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金匱要略心典》~ 卷上 (7)

回本書目錄

卷上 (7)

1.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

此設為問答。以辨肺痿、肺癰之異。熱在上焦二句。見五臟風寒積聚篇。蓋師有是語。而因之以為問也。汗出、嘔吐、消渴、二便下多。皆足以亡津液而生燥熱。肺虛且熱。則為痿矣。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肺中津液。為熱所迫而上行也。或云肺既痿而不用。則飲食遊溢之精氣。

不能分布諸經。而但上溢於口。亦通。口中辟辟燥者。魏氏以為肺癰之痰涎膿血。俱蘊蓄結聚於肺臟之內。故口中反乾燥。而但辟辟作空響燥咳而已。然按下肺癰條亦云。其人咳。咽燥不渴。多唾濁沫。則肺痿肺癰二證多同。惟胸中痛。脈滑數。唾膿血。則肺癰所獨也。比而論之。

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榮。為津爍而肺焦也。癰者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為熱聚而肺㿉也。故其脈有虛實不同。而其數則一也。

問曰。病咳逆。脈之。何以知此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營。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多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此原肺癰之由。為風熱蓄結不解也。凡言風脈多浮或緩。此云微者。風入營而增熱。故脈不浮而反微。且與數俱見也。微則汗出者。氣傷於熱也。數則惡寒者。陰反在外也。呼氣不入者。氣得風而浮。利出而艱入也。吸而不出者。血得熱而壅。氣亦為之不伸也。肺熱而壅。故口乾而喘滿。

熱在血中。故咽燥而不渴。且肺被熱迫。而反從熱化。為多唾濁沫。熱盛於裡。而外反無氣。為時時振寒。由是熱蓄不解。血凝不通。而癰膿成矣。吐如米粥。未必便是死證。至浸淫不已。肺葉腐敗。則不可治矣。故曰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上氣喘而躁者。此為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

上氣面浮腫。肩息。氣但升而不降矣。脈復浮大。則陽有上越之機。脈偏盛者偏絕也。又加下利。是陰復從下脫矣。陰陽離決。故當不治。肩息、息搖肩也。上氣喘而躁者。水性潤下。風性上行。水為風激。氣湊於肺。所謂激而行之。可使在山者也。故曰。欲作風水。發汗令風去。則水復其潤下之性矣。故愈。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此舉肺痿之屬虛冷者。以見病變之不同。蓋肺為嬌臟。熱則氣爍。故不用而痿。冷則氣沮。故亦不用而痿也。遺尿、小便數者。肺金不用而氣化無權。斯膀胱無制而津液不藏也。頭眩、多涎唾者。經云上虛則眩。又云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甘草、乾薑。甘辛合用。為溫肺復氣之劑。

服後病不去而加渴者。則屬消渴。蓋小便數而渴者為消。不渴者。非下虛即肺冷也。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炮),

上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

咳而上氣。肺有邪。則氣不降而反逆也。肺中寒飲。上入喉間。為呼吸之氣所激。則作聲如水雞。射干、紫菀、款冬降逆氣。麻黃、細辛、生薑發邪氣。半夏消飲氣。而以大棗安中。五味斂肺。恐劫散之藥。並傷及其正氣也。

射干麻黃湯方

射干(三兩),麻黃,生薑(各四兩),細辛,紫菀,款冬花(各三兩),大棗(七枚),半夏(半升),五味(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咳逆上氣。時時吐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

濁、濁痰也。時時吐濁者。肺中之痰。隨上氣而時出也。然痰雖出而滿不減。則其本有固而不拔之勢。不迅而掃之。不去也。皂莢味辛入肺。除痰之力最猛。飲以棗膏。安其正也。

皂莢丸方

皂莢(八兩刮去皮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咳而脈浮者。厚朴麻黃湯主之。咳而脈沉者。澤漆湯主之。

此不詳見證。而但以脈之浮沉為辨而異其治。按厚朴麻黃湯。與小青龍加石膏湯大同。則散邪蠲飲之力居多。而厚朴辛溫。亦能助表。小麥甘平。則同五味斂安正氣者也。澤漆湯以澤漆為主。而以白前、黃芩、半夏佐之。則下趨之力較猛。雖生薑、桂枝之辛。亦只為下氣降逆之用而已。

不能發表也。仲景之意。蓋以咳皆肺邪。而脈浮者氣多居表。故驅之使從外出為易。脈沉者氣多居里。故驅之使從下出為易。亦因勢利導之法也。

厚朴麻黃湯方

厚朴(五兩),麻黃(四兩),石膏(如雞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六升),乾薑,細辛(各二兩),小麥(一升),五味(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麥熟。去滓。內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澤漆湯方

半夏(半升),澤漆(三升以東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紫參,生薑,白前(各五兩),甘草,黃芩,人參,桂枝(各三兩),

上九味。㕮咀。內澤漆湯中。煮取五升。溫服五合。至夜盡。

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麥門冬湯主之。

火熱挾飲致逆。為上氣。為咽喉不利。與表寒挾飲上逆者懸殊矣。故以麥冬之寒治火逆。半夏之辛治飲氣。人參、甘草之甘。以補益中氣。蓋從外來者。其氣多實。故以攻發為急。從內生者。其氣多虛。則以補養為主也。

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參,甘草(各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肺癰喘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肺癰喘不得臥。肺氣被迫。亦已甚矣。故須峻藥頓服。以逐其邪。葶藶苦寒。入肺泄氣閉。加大棗甘溫以和藥力。亦猶皂莢丸之飲以棗膏也。

葶藶大棗瀉肺湯方

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雞子大),大棗(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內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桔梗湯主之。

此條見證。具如前第二條所云。乃肺癰之的證也。此病為風熱所壅。故以苦梗開之。熱聚則成毒。故以甘草解之。而甘倍於苦。其力似乎太緩。意者癰膿已成。正傷毒潰之時。有非峻劑所可排擊者。故藥不嫌輕耳。後附外臺桔梗白散。治證與此正同。方中桔梗、貝母同用。而無甘草之甘緩。

且有巴豆之毒熱。似亦以毒攻毒之意。然非病盛氣實。非峻藥不能為功者。不可僥倖一試也。是在審其形之肥瘠。與病之緩急而善其用焉。

桔梗湯方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也。

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外邪內飲。填塞肺中。為脹為喘。為咳而上氣。越婢湯散邪之力多。而蠲飲之力少。故以半夏輔其未逮。不用小青龍者。以脈浮且大。病屬陽熱。故利辛寒。不利辛熱也。目如脫狀者。目睛脹突。如欲脫落之狀。壅氣使然也。

越婢加半夏湯方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大棗(十五枚),甘草(二兩),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此亦外邪內飲相搏之證。而兼煩躁。則挾有熱邪。麻、桂藥中。必用石膏。如大青龍之例也。又此條見證。與上條頗同。而心下寒飲則非溫藥不能開而去之。故不用越婢加半夏。而用小青龍加石膏。溫寒並進。水熱俱捐。於法尤為密矣。

小青龍加石膏湯方

麻黃,芍藥,桂枝,細辛,乾薑,甘草(各三兩),五味,半夏(各半升),石膏(二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強人服一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兒服四合。

附方

外臺炙甘草湯,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方見虛勞)

千金甘草湯方

甘草一味。以水三升。煮減半。分溫三服。

千金生薑甘草湯,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生薑(五兩),人參(三兩),甘草(四兩),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千金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治肺痿吐涎沫。

桂枝,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枚),皂莢(一枚去皮子炙焦),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按、以上諸方。俱用辛甘溫藥。以肺既枯痿。非濕劑可滋者。必生氣行氣以致其津。蓋津生於氣。氣至則津亦至也。又方下俱云。吐涎沫多不止。則非無津液也。乃有津液而不能收攝分布也。故非辛甘溫藥不可。加皂莢者。兼有濁痰也。

外臺桔梗白散,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

桔梗,貝母(各三兩),巴豆(一分去皮熬研如脂),

上三味為散。強人飲服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者吐膿。在膈下者瀉出。若下多不止。飲冷水一杯則定。

千金葦莖湯,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

葦莖(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粒),瓜瓣(半升),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吐如膿。

按、此方具下熱散結通瘀之力。而重不傷峻。緩不傷懈。可以補桔梗湯、桔梗白散二方之偏。亦良法也。

葶藶大棗瀉肺湯,治肺癰胸滿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方見上三日一劑可至三四劑先服小青龍湯一劑乃進)

按、此方原治肺癰喘不得臥。此兼面目浮。鼻塞清涕。則肺有表邪宜散。故先服小青龍一劑乃進。

又按、肺癰諸方。其於治效。各有專長。如葶藶、大棗。用治癰之始萌而未成者。所謂乘其未集而擊之也。其葦莖湯。則因其亂而逐之者耳。桔梗湯剿撫兼行。而意在於撫。洵為王者之師。桔梗白散。則搗堅之銳師也。比而觀之。審而行之。庶幾各當而無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