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十九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

1.

成無己,云:若止嘔吐而利,經謂之吐利是也。上吐下利,躁擾煩亂,乃謂之霍亂,其與但稱吐利者有異也。蓋暴於旦夕者為霍亂,可數日久者為吐利。《綱目》以霍亂與傷寒吐利合為一門,今仍分為二,而以徐而日久者入此門。

脈經,云:心乘肝,必吐利。

內經,云:厥陰所至為嘔泄。又云:木太過曰發生(木氣有餘,發生盛也),發生之紀,上徵,則其氣逆,其病吐利,是風木之為吐利者也(上徵者,司天見少陰君火,少陽相火,木氣有餘而上行生火,子居母上是為氣逆,故其為病如此)。又云:水太過曰流衍(衍,滿而溢也),流衍之紀,其動漂泄沃湧,是寒水之為吐利者也。(漂浮於上也,泄瀉於下也,沃灌也,湧溢也)

金匱,云:乾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黃芩湯亦主之。

海藏,云:上吐下瀉不止,當渴而反不渴,脈微細而弱者,理中湯主之。

丹溪,云:泄瀉或嘔吐,生薑汁湯調六一散服。

潔古,云:有痰而泄利不止,甚則嘔而欲吐,利下而不能食,由風痰羈絆脾胃之間,水煮金花丸主之。

2. 診法

,云:咳嘔腹痛且發泄,其脈絕,是逆也。

3. 治乾嘔下利方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乾嘔而利者。

黃芩,芍藥(各三兩),半夏(半斤),甘草(炙,二兩),生薑(四兩),大棗(二十個)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黃芩湯,治乾嘔下利。

黃芩,人參乾薑(各三兩),桂枝(一兩),大棗(十二個),半夏(半兩)

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

4. 治虛寒吐利方

理中湯,上吐下利不止,當渴而反不渴,脈微細而弱者,屬寒,理中湯主之。

人參白朮乾薑甘草(炙,各一錢)

上加生薑,煎服。

益中膏,止吐瀉。

人參,白朮,茯苓陳皮,甘草,訶子木香藿香砂仁,肉豆蔻(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米飲化開,空心服。

5. 治濕熱吐利方

六一散,治嘔吐泄瀉屬濕熱者。

滑石(六兩),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生薑汁湯調服。

丹溪方,治一丈夫因辛苦發熱,腰腳疼,吐瀉交作。

白朮陳皮,滑石(各三錢),木通柴胡(各錢半),人參(一錢),甘草(五分)

上銼,水煎服。

6. 治風痰吐利方

水煮金花丸,治有痰而瀉利不止,甚則嘔而欲吐,利下而不能食,由風痰羈絆脾胃之間。

半夏(湯泡),南星(湯洗),寒水石(燒存性,各一兩),天麻(半兩),雄黃(一錢半),白麵(四兩)

上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