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治法心要》~ 卷二 (5)
卷二 (5)
1. 痰(第十九)
一人氣實形壯,常覺胸膈氣不舒,三一承氣湯下之,及與導痰之類。一人食積,痰氣脾弱:貝母,連翹,麥芽,陳皮(各半兩),南星,黃芩,白朮(各一兩),萊菔子(二錢半),上末之,炊餅丸。一老人,嘔痰、胸滿、寒熱,因傷食起用二陳導飲,白朮補脾,柴胡、黃芩退寒熱,蒼朮解表寒,砂仁定嘔下氣。
一婦人舌上長起厚胎、並痛,心下時堅,陽明痰熱:黃柏,知母(俱蜜炙),貝母各(二兩),栝蔞,枳實,麥芽,薑黃,牛膝(各半兩),為末,可留於舌上,再用白朮(二兩),蓽澄茄,萊菔子,連翹,石膏(各半兩),青子,風硝,升麻(各三錢),上末,炊餅丸服。
二陳治痰要藥,世多忽之,且平胃散為常服之藥,二陳湯反不可服乎?但能隨證加減,用之無不驗。世人貴耳賤目不特此也。
白話文:
痰(第十九)
一個體格強壯、氣血旺盛的人,經常覺得胸膈部氣悶不舒暢,可以用承氣湯瀉下,並配合一些化痰的藥物。另一人則是因為飲食積滯,痰多氣虛,脾胃虛弱,可以用貝母、連翹、麥芽、陳皮(各等分)、南星、黃芩、白朮(各一兩)、萊菔子(二錢半)磨成粉末,做成藥丸服用。一位老年人,出現嘔吐痰液、胸悶、寒熱交替的症狀,是由於飲食傷損引起的,可以用二陳湯化痰,白朮健脾,柴胡、黃芩清熱,蒼朮祛除表寒,砂仁止嘔、理氣。
一位婦女舌苔厚膩,伴隨疼痛,心窩處時而堅硬,這是陽明經的痰熱證:可以用黃柏、知母(都用蜂蜜炙過)、貝母(各二兩)、栝蔞、枳實、麥芽、薑黃、牛膝(各半兩)磨成粉末,可以直接敷在舌頭上;另外再用白朮(二兩)、蓽澄茄、萊菔子、連翹、石膏(各半兩)、青子、芒硝、升麻(各三錢)磨成粉末,做成藥丸服用。
二陳湯是治療痰證的重要藥方,世人卻常常忽略它。而平胃散是常用的藥方,難道二陳湯就不能服用嗎?只要能根據病情加減藥物,運用二陳湯治療痰證,效果都很不錯。世人重視聽覺而輕視視覺,不只體現在這件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