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心典》~ 卷上 (27)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7)

1.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 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 師曰: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

此設為問答,以辨肺痿、肺癰之異。熱在上焦二句,見《五臟風寒積聚篇》。蓋師有是語,而因之以為問也。汗出、嘔吐、消渴、二便下多,皆足以亡津液而生燥熱,肺虛且熱,則為痿矣。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肺中津液為熱所迫而上行也。或云肺既痿而不用,則飲食遊溢之精氣,不能分布諸經,而但上溢於口,亦通。口中辟辟燥者,魏氏以為肺癰之痰涎膿血,俱蘊蓄結聚於肺臟之內,故口中反乾燥,而但辟辟作空響燥咳而已。然按下肺癰條亦云:其人咳,咽燥不渴,多唾濁沫,則肺痿肺癰二證多同。惟胸中痛,脈滑數,唾膿血,則肺癰所獨也。比而論之。

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榮,為津爍而肺焦也。癰者,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為熱聚而肺㿉也。故其脈有虛實不同,而其數則一也。

問曰:病咳逆,脈之,何以知此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類? 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營,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多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此原肺癰之由,為風熱蓄結不解也。凡言風脈多浮或緩,此云微者,風入營而增熱,故脈不浮而反微,且與數俱見也。微則汗出者,氣傷於熱也。數則惡寒者,陰反在外也。呼氣不入者,氣得風而浮,利出而艱入也。吸而不出者,血得熱而壅,氣亦為之不伸也。肺熱而壅,故口乾而喘滿。熱在血中,故咽燥而不渴。且肺被熱迫,而反從熱化,為多唾濁沫。熱盛於裡,而外反無氣,為時時振寒。由是熱蓄不解,血凝不通,而癰膿成矣。吐如米粥,未必便是死證。至浸淫不已,肺葉腐敗,則不可治矣。故曰: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上氣喘而躁者,此為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

上氣面浮腫,肩息,氣但升而不降矣。脈復浮大,則陽有上越之機,脈偏盛者偏絕也。又加下利,是陰復從下脫矣,陰陽離決,故當不治。肩息,息搖肩也。上氣喘而躁者,水性潤下,風性上行,水為風激,氣湊於肺,所謂激而行之,可使在山者也。故曰:欲作風水,發汗令風去,則水復其潤下之性矣,故愈。

白話文:

問:熱在上焦,因咳嗽而導致肺痿,肺痿是怎麼引起的?

答:可能是因為汗出過多、嘔吐、消渴(糖尿病)、小便次數多、大便困難,或服用峻烈的瀉藥導致津液大量流失而引起。

問:寸口脈數,病人咳嗽,口中吐出濁唾涎沫,是什麼病?

答:這是肺痿。如果口中乾燥,咳嗽時胸中隱隱作痛,脈象滑數,這是肺癰。咳嗽吐出膿血,脈數而虛弱的是肺痿;脈數而有力的是肺癰。

(這段是問答形式,用來區分肺痿和肺癰的不同。關於「熱在上焦」的描述,見於《五臟風寒積聚篇》。老師曾說過這句話,所以以此作為提問。)汗出、嘔吐、消渴、大小便次數多,都會損失津液,產生燥熱。肺部虛弱又熱,就會導致肺痿。口中吐出濁唾涎沫,是因為肺部的津液被熱迫向上運行。也有人說,肺痿後功能衰弱,飲食精氣不能輸布到各個經絡,只能向上溢出於口。口中乾燥,魏氏認為是肺癰的痰涎膿血聚集在肺部,所以口中反倒乾燥,只是發出乾燥的咳嗽聲。但是,肺癰的描述中也提到,病人咳嗽、咽喉乾燥但不渴,多唾濁沫,所以肺痿和肺癰的症狀有很多相似之處。只有胸痛、脈滑數、吐膿血,才是肺癰獨有的症狀。

痿,是指萎縮,像草木枯萎而不繁盛一樣,是因為津液耗損,肺部乾燥焦灼。癰,是指阻塞,像泥土阻塞不通一樣,是因為熱邪聚集,肺部脹滿阻塞。所以,兩者的脈象虛實不同,但脈搏都很快。

問:病人咳嗽氣逆,脈象如何判斷是肺癰,並且會有膿血,吐出膿血就會死亡?脈象是什麼樣的?

答:寸口脈微弱而數。微弱是風邪,數是熱邪。微弱則會出汗,數則惡寒。風邪侵犯衛氣,呼氣不暢;熱邪過於營氣,吸氣困難。風邪傷及皮膚毛髮,熱邪傷及血液脈絡。風邪留滯於肺,病人就會咳嗽、口乾、氣喘胸悶、咽喉乾燥但不渴、多唾濁沫,時時發冷。熱邪流經之處,血液凝滯,形成癰膿,吐出的膿液像米粥一樣,初期尚可治療,膿液形成就危及生命了。

(這是肺癰形成的原因,是風熱聚集而不能消散。一般說風邪的脈象多浮或緩,這裡說脈象微弱,是因為風邪入營,加重了熱邪,所以脈象不浮反而微弱,而且同時出現脈數。)微弱而汗出,是氣受熱邪損傷;數而惡寒,是陰氣外露。呼氣不暢,是氣受風邪影響而上浮,排出容易吸入困難;吸氣困難,是血受熱邪影響而阻塞,氣也因此不能舒展。肺部熱邪壅塞,所以口乾氣喘胸悶;熱邪在血液中,所以咽喉乾燥但不渴;肺部被熱邪逼迫,反而從熱化,產生大量的唾液濁沫;裡面的熱邪很盛,外面卻沒有氣,所以時時發冷。由於熱邪蓄積不能消散,血液凝滯不通,就形成了癰膿。吐出像米粥一樣的膿液,未必就是死症。如果病情持續加重,肺葉腐敗,那就無法治療了。所以說初期尚可治療,膿液形成就危及生命了。

上氣,臉部浮腫,聳肩呼吸,脈象浮大,不能治療。如果再加上腹瀉就更嚴重了。上氣、氣喘而煩躁,這是肺脹,將要變成水腫,發汗則會好轉。

上氣,臉部浮腫,聳肩呼吸,脈象浮大,這是陽氣上逆,脈象偏盛就會偏虛。如果再加上腹瀉,這是陰氣從下脫失。陰陽離決,所以不能治療。聳肩呼吸,是指呼吸時肩膀聳動。上氣、氣喘而煩躁,水氣向下運行,風氣向上運行,水氣被風氣激動,氣聚集在肺部,所謂激而行之,可以使在山上的東西動起來。所以說,將要變成水腫,發汗使風氣去除,水氣就會恢復向下運行的特性,所以就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