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科彙纂》~ 正文 (12)
正文 (12)
1. 出血
《正體類要》曰:若患處或諸竅出血者,肝火熾盛,血熱錯經而妄行也,用加味逍遙散,清熱養血。若中氣虛弱,血無所附而妄行,用加味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或元氣內脫,不能攝血,用獨參湯,加炮姜以回陽;如不應,急加附子。或血蘊於內而嘔血,用四物加柴胡、黃芩。
凡損傷勞碌、怒氣、肚腹脹滿,誤服大黃等藥,傷陽絡,則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傷陰絡,則為血積血塊,肌肉青黯。此臟腑虧損,經隧失職,急補脾肺,亦有生者。
《急救方》云:跌壓傷重之人,口耳出血,一時昏暈,但視面色尚有生氣,身體尚為綿軟,則皆可救。但不可多人環繞,嘈雜驚慌,致令驚魄不復。急令親人呼而扶之,坐於地上,先拳其兩手兩足,緊為抱定。少頃再輕移於相呼之人懷中,以膝抵其穀道,不令泄氣。若稍有知覺,即移於素所寢處,將室內窗欞遮閉令暗,仍拳手足緊抱,不可令臥。
急取童便乘熱灌之,馬溺更妙,如一時不可得,即人溺亦可,要去其頭尾,但須未食蔥蒜而清利者,強灌一、二杯,下得喉便好。一面用四物湯三、四倍,加桃仁、紅花、山楂、生大黃各二兩,童便一大鐘,如夏月加黃連四、五分,用流水急火,在傍煎半熟,傾入碗內,承於傷者鼻下,使藥氣入腹,不致惡逆,乘熱用小鐘灌服;如不受,少刻又灌。藥盡不可使臥,服藥之後,其穀道尤須用力抵緊,不可令泄其氣。
如藥性行動,不可即解,恐其氣從下泄,以致不救也。必須俟腹中動而有聲,上下往來數遍,急不可待,方可令其大解。所下盡屬淤紫,毒已解半,方可令睡,至於所下盡為糞,即停止前藥。否則再用一二劑亦不礙。然後次第調理,不可輕用補藥。
王肯堂云:血溢血泄,諸蓄妄證,其始也,予率以桃仁大黃行血破瘀之劑,折其銳氣,而後區別治之,雖往往獲中,然猶不得其所以然也。後來四明遇故人蘇伊舉,閒論諸家之術。伊舉曰:吾鄉有善醫者,每治失血蓄妄,必先以快藥下之。或問失血復下,虛何以當。則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則以妄為常,曷以御之。
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虛之有。予聞之,愕然曰:名言也。昔者之疑,今釋然矣。
又云:凡九竅出血,用南天竺主之,或用血餘灰,自發為佳,次則父子一氣,再次男胎髮,又次則亂髮,皂角水洗曬乾,燒灰為末。每二錢,以茅草根煎湯調下。又荊葉搗取汁,酒和服。又刺薊一握,絞汁,酒半盞和服;如無生者搗乾者為末,水調三錢,均效。
訣曰:牆頭苔蘚可以塞,車前草汁可以滴,火燒蓮房用水調,鍋底黑煤可以吃。石榴花片可以塞,生萊菔汁可以滴,火燒龍骨可以吹,水煎茅花可以吃。
白話文:
出血
《正體類要》中提到,如果身體部位或孔竅出血,是肝火旺盛,血熱衝撞經脈而亂跑的緣故,可以使用加味逍遙散清熱養血。如果體內元氣虛弱,血液沒有依附的地方而亂跑,則使用加味四君子湯補益元氣。如果元氣內耗嚴重,無法攝住血液,則用獨參湯,加入炮姜回陽;如果效果不佳,需緊急加入附子。如果血液淤積於體內而嘔血,則使用四物湯加上柴胡、黃芩。
凡是因外傷、勞累、怒氣、腹脹,或誤服大黃等藥物,損傷陽絡,則會出現吐血、鼻出血、便血、尿血;損傷陰絡,則會出現血瘀、血塊,肌肉呈現青暗色。這些都是臟腑虧損,經脈失調所致,需緊急補充脾肺之氣,仍有痊癒的希望。
《急救方》記載:跌打損傷嚴重,口鼻出血,一時昏迷,但面色尚有血色,身體尚柔軟,都可搶救。但不可多人圍觀,喧鬧恐慌,以免驚嚇到病人。應讓親人呼喚並扶持病人坐在地上,先握緊病人的手腳,緊緊抱住。片刻後再輕輕移到呼喚者懷中,用膝蓋抵住病人的肛門,防止放氣。如果病人稍有知覺,就移到平時睡覺的地方,將房間窗戶遮擋,保持昏暗,仍然握緊手腳緊抱,不可讓病人躺下。
立即取新鮮童尿加熱灌服,馬尿更好,如果一時找不到,人尿也可以,但需去除頭尾,而且必須是未吃過蔥蒜,乾淨的尿液,強行灌服一、二杯,只要喝到喉嚨就好。同時準備四物湯三到四倍的劑量,加入桃仁、紅花、山楂、生大黃各二兩,童尿一大碗,夏季再加黃連四五分,用流水快速加熱,在旁邊煎到半熟,倒入碗中,放在傷者鼻子下方,使藥氣進入腹部,不致嘔吐,趁熱用小碗灌服;如果病人不接受,過一會兒再灌。藥物服完不可讓病人躺下,服藥後,更要用力抵住肛門,不可放氣。
如果藥物起作用,不可立即停止,以免氣從下排出,導致無法救治。必須等到腹部有蠕動聲響,上下往返數次,急不可待時,才能讓病人大便。排出的都是淤血,毒素已解一半,才能讓病人睡覺,直到排出的是正常糞便,才停止服用之前的藥物。否則再服用一到兩劑也沒有問題。然後再逐步調理,不可輕易使用補藥。
王肯堂說:血溢血泄,各種瘀血積滯的病症,一開始,我通常用桃仁、大黃等活血化瘀的藥物,降低病情銳度,然後再區分治療,雖然屢屢奏效,但仍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後來在四明遇到故人蘇伊舉,閒聊各家醫術。伊舉說:我們鄉下有位好醫生,每治療失血瘀滯,都先用峻下藥排出。有人問:失血後再下瀉,虛弱如何應對?他說:血液已經亂跑,迷失了原來的道路,如果不清除瘀積,就會以亂為常,如何控制?
況且該走的自然會走,該生的自然會生,何來虛弱之說?我聽後,很驚訝,說道:真是至理名言!我過去的疑惑,現在終於解開了。
又說:凡九竅出血,用南天竺果為主藥,或者用血餘灰,自己收集的最好,其次是父子同氣的血餘灰,再次是男胎的頭髮,再次是普通的頭髮,用皂角水洗淨曬乾,燒成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茅草根煎湯送服。又可用荊葉搗汁,加酒服用。又可用刺薊一握,絞汁,加半盞酒服用;如果沒有鮮的,可用乾的研末,加水調服三錢,都有效。
訣竅是:牆上苔蘚可以塞住鼻血,車前草汁可以滴入鼻中止血,火燒蓮蓬心用水調服,鍋底黑煤可以吃(內服止血)。石榴花片可以塞住鼻血,蘿蔔汁可以滴入鼻中止血,火燒龍骨可以吹入鼻中止血,水煎茅花可以內服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