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求集》~ 六、痢疾 (1)
六、痢疾 (1)
1. 六、痢疾
痢由濕熱蘊積,交滯腸胃而作。白者濕熱傷於氣分,赤者濕熱傷於血分。赤白相雜,氣血俱傷(前人以赤白分寒熱,誤以濕為寒耳)。大法:初起,症實、脈實,可施推蕩;稍久,則調氣和血。如見形色虛薄,脈微弱,或因攻而愈劇者,均當愈議補。然更須究其所因而治。
挾熱者,煩渴引飲(久痢,內亡津液,亦多燥渴,勿混),肛門口燥,下痢純血,小便短澀、黃赤(初起居多),宜四順清涼飲,或黃連芍藥湯。挾冷者,口不渴,身不熱,喜熱手熨,或純白而乳亦不消(漸至者居多),理中湯加白芍、木香。食積痢者,色黃臭穢,腹痛下痢後痛減,保和丸加木香、厚朴。
白話文:
痢疾的成因與治療
痢疾是由於濕熱停滯在腸胃中,導致腸胃功能失調而發生的。痢疾的顏色可以反映出濕熱侵犯的部位:白色痢疾說明濕熱侵犯了氣分,紅色痢疾則說明濕熱侵犯了血分。赤白相雜的痢疾,說明氣血都受到了傷害。古人將赤白痢疾分為寒熱,誤將濕熱當成寒性,這是錯誤的。
治療痢疾的方法,應根據病情發展階段而定:
- 初期: 症狀明顯,脈象有力,可以採用推蕩之法,驅除濕熱。
- 後期: 病程較長,需要調氣和血,促進氣血恢復。
- 虛弱狀態: 病人面色蒼白,脈象微弱,或者因過度治療而病情加重,都應該注意補益,避免過度耗傷元氣。
但是,治疗痢疾还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而定:
- 濕熱夾熱: 患者口渴,想喝水,肛門乾燥,排泄純血,小便量少,颜色深黄(多见于痢疾初期)。可以用四順清涼飲或黃連芍藥湯治療。
- 濕熱夾寒: 患者口不渴,身體不發熱,喜歡用熱水敷手,或排泄白色痢疾,乳汁也不消化(多见于痢疾后期)。可以用理中湯加入白芍、木香治療。
- 食積痢: 患者痢疾顏色黃色,有臭味,腹痛,排泄後腹痛減輕。可以用保和丸加入木香、厚朴治療。
注:
- 以上治療方案僅供參考,具體用藥需咨詢專業醫師。
- 本文所列藥方仅供參考,具体用藥需咨詢專業醫師,切勿自行用藥。
- 中醫理論強調辨證論治,因此治療痢疾需要根據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挾風邪者,初起即惡寒發熱頭痛,清涕自流,脈浮數,先用柴葛、防風、厚朴、陳皮之類以疏表。挾暑熱者,痢下赤白相兼,或見紫色,煩渴,噁心,脈數,溲禁,煎六味香薷飲調益元散。濕盛者,身重,肢痛,或下如菜汁,香連丸合平胃散。驚痢,色青如苔,兼驚治。疳痢,色黃白,積下無時,兼疳治。
時行疫痢者,一方一家傳染,發兼頭痛,口渴煩躁,下痢尿澀,甚者一日一夜百次,或兼發斑疹,宜升麻、葛根、柴胡、芩連之類,熱甚渴甚,可加寒水石,更有別症,以意加減。切忌大黃、樸、硝、檳榔、枳實、烏梅等物。其或得晴雨不常,陰濕之氣盛者,宜木香、川連、地榆、川芎、白芍、當歸、肉蔻之類調理。
白話文:
如果感染了風寒,一開始就會感到惡寒發熱頭痛,鼻涕流不停,脈搏浮而快,可以用柴葛、防風、厚朴、陳皮等藥材來疏解表邪。如果感染了暑熱,會出現赤白相間的腹瀉,甚至帶有紫色,還會感到口渴、噁心、脈搏快速、尿閉,可以用六味香薷飲和益元散來治療。如果濕氣重,會感到身體沉重、四肢疼痛,甚至腹瀉如菜汁,可以用香連丸和平胃散來治療。如果是驚痢,糞便顏色青綠如苔蘚,並伴有驚恐症狀,需要針對驚恐症狀進行治療。如果是疳痢,糞便顏色黃白,腹瀉頻繁,需要針對疳積症狀進行治療。
流行性的痢疾,往往會在一家人中傳染,並伴有頭痛、口渴、煩躁、腹瀉、尿澀等症狀,嚴重者一天一夜可能腹瀉上百次,甚至出現斑疹。這時可以用升麻、葛根、柴胡、黃芩、黃連等藥材治療,如果發熱口渴嚴重,可以加用寒水石。如果出現其他特殊症狀,可以根據情況加減藥物。切忌使用大黃、厚朴、硝石、檳榔、枳實、烏梅等藥物。如果患者經常處於陰濕環境,容易感染陰濕之氣,可以使用木香、川連、地榆、川芎、白芍、當歸、肉蔻等藥材來調理。
有休息痢者,糞如魚腦,經年不已,或愈而復發,有積者,楂術膏,無積者,異功散加木香、訶子肉。虛甚,用八物加桂、烏梅、肉果,作丸常服。其有濕熱熏蒸清道,上至胃口熱極,湯藥入口即出,為噤口痢,用田螺肉入麝香,搗罯臍中,以引下其熱,用陳倉米、川連、石蓮肉同煎,細細呷之。虛者,以人參湯倉米,名倉連湯,或香連丸加石蓮肉末,陳米湯下。
白話文:
患有休息痢的人,大便像魚腦一樣,持續多年不癒,或痊癒後又復發。如果是積滯型,可以用楂術膏治療;如果是無積滯型,可以用異功散加木香、訶子肉。如果虛弱嚴重,則可以用八物湯加桂枝、烏梅、肉果,製成丸劑長期服用。
如果出現濕熱熏蒸腸道,熱氣上衝到胃口,導致口渴難耐,湯藥入口即吐,屬於噤口痢,可以用田螺肉與麝香搗碎,敷在肚臍中,引導熱氣向下排出。同時用陳倉米、川連、石蓮肉一起煎煮,慢慢地服用。
如果體虛,可以用人參湯加入陳倉米,稱為倉連湯,或用香連丸加入石蓮肉末,用陳米湯送服。
五臟蘊熱,熏蒸臟腑,五液俱下。而痛痢五色者,急清熱解毒和血,銀花酒、連、歸、芍、木香、乳香之類。飲食不飡,肛門寬大深黑,腹痛,頻滴鮮血,名刮腸痢。日夜頻並,飲食直過,不為肌膚者,名滑腸痢,與前噤口五色,併為惡候。痢中有里結後重症,數至圊而不能便,圊後少減,系火性速急而氣滯甚也,疏氣化滯湯。
久痢脾虛下陷,亦有欲去不去之狀(頻見汙衣,得解愈甚,為驗)。補中湯加減。大孔痛者,熱流於下也,木香、檳榔、黃芩、黃連、炒乾姜。久病腸胃虛弱,亦肛墜痛,但宜溫之。肝氣嘔逆者,香、連、吳萸、青皮、白芍平之。久痢胃氣虛寒亦作嘔吐,理中六君溫補之。久痢變瀉,為積滯去,脾土尚虧,脾得養而自止。
白話文:
五臟蘊熱,熏蒸臟腑,五液俱下。而痛痢五色者,急清熱解毒和血,銀花酒、連、歸、芍、木香、乳香之類。
意思是說,當五臟積熱,熱氣熏蒸內臟,導致五液(津液、血、精、氣、髓)下降,出現腹痛、痢疾,排泄物呈現五種顏色時,要緊急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可以用銀花酒、黃連、當歸、白芍、木香、乳香等藥材。
飲食不飡,肛門寬大深黑,腹痛,頻滴鮮血,名刮腸痢。
這是形容一種痢疾,患者吃不下東西,肛門寬大且呈深黑色,腹痛伴隨頻繁滴血,稱為刮腸痢。
日夜頻並,飲食直過,不為肌膚者,名滑腸痢,與前噤口五色,併為惡候。
這又是一種痢疾,患者日夜不停地腹瀉,食物直接從腸道排出,不能被身體吸收,稱為滑腸痢。這種痢疾和前面提到的噤口五色痢疾,都是比較嚴重的病症。
痢中有里結後重症,數至圊而不能便,圊後少減,系火性速急而氣滯甚也,疏氣化滯湯。
這指的是痢疾伴隨腹中結塊,患者多次想排便卻排不出來,排便後症狀稍減,這屬於火氣太盛、氣滯不暢導致的,可以用疏氣化滯湯來治療。
久痢脾虛下陷,亦有欲去不去之狀(頻見汙衣,得解愈甚,為驗)。補中湯加減。
當長期腹瀉導致脾虛,脾氣下陷時,患者會出現排便不暢,但總是感覺想排便的狀況,而且衣服經常沾染糞便,排泄後症狀反而加重,可以用補中湯加減治療。
大孔痛者,熱流於下也,木香、檳榔、黃芩、黃連、炒乾姜。
如果肛門疼痛,表示熱氣向下流動,可以使用木香、檳榔、黃芩、黃連、炒乾姜等藥材來治療。
久病腸胃虛弱,亦肛墜痛,但宜溫之。
長期腹瀉導致腸胃虛弱,也會出現肛門墜痛,這時需要溫補腸胃。
肝氣嘔逆者,香、連、吳萸、青皮、白芍平之。
如果患者出現肝氣鬱結導致的嘔吐,可以用木香、黃連、吳茱萸、青皮、白芍等藥材來調理。
久痢胃氣虛寒亦作嘔吐,理中六君溫補之。
長期腹瀉導致胃氣虛寒,也會出現嘔吐,可以用理中六君湯等溫補藥物來治療。
久痢變瀉,為積滯去,脾土尚虧,脾得養而自止。
長期腹瀉後轉為腹瀉,是因為積滯排出,但脾胃仍然虛弱,需要滋補脾胃,讓它恢復功能,腹瀉就會自然停止。
瀉久變痢,脾土敗而積滯方壅,恐藥劑之難投。其有初痢而變瀉者,此血病傳入氣中,宜調氣和血,不可遽止。初瀉即變痢者,此氣病傳入血中,宜養血加調氣,切莫妄行。痢而變瘧,腑病傳經,助其升達而易愈。若痢從瘧致經病傳腑,其氣不能升舉也,難愈,積滯盛者,必死。
瘧痢並作,莫重之症,疏其經,通其腑,用人參敗毒散,香連丸。有痢後脾虛,不能制水,遍身浮腫者,實皮利水為主。久痢內亡津液,漸成疳症,參苓白朮散,大補胃氣,兼與治疳。痢後脫肛見本條。凡治痢,當知四大忌。一忌大下,蓋痢多積滯,與溝渠壅塞相似,摩刮疏通自愈。
白話文:
腹瀉時間長了就變成痢疾,這是脾土受損,積滯阻塞所致,用藥就比較困難。如果一開始是痢疾後來變成腹瀉,這是血病傳入氣中,應該調和氣血,不能急著止瀉。如果一開始是腹瀉後來變成痢疾,這是氣病傳入血中,應該養血同時調氣,絕對不能隨便用藥。痢疾變成瘧疾,是腑病傳入經絡,幫助它上升達表,更容易痊癒。如果痢疾是因為瘧疾引起的,經病傳入腑臟,氣機就無法上升,難以痊癒,如果積滯嚴重,就會死亡。
瘧疾和痢疾同時發作,是最嚴重的病症,要疏通經絡,通暢腑臟,可以用人參敗毒散、香連丸。有些人在痢疾之後脾虛,不能控制水液,導致全身浮腫,就應該以利水為主。久痢會導致體內津液損失,逐漸形成疳症,可以用參苓白朮散來大補脾胃,同時治療疳症。痢疾之後脫肛,請參考本條目。治療痢疾,要牢記四大禁忌:第一忌諱大瀉,因為痢疾多是積滯,就像溝渠堵塞一樣,只要疏通就能自然痊癒。
若經用水氣等劑,奔潰太甚,壅塞轉不能除,徒傷元氣。壯盛猶可,怯者危矣。二忌溫補收澀太早。蓋積滯未盡,早與參朮,則熱愈熾氣愈滯而血亦凝,久之正氣虛邪氣愈盛,便難為力。若更用訶子、粟殼等收澀,則脹滿喘逆,噦惡不食,諸惡症頓起,殺人最速。三忌誤發汗。
蓋頭痛目眩,身發寒熱,必不盡屬外感,乃內毒熏蒸,自內達外而然。若發汗,則正耗而邪益肆。且風劑燥烈,愈助熱邪。表虛於外,邪熾於內,鮮不斃者。故前挾風一症,最宜端的。四忌分利小便。蓋分利,水瀉之良法。痢因邪熱膠滯,津液枯澀而成,漫用五苓等劑,則津液愈枯而滯澀轉甚,遂致纏綿不息。
白話文:
如果用排水氣等藥物治療,病情過於嚴重,導致阻塞無法消除,只會損傷元氣。身體強壯的人可能還撐得住,虛弱的人就危險了。第二,忌諱過早溫補收斂。因為積滯還沒消除,就使用人參、白朮等藥物,會導致熱氣更盛,氣滯更嚴重,血液也會凝固,時間久了,正氣虛弱,邪氣就會越來越盛,就難以治癒。如果再用訶子、粟殼等收斂藥物,就會出現腹脹、呼吸困難、嘔吐、厭食等症狀,各種病症突然出現,會很快致死。第三,忌諱錯誤地發汗。
因為頭痛、頭昏眼花、身體發冷發熱,不一定是外感,可能是內毒熏蒸,從內部到達外部引起的。如果發汗,就會消耗正氣,讓邪氣更加肆虐。而且風寒藥燥烈,會更加助長熱邪。表虛於外,邪氣熾盛於內,很少有人能活下來。所以,遇到挾風的症狀,一定要謹慎對待。第四,忌諱隨意利尿。因為利尿是治療水瀉的好方法。痢疾是由邪熱膠滯,津液枯燥引起的,如果隨意使用五苓散等藥物,就會導致津液更加枯燥,滯澀更加嚴重,導致病情反覆纏綿。
但清熱導滯則痢自愈而小便自清矣。安用分利為哉?
痢疾治驗,
(案1)三歲,病痢。醫下之,且瀉痢頻並,醫自知前非而止之。痢甚,後重而少物。予診之曰:通因通用之法,須因人而施。此子胎稟薄弱,過下傷脾,中氣下陷,故今瀉痢頻並也。脾胃大傷而陳腐未盡,驟用止澀,故今物少而後重愈甚也。用異功散加香連歸芍,數日痢止,月餘元氣始復。
(案2)久痢,裡急後重,去不自禁,去後痛益甚,手足並冷,此胃氣虛寒下陷也。補中湯加木香、補骨脂,倍升、柴而愈。
(案3)暑月患赤痢,所下純血,煩渴尿澀,以天水散加神麯作丸與之,頓愈。
白話文:
只要清熱導滯,痢疾自然會痊癒,小便也會變得清澈。何必再用瀉藥呢?
有一個三歲的孩子,患上了痢疾。醫生給他使用了瀉藥,結果孩子腹瀉和痢疾同時出現,更加嚴重。醫生意識到之前的治療方法不對,就停止了瀉藥。痢疾越來越嚴重,排泄物少,而且排泄後感覺沉重。我診斷後說:「治療要根據病因,方法也要因人而異。這個孩子先天體質虛弱,之前過度使用瀉藥損傷了脾胃,導致中氣下降,所以現在腹瀉和痢疾同時出現。脾胃受損,腸道中的積存物還沒排乾淨,就急於用止瀉藥,因此排泄物更少了,而且排泄後感覺更沉重。我用異功散加香連、生地、歸脾、芍藥,幾日後痢疾就停止了,一個多月後孩子的元氣才恢復。」
這個病人患有久痢,排泄時肛門發緊,排泄後感覺沉重,而且控制不住,排泄完後疼痛加劇,手腳冰冷,這是由於胃氣虛寒下陷造成的。我用補中湯加木香、補骨脂,倍加升麻、柴胡,病人就痊癒了。
夏天患上赤痢,排泄物全是血,病人感到口渴,小便少而澀。我用天水散加神麴製成丸藥給病人服用,馬上就痊癒了。
(案4)鄰家兒九歲,赤痢初起,壯熱腹痛且滿,脈洪盛。醫診之曰:身涼脈靜者生,身熱脈燥者死。予曰:大熱矣。若痢久而六脈洪數,身熱煩渴,固難治。此則邪氣方盛,但以磨蕩通利為急,用香、連、歸、芍、枳殼、檳榔、楂曲、厚朴、陳皮、甘草,次加大黃,再劑,脈平熱退而漸安。
(案5)瘧後,多食油膩瓜果,轉而成痢。予與香連扶脾丸愈。又一兒前症同,更加脫肛。即以前藥加升麻煎湯送下,頓安。此症每多於夏末秋初,若妄投通利,多致不救。蓋以瘧後致痢,多因胃氣下陷,當作虛治,或補中湯送下香連丸,效。
白話文:
(案4)
隔壁鄰居家的小孩,九歲,剛開始出現赤痢,身體發熱、肚子痛而且脹滿,脈象洪大有力。醫生診斷後說:如果身體冰冷、脈象平靜,就可以活下來;如果身體發熱、脈象乾燥,就會死掉。我說:孩子現在很熱。如果痢疾持續時間長,六脈都洪大而數,身體發熱、口渴,就很难治癒了。這個孩子是邪氣正盛,應該以瀉下通利為急,用香附、黃連、當歸、芍藥、枳殼、檳榔、山楂曲、厚朴、陳皮、甘草,再加入大黃,服用第二劑後,脈象平穩、發熱退去,病情逐渐好轉。
(案5)
瘧疾之後,經常食用油膩瓜果,轉而患上痢疾。我給他服用香附、黃連、扶脾丸,就治好了。另外一個孩子,之前的症狀都一樣,還伴有脫肛。我就用之前的藥方,再加升麻煎湯送服,病情立刻好轉。這種痢疾,多發生在夏末秋初,如果胡亂使用通利藥物,往往會導致無法救治。因為瘧疾後引起的痢疾,大多是胃氣下陷,應該按照虛證治療,可以用補中湯送服香附、黃連丸,效果很好。
(案6)久痢淹淹欲絕,以赤石脂末四五兩,煎汁成水,煎六君子加蓮肉,一劑而止。此仲景收澀下脫真氣之法。
(案7)久痢大渴,用七味白朮散加黃連、阿膠、黑薑、烏梅,二服渴止,漸愈。(此渴非實熱而渴,乃津液枯焦而渴也)
(案8)赤痢經年不已,面目虛浮,肌肉晦暗,至夜則身熱口渴,諸藥罔效。診之,脈沉而數,乃曰:此陽邪陷入於陰中也,必提其內陷之邪,使盡從表而出,方可取效。
痢疾方,
人參敗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獨芎,薄荷少許姜三片,時行感冒效奇功。去參名為敗毒散,加入消風治亦同。
白話文:
(案例6)長期痢疾,虛弱到快要死亡,用赤石脂粉末四五兩,煎成水服用,再煎六君子湯加入蓮子,服用一劑就止住了。這是仲景收斂止瀉、恢復元氣的方法。
(案例7)長期痢疾,口渴,用七味白朮散加入黃連、阿膠、黑薑、烏梅,服用兩次後口渴止住,逐漸恢復。(這種口渴不是因為實熱而引起的,而是因為津液枯竭而導致的口渴。)
(案例8)赤痢多年未癒,面色浮腫,肌肉暗淡,晚上身體發熱,口渴,各種藥物都沒有效果。診斷脈象沉而數,就說這是陽邪侵入陰中,必須要把內陷的邪氣提出來,使它從表面排出,才能取得療效。
痢疾方:人參、敗毒、茯苓、枳實、桔梗、柴胡、前胡、羌活、獨活、薄荷少許、生薑三片,治療流行性感冒效果奇佳。去除人參,就叫做敗毒散,加入消風藥物,治療方法也相同。
人參敗毒散:人參,茯苓,甘草,枳殼,桔梗,柴胡,前胡,羌活,獨活,川芎,薄荷,淡姜
四順清涼飲:白芍,當歸,生地,甘草,柴胡(等分)
煎服。
黃連芍藥湯:黃連,白芍,豬苓,澤瀉,茯苓,白朮,甘草
清暑益氣湯:人參,黃耆,升麻,白朮,陳皮,神麯,澤瀉,黃柏,當歸,青皮,乾葛,五味子,甘草
白話文:
人參敗毒散由人參、茯苓、甘草、枳殼、桔梗、柴胡、前胡、羌活、獨活、川芎、薄荷、淡姜組成;四順清涼飲由白芍、當歸、生地、甘草、柴胡等分組成;黃連芍藥湯由黃連、白芍、豬苓、澤瀉、茯苓、白朮、甘草組成;清暑益氣湯由人參、黃耆、升麻、白朮、陳皮、神麴、澤瀉、黃柏、當歸、青皮、乾葛、五味子、甘草組成。以上藥方皆需煎服。
煎服。
理中湯:人參,白朮,甘草,乾薑
香連丸:木香(一兩),吳茱萸炒黃連(二兩),炙烏梅肉(四兩)
各為末,用阿膠五錢,水化丸麻子大,每用三十丸。紅痢,甘草湯下;白痢,生薑湯下。
加味理中湯:治脾肺俱虛,咳嗽不已。
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陳皮(一錢),半夏(一錢半),五味子(九粒),乾薑(二錢),細辛(五分)
白話文:
煎煮後服用。
理中湯:人參、白朮、甘草、乾薑。
香連丸:木香(一兩)、炒黃連(二兩)、炙烏梅肉(四兩)。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阿膠五錢,用水和成麻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紅痢,用甘草湯送服;白痢,用生薑湯送服。
加味理中湯:治療脾肺兩虛,咳嗽不止。
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陳皮(一錢)、半夏(一錢半)、五味子(九粒)、乾薑(二錢)、細辛(五分)。
加味二陳湯:陳皮,半夏,生薑,茯苓,杏仁,木香,細辛,枳殼(各等分)
安腎丸:肉桂,川烏,桃仁,白蒺藜,巴戟,山藥,茯苓,石斛,萆薢,白朮,肉蓯蓉,補骨脂
蜜丸。
小安腎丸:香附子,川烏,川楝,茴香,熟地,川樸
白話文:
加味二陳湯:陳皮、半夏、生薑、茯苓、杏仁、木香、細辛、枳殼(各等份)。
安腎丸:肉桂、川烏、桃仁、白蒺藜、巴戟、山藥、茯苓、石斛、萆薢、白朮、肉蓯蓉、補骨脂。
蜜丸。
小安腎丸:香附子、川烏、川楝、茴香、熟地、川樸。
保和丸見嘔吐門
參苓白朮散見泄瀉門
六味香薷飲:香薷,厚朴,扁豆,黃連,茯苓,木瓜
白話文:
保和丸治嘔吐,苓白朮散治泄瀉,六味香薷飲則用香薷、厚朴、扁豆、黃連、茯苓、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