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三 (9)
卷之三 (9)
1. 六經證
以後毒氣漸深,入腹攻心,咽喉不利,腹痛轉深,心下脹滿,結硬如石,燥渴欲死,冷汗不止。或時鄭聲,指甲面色青黑,此名陰毒。速灸關元、氣海二三十壯。或蔥熨臍中,內服回陽救急湯,令陽氣復而大汗解矣。
一看傷寒有口沃白沫,或睡多流冷涎,俱是有寒。吳茱萸湯、理中、真武湯之類,看輕重用,切忌涼藥。或用甘溫補元氣,四君子湯加附子。血虛用仲景八味丸,此條雜病亦然。
一傷寒頭痛發熱,惡寒微渴,濈濈然汗出,身作痛,腳腿痠疼,無力沉倦,脈空浮無力,名曰勞力感寒。不可誤作正傷寒,大發其汗。故經云:勞者溫之。溫能除大熱,此之謂也,補中益氣湯主之;有下證者,大柴胡湯主之。
一傷寒頭痛發熱,口乾,口鼻血出,腹脹,午後昏沉,聲啞耳聾,脅痛,俗云血汗病也,犀角地黃湯合小柴胡湯。血盛加茅根、韭汁,汗出如雨隨瘥。
一傷寒吐血不止,用韭汁磨京墨,其血見黑必止。如無韭之時,用雞子清亦可,正謂赤屬火而黑屬水也。
一傷寒發黃,用生薑渣時時周身擦之,其黃自退。
一傷寒熱邪傳裡,服轉藥後,用鹽炒麩皮一升,將絹包於病人腹上,款款熨之,使藥氣得熱則行,大便易通矣。
一傷寒發狂奔走,人難制伏,宜於病人臥室生火一盆,將好醋一大碗澆於火上,令病人聞之,即安。
一傷寒鼻衄不止,用水紙搭於頂門,再將山梔炒黑,為細末,吹入鼻內,其紅即止。其成流久不止者,方可用此法。如點滴不成流者,其邪在經未除,不必用此法。
一傷寒痰症,擁結胸中,用皂莢末、半夏末,生礬末,入麝少許,用姜水汁調服,其痰立吐。輕者用貝母、皂莢、麝香、薑汁吐之。雜病吐之亦可。
一傷寒腹皮外痛,用炒麩皮布包,款款烙之,痛止。其自汗不止,亦用此法。如再不止,方可用溫粉撲法。
方
十神湯
治時令不正,溫疫妄行,感冒發熱惡寒,頭痛身疼,咳嗽喘急。陰陽兩感傷寒,並能調治。
川芎,甘草,麻黃,紫蘇,白芷,升麻,陳皮,赤芍藥,乾葛
上銼,每服一兩,生薑煎熱服。欲汗,以被覆之。如發熱頭痛,加蔥白。潮熱,加黃芩、麥門冬。咳喘,加桔梗、桑白皮、半夏。心胸脹滿,加枳實、半夏、枳殼。飲食不進,加炒仁、白豆蔻。嘔逆,加丁香、草果。鼻衄不止,加烏梅、乾葛。冷氣痛,加玄胡索、良薑。大便閉,加大黃、芒硝。痢,加枳殼、當歸。泄瀉,加木通、滑石、肉豆蔻。
人參敗毒散,〔批〕(按此方治四時感冒,辛平發散之劑)
治傷寒頭痛,壯熱惡風,及風痰咳嗽,鼻塞聲重。四時溫疫熱毒,頭面腫痛,痢疾發熱,諸般瘡毒。
柴胡,甘草,桔梗,人參,羌活,獨活,川芎,茯苓,枳殼,前胡
白話文:
六經證
毒邪日深,侵犯腹腔和心臟,咽喉不適,腹痛加劇,心窩部脹滿堅硬如石,口乾舌燥瀕臨死亡,冒冷汗不止。有時會發出呻吟,指甲和面色青黑,這是陰毒的表現。應立即灸關元、氣海穴二三十壯。或用蔥放在肚臍上溫熨,內服回陽救急湯,使陽氣恢復,大量出汗即可痊癒。
傷寒病人若口吐白沫,或睡覺時流冷涎,都是寒邪入侵的表現。應根據病情輕重,服用吳茱萸湯、理中湯、真武湯等,忌用寒涼藥物。或用甘溫藥補益元氣,例如四君子湯加附子。血虛者,可服用仲景八味丸,其他雜病也適用此法。
傷寒頭痛發熱,惡寒輕微口渴,微微出汗,渾身疼痛,腳腿酸痛無力疲倦,脈象虛浮無力,稱為勞力感寒。不可誤認為正傷寒而大量發汗。古籍記載:「勞者溫之」,溫熱能去除大熱,故可用補中益氣湯;如有下瀉症狀,則用大柴胡湯。
傷寒頭痛發熱,口乾,口鼻出血,腹脹,午後昏沉,聲音嘶啞耳聾,脅肋疼痛,俗稱血汗病,可用犀角地黃湯合小柴胡湯。若出血過多,可加入茅根、韭菜汁,出汗後即可痊癒。
傷寒吐血不止,可用韭菜汁磨研墨汁,血遇黑則止。如無韭菜,可用雞蛋清代替,這是因為紅色屬火,黑色屬水。
傷寒發黃,可用生薑渣反覆擦拭全身,黃疸即可消退。
傷寒熱邪入裡,服用藥物後,可用炒過的麩皮一升,用絹布包好,放在病人腹部溫熨,使藥力借助熱力運行,大便就能通暢。
傷寒發狂奔走,難以控制,可在病人臥室放一盆火,將一大碗好醋澆在火上,讓病人聞醋味,即可鎮靜。
傷寒鼻出血不止,可用濕紙巾敷在頭頂百會穴,再將山梔子炒黑研成細末,吹入鼻腔,出血即可停止。如果是長時間大量出血,可用此法;如果只是少量點滴出血,說明邪氣尚未清除,不必使用此法。
傷寒痰邪阻塞胸中,可用皂莢末、半夏末、生礬末,加少許麝香,用薑汁調服,痰即可吐出。症狀輕者,可用貝母、皂莢、麝香、薑汁催吐。其他雜病也可以用此法。
傷寒腹部皮膚疼痛,可用炒過的麩皮用布包好,溫熨患處,疼痛即可止息。如果自汗不止,也可用此法。如果仍然不止,再用溫粉撲法。
十神湯
主治時令不正,瘟疫流行,感冒發熱惡寒,頭痛身痛,咳嗽氣喘。陰陽兩虛引起的傷寒,也能治療。
組成:川芎、甘草、麻黃、紫蘇、白芷、升麻、陳皮、赤芍藥、乾葛。
用法:上藥切碎,每次服用一兩,用生薑煎水服用。想出汗就蓋上被子。如發熱頭痛,加蔥白;潮熱,加黃芩、麥門冬;咳嗽氣喘,加桔梗、桑白皮、半夏;心胸脹滿,加枳實、半夏、枳殼;飲食不進,加炒白扁豆、白豆蔻;嘔吐,加丁香、草果;鼻出血不止,加烏梅、乾葛;受寒疼痛,加玄胡索、良薑;大便不通,加大黃、芒硝;痢疾,加枳殼、當歸;腹瀉,加木通、滑石、肉豆蔻。
人參敗毒散
〔批註〕(此方治療四季感冒,辛溫發散之劑)
主治傷寒頭痛,壯熱惡風,以及風痰咳嗽,鼻塞聲音嘶啞。四季溫疫熱毒,頭面腫痛,痢疾發熱,各種瘡毒。
組成:柴胡、甘草、桔梗、人參、羌活、獨活、川芎、茯苓、枳殼、前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