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心典》~ 卷中 (6)
卷中 (6)
1.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
風水。水為風激。因風而病水也。風傷皮毛。而濕流關節。故脈浮惡風而骨節疼痛也。皮水。水行皮中。內合肺氣。故其脈亦浮。不兼風。故不惡風也。其腹如鼓。即內經𪔣𪔣然不堅之意。以其病在皮膚。而不及腸臟。故外有脹形。而內無滿喘也。水在皮者。宜從汗解。故曰當發其汗。
白話文:
老師說:疾病的種類有風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黃汗。風水的脈象呈現浮動,外部症狀是骨節疼痛且怕風。皮水的脈象也是浮動的,外部特徵是肢體浮腫,用手按壓會凹陷下去,不會怕風,腹部脹大如鼓,不感到口渴,這種情況應該要讓病人發汗。正水的脈象沉緩,外部症狀是自己感到喘息困難。石水的脈象也是沉緩的,但外部特徵是腹部脹滿而不喘息。黃汗的脈象沉緩,身體發熱,胸部悶脹,四肢和頭面部腫脹,如果長期不痊癒,最後可能會導致化膿。
風水是指水液受到風的影響而引起的疾病,風侵犯了皮毛,濕氣滲入到關節之中,因此脈象浮動且伴有怕風和骨節疼痛的症狀。皮水是水液停留在皮膚之中,與肺部的氣機相應,所以脈象同樣浮動,但因為不涉及風邪,所以不怕風。腹部脹大如鼓,與《內經》所描述的“膨脹但不堅硬”的狀態相似。這是因為病變部位侷限在皮膚,尚未影響到腸胃等內臟,所以外表看來脹大,但內部並無胸悶喘息的症狀。對於水液停留於皮膚的狀況,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是通過出汗來解決,因此建議要促使病人發汗。
正水。腎臟之水自盛也。石水。水之聚而不行者也。正水乘陽之虛而侵及上焦。故脈沉遲而喘。石水因陰之盛而結於少腹。故脈沉腹滿而不喘也。黃汗。汗出沾衣如柏汁。得之濕熱交病。而濕居熱外。其盛於上而陽不行。則身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則侵及於里而營不通。則逆於肉理而為癰膿也。
脈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搏。風強則為癮疹。身體為癢。癢者為泄風。久為痂癩。氣強則為水。難以俯仰。風氣相擊。身體洪腫。汗出乃愈。惡風則虛。此為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
風、天之氣。氣、人之氣。是皆失其和者也。風氣相搏。風強則氣從風而侵淫肌體。故為癮疹。氣強則風從氣而鼓湧水液。故為水。風氣並強。兩相搏擊。而水液從之。則為風水。汗之則風去而水行。故曰汗出乃愈。然風水之病。其狀與黃汗相似。故仲景於此復辨其證。以惡風者為風水。不惡風者為黃汗。而風水之脈浮。黃汗之脈沉。更不必言矣。
白話文:
正水是指腎臟機能失調導致水液過多的狀況。石水則是指水液在體內積聚而不流通的狀態。正水會趁著身體陽氣虛弱時影響到上半身,因此脈象沉緩且伴有喘息。石水則因為陰寒之氣旺盛,在小腹部形成積聚,脈象也是沉緩的,但不會喘息,腹部會感到脹滿。
黃汗是指汗液排出後像柏樹樹脂那樣染黃衣服,這通常源於濕熱交織的疾病,其中濕氣包圍在熱之外。當濕熱主要影響上半身,使得陽氣無法正常運行,就會出現全身發熱、胸部憋悶、四肢、頭面部腫脹的症狀。如果病情長期未得到治療,進一步影響到身體內部,造成營養通道阻塞,就可能在肌肉間形成膿瘍。
如果脈象浮動且洪大,浮代表風邪,洪代表氣機混亂。風和氣相互作用,風勢強烈時會引發風疹,全身發癢,這種癢稱為泄風,長期下去可能形成痂癩。氣勢強大則會導致水液滯留,使人難以自由彎腰或抬頭。風和氣相互衝擊,會使身體變得洪腫,但出汗後病情就能好轉。如果患者怕風,表示身體較虛弱,這就是風水病。如果不懼風,且小便順暢,上半身有寒象,口中多唾液,這就是黃汗。
風是自然界的氣候,氣則指人體內的氣機,兩者失去和諧就會引發問題。當風邪和人體氣機相互作用時,風勢強則帶動氣隨風侵犯皮膚,形成風疹;氣勢強則風隨氣勢推動水液,導致水腫。若風和氣都強盛,互相搏擊,水液跟隨其後,就會形成風水病。通過出汗可以驅風利水,所以說出汗後病情會好轉。然而,風水病和黃汗在症狀上有相似之處,張仲景在此區分它們的特徵:懼風的是風水病,不懼風的是黃汗。並且,風水病的脈象浮,而黃汗的脈象沉,這也是兩者間的一個明確區別。
寸口脈沉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窠上微腫。如蠶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時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
風水其脈自浮。此云沉滑者。乃水脈。非風脈也。至面目腫大有熱。則水得風而外浮。其脈亦必變而為浮矣。仲景不言者。以風水該之也。目窠上微腫。如蠶新臥起狀者。內經所謂水為陰。而目下亦陰。聚水者必微腫先見於目下是也。頸脈動者。頸間人迎脈動甚。風水上湊故也。
時時咳者。水漬入肺也。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與內經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者不同。然腹中氣大。而肢間氣細。氣大則按之隨手而起。氣細則按之窅而不起。而其浮腫則一也。
白話文:
在中醫診斷中,如果脈象在寸口的位置呈現沉滑的特徵,這表示身體內部有水濕積聚的狀況。同時,如果面部和眼睛周圍出現腫脹並伴隨著熱感,這種病狀被稱為「風水」。觀察患者的雙眼下方會有輕微的腫脹,形狀就如同剛睡醒的蠶寶寶一樣。此外,患者的頸部脈搏可能會有明顯跳動,並且經常伴有咳嗽的症狀。如果用手按壓患者的手腳,皮膚會凹陷下去且不易恢復,這也是風水病的表現之一。
這裡所說的「風水」,其脈象本應浮現於表面,但文中提到的「沉滑」實際上是指由於水濕停留所致的脈象,而非風邪直接導致的。當面部和眼睛周圍出現腫大且伴熱時,表明水濕在風邪作用下向身體表面擴散,這時脈象通常也會轉變為浮脈,但張仲景在描述中並未特別強調這點,因為「風水」一詞已經涵蓋了這種變化。眼睛下方的輕微腫脹,正如《內經》所述,因為水屬陰性,而眼睛下方也是陰性的部位,因此水濕積聚時,這個部位往往最早出現腫脹。頸部脈搏的跳動加劇,則是由於風水上衝影響到人迎脈所致。
頻繁咳嗽的現象,是因為水濕侵入肺部所引起的。至於用手按壓手腳皮膚會凹陷而不易回彈,這與《內經》中描述的用手按壓腹部,皮膚隨即彈起、如同包著水的狀態不同。腹部因為氣血較旺盛,所以按壓後能迅速恢復;相比之下,四肢的氣血相對細微,因此按壓後凹陷不易恢復。不過,無論是腹部還是四肢的這種浮腫現象,其本質都是由水濕積聚造成的。
太陽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為風水。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得之。渴而不惡寒者。此為皮水。身腫而冷。狀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為黃汗。痛在骨節。咳而喘。不渴者。此為肺脹。其狀如腫。發汗則愈。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
太陽有寒。則脈緊骨疼。有濕則脈濡身重。有風則脈浮體酸。此明辨也。今得傷寒脈而骨節不疼。身體反重而酸。即非傷寒。乃風水外勝也。風水在表而非里。故不渴。風固當汗。水在表者亦宜汗。故曰汗出即愈。然必氣盛而實者。汗之乃愈。不然則其表益虛。風水雖解。而惡寒轉增矣。
白話文:
太陽病的症狀是:脈象浮且緊,按理應該會有骨節疼痛,但反而不疼,身體反倒感到沉重且酸楚,病人沒有口渴感,出汗後病情就會好轉。這種情況被稱為風水病。如果伴有怕冷的症狀,這是因為體質極度虛弱後又誤用發汗方法所導致的。如果病人感到口渴但不怕冷,這就是所謂的皮水病,特徵是身體腫脹且發冷,症狀類似於周圍神經麻痺,胸部感到憋悶,無法進食,疼痛反而聚集,晚上焦躁難以入睡,這就是黃汗病。如果疼痛集中在骨節,伴有咳嗽和氣喘,且不口渴,這是肺部脹滿的表現,其症狀就像身體腫脹一樣,通過發汗治療可以痊癒。然而,對於所有這些病症,如果病人同時有口渴、腹瀉或頻繁小便的情況,都不適合使用發汗的治療方法。
當太陽經受到寒邪影響時,脈象會變得緊繃且伴隨骨頭疼痛;若受到濕邪影響,脈象會變得柔軟且身體感到沉重;若有風邪幹擾,脈象則浮動且身體感到痠痛。這裡明確區分了各種病因的特徵。現在得了傷寒,脈象符合但骨節並不疼痛,身體反而沉重酸楚,這就不是典型的傷寒,而是風水病在外的表現。風水病位於身體表面而非深層,所以病人不會感到口渴。風邪通常需要透過發汗來治療,而水氣停留在表層時,同樣適用發汗療法,因此說出汗後病情就會好轉。但是,這必須是在病人體內氣血旺盛且實的情況下,發汗才會有效。如果不是這樣,發汗只會讓體表更加虛弱,雖然風水病狀可能減輕,但怕冷的症狀可能會加重。
故曰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得之。若其渴而不惡寒者。則非病風。而獨病水。不在皮外。而在皮中。視風水為較深矣。其證身腫而冷。狀如周痹。周痹為寒濕痹其陽。皮水為水氣淫於膚也。胸中窒。不能食者。寒襲於外。而氣窒於中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者。熱為寒鬱。而寒甚於暮也。
寒濕外淫。必流關節。故曰此為黃汗。痛在骨節也。其咳而喘不渴者。水寒傷肺。氣攻於表。有如腫病。而實同皮水。故曰發汗則愈。然此諸病。若其人渴而下利。小便數者。則不可以水氣當汗而概發之也。仲景丁寧之意。豈非慮人之津氣先亡耶。
或問前二條云。風水外證。骨節疼。此云骨節反不疼。身體反重而酸。前條云皮水不渴。此云渴何也。曰。風與水合而成病。其流注關節者。則為骨節疼痛。其侵淫肌體者。則骨節不疼。而身體酸重。由所傷之處不同故也。前所云皮水不渴者。非言皮水本不渴也。謂腹如鼓而不渴者。
白話文:
因此說,感到極度畏寒的人,這是身體極度虛弱後又誤行發汗治療所導致的。如果病人雖感到口渴但並無畏寒的症狀,那麼這就不是風邪所引起的病,而是單純的水氣病。此病不在皮膚表面,而在皮膚之中,比起風水病來說,其病位更深入一層。這種病症的特徵是全身浮腫且感覺寒冷,形態類似於周痹病。周痹是由寒濕阻滯陽氣所引起,而皮水則是水氣過盛浸潤肌膚所致。若伴有胸部憋悶、無法進食的症狀,這是因為寒氣從外部侵襲,導致中氣窒塞。倘若出現腹部聚集性疼痛,傍晚時分煩躁難以入眠,這是因為熱被寒邪所抑鬱,而夜間寒氣更盛所致。
寒濕之邪從外部侵犯,往往會滲透到關節,因此稱之為“黃汗”,特點是關節疼痛。若伴有咳嗽、喘息但不口渴的症狀,這是水寒之邪傷害到肺部,氣機鬱結於體表,雖看似腫病,實際上與皮水病相似,因此通過發汗可以痊癒。然而,對於這些疾病,如果病人同時有口渴、腹瀉和小便頻數的情況,就不能簡單地因為存在水氣而一概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張仲景再三叮囑,恐怕就是憂慮人們在治療過程中過度損耗津液和元氣。
有人提問,前面兩條說風水病的外在表現是骨節疼痛,這裡卻說骨節反而不痛,身體反而沉重酸楚;前面提到皮水病不會口渴,這裡怎麼又說會口渴呢?回答是這樣的:風邪與水邪相合而致病,當它們滲透至關節時,就會引發骨節疼痛;而當它們侵襲肌肉體表時,骨節可能不疼痛,但身體會感到酸重,這是因為受傷部位不同所導致的差異。先前所說的皮水病不口渴,並不是指皮水病本來就不會引起口渴,而是指腹部腫脹如鼓卻不口渴的情況。
病方外盛而未入里。猶可發其汗也。此所謂渴而不惡寒者。所以別於風水之不渴而惡風也。程氏曰。水氣外留於皮。內薄於肺。故令人渴是也。
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越婢加朮湯主之。(方見中風)
里水。水從里積。與風水不同。故其脈不浮而沉。而盛於內者必溢於外。故一身面目悉黃腫也。水病小便當不利。今反自利。則津液消亡。水病已而渴病起矣。越婢加朮。是治其水。非治其渴也。以其身面悉腫。故取麻黃之發表。以其腫而且黃。知其濕中有熱。故取石膏之清熱。
白話文:
病情停留在身體表面還未深入內部,這時候還可以透過發汗的方式來治療。這裡所說的是感到口渴但不怕冷的情況,這樣就能區分開來與風水病(一種水氣病,特點是不怕風但會口渴)的不同。程氏提出,水氣停留在皮膚外表,同時影響到肺部內部,因此會使人感到口渴。
至於「裏水」的病症,患者的全身及面部都會出現黃色腫脹,脈象沉緩,且小便不通暢,這些都是水分在體內積聚造成的病狀。如果遇到小便反而順暢的情況,這代表身體已經流失了津液(體液),因而感到口渴,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越婢加朮湯來治療。(該方劑的詳細內容請參考中風部分)
「裏水」是指水氣在體內積聚,和風水病由外而內的侵犯有所不同,因此脈象不會浮現而是沉緩,並且體內積聚過多的水氣會表現於外,導致全身和麪部都呈現黃色腫脹。一般來說,水氣病的小便應該不順,但如果小便反而通暢,這就意味著身體的津液正在減少,水氣病雖減輕,但卻引發了口渴的問題。使用越婢加朮湯,主要目的是治療水氣病,而非直接針對口渴。因為患者全身及面部都有腫脹,所以使用麻黃來促進體表的發汗排泄;同時,由於腫脹且伴隨皮膚泛黃,這表明體內既有濕氣又夾帶熱邪,因此加入石膏來清熱。
與白朮之除濕。不然。則渴而小便利者。而顧犯不可發汗之戒耶。或云此治小便利。黃腫未去者之法。越婢散肌表之水。白朮止渴生津也。亦通。
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反下之。即胸滿短氣。趺陽脈當伏。今反數。本自有熱。消穀。小便數。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趺陽雖系胃脈。而出於陰部。故其脈當伏。今反緊者。以其腹中宿有寒疾故也。寒則宜溫而反下之。陽氣重傷。即胸滿短氣。其反數者。以其胃中有熱故也。熱則當消穀而小便數。今反不利。則水液日積。故欲作水。夫陰氣傷者。水為熱蓄而不行。陽氣竭者。水與寒積而不下。仲景並舉二端。以見水病之原有如此也。
白話文:
與白朮相配合用以去除濕氣,否則,如果病人感到口渴且小便順暢,難道還要去冒觸犯「不應發汗」禁忌的風險嗎?又有人說,這是治療小便順暢但黃疸和水腫仍未消退情況的方法。使用越婢散能幫助排除皮膚表面的水濕,而白朮則可以緩解口渴並促進津液生成,這也是一種可行的療法。
按照理論,趺陽脈應該表現為沉伏的狀態,但現在反而呈現緊繃的脈象,這表明患者本來就存在寒性病狀,可能伴有疝氣、腹部疼痛等問題。如果醫生錯誤地使用了瀉下的治療方法,就會導致胸部滿脹、呼吸短促的症狀。反之,如果趺陽脈應該是沉伏的,卻異常地變得快速,這通常意味著患者本來就有熱性病狀,消化食物快且小便頻繁,但現在小便反而不通暢,這種情況顯示身體即將出現水液滯留的狀況。
雖然趺陽脈與胃有關,並且在腿部的陰面出現,其脈象理應沉伏。若脈象變得緊繃,通常是因為腹部本已有寒性疾病存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溫暖身體而非使用瀉下療法,否則會進一步損傷陽氣,導致胸部滿脹、呼吸短促。若趺陽脈變得快速,則可能是胃中有熱所致。正常來說,體內有熱會加速食物消耗且小便頻多,但現在此人小便反倒不順,表示水液在體內逐漸積聚,即將引發水液滯留的問題。陰氣受損時,水液因熱而被蓄積無法流通;陽氣衰竭時,水液則與寒氣積聚而難以下行。張仲景同時提出這兩種情形,以此說明水病的多種成因。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搏。名曰沉。趺陽脈浮而數。浮脈即熱。數脈即止。熱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即為水矣。
熱而潛。則熱有內伏之勢。而無外發之機矣。故曰沉。熱而止。則熱有留滯之象。而無運行之道矣。故曰伏。熱留於內而不行。則水氣因之而蓄。故曰沉伏相搏。名曰水。熱留於內。則氣不外行。而絡脈虛。熱止於中。則陽不下化。而小便難。以不化之水。而當不行之氣。則惟有浸淫軀殼而已。
故曰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即為水矣。此亦所謂陰氣傷者。水為熱蓄不下者也。
白話文:
在中醫診斷中,如果在手腕寸口部位測得的脈象呈現浮且遲的特點,浮脈表明有熱象存在,遲脈則暗示病邪潛藏。當熱與潛藏的病邪相互作用時,這種情況被稱為“沉”。另一方面,如果在足背部的趺陽脈摸到的脈象是浮且數,浮脈同樣意味著有熱,數脈則代表停止或不通暢。熱與停滯的狀態交織在一起,這就被稱為“伏”。當沉和伏這兩種脈象同時出現並相互影響時,就稱之為“水”,即體內水液代謝失調的情況。
熱邪潛藏在體內,表明熱雖然存在但沒有向外散發的趨勢,因此稱之為“沉”。熱邪停留不動,則顯示出熱能有積滯的跡象而無法正常運行,這就是“伏”的狀態。熱能積聚在體內而不流通,會導致水液也因此蓄積。熱邪停留體內,會阻礙氣血向外運行,使得絡脈(微小血管網絡)變得虛弱;熱邪停滯中焦,則會妨礙陽氣向下轉化,進而引起小便困難。當無法正常轉化的水液遇上不流通的氣,就會滲透到皮膚表面,形成水腫等現象,這就是所謂的“水”。
總的來說,這裡所描述的是由於熱能蓄積內部、影響了正常的氣血和水液運行,導致水液滯留於體內而形成的病症。這也是陰氣受損的一種表現,因為熱能蓄積使得水液不能正常下泄。
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水不沾流。走於腸間。少陰脈緊而沉。緊則為痛。沉則為水。小便即難。
此二條並陽衰陰勝之證。而寸口則主衛氣。少陰則主腎陽。主衛氣者。寒從外得。而陽氣被抑。主腎陽者。寒自內生。而氣化不速。亦即所謂陽氣竭者。水與寒積而不行者也。
脈得諸沉。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水病脈出者死。
水為陰。陰盛故令脈沉。又水行皮膚。營衛被遏。亦令脈沉。若水病而脈出。則真氣反出邪水之上。根本脫離。而病氣獨勝。故死。出與浮迥異。浮者盛於上而弱於下。出則上有而下絕無也。
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
白話文:
脈象在手腕寸口部位呈現弦緊狀態。弦脈表示衛氣運行受阻,會感到畏寒;緊脈則暗示體內水分代謝失調,水液滯留在腸道之間。另外,若少陰脈(通常指著手部較深層的脈搏)表現為緊而沉,緊代表有疼痛感,沉則意味著水濕積聚。這樣的情況下,小便也會變得困難。
這兩種脈象都是陽氣衰退、陰寒過盛的表現。寸口脈主要反映衛氣的狀況,而少陰脈則與腎陽的功能有關。衛氣受阻通常是因為外部寒邪入侵,抑制了陽氣;腎陽不足則是由內而發的寒氣所致,影響了氣化功能,也就是所謂的陽氣衰竭,導致水濕和寒氣積聚無法正常運行。
當脈象出現多處沉脈時,應該考慮是水濕內停的跡象。如果伴有身體腫脹沉重,這是水病的特徵。但倘若水病患者的脈象反而浮現而出,這是真氣衰敗、無法控制邪水的表現,生命根基已經脫離,病情單方面佔據優勢,因此預後不良。這裡的“出”與“浮”不同,“浮”脈是上部脈象旺盛而下部較弱,“出”則是指上半身雖有脈搏,但下半身卻幾乎沒有。
對於水濕病患,如果在眼睛下方出現類似臥蠶的浮腫,面色光澤且脈象隱伏,同時患者感到消渴、腹部因水腫而膨大、小便不暢,且脈象沉而近乎消失,這些都是水濕內積的徵兆,可以考慮使用利水的治療方法。
目下有臥蠶者。目下微腫。如蠶之臥。經所謂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水氣足以潤皮膚而壅營衛。故面目鮮澤。且脈伏不起也。消渴者。陽氣被鬱而生熱也。病水。因水而為病也。夫始因水病而生渴。繼因消渴而益病水。於是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水氣瘀壅而不行。脈道被遏而不出。其勢亦太甚矣。故必下其水。以通其脈。
問曰。病下利後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因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
下利後陰亡無液。故渴欲飲水。而土虛無氣。不能制水。則又小便不利。腹滿因腫。知其將聚水為病矣。
若小便利。則從下通。汗出則從外泄。水雖聚而旋行。故病當愈。然其所以汗與利者。氣內復而機自行也。豈辛散淡滲。所能強責之哉。
白話文:
眼睛下方出現像躺著的蠶一般的浮腫,這就是古人所說的眼下微腫,形狀猶如臥蠶。中醫經典裏提到,當人體內有水濕停滯時,往往會導致眼瞼下方浮腫。這是因為水氣能夠滋潤肌膚但同時也會阻礙人體的氣血運行,使得面部看起來較為光澤,且脈象通常會沉伏不明顯。至於消渴的病症,是因為身體的陽氣受到抑制而產生內熱所導致。而所謂的“病水”,即是因水濕積聚而引發的各種病狀。
起初可能因為水濕病而感到口渴,接著口渴加劇又反過來促使水濕病狀更加嚴重,結果腹部腫大,小便不暢,脈象沉而微弱,顯示水氣瘀滯難以流通,脈道也因此受阻而不易察覺。這種情況實在太過嚴重,因此必須先利尿排水,以疏通脈絡。
有人問到:如果一個人在腹瀉之後感到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順暢,並且腹部脹滿伴有浮腫,這是什麼原因呢?回答是:這種情況按照中醫理論來說,很可能是水濕病的表現。但如果小便能自然暢通,或者有出汗的情況,那麼病情往往可以自行好轉。
腹瀉之後容易損耗體內的津液,因此會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同時,脾胃功能虛弱無法有效調節水分,就會造成小便不順和腹部脹滿浮腫,由此可見水濕正在身體中積聚成病。
如果小便能夠自然暢通,表示體內多餘的水分能通過尿液排出;出汗則代表水分能透過皮膚蒸發,即便水濕暫時聚集,也能迅速得到緩解,因此病情有望康復。然而,能自然恢復出汗或排泄,主要是因為人體自身的氣機恢復調和,並非單純依賴辛散、淡滲的藥物所能強求的。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心、陽臟也。而水困之。其陽則弱。故身重而少氣也。陰腫者。水氣隨心氣下交於腎也。肝病喜歸脾。脾受肝之水而不行。則腹大不能轉側也。肝之腑在脅。而氣連少腹。故脅下腹痛也。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者。肝喜沖逆而主疏泄。水液隨之而上下也。肺主氣化。治節一身。
白話文:
心水病的特徵是:病人感到身體沉重且氣短,無法安眠,心情煩躁不安,且下體有水腫現象。
肝水病的表現為:腹部腫大,難以自行翻身,肋骨下方及腹部會疼痛,時常有少量津液產生,小便則頻繁。
肺水病的特徵包括:全身浮腫,小便不暢,經常有稀薄的大便,類似鴨糞。
脾水病的特徵則是:腹部腫大,四肢感覺沉重不堪,體內不易產生津液,主要症狀為氣短及小便困難。
腎水病的特徵為:腹部腫大,肚臍周圍腫脹、腰痛,排尿困難,生殖器部位潮濕如同牛鼻子上的汗水,雙腳冰冷,面部反而消瘦。
心是屬陽的器官,但若受到水濕之邪困擾,其陽氣就會變弱,因此病人會感到身體沉重且氣短。下體水腫的原因,是水氣跟隨心氣向下影響到腎臟所致。肝病往往影響到脾胃,當脾胃受到肝部水濕影響而運行不暢時,就會導致腹部腫大且翻身困難。由於肝的穴位位於肋骨下方,其氣脈與小腹相連,所以會出現肋下及腹部疼痛。時常有少量津液產生、小便不斷,這是由於肝性喜衝逆並主管身體的疏通排泄,使得水液隨之上下波動。肺負責氣體的轉化和調節全身機能,
肺以其水行於身則腫。無氣以化其水。則小便難。鴨溏。如鴨之後。水糞雜下也。脾主腹而氣行四肢。脾受水氣。則腹大四肢重。津氣生於穀。穀氣運於脾。脾濕不運。則津液不生而少氣。小便難者。濕不行也。身半以下。腎氣主之。水在腎。則腰痛、臍腫、腹大也。不得溺。
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者。腎為陰。水亦為陰。兩陰相得。陽氣不行。而濕寒獨勝也。面反瘦者。面為陽。陰盛於下。則陽衰於上也。
師曰。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
腰以下為陰。陰難得汗而易下泄。故當利小便。腰以上為陽。陽易外泄。故當發汗。各因其勢而利導之也。
白話文:
肺臟如果水分運行失調於身體就會引起水腫。如果沒有足夠的氣來轉化這些水分,就會導致小便困難,以及像鴨子的糞便那樣,水和糞便混合排出的情況,就像鴨子排泄後那樣。脾臟主管腹部且氣血流通到四肢。如果脾臟受到水氣影響,腹部就會脹大,四肢感到沉重。體內的津液(體液)由飲食生成,而飲食的精華由脾臟運輸。一旦脾臟因濕氣而運轉不暢,就會造成津液生成不足,同時也會感到氣短。小便困難是因為濕氣無法正常排泄所致。人體下半部主要由腎氣掌管。如果水氣積聚在腎臟,就會引發腰痛、肚臍周圍腫脹及腹部膨大,並且排尿困難。
如果會陰部位潮濕,類似牛鼻子上的汗水,且雙腳冰冷,這是因為腎屬陰,水也是陰性,兩者相遇,陽氣無法正常運行,導致濕寒之氣過盛。如果面部反而消瘦,這是因為面部屬於陽性的部位,而陰氣在下身過盛,使得上半身的陽氣相對衰弱。
老師說:各種水腫的情況,如果是腰部以下腫脹,就應該疏通小便;如果是腰部以上腫脹,就應當通過發汗的方式治療才能痊癒。
腰部以下屬於陰性部位,陰性部位較難出汗但容易通過小便排出多餘水分,所以應該利尿。腰部以上屬於陽性部位,陽性部位容易通過皮膚散發熱氣,因此適宜發汗。治療時要根據身體部位的陰陽特性和病勢,採取相應的疏導方法。
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趺陽脈伏。水穀不化。脾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此合診寸口、趺陽。而知為寒水勝而胃陽不行也。胃陽不行。則水穀不化。水穀不化。則脾胃俱衰。脾氣主裡。故衰則鶩溏。胃氣主表。故衰則身腫也。少陽者。生氣也。少陰者。地道也。而俱受氣於脾胃。脾胃衰則少陽脈卑。而生氣不榮。少陰脈細。而地道不通。男子則小便不利。
婦人則經血不通。而其所以然者。則皆陽氣不行。陰氣乃結之故。曰血分者。謂雖病於水。而實出於血也。
白話文:
老師說:「如果在把脈時,發現寸口的脈象沉緩,沉表示有水濕停留,遲緩則意味著寒氣存在。寒氣與水濕相互作用,進一步觀察趺陽脈(位於腳背上,與脾胃功能相關)會呈現隱伏狀態,這顯示身體在處理水和食物方面出現問題。當脾氣衰退時,會導致大便稀薄不成形(鶩溏);胃氣衰退時,則可能引起全身水腫。再看少陽脈(主管身體生機)弱,少陰脈(與身體深層機能有關)細微,這樣的脈象對男性來說可能意味著小便不順暢;對女性而言,則可能會有月經阻滯不通的情況。月經本質上是血液,血液流通不暢就會導致水濕停滯,這種情況被稱為『血分』問題。」
總的來看,通過檢查寸口和趺陽兩處的脈象,可以判斷這是寒水過盛而胃的陽氣無法正常運作所致。胃的陽氣運行不暢,就影響到水和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進而造成脾胃功能雙雙減退。脾氣主要負責體內的消化吸收,一旦衰退就會出現腹瀉的症狀;胃氣則掌管身體的防禦外邪能力,衰退時則表現為水腫。少陽代表身體的生機能量,少陰則與身體深層機能和物質基礎有關,它們都依賴脾胃提供的能量。因此,當脾胃功能衰退時,少陽脈就會變得弱,生機得不到滋養;少陰脈則變得細微,表示身體深層的機能也受到阻礙。無論是男性的小便不順,還是女性的月經不調,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都是身體的陽氣運行受阻,導致陰寒之氣凝結。所謂的『血分』,就是指雖然症狀表現為水濕停留,但實際上源於血液循環的障礙。
師曰。寸口脈沉而數。數則為出。沉則為入。出則為陽實。入則為陰結。趺陽脈微而弦。微則無胃氣。弦則不得息。少陰脈沉而滑。沉則為在裡。滑則為實。沉滑相搏。血結胞門。其瘕不寫。經絡不通。名曰血分。
此合診寸口、趺陽、少陰。而知其氣壅於陽。胃虛於中。而血結於陰也。出則為陽實者。肺被熱而治不行也。弦則不得息者。胃受制而氣不利也。夫血結在陰。惟陽可以通之。而胃虛受制。肺窒不行。更何恃而開其結。行其血耶。惟有凝聚癃閉。轉成水病而已。故曰血結胞門。
其瘕不寫。經絡不通。名曰血分。亦如上條所云也。但上條之結。為血氣虛少而行之不利也。此條之結。為陰陽壅鬱而欲行不能也。仲景並列於此。以見血分之病。虛實不同如此。
白話文:
老師說:「脈象在寸口的位置摸起來沉且數。數代表外出,沉則表示內入。外出意味著陽氣過盛,內入則顯示陰氣凝結。趺陽脈細微而弦緊,細微代表缺少胃氣,弦緊則表示呼吸不暢。少陰脈沉且滑,沉代表病在內裡,滑則意味著實邪積聚。沉滑相交,表示血液在子宮部位凝結,若如此,瘀血塊就不易排出,經絡也因此不暢通,這種情況稱之為血分病。」
這裡是通過同時診察寸口、趺陽、少陰三處脈象,從而瞭解氣在陽分壅滯,中焦胃氣虛弱,以及陰分有血液凝結的狀況。所謂「出則為陽實」,是指肺部受到熱邪影響,正常功能受阻。而「弦則不得息」,是因為胃部功能受限制,氣機不暢。當血液在陰分凝結時,唯有藉助陽氣才能疏通,但現在胃氣既虛又受制,肺的功能也受阻,無法正常運行,那麼靠什麼來化解這些凝結、促進血液流通呢?這樣下去只會導致積聚加劇、排泄不暢,甚至進一步演變成水液停滯的問題,因此稱之為「血結胞門」。
至於「其瘕不寫,經絡不通,名曰血分」,這與前文所提相似,都是指血液凝滯造成的問題。但前面的情況是由於血氣虛弱而流動不暢,這裡則是陰陽兩方都受到鬱結,想要流通卻無法實現。張仲景將這兩種情況並列提出,目的是為了展示血分疾病的多樣性,無論是虛弱還是實邪所致,表現各異。
問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師曰。經水前斷、後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難治。先病水、後經水斷。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經自下。
此復設問答。以明血分、水分之異。血分者。因血而病為水也。水分者。因水而病及血也。血病深而難通。故曰難治。水病淺而易行。故曰易治。
問曰。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狀如炙肉。當微咳喘。審如師言。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沉而緊。沉為水。緊為寒。沉緊相搏。結在關元。始時尚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後。營衛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腎氣上衝。
白話文:
問道:病症中有「血分」和「水分」之分,這是什麼意思呢?老師回答說:如果月經先期中斷,然後纔出現水腫症狀,這就稱為「血分」,這種病比較難治療。相反地,如果先有水腫的問題,之後月經才停止,這就稱為「水分」,這種病相對容易治療。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只要把水腫問題解決了,月經自然就能恢復正常。
這裡進一步設問解答,以便清楚說明「血分」與「水分」的區別。「血分」是指因血液方面的問題而引發水腫,「水分」則是因為水腫問題進而影響到血液。血液方面的病癥較深且難以疏通,因此說難以治療;水腫問題較表淺且容易處理,所以說比較容易治療。
又問:病人苦於水腫,面部、身體乃至四肢都出現腫脹,小便不順暢,但是脈象上並沒有顯示出水腫的特徵,反而提到了胸部疼痛,氣息上沖至咽喉,感覺就像烤肉時的煙燻,並且伴有輕微的咳嗽和喘息。根據老師的描述,這樣的脈象具體是怎樣的呢?老師回答:脈象在寸口部位表現為沉而緊,沉象代表有水邪,緊象則表示有寒邪。沉緊相合,意味著病氣凝結在關元一帶。起初可能症狀還不明顯,年輕體壯時不易察覺,但隨著人體陽氣衰退,營衛之氣相互幹擾,陽氣受損而陰寒之氣增強,原先凝聚的寒氣略微活動,就會導致腎氣向上衝逆。
咽喉塞噎。脅下急痛。醫以為留飲而大下之。氣系不去。其病不除。復重吐之。胃家虛煩。咽燥欲飲水。小便不利。水穀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藶丸下水。當時如小差。食飲過度。腫復如前。胸脅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揚溢。則咳喘逆。當先攻擊沖氣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瘥。
先治新病。病當在後。
此水氣先得。而沖氣後發之證。面目肢體俱腫。咽喉噎塞。胸脅滿痛。有似留飲。而實挾沖氣也。沖氣宜溫降。不宜攻下。下之亦未必去。故曰氣系不去。其病不除。醫乃不知而復吐之。胃氣重傷。胃液因盡。故咽燥欲飲水。而小便不利。水穀不化。且聚水而成病也。是當養胃氣以行水。
白話文:
咽喉阻塞,吞嚥困難,肋骨下方急劇疼痛。醫生誤以為這是水滯留的問題而使用了強烈的瀉藥,但胸口憋悶的感覺並未消失,病情也沒有得到緩解。之後又嘗試了多次催吐,結果導致胃部虛弱不堪,感到心煩不安,喉嚨乾燥想喝水,小便不順暢,食物和水分無法正常消化吸收,面部、手腳出現浮腫。接著給予了[葶藶丸]來利尿消水,一時之間症狀稍有好轉,但因飲食過量,浮腫又恢復如初,胸口和肋骨間劇烈疼痛,痛苦如同奔豚之疾猛然襲來。積水沸騰上湧時,引發咳嗽、喘息逆流。這種情況應首先控制衝逆的氣機,使之平息,然後再治療咳嗽,咳嗽停止後,喘息自然會康復。
治療時應優先處理新出現的病症,因為這些病狀較後出現。
這是先有水氣積聚體內,隨後引發衝氣上逆的病狀表現。面部、四肢都出現浮腫,咽喉阻塞,胸部及肋骨間充滿脹痛感,看似水飲停留所致,實際上是水氣夾雜著衝氣作祟。衝氣應該用溫和的方法下降,而不適合使用攻下的治療方式,因為即便使用瀉法也不一定能將其排出,因此說「胸口憋悶感未除,病情就不會消除」。醫生未曾正確診斷,又進行了催吐,導致胃氣嚴重受損,胃中津液枯竭,所以喉嚨乾燥想喝水,小便不順,食物和水無法正常消化,並且積聚更多水分而加劇了病情。這時候應該先調理胃氣,促進水液的正常運行。
不宜徑下其水。水雖下。終必復聚。故暫瘥而尋復如前也。水聚於中。氣衝於下。其水揚溢上。及肺位。則咳且喘逆。是不可攻其水。當先止其沖氣。沖氣既止。然後水氣可去。水去則咳與喘逆俱去矣。先治新病。病當在後者。謂先治其沖氣。而後治其水氣也。
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已黃耆湯主之。腹痛者加芍藥。
此條義詳痙濕暍篇。雖有風水、風濕之異。然而水與濕非二也。
防己黃耆湯方(見濕病)
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白話文:
不應該直接強行排除體內積水。即使水分短暫排出,最終還是會重新聚集,因此症狀只會暫時緩解,隨後又恢復原狀。當水液蓄積在身體中間,氣機受到阻滯向下衝擊,導致積水向上泛濫,影響到肺部位置時,就會出現咳嗽並且喘息逆亂的現象。這種情況下,不能直接攻利水分,而應首先制止這股向下衝擊的氣機。一旦衝擊的氣機得到控制,接著纔能有效地去除水氣。水氣消失後,咳嗽和喘息逆亂的症狀自然就會跟著解除。治療時,應該優先處理新發生的病症,意思是先治療氣機衝擊的問題,再處理水氣積聚的問題。
對於風水病,特徵是脈象浮動、身體感到沉重、出汗且怕風,可以使用防己黃耆湯作為主方。如果伴有腹痛,則需在方中加入芍藥。
這一條內容在《金匱要略》的「痙濕暍篇」中有詳細論述。雖然提到了風水和風濕的不同,但實際上水和濕在這裡並非截然二分。
【防己黃耆湯方】(詳見濕病部分的記載)
風水病患者若出現怕風、全身浮腫、脈象浮動、不口渴、持續自發性出汗、沒有高燒等症狀,則以越婢湯為主要治療方劑。
此與上條證候頗同。而治特異。麻黃之發陽氣。十倍防己。乃反減黃耆之實表。增石膏之辛寒。何耶。脈浮不渴句。或作脈浮而渴。渴者熱之內熾。汗為熱逼。與表虛出汗不同。故得以石膏清熱。麻黃散腫。而無事兼固其表也。
越婢湯方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惡風加附子一枚。風水加朮四兩。
白話文:
這條描述的症狀與前一條頗為相似,但治療方法卻有特別的不同之處。麻黃能夠極大程度地催發體內的陽氣,其功效遠超防己十倍之多;然而在這個方劑中,卻減少了黃耆這味能夠強化肌表的藥物,並且增加了石膏的辛寒性質,這是為什麼呢?關於“脈浮不渴”的描述,有時也被認為是“脈浮而渴”。當感到口渴時,表示體內的熱勢旺盛,這種因熱而迫汗的情況,和因為表虛所導致的自汗是不一樣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石膏來清熱,並用麻黃來消腫,而不需要再額外使用其他藥物來固表。
越婢湯的配方如下:
- 麻黃六兩
- 石膏半斤
- 生薑三兩
- 甘草二兩
- 大棗十二枚
將上述五種藥材,加入六升水中,首先煎煮麻黃,去掉表面浮起的泡沫,然後再放入其餘藥材,繼續煎煮至剩下三升的液體。將煎好的藥液分為三次,溫熱服用。如果患者感到特別畏風,可以加一枚附子;若是患有風水病(一種與水腫相關的病症),則應再添加四兩的白朮。
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
皮中水氣。浸淫四末。而壅遏衛氣。氣水相逐。則四肢聶聶動也。防己、茯苓善驅水氣。桂枝得茯苓。則不發表而反行水。且合黃耆、甘草。助表中之氣。以行防己、茯苓之力也。
防己茯苓湯方
防己,黃耆,桂枝(各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二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里水。越婢加朮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
白話文:
皮水病症的特點是,四肢浮腫,水氣積聚在皮膚之中。當四肢出現頻繁顫動的情況時,主要治療方劑為【防己茯苓湯】。
此種情況下,水氣滲入皮膚深處,逐漸蔓延至四肢末端,導致保護體表的衛氣受阻。水氣與體內氣機相互搏擊,進而引發四肢不自主地顫動。方中的防己與茯苓能有效驅除皮膚中的水氣。茯苓配合桂枝,不僅不會使桂枝發揮解表作用,反而能促進水液運行。加之黃耆和甘草,二者能增強體表正氣,協同防己、茯苓的功效,促進水濕排出。
以下是【防己茯苓湯】的具體配方:
- 防己、黃耆、桂枝(各三兩)
- 茯苓(六兩)
- 甘草(二兩)
將上述五味藥材,用六升水煎煮,直至剩下二升,分為三次溫熱服用。
對於屬於“裏水”類型的病癥,可以選用【越婢加朮湯】或【甘草麻黃湯】作為主方進行治療。
里水。即前一身面目黃腫。脈沉。小便不利之證。越婢湯義見前。甘草、麻黃。亦內助土氣。外行水氣之法也。
越婢加朮湯方(見上),
甘草麻黃方
甘草(二兩),麻黃(四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甘草。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風寒。
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風。無水虛脹者為氣。水發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
水氣脈沉小者屬少陰。言腎水也。脈浮者為風。即風水也。其無水而虛脹者。則為氣病而非水病矣。氣病不可發汗。水病發其汗則已。然而發汗之法。亦有不同。少陰則當溫其經。風水即當通其肺。故曰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脈浮者。宜杏子湯。沉謂少陰。浮謂風也。
白話文:
裏水,就是指全身包括面部都出現黃色水腫的狀況,並且脈象沉緩,小便不通暢的症狀。治療這種情況可以使用越婢湯,其意義在前面已經提過。使用甘草和麻黃,目的是在於內部幫助脾胃(土氣)運化,外部促進水液排出。
越婢加朮湯方(詳見上方),
甘草麻黃方
藥物組成:甘草(二兩)、麻黃(四兩)。
用法:將這兩味藥材加入五升水中,首先煎煮麻黃,去掉表面上的泡沫,然後加入甘草,煮至剩下三升汁液。溫熱後分次服用一升,服用後應蓋被促使出汗,如果未出汗可再次服用。注意防風寒。
水濕引起的病症,若脈象沉而細小,通常屬於少陰範疇,即與腎有關;如果脈象浮,則多因風邪所致。若非水濕而只是虛胖,那是氣病而非水病。對水病來說,適當發汗就能有所好轉。具體來說,脈沉的應該使用【麻黃附子湯】來治療,脈浮的則適合使用【杏子湯】。
這裡所說的“水氣脈沉小者屬少陰”,是指問題根源在於腎水。脈浮則意味著風水之症。若無水濕而僅是虛胖,那便是氣機問題,而非水溼病。氣病不宜發汗,水病則透過發汗可以得到緩解。不過,發汗的方法依病情而異:少陰病需要溫暖其經脈,風水病則需疏通肺氣。因此,脈沉的適用【麻黃附子湯】,脈浮的則適用【杏子湯】。這裡的“沉”指的是少陰(腎),“浮”則指風邪。
麻黃附子湯方
麻黃(三兩),甘草(二兩),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杏子湯方(缺。恐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厥而皮水者。水邪外盛。隔其身中之陽。不行於四肢也。此厥之成於水者。去其水則厥自愈。不必以附子、桂枝之屬。助其內伏之陽也。蒲灰散義見前。
蒲灰散方(見消渴)
問曰。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何從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耆芍桂酒湯主之。
白話文:
麻黃附子湯方
成分:麻黃(三兩)、甘草(二兩)、炮製附子(一枚)。
製作方法:將上述三種材料取來,使用七升水先煎煮麻黃,去除浮在表面的泡沫後,再加入其餘藥材繼續煎煮,直至剩下二升半的藥液。完成後,病人應溫熱服用八合(約相當於現在的200毫升),每日分三次服用。
杏子湯方(遺漏,可能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的誤記或缺失)
對於手足逆冷且伴有水腫的情況,建議使用【蒲灰散】作為治療方案。
當患者出現手足逆冷和水腫時,這是由於水濕邪氣在外過盛,阻礙了體內陽氣向外週四肢的運行。這種因水濕而導致的手足逆冷,只要除去水濕,手足逆冷的症狀自然會緩解,無需使用如附子、桂枝等藥物來增強體內潛藏的陽氣。關於【蒲灰散】的原理,請參考前文所述。
蒲灰散方(此處提及見於「消渴」病的討論)
有人提問:黃汗這種病症,特徵是全身水腫、發熱出汗並且感到口渴,症狀類似風水病,汗水沾溼衣服後呈現出鮮明的黃色,宛如柏樹樹脂的顏色,脈象則沉伏不起。這種病是怎麼得來的呢?老師回答:這是因為患者在出汗後立即進入水中沐浴,使得水氣通過張開的汗孔滲入體內而引起的。治療上,應該使用【耆芍桂酒湯】作為主方來治療。
黃汗之病。與風水相似。但風水脈浮。而黃汗脈沉。風水惡風。而黃汗不惡風為異。其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則黃汗之所獨也。風水為風氣外合水氣。黃汗為水氣內遏熱氣。熱被水遏。水與熱得。交蒸互郁。汗液則黃。黃耆、桂枝、芍藥。行陽益陰。得酒則氣益和而行愈周。
蓋欲使營衛大行。而邪氣畢達耳。云苦酒阻者。欲行而未得遽行。久積藥力。乃自行耳。故曰服至六七日乃解。
按前第二條云。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第四條云。身腫而冷。狀如周痹。此云黃汗之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後又云劇者不能食。身疼重。小便不利。何前後之不侔也。豈新久微甚之辨歟。夫病邪初受。其未郁為熱者。則身冷。小便利。口多涎。其鬱久而熱甚者。則身熱而渴。小便不利。亦自然之道也。
白話文:
黃汗這種病,和風水病有幾分相似,但風水病的脈象浮動,而黃汗病的脈象則沉穩;風水病患者會特別畏風,而黃汗病患者則不會特別怕風,這是兩者的不同之處。黃汗的特徵是,汗液沾染衣物後呈現純正的黃色,就像栢樹的樹汁那樣,這是黃汗獨有的特點。風水病是風氣與水氣在外相合所導致,而黃汗病則是由於水氣在體內遏制了熱氣,熱氣被水氣遏制後,水與熱相互蒸騰、鬱結,使得汗液變黃。治療時使用黃耆、桂枝、芍藥等藥材,可以調和陽氣、滋養陰液,配合酒來服用,能夠使藥性更加和諧,作用更加全面,目的就是促進營衛之氣暢通,讓邪氣得以排出體外。
提到用苦酒阻滯的情況,是指藥力初時可能未能迅速發揮效用,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累積,藥力才能自發地發揮效果,因此說服用到第六、七天左右症狀才會緩解。
根據前面第二條所說,如果小便通暢而上焦部位(心肺部位)有寒象,且口中多唾液,這就是黃汗的表現。而第四條提到了身體腫脹且感覺寒冷,形態類似於周痹的症狀,這裡又說到黃汗病的特徵包括身體腫脹、發熱出汗且感到口渴,後面又提到嚴重時可能無法進食、身體疼痛沉重、小便不暢。這些描述看起來似乎前後不一致,難道是因為病情的輕重、新舊有所不同嗎?實際上,當疾病剛開始時,若還未形成明顯的熱象,病人可能會感到身體發冷、小便正常、口中多唾液;而隨著病情持續發展,熱象加重,就會出現身體發熱、口渴、小便不暢等症狀,這也是疾病發展的一般規律。
耆芍桂酒湯方
黃耆(五兩),芍藥,桂枝(各三兩),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合。煮取三升。溫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
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汗出。又身嘗暮盜汗出者。此營氣也。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汗出。下無汗。腰臗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耆湯主之。
白話文:
耆芍桂酒湯的配方如下:
黃耆(重量為五兩)、芍藥、桂枝(各自重量為三兩),
將上述三種藥材準備好。使用苦酒一升及清水七升混合在一起,然後進行煎煮,直至剩下三升的液體。待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服用期間可能會感到心煩,繼續服用六至七天症狀即可緩解。如果心煩的感覺持續不止,這可能是由於苦酒的作用所導致的。
至於黃汗這種病症,特徵是雙腿自然感到寒冷。假如伴有發熱的情況,這通常與風濕關節病有關。如果進食後出汗,並且經常在傍晚時分無故出汗,這屬於營氣(營養體內的氣)失調的表現。倘若出汗之後反而發熱加劇,長期下來身體皮膚會變得粗糙如鱗。如果發熱持續不退,很可能會引發惡性瘡瘍。另外,如果身體感到沉重,但出汗後暫時減輕,時間久了可能會出現肌肉抽搐,抽搐還可能引起胸部疼痛。再者,如果腰部以上出汗而腰部以下無汗,且腰臀部位鬆弛疼痛,感覺像有東西夾在皮膚之中,嚴重時甚至影響飲食,全身疼痛沉重,心情煩躁,小便不順暢,這些都是黃汗病的特徵。治療這種情況,主要使用的是[桂枝加黃耆湯]。
兩脛自冷者。陽被鬱而不下通也。黃汗本發熱。此云假令發熱。便為歷節者。謂脛熱。非謂身熱也。蓋歷節黃汗。病形相似。而歷節一身盡熱。黃汗則身熱而脛冷也。食已汗出。又身嘗暮臥盜汗出者。營中之熱。因氣之動而外浮。或乘陽之間而潛出也。然黃汗、郁證也。汗出則有外達之機。
若汗出已反發熱者。是熱與汗俱出於外。久而肌膚甲錯。或生惡瘡。所謂自內之外而盛於外也。若汗出已身重輒輕者。是濕與汗俱出也。然濕雖出而陽亦傷。久必身瞤而胸中痛。若從腰以上汗出。下無汗者。是陽上通而不下通也。故腰臗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其病之劇而未經得汗者。
白話文:
兩條小腿感到冰冷,這是陽氣被鬱結而不能下降流通造成的。黃汗本質上是發熱引起的,這裡指的是假設發熱,就會導致歷節病,指的是小腿發熱,而不是全身發熱。因為歷節和黃汗的病症相似,但歷節是全身都發熱,而黃汗則是身體發熱,但小腿卻冰冷。飯後出汗,以及經常在晚上睡覺時盜汗,都是營氣中的熱氣,因為氣血的流動而浮到體表,或者趁陽氣旺盛的時候,偷偷地流出來。雖然黃汗是鬱結的病症,但出汗後,就有了向外排解的機會。
如果出汗後反而發熱,就表示熱氣和汗液都從體內往外排泄,時間久了,就會導致皮膚和指甲出現異常,或者長出惡性的瘡傷。這就叫做病氣從內往外,而盛行於體表。如果出汗後,身體感到沉重,又時而感到輕飄飄的,就表示濕氣和汗液一起排泄出來了。雖然濕氣排泄出來了,但陽氣也受損,時間久了,就會導致身體抽搐,胸部疼痛。如果只從腰部以上出汗,而下半身沒有出汗,就表示陽氣只向上流通,而不能向下流通,所以腰部就會酸痛无力,感覺像有東西在皮膚里一樣。如果病況嚴重,而還沒来得及出汗,就會更加危險。
則窒於胸中而不能食。壅於肉理而身體重。鬱於心而煩躁。閉於下而小便不通利也。此其進退微甚之機。不同如此。而要皆水氣傷心之所致。故曰此為黃汗。桂枝、黃耆。亦行陽散邪之法。而尤賴飲熱稀粥取汗。以發交郁之邪也。
桂枝加黃耆湯方
桂枝,芍藥,甘草,黃耆(各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師曰。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即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營衛不利。營衛不利。則腹滿脅鳴相逐。氣轉膀胱。營衛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溺。名曰氣分。
白話文:
這樣的情形會導致氣滯於胸口而無法進食,積聚在肌肉之間使身體感到沉重,心臟受阻引發煩躁不安,並且影響下體造成小便不暢。這些症狀輕重進退的機制各有不同,但歸根結底都是水氣侵害心臟所導致的。因此,這被稱為“黃汗”。治療上,使用桂枝加黃耆湯是遵循疏通陽氣、驅散病邪的原則,特別依賴服用熱稀粥以促進出汗,從而解除體內交結的病邪。
桂枝加黃耆湯方
所需材料包括:桂枝、芍藥、甘草、黃耆(各二兩),生薔(三兩),大棗(十二枚)。
將上述六味藥材加入八升水中煎煮,直至剩下三升藥液,溫熱後服用一升。稍後,再飲用一碗多的熱稀粥,以增強藥效,並保持溫暖覆蓋身體促使微微出汗。如果未見出汗,可再次服用。
老師說:如果脈象在寸口位置遲緩且細澀,遲緩表明有寒氣存在,細澀則表示血液不足。而趺陽脈表現微弱且遲緩,微弱代表氣虛,遲緩同樣意味著寒氣。當寒氣與氣血皆不足時,就會出現手足冰冷的狀況。手足冰冷進一步導致營養和防禦機能(營衛)運行不暢,這會引起腹部脹滿、脅部響鳴等連帶反應,氣機轉移到膀胱,使得營衛雙方都處於疲憊狀態。陽氣阻滯會使人體感覺寒冷,陰氣阻滯則導致骨頭疼痛。陽氣先得到疏通則會有畏寒感,陰氣先暢通則可能出現麻痹無知覺的現象。只有陰陽兩氣協調互動,氣才能正常運行。一旦大氣(指人體內的氣機)流通,病氣就會消散。實證的情況下可能會排氣,虛證則可能小便失禁,這種情況被稱為“氣分”病。
微則為氣者。為氣不足也。寒氣不足。該寸口、趺陽為言。寒而氣血復不足也。寒氣不足。則手足無氣而逆冷。營衛無源而不利。由是臟腑之中。真氣不充。而客寒獨勝。則腹滿脅鳴相逐。氣轉膀胱。即後所謂失氣、遺溺之端也。營衛俱勞者。營衛俱乏竭也。陽氣溫於表。故不通則身冷。
陰氣營於裡。故不通即骨疼。不通者。虛極而不能行。與有餘而壅者不同。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者。陽先行而陰不與俱行。則陰失陽而惡寒。陰先行而陽不與俱行。則陽獨滯而痹不仁也。蓋陰與陽常相須也。不可失。失則氣機不續而邪乃著。不失則上下交通而邪不容。
白話文:
微弱的情況被稱為氣不足。這裡指的是體內寒氣不足。這種不足在把脈時,尤其是在寸口和趺陽部位可以反映出來,不僅寒氣少,連帶氣血也都不充沛。當寒氣及氣血都處於不足狀態時,會導致手腳缺乏氣息而感到格外冰冷,身體的營養和防禦系統(營衛)也會因為沒有充足來源而運作不暢。
這樣一來,臟腑之中真正的生命力(真氣)就不夠充足,而外來的寒氣就會佔據上風,進而引發腹部脹滿、兩脅間響鳴相隨的症狀,氣機轉移到膀胱時,就可能出現排氣失禁或小便失控等問題。
至於「營衛俱勞」,意味著身體的營養和防禦機能都處於極度疲憊和枯竭的狀態。人體的陽氣負責維持外表的溫暖,一旦流通不暢就會感到全身寒冷;而陰氣負責滋養內部,若流通受阻則會引起骨骼疼痛。這裡所說的「不通」,是指體內能量極度虛弱到無法正常運行,並非因為能量過剩而阻塞。
當陽氣應該先疏通而未能與陰氣同步時,就會因為陰分失去陽氣的溫煦而出現畏寒的症狀;相反地,如果陰氣先行而陽氣未能跟上,就會造成陽氣獨自滯留而引發麻木無感的痹證。總的來說,陰陽兩氣通常是相互依存、互不可分的,它們的平衡至關重要。一旦失衡,體內的氣機就會中斷,外邪就容易乘虛而入;保持陰陽和諧,則能確保氣機暢通,使外邪無從侵擾。
故曰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失氣、遺溺。皆相失之徵。曰氣分者。謂寒氣乘陽之虛。而病於氣也。
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桂甘薑棗麻辛附子湯主之。
氣分即寒氣乘陽之虛。而結於氣者。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其勢亦已甚矣。然不直攻其氣。而以辛甘溫藥。行陽以化氣。視後人之襲用枳、樸、香、砂者。工拙懸殊矣。云當汗出如蟲行皮中者。蓋欲使既結之陽。復行周身而愈也。
桂甘薑棗麻辛附子湯方
桂枝,生薑(各三兩),細辛(二兩),甘草,麻黃(各二兩),附子(一枚炮),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因此說,陰陽兩者協調配合時,氣機才能順暢運行。一旦大氣發生轉變,不和諧的氣就會散去。像失去控制的排氣、無意間的遺尿,都是陰陽失調的表現。這裡所說的「氣分」問題,是指寒氣趁著陽氣虛弱之際侵入,導致氣機失常而生病。
在氣分的病理狀態下,患者心下部位會感覺堅硬且腫大,形如託盤,且邊緣如同旋轉的盤面一般。這種狀況已經相當嚴重了。但治療上並不直接攻伐氣機阻滯,而是使用辛味、甘味及溫性的藥物,如桂甘薑棗麻辛附子湯,來溫煦陽氣並促進氣機的疏通。相比後世常用枳實、厚樸、木香、砂仁等峻烈攻下藥物的療法,這種溫和調理的方式顯得更加精妙高明。
提到服用藥物後應出現「汗出如蟲行皮中」的現象,這是希望已經凝結不通的陽氣能夠重新流通全身,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
桂甘薑棗麻辛附子湯方
- 桂枝:三兩
- 生薑:三兩
- 細辛:二兩
- 甘草:二兩
- 麻黃:二兩
- 附子:一枚(炮製過)
- 大棗:十二枚
以上是該方的組成藥物及其用量。
上七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分溫三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朮湯主之。
證與上同。曰水飲所作者。所以別於氣分也。氣無形。以辛甘散之。水有形。以苦泄之也。
枳朮湯方
枳實(七枚),白朮(二兩),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軟。即當散也。
附方
外臺防己黃耆湯,治風水脈浮為在表。其人或頭汗出。表無他病。病者但下重。從腰以上為和。腰以下當腫及陰。難以屈伸。(方見風濕)
白話文:
上方所列七種藥材,使用七升水進行煎煮。首先放入麻黃煮沸,並撈去表面浮沫,再加入其他藥物一同煎煮,直至剩餘二升藥液。將此藥液分為三次溫熱服用。服藥後應出汗,感覺如同蟲子在皮膚中爬行一般,如此則表示病情好轉。
若心下部位堅硬且腫大如盤,邊緣形狀宛如旋轉的盤子,這是由於水飲積聚所導致的。此種情況下,宜使用枳朮湯作為治療主方。
上述症狀雖與前文提及相似,但特別強調是由水飲所引起,這是為了區別於氣分病的表現。氣為無形之物,通常以辛甘發散之藥來治療;而水為有形之邪,需藉助苦味藥物以利導泄。
枳朮湯方
使用枳實七枚以及白朮二兩,這兩味藥材加水五升煎煮,直至剩下三升藥液。將藥液分為三次溫熱服用。當腹部感覺鬆軟時,表示水飲已開始消散。
附方
外臺防己黃耆湯,適用於治療風水病,特徵為脈象浮動顯示病邪停留於肌表,患者可能僅頭部出汗,而身體其他部位無明顯表證,主要症狀為下肢沉重,腰部以上狀況較為正常,腰部以下則出現水腫,影響到腿部彎曲伸展的靈活性。(該方具體內容請參考風濕類疾病相關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