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述

《丹溪治法心要》~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痰(第十九)

連柏皆以薑汁炒為末,用薑汁糊丸。一男子年近三十,厚味多怒,秋間於髀樞左右發痛,一點延及膝骭,晝靜夜劇,痛處惡寒,口或渴或否。醫與治風,並補血藥,至次春,膝漸腫痛甚,食漸減,形羸瘦,至春末,膝漸腫如碗,不可屈伸,其脈弦大頗實,率皆數短,其小便必數而短,遂作飲食痰積在太陰、陽明治之。

半夏(五錢),黃柏(一兩酒炒),生甘草梢(三錢),蒼朮(三錢鹽炒),川芎(三錢),生犀角屑(三錢),陳皮,牛膝,木通,芍藥(以上五錢),遇喧熱加條芩二錢,上為末,每服三錢重,與薑汁同研細適中,以水湯起令沸,帶熱食前服之,一日夜四次與之,半月後,數脈漸減,痛緩,去犀角,加牛膝、敗龜板半兩,當歸身尾半兩,如前服之。

又與半月餘,腫漸減,食漸進,不惡寒,惟膝痿軟,未能久立久行,去蒼朮、黃芩,時夏月,加炒柏至一兩半,余依本方內加牛膝,春夏用梗,秋冬用根,惟葉汁用尤效,須絕酒肉、濕面、胡椒,中年人加生地半兩,冬加茱萸、桂枝。一人面上才見些少風,如刀刮者,身背皆不怕冷,能食,脈弦,起居如常,先以川芎、桔梗、生薑、山梔、細茶,吐痰後,服黃連導痰湯。外弟一日醉飽後,亂言妄見,且言伊亡兄生前事甚的。

乃叔叱之曰:食魚腥與酒太過,痰所為耳,灌鹽湯一大碗,吐痰一升,汗因大作,困睡一宵而安。金氏婦壯年暑月赴筵回,乃姑詢其坐次失序,自愧因成病,言語失倫,又多自責之言,兩脈皆弦數,予曰非鬼邪乃病也,但與補脾導痰清熱,數日當自安。其家不信,以數巫者噴水而恐之,旬余而死。

一婦年五十餘,夜多怒,因食燒豬肉,次早面脹不食身倦,六脈沉澀而豁大,此體虛,痰膈不降,當補虛利痰,每早服二陳加參朮大劑,服後探吐,令藥出,辰時後與三和湯三倍加朮二帖,至睡後服神祐丸七丸,逐其痰去牽牛,服至一月而安。

傅憲幕子,暑月因勞而渴,恣飲梅水,又連得大驚三四次,妄言妄見,病似鬼邪,兩脈皆虛弦而沉數,予曰:數為有熱,虛弦是大驚,又酸漿停於中脘,補虛清熱,導去痰滯,病可安,與參、朮、陳皮、芩、連、茯苓,濃煎湯,入竹瀝薑汁與服,浹旬未效,眾尤藥之未對,予知其虛未回,痰未導,仍與前方加荊瀝,又旬而安。

一人陰虛有痰,神麯,麥芽,黃連,白朮(各一兩),川芎(七錢),栝蔞仁,青黛,人中白(各半兩),上末之,薑汁擂,炊餅丸。一人濕熱勞倦,新婚胸膈不快,覺有冷飲,脈澀大,先多得辛溫導散藥,血氣俱傷。蒼朮,半夏,白朮,陳皮(以上五錢),白芍藥(六錢),龜板(七錢半)炒柏(一錢半),黃芩(三錢),砂仁,甘草(各一錢),上末之,炊餅丸,食前薑湯下,四五十丸。服後膈間冷痰未除,用小陷胸湯加少茱萸作嚮導為丸服。

白話文:

痰(第十九)

一位將近三十歲的男子,喜好肥甘厚味,又容易動怒。秋季時,大腿內側靠近髖關節的地方開始疼痛,疼痛感逐漸延伸到膝蓋和小腿,白天疼痛較輕,晚上則加劇,疼痛處怕冷,口渴時有時無。醫生先用治療風寒和補血的藥物治療,直到次年春天,膝蓋腫痛加劇,食慾減退,身體消瘦。到了春末,膝蓋腫得像碗一樣大,無法彎曲伸展。脈象弦大而有力,脈搏頻率快而短促,小便次數頻繁且量少。診斷為飲食所生之痰積聚在脾胃經絡。

於是處方:半夏五錢、黃柏一兩(酒炒)、生甘草梢三錢、蒼朮三錢(鹽炒)、川芎三錢、生犀角屑三錢、陳皮、牛膝、木通、芍藥各五錢。若遇燥熱則加黃芩二錢。將藥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薑汁調勻,加沸水沖服,溫熱服用,飯前服用,一日四次。半個月後,脈搏頻率減慢,疼痛緩解,便停用犀角,加牛膝、炮製過的龜板各半兩,當歸尾半兩,按原方服用。

又過了半個月,腫脹逐漸消退,食慾恢復,不再怕冷,只是膝蓋感覺軟弱無力,不能久站久走。於是停用蒼朮、黃芩,因時值夏季,增加炒柏至一兩半,其他藥物按原方,並增加牛膝,春夏用莖,秋冬用根,但用葉子汁效果最佳。病人需戒酒肉、濕面、胡椒。中年人需加生地黃半兩,冬天加吳茱萸、桂枝。

有一人臉上出現少量像刀刮一樣的風疹,背部卻不怕冷,能吃東西,脈象弦數,起居如常,先用川芎、桔梗、生薑、山梔、細茶,幫助他吐出痰液,然後服用黃連導痰湯。

一位外甥一日飲酒過量,吃得過飽後,胡言亂語,出現幻覺,還說起他已故兄長生前的事。

他的叔父責備他說:吃魚腥和酒太多,是痰引起的。於是給他灌了一大碗鹽湯,吐出一升痰,然後大汗淋漓,睡了一夜就好了。

金氏的一位婦女,壯年時夏天參加宴會回來後,她婆婆詢問她席間座位次序是否失儀,她因此自責而生病,言語錯亂,經常自責,脈象兩側皆弦數。我說這不是鬼神作祟,而是病,只要補脾導痰清熱,幾天就能痊癒。她家人不信,請了幾個巫師用水噴她來嚇唬她,十多天後便死了。

一位年過五十的婦女,晚上經常生氣,因為吃了烤豬肉,第二天早上臉腫脹,不想吃東西,身體倦怠,脈象沉澀而洪大,這是體虛,痰阻礙不能下降,應當補虛利痰。每天早上服用二陳湯加人參、蒼朮大劑量,服藥後探吐,讓藥物排出,辰時後服用三和湯加倍的劑量,再加蒼朮二帖,睡前服用神祐丸七丸,以此去除痰濁,並停用牽牛子。服用一個月後就好了。

傅憲幕僚的兒子,夏天勞累後口渴,大量飲用梅子水,又連續驚嚇三四次,胡言亂語,出現幻覺,病症像是鬼神作祟,脈象兩側皆虛弦而沉數。我說:脈數是因為有熱,虛弦是因為大驚,又酸液停留在中脘(胃部),應當補虛清熱,導除痰滯,病就能痊癒。於是處方人參、蒼朮、陳皮、黃芩、黃連、茯苓,濃煎,加入竹瀝和薑汁服用。十天沒有效果,大家又說藥方不对,我了解到他的虛弱還沒恢復,痰還沒導出,於是仍然用之前的藥方,加上荊芥,又過了十天才痊癒。

一人陰虛有痰,用神麴、麥芽、黃連、白朮(各一兩)、川芎(七錢)、栝樓仁、青黛、人中白(各半兩),研磨成粉,用薑汁調成糊狀,做成藥丸。

一人濕熱勞累,新婚後胸膈不暢,感覺需要喝冷飲,脈象澀大,先用辛溫散寒的藥物,因血氣俱傷。蒼朮、半夏、白朮、陳皮(以上各五錢)、白芍藥(六錢)、龜板(七錢半)、炒柏(一錢半)、黃芩(三錢)、砂仁、甘草(各一錢),研磨成粉,做成藥丸,飯前用薑湯送服,每次服用四五十丸。服藥後,膈間的冷痰沒有去除,於是用小陷胸湯加少許吳茱萸做成藥丸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