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金匱要略心典
中醫古代典籍:金匱要略心典
作者:尤怡
朝代:清朝
基本介紹:
金匱著作。三卷。簡稱《金匱心典》,清·尤怡纂註。書成於1729年。尤氏研究仲景學說多年,頗有心得,纂註時力求得《金匱》之妙諦,發仲景之心聲,故名“心典”。作者刪去原書的最後三篇,闡述仲景原文的精義。文筆簡煉,條理清晰、註釋能與臨床相契合,對原文中難解釋的深奧文義,寧可缺略,不強予衍釋。並改正原文傳寫之誤,刪略後人增添的內容,可稱《金匱要略》註本中較好的一種。本書有多種刊本,上海中醫學院基礎理論教研組曾對此書進行校註,現存十餘種清刻本,197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補充內容:
《金匱要略心典》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古代典籍,由清朝醫家尤怡所著。尤怡是一位博學多才的醫家,他精通《金匱要略》,並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在注釋中融入了自己的見解,使《金匱要略心典》成為一部集醫學理論與臨床實踐於一身的著作。
《金匱要略心典》分為三卷,共計12篇,內容涵蓋了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各個領域。尤怡在注釋中對原文進行了詳細的解釋,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治療方法。《金匱要略心典》是一部難得的醫學典籍,對後世的醫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影響。
以下是《金匱要略心典》中的一些精彩內容:
- 在《傷寒論》中,張仲景提出了“六經辨證”的理論,而尤怡在《金匱要略心典》中進一步闡述了“六經辨證”的思想,並提出了“六經辨證”的臨床應用方法。
- 在《金匱要略》中,張仲景提出了“八綱辨證”的理論,而尤怡在《金匱要略心典》中進一步闡述了“八綱辨證”的思想,並提出了“八綱辨證”的臨床應用方法。
- 在《金匱要略》中,張仲景提出了“三焦辨證”的理論,而尤怡在《金匱要略心典》中進一步闡述了“三焦辨證”的思想,並提出了“三焦辨證”的臨床應用方法。
《金匱要略心典》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古代典籍,它對後世的醫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影響。在當今社會,中醫學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金匱要略心典》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醫學典籍,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徐序
自序
卷上 (1)
卷上 (2)
卷上 (3)
卷上 (4)
卷上 (5)
卷上 (6)
卷上 (7)
卷中 (1)
卷中 (2)
卷中 (3)
卷中 (4)
卷中 (5)
卷中 (6)
卷下 (1)
卷下 (2)
卷下 (3)
卷下 (4)
卷下 (5)
卷下 (6)
卷下 (7)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