冷痹及膝冷、腳冷並主之。日夕三掣,彌佳。勿大飽及忍小便。

掣如無杖,但遣所掣,腳不著地,手扶一物,亦得。晨夕以梳梳頭,滿一千梳,大去頭風,令人發不白。梳訖,以鹽花及生麻油搓頭頂上,彌佳。如有神明膏搓之甚佳。旦欲梳洗時,叩齒一百六十,隨有津液,便咽之。訖,以水漱口,又更以鹽末揩齒。即含取微酢、清漿半小合許熟漱,取鹽湯洗兩目,訖,閉目以冷水洗面,必不得遣冷水入眼中。此法,齒得堅淨,目明無淚,永無蠚齒。

白話文:

首先雙手握拳,向前伸直,各做三十七下。接著左手握拳,盡力向背後伸展,握拳三次,右手也一樣,可以治療背部、肩膀、手臂和肘部的勞損。多做一些,效果更好。清晨起床後,用一根長長的棍子或拐杖支撐腋下,將左腳垂放在床邊,慢慢坐下,盡力伸展,將左腳伸展五到七次,右腳也一樣,可以治療腳氣、疼痛、腰腎間的寒氣、寒痹、膝蓋和腳部冰冷等問題。每天早晚各做三次,效果更好。不要過飽和忍尿。

如果沒有棍子,可以找個東西支撐,讓腳不著地,手扶著東西也可以。每天早晚用梳子梳頭,梳一千下,可以去除頭風,讓頭髮不白。梳完頭後,用鹽花和生麻油搓揉頭皮,效果更好。如果有神明膏,用它來搓揉效果更佳。每天早上準備梳洗時,叩齒一百六十下,有唾液就吞下去。之後用清水漱口,再用鹽末刷牙。接著含一小口醋或清漿漱口,用鹽水洗眼睛,閉眼用冷水洗臉,不要讓冷水進眼睛。這樣做可以讓牙齒堅固清潔,眼睛明亮無淚,永遠不會蛀牙。

平旦洗面時,漱口訖,咽一兩咽冷水,令人心明淨,去胸臆中熱。

譙國華佗,善養生。弟子廣陵吳晉、樊城樊何,受術於佗。佗語晉曰: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人身常搖動,則穀氣消、血脈流通、病不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古之仙者及漢時有道士君倩為道引之術,作熊經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也。吾有一術,名曰五禽戲。

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手足。以常導引體中不快。因起作一禽之戲,遣微汗出,即止。以粉塗身,即身體輕便,腹中思食。吳晉行之,年九十餘歲,耳目聰明,牙齒堅完,吃食如少壯也。虎戲者,四肢距地,前三躑,卻三躑,長引腰,側腳,仰天,即返距行、前卻各七過也。

白話文:

早上洗臉漱口後,喝下一兩口冷水,可以讓人心神清明,去除胸中鬱熱。

譙國的華佗,精通養生之道。他的弟子廣陵的吳晉和樊城的樊何,都曾向他學習。華佗對吳晉說:人體需要勞動,但不能過度。經常活動身體,可以促進穀氣消化、血液流通,從而避免疾病。這就像門樞因為經常轉動而不會腐朽一樣。古代的仙人,以及漢代有道之士君倩,都曾用道引之術,模仿熊的動作、鴟鳥的回頭,拉伸腰部,活動關節,以求得長壽。我有一套名為五禽戲的功法,分別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也能祛病強身,兼顧手足的靈活。平時可以通過導引來舒展身體的不適。每次練習只選一種動物的動作,做到微微出汗即可停止。然後用粉末塗抹全身,就會覺得身體輕盈,肚子也感到飢餓。吳晉按照我的方法練習,活到九十多歲,耳聰目明,牙齒堅固,吃飯像年輕人一樣。模仿老虎的動作,四肢撐地,向前邁三步,再向後退三步,伸展腰部,側身,仰頭,然後重複向前邁步、向後退步,共七次。

鹿戲者,四肢距地,引項反顧,左三右二,伸左右腳,伸縮亦三亦二也。熊戲者,正仰,以兩手抱膝下,舉頭左擗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戲者,攀物自懸,伸縮身體,上下一七,以腳拘物倒懸,左右七、手鉤腳五,按頭各七。鳥戲者,雙立手,翹一足,伸兩臂,揚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腳,手挽足趾,各上,縮伸二臂各七也。夫五禽戲法,任力為之,以汗出為度。

有汗以粉塗身,消穀氣,益氣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又有法,安坐,未食前,自按摩。以兩手相叉,伸臂股,導引諸脈,勝如湯藥。正坐,仰天呼出,飲食醉飽之氣立銷。夏天為之,令人涼不熱。

白話文:

五禽戲法

鹿戲: 四肢撐地,頭部向後反觀,左邊三步右邊兩步,伸展左右腳,伸縮也各是三步兩步。

熊戲: 身體挺直向上,兩手抱住膝蓋下方,抬起頭部,左腳在地上連續拍打七次,右腳也拍打七次。然後蹲下,雙手左右撐地。

猿戲: 攀附物體懸掛,伸縮身體,上下各七次。用腳勾住物體倒掛,左右各七次,用手勾住腳五次,按壓頭部各七次。

鳥戲: 雙手並立,抬起一隻腳,伸展雙臂,揚起眉毛,用力各做二十七次。坐著伸展腳,用手拉住腳趾,各向上伸展,伸縮雙臂各七次。

五禽戲法: 根據個人體力進行,以出汗為度。出汗後用粉末塗抹身體,可以消除食物積氣,增強體力,去除百病。能夠堅持練習的人,必然可以延年益壽。

另外還有方法: 安坐,飯前進行自我按摩。雙手交叉,伸展手臂和腿部,引導全身氣血循環,效果勝過服用湯藥。端坐,仰頭呼氣,可以消除飲食醉飽之氣。夏天練習,可以令人涼爽不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