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3)

1. 天行嘔逆方七首

《病源》胃家有熱,穀氣入胃,與熱相併,氣逆則嘔,或吐下後飲水多,胃虛冷,亦為嘔也。(出第九卷中)

《廣濟》療天行惡寒壯熱,食則嘔逆。前胡湯方。

白話文:

根據《病源》,如果胃中有熱,食物進入胃中後會與這股熱氣合併,進而導致氣機逆亂,就會出現嘔吐的症狀。另外,如果在嘔吐或腹瀉之後喝太多水,可能會讓胃變得虛弱且偏冷,這樣也會引起嘔吐。

根據《廣濟》,對於那些感到惡寒並且有高燒,吃東西後會嘔吐的情況,可以使用前胡湯來治療。

前胡(一兩),麥門冬(三兩去心),竹茹(二兩),橘皮(一兩),甘草(一兩炙),生薑(二兩),生地黃(四兩切)

白話文:

前胡:1 兩 麥門冬:3 兩(去除中間的芯) 竹茹:2 兩 橘皮:1 兩 炙甘草:1 兩 生薑:2 兩 生地黃:4 兩(切片)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三合,絞去滓,分溫三服,服如人行六七里進一服。忌海藻、菘菜、蕪荑、熱面、豬犬肉、油膩。(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材切好,加入七升水煎煮,取兩升三合的藥液,去掉藥渣,分三次溫熱服用。每服藥的間隔時間,以人行六七里的距離為準。服用期間忌食海藻、大白菜、蕪荑果、熱麵條、豬狗肉和油膩的食物。(出自第一卷中)

崔氏療天行數日,或十許日而表不解,心下有水,熱毒相搏,遂嘔,時復有咳者。增損阮氏小青龍湯方。

白話文:

崔氏治療流行性疾病數日,或十多日了,病情還不見好轉,心下積水,熱毒相搏,於是開始嘔吐,有時還咳嗽。崔氏在阮氏小青龍湯方的基礎上進行了加減。

麻黃(二兩去節),芍藥(二兩),桂心(一兩),甘草(二兩炙),細辛(一兩)

白話文:

麻黃(兩錢去節),芍藥(兩錢),桂心(半錢),甘草(兩錢炙),細辛(半錢)。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阮本湯方等分,雖未嘗用,嫌其太溫,余增損其分兩,以療十餘人皆愈。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等。(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把上方的五味藥材切片,用六升水煎煮,減至二升後,溫熱服用七合。阮本所記載的湯藥方中的各味藥分量相等,儘管我沒用過,但覺得這個方子太寒涼,因此調整了各味藥材的分量,用來治療十幾位病人,都獲得了痊癒。服用此方時忌食海藻、大白菜、生蔥、生菜等。

《近效》療天行壯熱,嘔逆不下食。橘皮湯方。

橘皮(三兩),生薑(四兩),茯苓(三兩)

白話文:

《近效》治療流行性疾病的高燒,以及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的症狀。這是橘皮湯的處方。

需要準備的藥材有:橘皮三兩,生薑四兩,茯苓三兩。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五六服。中間任食,一日服盡。忌大酢、蒜、面。(李處儉、張文仲等並同。出第九卷中)

《必效》療天行嘔吐不下食方。

白話文:

上列三味藥材切好,用五升水煮沸後取一升五合的藥液,去除藥渣後,分成溫熱的五六碗分次服用。服用期間可以正常飲食,一天內服完所有藥液。忌食大酢、蒜、面。(李處儉、張文仲等醫家看法相同。出自《保嬰撮要》第九卷)

取臘月兔頭並皮毛燒令煙盡,擘破作黑灰,搗羅之。以飲汁服方寸匕,則下食。不瘥,更服。燒之勿令大耗,無所忌,比用頻效。(出第一卷中)

《集驗》療天行後,氣膈嘔逆不下食。生蘆根湯方。

白話文:

拿一顆雞蛋,放入沸騰的水中煮三到五滾,然後撈出放在水中浸軟,外冷內熱時吞服。功效神妙,沒有任何禁忌。(出自第一卷) 《救急》療天行後嘔逆不下食,食入則出方。

取羊子肝如食法作生淡食,不過三兩度則止。(文仲同)

又方

以雞子一枚,於沸湯中煮三五沸,則出水浸之,外寒內熱則吞之。神效,無所忌。(並出第一卷中)

燈心(一分),生麥門冬(十二分去心),人參(四分切),生蘆根(一大握切)

上四味,以水一大升,煎取八合,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燈芯(1 分) 去核的生麥門冬(12 分) 切片的生人參(4 分) 切成一大把的生蘆根

2. 天行嘔啘方七首

《病源》伏熱在胃,令人胸滿,胸滿則氣逆,氣逆則噦;若大下後胃氣虛冷,亦令致噦也。(出第九卷中)

《肘後》療嘔啘不止。橘皮甘草湯方。

白話文:

根據《病源》,如果熱邪藏於胃中,會讓人感到胸部脹滿;胸部脹滿就會導致氣機上逆,氣機上逆就會引起噁心打嗝。如果之前因為大力下瀉後導致胃氣虛弱且偏冷,也會造成噁心打嗝的情況。

根據《肘後》,治療不停止的嘔吐和打嗝,可以使用「橘皮甘草湯」這個處方。

甘草(一兩炙),橘皮(三兩),升麻(半兩),生薑(三兩)

白話文:

  • 甘草(1 兩,炒製)
  • 陳皮(3 兩)
  • 升麻(半兩)
  • 生薑(3 兩)

上四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盡服之,日三四作,當止。忌海藻、菘菜。(文仲同。出第二卷中)

文仲《近效》療嘔逆。麥門冬飲子方。

白話文:

上述四種藥材切碎,加水三升熬煮,煮剩一升即可全部服用。一天服用三到四次,直到症狀消失。服用期間應忌食海帶和白菜。(文仲所言,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第二卷)

麥門冬(去心),蘆根,人參(各二兩)

白話文:

麥門冬(去掉中心),蘆根,人參(各 120 克)

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溫五服,徐徐服。常用有驗。

又方

飲生薑汁三二合,大良。

又方

枇杷葉去毛,煮飲之。作粥亦佳。(出第一卷中)

又方

白話文:

將以上三種藥材切好,用六升水煎煮,濃縮至剩二升七合,濾去藥渣,分成五次溫服,慢慢服用。經常使用會有效驗。

另一個方法

飲用三十到六十毫升的新鮮薑汁,效果非常好。

另一個方法

將枇杷葉去除絨毛後煎湯飲用。也可以做成粥來食用。(出自第一卷中)

另一個方法

研油麻汁煮綠豆令爛,取半升許,以手掌大蝟皮燒作灰,篩之,納豆中和食。(出第二卷中)

白話文:

研磨芝麻油來煮綠豆,煮到綠豆軟爛,取半升左右的綠豆湯。將手掌大小的豪豬皮燒成灰,篩過,加入綠豆湯中和勻食用。(摘自第二卷)

《救急》療天行乾嘔若噦,手足逆冷。薤豉粥方。

薤白(切一升),香豉(一升),白米(四合)

上三味,以水一升,煮豉一沸,漉去滓,下薤及米,煮為稀粥,進兩碗良。

又療天行後噦欲死,兼主傷寒。小半夏湯方。

半夏(五兩洗去滑),生薑(八兩切令薄細,勿令濕惡,經水浸者為好)

白話文:

救急

療天行乾嘔若噦,手足逆冷

[薤豉粥] 方

薤白(切一升),香豉(一升),白米(四合)

將上述三味藥材,以水一升,煮香豉至沸騰,濾去渣滓,再加入切好的薤白和白米,煮成稀粥。一次服用兩碗,效果佳。

又療天行後噦欲死,兼主傷寒

[小半夏湯] 方

半夏(五兩洗去滑),生薑(八兩切令薄細,勿令濕惡,經水浸者為好)

半夏洗淨去滑,生薑切成薄片,不要太濕潤,用浸過水的生薑較佳。

上二味,各以水三升別煮,各取一升半,去滓,二汁相和一處,共煮取二升,分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當令下食,其噦不過俄頃則止。近二公及任理居中屬纊得之,明奉御來彖執秘此方,但止煮藥送,來彖與方郎中鄰居,後乃方便得之,大良效。忌羊肉、餳。(《傷寒論》同,並出在第一卷中)

白話文:

前兩個藥材各用三升水分別煮,各取一升半,去掉渣滓,把兩份藥汁混合在一起,再次煮沸,取兩升,分成三份服用,每次服用之間的間隔時間像人走十里路那麼久,服用後一定要吃東西,吐逆之症很快便會停止。最近兩位先生和任理居士得到了這個偏方,他們託人送給我,明太醫來彖祕藏了這個方子。但是,他只願意把藥煮好後給我送過來,來彖和方朗中是鄰居,後來才設法得到了這個方子,效果非常好。忌食羊肉、麵食。

3. 天行喉咽痛方二首

《病源》陰陽隔絕,邪客於足少陰之絡,毒氣上熏,攻於喉咽,故痛,或生瘡也。(出第九卷中)

《深師》療天行毒病,或下不止,喉咽痛。黃連馬通湯方。

白話文:

根據《病源》,當陰陽失調,邪氣侵入足少陰經絡,毐氣向上薰蒸,攻擊喉嚨部位,因此會感到疼痛,甚至可能長瘡。

根據《深師》,治療像是因病毒引起的疾病,或是有持续性下痢不止,伴隨喉嚨疼痛的情況,可以使用「黃連馬通湯」這一方劑。

小豆(一升),黃連(一兩去毛),馬通汁(三升),吳茱萸(一兩)

白話文:

  • 紅豆(一公升)
  • 黃連(50 公克,去除毛根)
  • 馬齒莧汁(三公升)
  • 吳茱萸(50 公克)

上四味,以馬通汁令煮取一升,盡服。不瘥,復作有效。忌豬肉、冷水。(出第十四卷中)

《古今錄驗》青木香湯,療春夏忽喉咽痛而腫,兼下痢方。

白話文:

上述四味藥材,用馬尿煮成一升的藥液,服完。如果沒好轉,再重複一次有效。忌諱吃豬肉、喝冷水。(出自第 14 卷中)

青木香(二兩),黃連(一兩去毛),白頭翁(二兩)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小兒若服之,一服一合。忌豬肉、冷水。(出第三卷中)

白話文:

青木香:2兩 黃連:1兩(去除表皮) 白頭翁:2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