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煥

《養生導引秘籍》~ 修齡要指 (2)

回本書目錄

修齡要指 (2)

1. 延年六字訣

(此法,以口吐鼻吸、耳不聞聲,乃妙。此行六字工夫,秘要訣也。非此六氣行不到手。本經以此導之。若不引經,不可知耳。)

肝若噓時目瞪睛,肺知呬氣手雙擎。

心呵頂上連叉手,腎吹抱取膝頭平。

脾病呼時須撮口,三焦客熱臥嘻寧。

吹腎氣訣

腎為水病主生門,有病尪羸氣色昏。

眉蹙耳鳴兼黑瘦,吹之邪妄立逃奔。

呵心氣訣

心源煩燥急須呵,此法通神更莫過。

喉內口瘡並熱痛,依之目下便安和。

噓肝氣訣

肝主龍塗位號心,病來還覺好酸辛。

眼中赤色兼多淚,噓之立去病如神。

呬肺氣訣

呬呬數多作生涎,胸膈煩滿上焦痰。

若有肺病急須呬,用之目下自安然。

呼脾氣訣

脾宮屬土號太倉,痰病行之勝藥方。

瀉痢腸鳴並吐水,急調呼字免成殃。

嘻三焦訣

三焦有病急須嘻,古聖留言最上醫。

若或通行土壅塞,不因此法又何知。

2. 四季卻病歌

春噓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閒。

秋呬定收金肺潤,腎吹惟要坎中安。

三焦嘻卻除煩熱,四季長呼脾化餐。

切忌出聲聞口耳,其功尤勝保神丹

3. 長生一十六字妙訣

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右(即上)十六字,仙家名曰十六錠金,乃至簡至易之妙訣也。無分於在官不妨政事,在俗不妨家務,在士商不妨本業,只於二六時中,略得空閒,及行住坐臥,意一到處,便可行之。口中先須嗽津三五次,舌攪上下齶。仍以舌抵上齶,滿口津生,連津嚥下,汩然有聲。

隨於鼻中吸清氣一口,以意會及心目,驀地直送至腹臍下一寸三分丹田元海之中,略存一存,謂之一吸。隨用下部輕輕如忍便狀,以意力提起,使歸臍,連及夾脊、雙關、腎門一路提上,直至後頂玉枕關,透入泥丸頂內。其升而上之,亦不覺氣之上出,謂之一呼。一呼一吸謂之一息。

無既上升,隨又似前,汩然有聲嚥下。鼻吸清氣,送至丹田稍存一存。又自下部,如前輕輕提上,與臍相接而上。所謂氣氣歸臍,壽與天齊矣。凡嚥下,口中有液愈妙,無液亦要汩然有聲咽之。如是一咽一提,或三五口,或七九、或十二、或二十四口。要行即行,要止即止,只要不忘作為正事,不使間斷,方為精進。

如有瘋疾,見效尤速。久久行之,卻病延年,形體不變,百疾不作。自然不飢不渴,安健勝常。行之一年,永絕感冒、痞積、逆滯不和、癱疽瘡毒等疾,耳目聰明,心力強記,宿疾俱瘳,長生可望。如親房事,欲泄未泄之時,亦能以此提呼咽吸,運而使之歸於元海。把牢春汛,不放龍飛,甚有益處。

所謂造化吾手,宇宙吾心,妙莫能述。

4. 十六段錦

莊子曰: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法,養形之秘,彭祖壽考之所由也。其法,自修養家所談,無慮數百端。今取其要約切當者十六條參之,諸論大概備矣。凡行導引,常以夜半及平旦將起之時。此時氣清腹虛,行之益人。先閉目握固,冥心端坐,叩齒三十六通。

即以兩手抱項,左右宛轉二十四,以去兩脅積聚風邪。復以兩手相叉虛空托天,按項二十四,以除胸隔間邪氣。復以兩手掩兩耳,卻以第二指壓第三指,彈擊腦後二十四,以除風池邪氣。復以兩手相提,按左膝左捩身,按右膝右捩身二十四,以去肝家風邪。復以兩手一向前一向後,如挽五石弓狀,以去臂腋積邪。

復大坐,展兩手扭項,左右反顧肩膊隨轉二十四,以去脾家積邪。復兩手握固,並拄兩肋,擺撼兩肩二十四,以去腰肋間風邪。復以兩手交捶臂及膊上連腰股各二十四,以去四肢胸臆之邪。復大坐斜身偏倚,兩手齊向上如排天狀二十四,以去肺間積邪。復大坐,伸腳,以兩手向前低頭扳腳十二次,卻鉤所伸腳,屈在膝上,按摩二十四,以去心胞絡邪氣。復以兩手據地,縮身曲脊向上十三舉,以去心肝中積邪。

復起立據床,扳身向背後視左右二十四,以去腎間風邪。復起立齊行,兩手握固。左足前踏,左手擺向前,右手擺向後;右足前踏,右手擺向前,左手擺向後二十四,去兩肩之邪。復以手向背上相捉,低身徐徐宛轉二十四,以去兩脅之邪。復以足相扭而行前數十步,高坐伸腿,將兩足扭向內,復扭向外各二十四,以去兩足及兩腿間風邪。復端坐,閉目,握固,冥心,以舌抵上齶,攪取津液滿口,漱三十六次,作谷谷聲咽之。

復閉息,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燒身體,內外熱蒸乃止。能日行一二遍,久久身輕體健,百病皆除,走及奔馬,不復疲乏矣。

5. 八段錦導引法

閉目冥心坐(冥心盤趺而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崑崙(叉兩手向項後,數九息,勿令耳聞。自此以後,出入息,皆不可使耳聞)。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移兩手心,掩兩耳,先以第二指壓中指,彈擊腦後,左右各二十四次)。微擺撼天柱(搖頭左右顧,肩膊隨轉動二十四,先須握固),赤龍攪水津(赤龍者,舌也。

以舌攪口齒並左右頰,待津液生而咽)。漱津三十六(一云鼓漱),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所漱津液分作三口,作汩汩聲而咽之),龍行虎自奔(液為龍,氣為虎)。閉氣搓手熱(以鼻引清氣,閉之少頃。搓手急數,令極熱,鼻中徐徐乃放氣出),背摩後精門(精門者,腰後外腎也,合手心摩畢,收手握固)。盡此一口氣(再閉氣也),想火燒臍輪(閉口鼻之氣,想用心火下燒丹田。

覺熱極,即用後法)。左右轆轤轉(俯首擺撼兩肩三十六,想火自丹田透雙關入腦戶,鼻引清氣,閉少頃間),兩腳放舒伸(放直兩腳)。叉手雙虛托(叉手相交,向上托空三次或九次),低頭攀足頻(以兩手向前攀腳心十二次,乃收足端坐)。以候逆水上(候口中津液生。

如未生,再用舌急攪,取水同前法),再漱再吞律。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謂再漱三十六如前,口分三咽,乃為九也)。嚥下汩汩響,百脈自調勻。河車搬運訖(擺肩並身二十四及再轉轆轤二十四次),發火遍燒身(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燒身體。想時口鼻皆閉氣少頃)。

邪魔不敢近,夢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災病不能迍。子後午前作,造化合乾坤。循環次第轉,八卦是良因。

訣曰:其法於甲子日夜半子時,起首行時,口中不得出氣,唯鼻中微放清氣。每日子後午前,各行一次,或晝夜共行三次。久而自知蠲除疾病,漸覺身輕。能勤苦不怠,則仙道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