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煥

《養生導引秘籍》~ 西山群仙會真記 (8)

回本書目錄

西山群仙會真記 (8)

1. 真丹藥

《洞天語錄》曰:高上元君始在塵世而流傳大道,引喻天地升降之宜、日月往來之數,而曰內丹。廣成子教黃帝依法行,持久不見功。乃於崆峒山中,凡以內事為法則,以金石相配合,而曰外丹。內之丹藥,乃為真藥,外之丹藥,止可療治病,安樂而已。內丹小則長生不老,大則超凡入聖。

始乎二氣交,而凝結在丹田,變精為汞,變汞為砂,砂變為丹,形若彈丸,色同朱橘,而真氣自生。以氣煉氣,氣合神聚而入道,道成而入聖。聖則大而化之,無所不通,豈外丹之可比耶?故知真藥、真丹,身外無求。

《西山記》曰:以龍交虎媾,結成玄珠;火候無差,燒成大藥。真氣始生,升之可以煉形,不避寒暑之患。真氣既聚,納之可以還丹,永除飢渴之苦。於己也豈非藥乎?及夫真氣施於人也,亦有驗矣。入水水沸,吹木木榮,變苦為甘,改衰為壯。即人以療疾苦,無不痊瘥。凝神以祛鬼魅,無不靈應。

蓋內真而外應也,豈非謂人之藥乎?或以內事不修,真元不識,惟以外之無精金石,加日添火,餌之以求超升,誤矣!然而古今上士,亦論外丹,非外丹不可用。如廣成子以硃砂為丹,煉之九轉而曰神丹。陳七子以七寶丹砂,煉之九轉而曰靈丹。劉安王以童子小便,煉之七轉而曰還丹。

是知靈聚而為神,神散而為虛,以氣還元,而曰還丹。後人用之,亦見有功。昇仙者,蓋始也煉之,而內事兼修,內外俱成,得通仙道。若以外藥獨用,氣弱神衰,天地秀氣不能停留,反為害不細矣。

2. 真鉛汞

《玄洞玉詔》曰:昔廣成子教黃帝煉外丹,方有鉛汞之物,凡以內事為法則也。人之初生,先生腎也,腎為北方壬癸水,在五金而為鉛。次生心也,心為南方丙丁火,在八石而為砂。鉛中取銀,如腎氣之中暗藏真一之水。砂中取汞,如心氣之中暗藏正陽之氣。蓋以外鉛中銀而合砂中汞,自然成砂,火候合宜,鍛成大寶。

取類於人,則腎氣之中,取真一之水;心液之上,取正陽之氣。二物合而為丹,乃如外物見寶之比也。《傳道集》曰:抱天一之質而為五金之首者,黑鉛也。鉛以生銀,鉛乃銀之母。感太陽之氣而為眾石之主者,硃砂也。砂以生汞,汞乃砂之子。難取者,鉛中之銀;易失者,砂中之汞。

鉛汞若相合,鍛鍊自成寶。此鉛汞之理見於外也。若以內言之,父母真氣合而為一,即精血為胞胎,凝結為內腎。內腎者,鉛也。及夫腎中生氣,氣中生水,以腎水合心液之上正陽之氣,凝結於黃庭而為丹。則曰真鉛也。以腎氣合心氣,積氣生液,結為玄珠,方還下丹田而曰汞也。

及夫丹就真氣升,腎氣入頂而真水降,一升一沉,於十二樓前而為既濟。既濟一次而還下丹田,故曰真汞也,《元皇君訣》曰:鉛汞鼎中居,燒成無價珠。都來兩個字,了得萬家書。正一真人曰:鉛汞傳來幾萬秋,幾人悟得幾人修?若教此理常人會,塵世神仙似水流。呂公曰:金丹一粒定長生,須得真鉛煉甲庚。

火取南方赤鳳髓,水求北海黑龜精。古今上聖,稱說鉛汞之理不同,其來止於鉛為腎水而真鉛為丹,汞為心液而真汞為藥。真鉛真汞為既濟,若憑外說,不可中理矣。

3. 真陰陽

《九天秘錄》曰: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不測之謂神。物中神而大者,天得一陽以守乾道,地得一陰以守坤道。物中神而明者,日得一陽魂以道應,月得一陰魂以道致。故夏至一陰自天來,若無真陽,萬物死也,不能焦枯。冬至一陽自地升,若無真陰,萬物生也,不能滋潤也。

日有真陽,陽燧感而火出;月無真陰,故方諸取而水絕。此天地日月至大至明,真陰真陽,豈人之不若是乎?

《西山記》曰:腎,水也。水中生氣,名曰真火。氣中暗藏真一之水,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也。心,火也。火中生液,名曰真水。液中暗藏正陽之氣,是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也。三華者,三陽。腎氣乃陰中之陽,丹中真氣,則真陽中之陽也,心液之氣,乃陽中之陽。不說三陰也,所貴陰盡陽純矣。

《玉皇聖胎訣》言:人常降心火於下田,外境不入,泯絕狂慮;一氣不散,委於氣海。腎氣不能上升,其息漸少,縱出之悠悠,然減省也。故後聖有自然胎息矣,及達磨胎息至理,言人之氣升,自有走失,莫若內視諸世界,遊玩自己天宮超清虛妙境。其法貴乎無漏,一念不生,一意不動。

無漏,則善果成;不動,而真聖見。而面壁九年,氣無毫髮走失,陰靈自外而身有身。東人不悟,乃擲缽西歸。故聖人曰:真胎息也!及扁鵲解《靈樞》,以冬至之後,真鉛積之一分,狀如戲蕊而鎮丹田。令人鼻引清氣,閉口不出,以定息二十四數,為火一兩。四十五日,火進一十六兩而煉就陽胎。

又以夏至之後,汞積之三分,狀如抱卵而鎮絳唇。亦以鼻引清氣,閉口不出,以定息二十四數,為火一兩。四十五日,火進一十六兩而煉陰息。以陰息投陽胎而生真氣,真氣生元神,神形合為一,與天地齊年。離而為二,身外有身,而為羽客仙子,不在塵世,以返三島十洲者也。

及葛洪注《胎息論》,曰:凡胎息之要,如在母腹中。母呼即呼,母吸即吸。今人不達妙理,縱能閉之少時,隨口出之,喘息不已,非止不能留所閉之息,而又元氣損虛,返為外來陽氣所奪。若氣未急之前,外身自可停步少時,勿使大急。未氣急之際,先鼻引清氣一口,續後便以新取之氣,換出舊閉急者之餘氣也。

故得奪住其氣,積而形神清爽,可以除療百病。曲留強住,亦非自然,所以為下等胎息。真仙上聖而有三品之論也。鼻引口吐,可以去浮寒,逐客熱,沖結滯,行經絡。若定息,氣血不交,陰陽自媾。若定萬息,氣住神藏,大乘之功,不可言也。補氣之道,此為上矣。或嚥氣救飢渴,行氣以壯肌膚,收氣補下田,養氣以返童顏,運氣以益血脈,雖見小功,終不及胎息之補氣得力,功速且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