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金匱要略心典》~ 卷中 (2)

回本書目錄

卷中 (2)

1.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

趺陽、胃脈也。微弦、陰象也。以陰加陽。脾胃受之。則為腹滿。設不滿。則陰邪必旁攻胠脅而下閉穀道。為便難。為兩胠疼痛。然其寒不從外入而從下上。則病自內生。所謂腎虛則寒動於中也。故不當散而當溫。

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

腹滿按之不痛者。無形之氣。散而不收。其滿為虛。按之而痛者。有形之邪。結而不行。其滿為實。實者可下。虛者不可下也。舌黃者熱之徵。下之實去。則黃亦去。

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

腹滿不減者。實也。時減復如故者。腹中寒氣得陽而暫開。得陰而復合也。此亦寒從內生。故曰當與溫藥。

病者痿黃。燥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

痿黃、脾虛而色敗也。氣不至故燥。中無陽故不渴。氣竭陽衰。中土已敗。而復寒結於上。臟脫於下。何恃而可以通之止之乎。故死。

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

寸口脈弦。亦陰邪加陽之象。故脅下拘急而痛。而寒從外得。與趺陽脈弦之兩胠疼痛有別。故彼兼便難。而此有惡寒也。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發熱色和者善嚏。

陽欲上而陰引之則欠。陰欲入而陽拒之則嚏。中寒者陽氣被抑。故喜欠。清涕出發熱色和。則邪不能留故善嚏。

中寒。其人下利。以裡虛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中寒而下利者。裡氣素虛。無為捍蔽。邪得直侵中臟也。欲嚏不能者。正為邪逼。既不能卻。又不甘受。於是陽欲動而復止。邪欲去而仍留也。

夫瘦人繞臍痛。必有風冷。穀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沖。不沖者。心下則痞。

瘦人臟虛氣弱。風冷易入。入則穀氣留滯不行。繞臍疼痛。有似裡實。而實為虛冷。是宜溫藥以助脾之行者也。乃反下之。谷出而風冷不與俱出。正乃益虛。邪乃無制。勢必犯上無等。否亦竊據中原也。

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朴七物湯主之。

腹滿、里有實也。發熱脈浮數。表有邪也。而飲食如故。則當乘其胃氣未病而攻之。枳、樸、大黃。所以攻裡。

桂枝生薑。所以攻表。甘草大棗。則以其內外並攻。故以之安臟氣。抑以和藥氣也。

厚朴七物湯

厚朴(半斤),甘草,大黃(各三兩),大棗(十枚),枳實(五枚),桂枝(二兩),生薑(五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嘔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黃。寒多者加生薑至半斤。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

下焦濁陰之氣。不特肆於陰部。而且逆於陽位。中土虛而堤防撤矣。故以附子輔陽驅陰。半夏降逆止嘔。而尤賴粳米、甘、棗。培令土厚。而使斂陰氣也。

附子粳米湯

附子(一枚炮),半夏,粳米(各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痛而閉者。厚朴三物湯主之。

痛而閉。六腑之氣不行矣。厚朴三物湯。與小承氣同。但承氣意在蕩實。故君大黃。三物意在行氣。故君厚朴。

厚朴三物湯方

厚朴(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按之而滿痛者。為有形之實邪。實則可下。而心下滿痛。則結處尚高。與腹中滿痛不同。故不宜大承氣而宜大柴胡。承氣獨主裡實。柴胡兼通陽痹也。

柴胡湯

柴胡(半斤),黃芩,芍藥(各三兩),半夏(半升),枳實(四枚),大黃(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五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減不足言。謂雖減而不足云減。所以形其滿之至也。故宜大下。已上三方。雖緩急不同。而攻泄則一。所謂中滿者瀉之於內也。

承氣湯(見痙病)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滿。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者。大建中湯主之。

心腹寒痛。嘔不能食者。陰寒氣盛。而中土無權也。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者。陰凝成象。腹中蟲物乘之而動也。是宜大建中臟之陽。以勝上逆之陰。故以蜀椒、乾薑溫胃下蟲。人參飴糖安中益氣也。

建中湯

蜀椒(二合炒去汗),乾薑(四兩),人參(一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膠飴一升。微火煎取二升。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後更服。當一日食糜粥。溫覆之。

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津氣。

脅下偏痛而脈緊弦。陰寒成聚。偏著一處。雖有發熱。亦是陽氣被郁所致。是以非溫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結。故曰宜以溫藥下之。程氏曰。大黃苦寒。走而不守。得附子、細辛之大熱。則寒性散而走泄之性存是也。

大黃附子湯

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細辛(二兩),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後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

寒氣厥逆。赤丸主之。

寒氣厥逆。下焦陰寒之氣。厥而上逆也。茯苓、半夏降其逆。烏頭細辛散其寒。真朱體重色正。內之以破陰去逆也。

赤丸方

烏頭(二兩炮),茯苓(四兩),細辛(一兩),半夏(四兩),

上四味末之。內真朱為色。煉蜜為丸。如麻子大。先食飲。酒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為度。腹滿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弦緊脈皆陰也。而弦之陰從內生。緊之陰從外得。弦則衛氣不行而惡寒者。陰出而痹其外之陽也。緊則不欲食者。陰入而痹其胃之陽也。衛陽與胃陽並衰。而外寒與內寒交盛。由是陰反無畏而上衝。陽反不治而下伏。所謂邪正相搏。即為寒疝者也。繞臍痛。發則白津出。手足厥冷。

其脈沉緊。皆寒疝之的證。白津、汗之淡而不咸者。為虛汗也。一作自汗。亦通。大烏頭煎大辛大熱。為復陽散陰之峻劑。故云不可一日更服。

大烏頭煎

烏頭(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必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五合。不瘥。明日更服。不可一日更服。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此治寒多而血虛者之法。血虛則脈不榮。寒多則脈絀急。故腹脅痛而裡急也。當歸、生薑溫血散寒。羊肉補虛益血也。

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加生薑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加生薑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

腹中痛。逆冷。陽絕於里也。手足不仁。或身疼痛。陽痹於外也。此為寒邪兼傷表裡。故當表裡並治。烏頭溫里。桂枝解外也。徐氏曰。灸刺諸藥不能治者。是或攻其內。或攻其外。邪氣牽制不服也。如醉狀則營衛得溫而氣勝。故曰知。得吐則陰邪不為陽所容而上出。故為中病。

烏頭桂枝湯

烏頭,

上一味。以水二升。煎減半。去滓。以桂枝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後。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復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其脈數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數弦者。當下其寒。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

脈數為陽。緊弦為陰。陰陽參見。是寒熱交至也。然就寒疝言。則數反從弦。故其數為陰凝於陽之數。非陽氣生熱之數矣。如就風瘧言。則弦反從數。故其弦為風從熱發之弦。而非陰氣生寒之弦者。與此適相發明也。故曰脈數弦者。當下其寒。緊而遲。大而緊亦然。大雖陽脈。不得為熱。正以形其陰之實也。故曰陽中有陰。可下之。

附方

外臺烏頭湯,治塞疝。腹中絞痛。賊風入攻五臟。拘急不得轉側。發作有時。令人陰縮。手足厥逆。(即大烏頭煎)

外臺柴胡桂枝湯,治心腹卒中痛者。

柴胡(四兩),黃芩,人參,芍藥,桂枝,生薑(各一兩半),甘草(一兩),半夏(一合半),大棗(六枚),

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外臺走馬湯,治中惡心痛。腹脹。大便不通。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杏仁(二枚),

上二味。以綿纏。捶令碎。熱湯二合。捻取白汁飲之。當下。老小量之。通治飛屍鬼擊病。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脈數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下利不欲食者。此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寸口脈浮大者。穀氣多也。谷多不能益脾而反傷脾。按之脈反澀者。脾傷而滯。血氣為之不利也。尺中亦微而澀者。中氣阻滯。而水穀之精氣不能逮下也。是因宿食為病。則宜大承氣下其宿食。脈數而滑與浮大同。蓋皆有餘之象。為穀氣之實也。實則可下。故亦宜大承氣。谷多則傷脾。

而水穀不分。谷停則傷胃。而惡聞食臭。故下利不欲食者。知其有宿食當下也。夫脾胃者。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氣。不可或止者也。谷止則化絕。氣止則機息。化絕機息。人事不其頓乎。故必大承氣速去其停谷。谷去則氣行。氣行則化續而生以全矣。若徒事消克。將宿食未去而生氣已消。

豈徒無益而已哉。

大承氣湯(方見痙病),

宿食在上脘。當吐之。宜瓜蒂散

食在下脘者當下。食在上脘者。則不當下而當吐。經云。其高者因而越之也。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三分煮),

上二味。杵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錢匕。溫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為度而止。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宿食也。脈緊頭痛風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緊中兼有滑象。不似風寒外感之緊為緊而帶弦也。故寒氣所束者。緊而不移。食氣所發者。乍緊乍滑。如以指轉索之狀。故曰無常。脈緊頭痛風寒者。非既有宿食。而又感風寒也。謂宿食不化。鬱滯之氣。上為頭痛。有如風寒之狀。而實為食積類傷寒也。仲景恐人誤以為外感而發其汗。故舉以示人曰。腹中有宿食不化。意亦遠矣。

白話文:

趺陽脈(胃脈)微弱且緊繃,是寒象。陰加於陽,脾胃受影響,導致腹脹。如果腹不脹,則陰邪必定旁攻兩脅,閉塞穀道,導致排便困難和兩脅疼痛。但這種寒邪並不是從外侵入,而是從下往上,是腎虛導致寒動於中。因此,應服用溫補藥物。

病者腹脹,按壓不痛是虛證。按壓疼痛是實證,可考慮瀉下。舌苔黃而未瀉者,瀉下後黃苔會消失。

腹脹按壓不痛,是氣虛散而不收,故為虛證。按壓疼痛,是有形之邪結而不散,故為實證。實證可瀉,虛證不可瀉。舌苔黃是熱象,瀉下實邪去除後,黃苔也會消失。

腹脹時緩時發,這是寒證,應給予溫補藥物。

腹脹不緩解是實證。時緩時發,是腹中寒氣在陽氣影響下暫時舒緩,遇到陰寒後又復發。這也是寒從內生,故曰應給予溫補藥物。

病者萎黃、乾澀不渴、胸中寒實而泄瀉不止,將會死亡。

萎黃是脾虛色敗。氣不通暢故乾澀。陽氣不足故不渴。氣竭陽衰,中土已敗,又寒結於上,臟腑脫位,何以能通利止瀉?故會死亡。

寸口脈弦,即脅下拘急疼痛,此人怕冷。

寸口脈弦,也是陰邪加於陽的象徵。故脅下拘急疼痛。而寒從外得,與趺陽脈弦的兩脅疼痛有別。故前者兼有排便困難,而此處有惡寒。

中寒喜呵欠、清涕流出、發熱而臉色紅潤的人,善於打噴嚏。

陽欲上行,陰氣拉扯,則呵欠。陰欲入內,陽氣抗拒,則打噴嚏。中寒者陽氣受抑,故喜呵欠。清涕出發熱色和,則邪氣不能停留,故善於打噴嚏。

中寒者,下痢是因為裡氣虛弱。欲打噴嚏不能,是寒邪阻滯。

中寒而下痢者,裡氣素虛,無力抵禦,邪氣直接侵犯中臟。欲打噴嚏不能,是因為邪氣逼迫,既不能驅除,也不甘心受制,於是陽氣欲動而復止,邪氣欲去而仍留。

瘦人肚臍周圍疼痛,必定有風寒,穀氣運行不暢,又反過來瀉下,其氣必上沖。不上沖,心下則脹滿。

瘦人臟腑虛弱氣弱,風寒容易侵入。侵入後穀氣停滯不行,肚臍周圍疼痛,類似裡實,但實為虛寒,宜溫補藥物,幫助脾運化。若反過來瀉下,穀物排出而風寒不隨之而出,正是虛上加虛。邪氣無法控制,勢必犯上,或者盤踞中原。

病者腹脹,發熱十天,脈浮數,飲食如常。厚朴七物湯主治。

腹脹,是有實邪在裡。發熱脈浮數,是有表邪。但飲食如常,則應趁著胃氣未病而攻之。枳實、厚朴、大黃,用於攻裡。

桂枝生薑,用於攻表。甘草大棗,則兼顧內外攻伐。故用以安臟氣,兼和藥氣。

厚朴七物湯

厚朴(半斤),甘草,大黃(各三兩),大棗(十枚),枳實(五枚),桂枝(二兩),生薑(五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嘔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黃。寒多者加生薑至半斤。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治。

下焦濁陰之氣。不特肆於陰部。而且逆於陽位。中土虛而堤防撤矣。故以附子輔陽驅陰。半夏降逆止嘔。而尤賴粳米、甘、棗。培令土厚。而使斂陰氣也。

附子粳米湯

附子(一枚炮),半夏,粳米(各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痛而閉者。厚朴三物湯主治。

痛而閉,六腑之氣不行矣。厚朴三物湯。與小承氣同。但承氣意在蕩實。故君大黃。三物意在行氣。故君厚朴。

厚朴三物湯方

厚朴(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按之而滿痛者。為有形之實邪。實則可下。而心下滿痛。則結處尚高。與腹中滿痛不同。故不宜大承氣而宜大柴胡。承氣獨主裡實。柴胡兼通陽痹也。

柴胡湯

柴胡(半斤),黃芩,芍藥(各三兩),半夏(半升),枳實(四枚),大黃(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五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腹脹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減不足言。謂雖減而不足雲減。所以形其滿之至也。故宜大下。已上三方。雖緩急不同。而攻泄則一。所謂中滿者瀉之於內也。

承氣湯(見痙病)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滿。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者。大建中湯主治。

心腹寒痛。嘔不能食者。陰寒氣盛。而中土無權也。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者。陰凝成象。腹中蟲物乘之而動也。是宜大建中臟之陽。以勝上逆之陰。故以蜀椒、乾薑溫胃下蟲。人參飴糖安中益氣也。

建中湯

蜀椒(二合炒去汗),乾薑(四兩),人參(一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膠飴一升。微火煎取二升。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後更服。當一日食糜粥。溫覆之。

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津氣。

脅下偏痛而脈緊弦。陰寒成聚。偏著一處。雖有發熱。亦是陽氣被鬱所致。是以非溫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結。故曰宜以溫藥下之。程氏曰。大黃苦寒。走而不守。得附子、細辛之大熱。則寒性散而走泄之性存是也。

大黃附子湯

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細辛(二兩),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後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

寒氣厥逆。赤丸主治。

寒氣厥逆。下焦陰寒之氣。厥而上逆也。茯苓、半夏降其逆。烏頭細辛散其寒。真朱體重色正。內之以破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