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治法心要》~ 卷二 (3)
卷二 (3)
1. 痰(第十九)
白玉丸,江子(三十個),南星,半夏,滑石,輕粉(各三錢)為末,皂角仁浸濃汁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栝蔞丸:治食積,痰壅滯喘,栝蔞仁,半夏,山楂肉,神麯(各等分),上為末,以栝蔞水丸,薑湯入竹瀝,下二十丸。又方:半夏(一兩),蒼朮(二兩),香附(二兩半),黃芩,黃連,栝蔞(各一兩),上末之,曲糊丸。
清膈化痰方: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黃柏(五錢),山梔(五錢),香附(二兩半),蒼朮(二兩),上為末,曲糊丸。搜風化痰丸:人參,殭蠶,槐角子,白礬,天麻,陳皮(去白),荊芥(一兩),半夏(四兩薑汁浸),辰砂(半兩),上末之,薑汁炊餅丸,陰乾,辰砂為衣,薑湯下四十丸。墜痰九:治痰飲效。
枳實,枳殼(半兩炒去穰),黑牽牛(半斤,取頭末),豬牙皂角(二錢酒炒),明礬(三錢,飛一半),朴硝(三錢,風化為末),上末之,用蘿蔔汁丸,每服四十丸,雞鳴時服,初則有糞,次則有痰。治濕痰:蒼朮(一錢),白朮(六錢),香附(一錢),酒白芍藥(二錢),上末之,炊餅丸。
治肥人濕痰:苦參,半夏(各一錢半),白朮(二錢半),陳皮(一錢),上作一服,姜三片,入竹瀝與水共一盞煎,食遠,吞三補丸十五丸。治上焦風痰:栝蔞仁,黃連,半夏,豬牙皂角(各等分),上末,薑汁炊餅丸。治痰氣:片黃芩,陳皮,半夏(各五錢),白朮,白芍藥(各一兩),茯苓(三錢),上為末,薑汁炊餅丸。
祛風痰,行濁氣:防風,川芎,牙皂,白礬,鬱金(各一兩),赤白蜈蚣(各一條),上末之,炊餅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五丸,食前茶清湯下,春以芭蕉湯探吐痰。利膈化痰丸,治胸膈痰氣最妙:貝母,半夏(各半兩),天南星,蛤粉(各一兩),栝蔞仁,香附(各半兩),童便浸,以上併為細末,上用豬牙皂角十四挺敲碎,水一碗半煮,杏仁(去皮尖一兩)煮,水將干去皂角,擂杏仁如泥,入前藥搜和,再入生薑汁,炊餅丸如綠豆大,青黛為衣曬乾,每服五十六十丸。
清痰丸專主胸中痰積,一云專主中宮痰積:烏梅(五錢),枯明礬(五錢),南星,半夏(各一兩),黃芩(五錢),蒼朮(五錢),神麯(一兩),棠梂(一兩),青皮,陳皮(各五錢),香附(一兩),滑石(炒五錢),乾生薑(一兩),枳實(一兩),上為末,炊餅丸。
一男子年七十九歲,頭目昏而重,手足無力,吐痰口口相續,左手脈散大而緩,右手脈緩而大不及,於左重按皆無力,飲食稍減而微渴,大便三四日一行,若與風藥至春深必死,此大虛證,當以補藥作大劑服之。與黃耆、人參、當歸身、芍藥、白朮、陳皮,濃煎作湯,使下連柏丸三十丸,服一年半,精力如少壯時。連柏丸冬加乾薑少許,作令藥,餘三時皆依本法。
白話文:
痰(第十九)
白玉丸:江子三十粒,南星、半夏、滑石、輕粉各三錢,研磨成粉,用皂角仁濃汁做成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五到七丸。
栝蔞丸:治療飲食積滯、痰液壅塞導致的喘息。栝蔞仁、半夏、山楂肉、神麴等分,研磨成粉,用栝蔞水做成丸藥。服用時用薑湯送服,加入竹瀝,每次服用二十丸。
另一方:半夏一兩,蒼朮二兩,香附二兩半,黃芩、黃連、栝蔞各一兩,研磨成粉,用麥芽糊做成丸藥。
清膈化痰方:黃連、黃芩各一兩,黃柏、山梔各五錢,香附二兩半,蒼朮二兩,研磨成粉,用麥芽糊做成丸藥。
搜風化痰丸:人參、僵蠶、槐角子、白礬、天麻、陳皮(去白)、荊芥一兩,半夏四兩(用薑汁浸泡),辰砂半兩,研磨成粉,用薑汁和炊餅做成丸藥,陰乾後,再用辰砂包裹,用薑湯送服,每次服用四十丸。
墜痰九:治療痰飲有效。枳實、枳殼(半兩,炒去瓤)、黑牽牛(半斤,取頭部的藥粉)、豬牙皂角(二錢,酒炒)、明礬(三錢,飛去一半)、朴硝(三錢,風化成粉),研磨成粉,用蘿蔔汁做成丸藥,每次服用四十丸,清晨雞鳴時服用,一開始會排便,之後會咳出痰液。
治濕痰:蒼朮一錢,白朮六錢,香附一錢,酒制白芍藥二錢,研磨成粉,用炊餅做成丸藥。
治肥胖者濕痰:苦參、半夏各一錢半,白朮二錢半,陳皮一錢,共為一劑,加薑三片,竹瀝和水各一盞煎服,飯後服用,並吞服三補丸十五丸。
治上焦風痰:栝蔞仁、黃連、半夏、豬牙皂角等分,研磨成粉,用薑汁和炊餅做成丸藥。
治痰氣:片黃芩、陳皮、半夏各五錢,白朮、白芍藥各一兩,茯苓三錢,研磨成粉,用薑汁和炊餅做成丸藥。
祛風痰,行濁氣:防風、川芎、牙皂、白礬、鬱金各一兩,赤白蜈蚣各一條,研磨成粉,用炊餅做成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五丸,飯前用茶或清湯送服,春天可用芭蕉湯幫助吐痰。
利膈化痰丸:治療胸膈痰氣效果最佳。貝母、半夏各半兩,天南星、蛤粉各一兩,栝蔞仁、香附各半兩,用童尿浸泡,研磨成細粉。另取豬牙皂角十四挺敲碎,加水一碗半煮沸,再加入去皮尖的杏仁一兩同煮,水將乾時取出皂角,將杏仁搗成泥狀,與先前藥粉混合均勻,再加入生薑汁,用炊餅做成如綠豆大小的丸藥,用青黛包裹曬乾,每次服用五六十丸。
清痰丸:專治胸中痰積,也有人說專治中焦痰積。烏梅、枯明礬各五錢,南星、半夏各一兩,黃芩、蒼朮各五錢,神麴一兩,棠梂、青皮、陳皮各五錢,香附一兩,滑石(炒)五錢,乾生薑一兩,枳實一兩,研磨成粉,用炊餅做成丸藥。
一位七十九歲男子,頭昏沉重,手腳無力,痰多,左脈散大而緩,右脈緩而大但不如左脈有力,按壓左脈也無力,食慾略減,略感口渴,大便三天左右一次。如果使用風寒藥,春深時必死,這是元氣虛弱的症狀,應該用補藥大劑量服用。處方:黃耆、人參、當歸身、芍藥、白朮、陳皮,濃煎服用,並服用連柏丸三十丸,連服一年半,精力恢復到年輕時的樣子。連柏丸冬天加少許乾薑,其他季節按原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