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大渴」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大渴是中醫學中常見的一種症狀,是指口中乾燥,津液缺乏,飲水不止的一種病理表現。大渴的病因病機非常複雜,可以由內外多種因素引起。內因主要包括陰虛火旺、氣陰兩虛、熱病傷津等;外因主要包括暑熱、燥邪等。大渴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口乾、咽干、唇乾、舌乾、煩渴引飲、飲水不止、小便短赤等。大渴的治療方法根據病因病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包括滋陰降火、養陰生津、清熱解暑等。

大渴是中醫學中一種常見的症狀,其病因病機非常複雜,臨床表現也多種多樣。因此,在治療大渴時,一定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辨證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大渴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平時要注意飲食調節,多吃一些滋陰生津、清熱解暑的食物,如百合、銀耳、蓮子、西瓜、綠豆等。
  2.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3. 在夏季高溫天氣,要注意防暑降溫,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晒。
  4. 一旦出現大渴的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大承氣湯

  • 1.《皇漢醫學》:「《瘟疫論》曰:「瘟疫,發熱一二日,舌上白苔如積粉,早服達原飲一劑,午前舌變黃色,隨現胸膈滿痛,大渴煩躁。…前方加大黃下之,煩渴少減,熱去六七。午後復加煩躁發熱,通舌變黑生刺,鼻如煙煤。此因邪毒最重,瘀復到胃也,急投大承氣湯。傍晚大下,至夜半熱退,次早,鼻黑苔刺如失。」
  • 2.《雜病源流犀燭》:「凡此皆非常之變,要之,因疫而來他病,但治疫為要。有一二日舌苔白,早服達原飲,舌色變黃,並胸膈滿痛,大渴煩躁,此邪傳裡也(宜達原飲加大黃),下之,煩熱稍減,晚又熱躁,舌全黑刺,鼻黑煤,此邪毒瘀胃也(宜大承氣湯)。抵暮大下,夜半當熱退,次早舌刺如失。

調胃承氣湯

  • 1.《皇漢醫學》:「《外科樞要》曰:「破棺丹(求真按:『即本方之丸劑也』),治瘡瘍熱極,汗多,大渴,便秘,譫語,發狂者。」
  • 2.《醫方集解》:「曰:欲吐者,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則必抑塞憒亂而益甚;若已吐不止,有升無降,則當逆而折之,引令下行,無速於大黃者矣,故不禁;丹溪泥之。而曰凡嘔吐切不可下,固矣夫)。本方用大黃二兩半、芒硝、甘草各二兩,又名破棺丹:治多汗大渴,便閉譫語,陽結之證,及諸瘡腫熱。
  • 3.《醫學研悅》:「暑氣久而不解,遂成伏暑,內外俱熱,煩躁自汗,大渴喜冷,宜香薷飲加黃連一錢,繼進白虎湯,若服藥不愈者,毒深入,熱結在裡,譫語煩渴,不欲近衣,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當用調胃承氣湯,或三黃石膏湯。

白虎湯

  • 1.《皇漢醫學》:「《和劑局方》曰:「白虎湯,治傷寒大汗出後,表證已解,心胸大煩渴,欲飲水,及吐或下後七八日,邪毒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宜服之。又治夏月中暑毒,汗出惡寒,身熱而渴。」
  • 2.《經方實驗錄》:「_師曰_,住三角街梅寄里屠人吳某之室,病起四五日,脈大,身熱,大汗,不譫語,不頭痛,惟口中大渴。時方初夏,思食西瓜,家人不敢以應,乃延予診。予曰:此白虎湯證也。隨書方如下:
  • 3.《醫方集解》:「太陽病在表故惡寒,少陽在半表半裡亦微惡寒,陽明在裡故不惡寒,反惡熱,間有惡寒者,與太陽合病也。許叔微曰:仲景云:傷寒吐下後,七八日不解,表裡俱熱,大渴煩躁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又云: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又云: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
  • 4.《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傷寒大汗出後,表證已解,心胸大煩,渴欲飲水,及吐或下後七、八日,邪毒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宜服之。又治夏月中暑毒,汗出惡寒,身熱而渴。
  • 5.《奇效良方》:「治傷寒脈浮滑者,表裡有熱,若汗下吐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大渴,舌上乾燥欲飲水者。
▼ 展開更多

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吐下止,大熱大渴,煩躁,心下痞硬者,白虎加人參湯。前證頭痛,汗出惡寒,身體疼痛,心下不痞硬者,白虎加桂枝湯。乾嘔不止,冷汗厥逆,轉筋腹痛,脈微欲絕者,宜用四逆湯。苟精究攻伐之術,治安之策,不誤於施設,而起其可起者,豈難事乎?
  • 2.《醫法圓通》:「一治唇腫而赤、不渴。夫唇腫之症,近似胃火。胃火之腫,口必大渴,今見病人唇腫而口並不渴,可知陰火出於脾間。四逆湯功專補陽,陽旺則陰火自消,故治之而愈。

五苓散

  • 1.《醫方集解》:「治暑毒入心,發熱大渴,小便不利;及暑濕相搏,自汗身重(方見利濕門)。渴者,去桂,加黃連(朱丹溪:滑伯仁每疑暑病不當發汗,蓋暑傷心,熱傷氣,汗為心液,汗多必致亡陽,惟用香薷飲、五苓散利水之藥,使暑氣從小腸、膀胱下降,則病易愈,而元氣無損矣。)
  • 2.《馮氏錦囊秘錄》:「治暑毒入心,發熱大渴,煩躁便秘,邪在上焦而治在下焦者,使濁陰出下竅而清陽之上焦者,自能宣化矣。心邪不從心瀉,蓋臟無瀉法,臟實而瀉其腑也。通治諸濕,腹滿水飲水腫,嘔逆泄瀉,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煩褐,身熱頭痛,膀胱積熱,便秘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瘧,身痛身重,此皆傷濕之見症也。
  • 3.《保命歌括》:「人有熱病,大渴飲水,或暑月勞苦之人,汗出多而飲水者,水寒傷脾傷肺,口燥咽乾,煩渴亦甚,水入即吐,或為泄瀉,或腹痛胸滿者,此水逆也,宜五苓散主之。

四物湯

  • 1.《奇效良方》:「若妊娠傷寒,身熱大渴,蒸蒸而煩,脈長而大者,宜石膏六合。
  • 2.《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產婦傷寒後大渴,用四物湯加知母,或量用石膏煎服;如發寒熱,加丹皮、柴胡、生薑煎服。若虛寒,不可誤作傷寒治之,症雖相似,宜加人參、柴胡、防風煎服。

大柴胡湯

  • 1.《幼幼集成》:「邪在陽明則解肌,邪在少陽則和解。然病猶未退,既為傳裡實熱,脈不浮而沉,按之筋骨之間,所謂陽明胃腑病也,與經病不同(陽明經病已罷,至此傳入於胸中之胃腑矣。)若脈沉實有力,外證不惡風寒而反惡熱,譫語大渴,六七日不大便,皆腸胃燥實致之,輕則大柴胡湯,重則三承氣,大便通而熱退矣。
  • 2.《傷寒六書》:「若是脈來沉實有力,外證則不惡風寒而反惡熱,譫語大渴,或潮熱自汗,或揚手擲足,揭去衣被,五六日不大便,明其熱入里而腸胃燥實也,輕則大柴胡湯,重則三承氣湯選用,大便通而熱愈矣。
  • 3.《醫學指要》:「蓋二經不從標本,從乎中也。過此則邪入里為熱實,脈不浮而沉,按至筋骨之間方得。如脈來沉實有力,外症則不惡風寒而反惡熱,譫語大渴,或潮熱自汗,或揚手擲足,揭去衣被,五六日不大便,是邪熱傳入胃府,屬裡而有燥糞也,宜大柴胡湯下之而愈矣。
  • 4.《醫學指要》:「若有一毫惡寒,尚在表也,雖入中還當散邪,過此邪入里為寒熱,脈沉實洪數有力,外症不惡寒而反惡熱,譫語大渴,掀衣,氣粗,揚手擲足,四肢躁熱,身輕易於轉側,六七日不大便,此為熱入里而腸胃燥實也,輕則大柴胡湯,重則三承氣湯,大便通而熱愈矣。
  • 5.《赤水玄珠》:「大渴,大熱,譫語,腹滿,脈洪大有力,大柴胡湯,或涼膈散。

小柴胡湯

  • 1.《丹溪治法心要》:「寒多、脈弱、體倦、食少,局方人參養胃湯。瘧因勞役,或憂思而作,汗多食少,倦甚懶言語補中益氣湯。痰滯胸滿,熱多寒少,大便燥實大柴胡湯。瘧病能食而痰伏者,小胃丹。瘧大渴大熱之甚,小柴胡湯去半夏,加知母、麥門冬、黃連。大率暑瘧,多用小柴胡湯、人參白虎湯之類。
  • 2.《雜病廣要》:「瘧大渴大熱之甚,小柴胡湯去半夏,加知母、麥門冬、黃連。(《丹溪》)
  • 3.《古今醫統大全》:「瘧大渴大熱,用小柴胡湯去半夏加黃連、黃柏、知母、梔子、麥門冬、天花粉。
  • 4.《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有陽證不渴。陰證反渴者。陽明不甚渴。太陰乃大渴。不可不知。治渴一也。有堅腎水而渴止者。有利小便而渴愈者。堅腎水則用天花粉之屬。利小便則用茯苓豬苓之類。蓋太陰以利小便為先。陽明以利小便為戒少陽以膽經。半表半裡未可下之。其人或大渴不止當以小柴胡湯加天花粉之屬。
  • 5.《赤水玄珠》:「心煩者加竹茹一團。如大渴,心煩,背惡寒者,依本方去山梔,加天花粉。無渴不可服此藥,為大忌。
▼ 展開更多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茵陳蒿湯

  • 1.《長沙方歌括》:「若大渴煩躁小便自利者。白虎湯加參清火而生津。脈浮發熱小便不利者。豬苓湯滋陰以利水。若小便不利而發黃腹滿者。茵陳湯以泄熱令黃從小便出。病情治法。胸有成竹矣。竊思仲景利小便。必用氣化之品。通大便。必用承氣之品。以小便由於氣化也。茲小便不利。不用二苓者何。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醫法圓通》:「一治唇腫而赤、不渴。夫唇腫之症,近似胃火。胃火之腫,口必大渴,今見病人唇腫而口並不渴,可知陰火出於脾間。四逆湯功專補陽,陽旺則陰火自消,故治之而愈。

桂枝湯

  • 1.《脈義簡摩》:「張石頑曰:仲景有服桂枝湯,大汗出,大渴煩,不解,脈洪,為溫病。溫病乃冬時伏氣所發。發於春者為溫病,發於夏者為熱病。其邪伏藏於內而發出於表,脈多浮洪,而混混不清,每多盛於右手。《寒溫條辨》亦云:溫病脈必右盛於左。若溫熱時行,脈反細小弱者,陽病陰脈也。

理中湯

  • 1.《醫學原理》:「如中暑霍亂,煩躁大渴,心腹撮痛,四肢冷汗,腳轉筋,宜藿香正氣散,或理中湯加石膏。

黃芩湯

  • 1.《景岳全書》:「一、濕熱下利,煩熱大渴,小水熱澀而腹痛者,大、小分清飲,或黃芩湯加木香、青皮、砂仁。
  • 2.《景岳全書》:「(錢氏)_黃芩湯_(五三),治挾熱下痢,頭痛胸滿大渴,或寒熱脅痛,脈洪大而實者。

白虎加桂枝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霍亂,吐瀉後,身體灼熱,頭疼身痛,大渴煩躁,脈洪大者,宜此方。」

人參白虎湯

  • 1.《沈氏尊生書》:「時時惡風,大渴,舌乾燥而煩者,人參白虎湯。仲景曰︰太陽傷風,其脈陽浮而陰弱,
  • 2.《廣嗣紀要》:「如脈浮大有力,大熱大渴,本方合人參白虎湯,去薑棗。
  • 3.《保命歌括》:「如只大熱大渴不止者,宜人參白虎湯合天水散和之。
  • 4.《保命歌括》:「有脈沉實,惡熱而渴,大便秘者,謂之裡熱,宜下之,如大柴胡、三乙承氣湯。脈洪大有力,大熱,大渴者,人參白虎湯。心煩不得眠者,宜梔子豉湯。(方見傷寒)。
  • 5.《本草通玄》:「辛溫,入肺。發散暑邪,通利小便,定霍亂,散水腫。世醫治暑,概用香薷,殊不知香薷為辛溫發散之劑。如納涼飲冷,陽氣為陰邪所遏,以致惡寒發熱、頭痛、煩渴,或霍亂吐瀉者,與之相宜。若勞役傷暑,汗多煩喘,必用清暑益氣湯。如大熱大渴,人參白虎湯,以瀉火益元。
▼ 展開更多

白朮散

  • 1.《誠求集》:「(案7)久痢大渴,用七味白朮散加黃連、阿膠、黑薑、烏梅,二服渴止,漸愈。(此渴非實熱而渴,乃津液枯焦而渴也)
  • 2.《濟世全書》:「著胃虛不能食而大渴不止者,不可用淡滲之藥,乃胃中元氣少故也,以白朮散補之。
  • 3.《古今醫鑒》:「_白朮散_,〔批〕(按此方治胃虛之劑),治胃虛不能食,而大渴不止,不可用淡滲藥,恐胃中元氣虛少故也。並治傷寒雜病,一切吐瀉煩渴,霍亂,虛損氣弱,及治酒積嘔噦。
  • 4.《古今醫鑑》:「_白朮散_,〔批〕(按此方治胃虛之劑),治胃虛不能食,而大渴不止,不可用淡滲藥,恐胃中元氣虛少故也。並治傷寒雜病,一切吐瀉煩渴,霍亂,虛損氣弱,及治酒積嘔噦。
  • 5.《幼幼集成》:「_七味白朮散_,治泄瀉津液下降,煩躁大渴。

加味逍遙散

  • 1.《胤產全書》:「附,加味逍遙散,沒藥丸,竹葉湯,甘竹茹湯,人參當歸湯,《產寶》方(治產後大渴不止),黃芩散,竹葉歸耆湯,玄胡索散,回津丸

竹葉石膏湯

  • 1.《雜病源流犀燭》:「_竹葉石膏湯_,〔大渴〕,竹葉,石膏,人參,半夏,炙草,麥冬,粳米
  • 2.《沈氏尊生書》:「口破生瘡者(宜瀉黃飲)。若兼大渴引飲,則熱之極矣(宜和中清熱湯、竹葉石膏湯)。
  • 3.《王孟英醫案》:「葉杏江仲郎,患發熱泄瀉,醫治十七日不效,骨瘦如柴,音嘶氣逆。所親許芷卿薦孟英診之,脈數大渴,汗多苔黃,以竹葉石膏湯加減。十餘劑漸以向愈,大解反極堅燥,(肺移熱於大腸,)繼與滋養而康。
  • 4.《濟陽綱目》:「_竹葉石膏湯_,治伏暑內外熱熾,煩躁大渴。
  • 5.《增訂葉評傷暑全書》:「治伏暑內外發熱,煩躁大渴。
▼ 展開更多

防風通聖散

  • 1.《外科備要》:「生於牙床,由陽明胃經熱毒所致。初起堅腫疼痛,腮頰浮腫,發熱惡寒,宜服荊防敗毒散(天),若大渴煩嘔,噙服蟾酥丸汗之(黃),便秘燥渴煎服防風通聖散(黃),或雙解貴金丸(地)下之。宣腫處刺破頻搽冰硼散(稱)。潰後宜禁發物火酒。亦不可過用寒涼。恐生多骨俗名鬼牙。

荊防敗毒散

  • 1.《外科備要》:「生於牙床,由陽明胃經熱毒所致。初起堅腫疼痛,腮頰浮腫,發熱惡寒,宜服荊防敗毒散(天),若大渴煩嘔,噙服蟾酥丸汗之(黃),便秘燥渴煎服防風通聖散(黃),或雙解貴金丸(地)下之。宣腫處刺破頻搽冰硼散(稱)。潰後宜禁發物火酒。亦不可過用寒涼。恐生多骨俗名鬼牙。
  • 2.《外科心法要訣》:「【注】此證由陽明胃經熱毒所致。生於牙床,堅腫疼痛,身發寒熱,腮頰浮腫。初宜服荊防敗毒散,若大渴、煩嘔者,蟾酥丸汗之;便秘者,雙解貴金丸下之;腫處宣軟刺破,搽冰硼散。若初時堅腫,破流血水,久不收口,過食寒涼者,必生多骨。俟骨尖刺出,搖則內動,始可取出,其口方能收斂而愈。

涼膈散

  • 1.《赤水玄珠》:「大渴,大熱,譫語,腹滿,脈洪大有力,大柴胡湯,或涼膈散。
  • 2.《醫學原理》:「渴者清之,大渴者白虎湯,小渴者涼膈散。
  • 3.《傷寒大白》:「去半夏,加天花粉。三陽之熱傳入三陰。有熱深厥深,手足冷而渴者,然脈必數,神氣昏沉,小便必赤,此陽症似陰之渴也,仍用白虎湯,涼膈散。外有陽毒熱病,目赤唇黑,大渴引飲,三黃巨勝湯、涼膈散。又有中暑煩渴,乾葛石膏湯調辰砂六一散。又有秋熱傷燥而發渴者,水梨汁、西瓜汁沖飲之。

清暑益氣湯

  • 1.《羅氏會約醫鏡》:「)按香薷乃夏熱受寒解表之劑。若勞役受熱,大渴大寒,而元氣傷者,宜用清暑益氣湯之類,誤用香薷,是重虛其表,而濟之熱,其危也必矣。(味辛溫,宜涼服。)
  • 2.《古今醫統大全》:「【清利】吐利大渴煩躁,冷汗出,兩腳轉筋,尺脈遲沉,手足微厥,宜清暑益氣湯、白虎加人參湯。霍亂吐利熱多,渴欲飲水,五苓散。
  • 3.《傷寒治例》:「_消暑_,吐利,大渴煩躁,冷汗出,轉筋,脈遲沉,宜清暑益氣湯、白虎湯、香薷飲。
  • 4.《祖劑》:「若飲食不節、勞役、作喪之人傷暑,大熱、大渴、汗泄如雨、煩燥、喘促或瀉或吐,乃勞倦內傷之症,必用東垣清暑益氣湯、人參白虎湯之類,以瀉火益元可也。若用香薷,是重虛其表而又濟之以熱矣。蓋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如冬月用麻黃,氣虛者勿多服。今人不知暑傷元氣,概用代茶,謂能闢暑,真癡前說夢。

當歸補血湯

  • 1.《辨證錄》:「人有感觸暑氣,一時氣不得轉,狂嘔血塊而不止者,此暑邪犯胃也。其症必頭痛如破,汗出如雨,口必大渴,發狂亂叫,若作虛症治之,必反增劇,如當歸補血湯又不可輕用也。法宜消暑熱之氣,而佐之下降歸經之藥,則氣不逆,而血自止矣。方用:
  • 2.《赤水玄珠》:「薛氏謂:陽氣不足,陰氣上入於陽中而惡寒者,用補中益氣湯。若因陰氣不足,陽氣下陷於陰中而發熱者,用六味丸。若氣血不足而惡寒發熱者,用八珍湯。若病後寒熱倦怠者,用補中益氣湯。若肌熱大渴,目赤面紅者,用當歸補血湯。
  • 3.《傷科彙纂》:「東垣云:發熱惡寒,大渴不止,其脈大而無力,非白虎湯症,此血虛發躁也,宜用當歸補血湯治。裴先生云:肌熱煩躁,目赤面紅,其脈洪大而虛,此血虛也,若誤服白虎湯,輕則危,重則斃。
  • 4.《秘珍濟陰》:「小產數日後,忽然渾身大熱,面紅眼赤,口大渴欲飲涼水,晝夜不息,此血虛之症,宜用當歸補血湯,以補其血。若認作傷寒,而用石膏、芩連等寒涼之藥,則必死矣。
  • 5.《校註婦人良方》:「出血過多而發熱,聖愈湯治之。若汗不止,或昏憒喘咳,急用獨參湯。若發熱煩躁,或肉瞤筋惕,用八珍湯。大渴面赤,脈洪而虛者,用當歸補血湯。身熱面赤,脈沉而微者,用四君、姜附,以回其陽可也。
▼ 展開更多

藿香正氣散

  • 1.《醫學原理》:「如中暑霍亂,煩躁大渴,心腹撮痛,四肢冷汗,腳轉筋,宜藿香正氣散,或理中湯加石膏。

人參湯

  • 1.《醫學從眾錄》:「何謂動以得之?長途赤日,荷重作勞,因而致病。如大熱(傷暑而發熱頭痛與傷寒症同,但傷寒脈浮而緊,傷暑脈洪而虛,以此為辨。香薷是解表卻暑之藥,夏日之用香薷與冬日之用麻黃同義也。)大渴,脈浮自汗,以白虎人參湯主之。更加身體重著,是暑而挾濕,宜蒼朮白虎湯主之。

瓜蒂散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桃花湯

  • 1.《簡明醫彀》:「下利:雜病下利當屬沉寒,傷寒下利多緣協熱。如手足冷,脈沉無大熱屬陰寒,用溫經藥,理中湯。如頭疼發熱至四、五日,熱邪傳裡,口大渴,頻下穢水,經云:火極反兼水化(若五金火煉,亦化如水也),協熱自利,旁流穢汁,桃花湯為丸。如繞臍硬痛,舌乾有苔,乃腸中燥屎未下,六一順氣湯下。

八正散

  • 1.《醫燈續焰》:「_局方八正散_,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咽乾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赤,煩躁不寧,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並宜服之。亦氣分藥也。
  • 2.《幼幼新書》:「太醫局,八正散,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咽乾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熱,煩躁不寧,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並宜服之。

黃連解毒湯

  • 1.《醫學從眾錄》:「服雙解散,汗下已通,而仍不解者,皆因汗之不徹,或以傳經,治之不及也。若表已解,而里有微熱煩渴者,用桂苓甘露飲,以和太陽之裡。若內熱太甚,大熱大煩大渴者,用白虎湯合黃連解毒湯,以清陽明之裡。若表未解,又傳陽明,身熱而煩,用柴葛解肌湯,以解兩陽之邪。

玉女煎

  • 1.《吳鞠通醫案》:「某,三月二十二日,脈不浮而細數,大渴欲飲,大汗,里不足之熱病也,用玉女煎法。

六一散

  • 1.《仁術便覽》:「又名神白散。治真陰素被虛損,多服金石等藥,或嗜炙爆咸物,遂成消渴。用溫水調服,或大渴飲冷者,新汲水調尤妙。

白虎加人參湯

  • 1.《皇漢醫學》:「吐下止,大熱大渴,煩躁,心下痞硬者,白虎加人參湯。前證頭痛,汗出惡寒,身體疼痛,心下不痞硬者,白虎加桂枝湯。乾嘔不止,冷汗厥逆,轉筋腹痛,脈微欲絕者,宜用四逆湯。苟精究攻伐之術,治安之策,不誤於施設,而起其可起者,豈難事乎?
  • 2.《皇漢醫學》:「**傷寒病,若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傷寒論》)**
  • 3.《外台秘要》:「又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 4.《外台秘要》:「仲景傷寒論療傷寒汗出惡寒身熱,大渴不止,欲飲水一二斗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
  • 5.《醫方集解》:「太陽病在表故惡寒,少陽在半表半裡亦微惡寒,陽明在裡故不惡寒,反惡熱,間有惡寒者,與太陽合病也。許叔微曰:仲景云:傷寒吐下後,七八日不解,表裡俱熱,大渴煩躁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又云: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又云: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
▼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