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金匱要略心典》~ 卷中 (6)

回本書目錄

卷中 (6)

1.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弦緊脈皆陰也。而弦之陰從內生。緊之陰從外得。弦則衛氣不行而惡寒者。陰出而痹其外之陽也。緊則不欲食者。陰入而痹其胃之陽也。衛陽與胃陽並衰。而外寒與內寒交盛。由是陰反無畏而上衝。陽反不治而下伏。所謂邪正相搏。即為寒疝者也。繞臍痛。發則白津出。手足厥冷。

其脈沉緊。皆寒疝之的證。白津、汗之淡而不咸者。為虛汗也。一作自汗。亦通。大烏頭煎大辛大熱。為復陽散陰之峻劑。故云不可一日更服。

大烏頭煎

烏頭(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必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五合。不瘥。明日更服。不可一日更服。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此治寒多而血虛者之法。血虛則脈不榮。寒多則脈絀急。故腹脅痛而裡急也。當歸、生薑溫血散寒。羊肉補虛益血也。

當歸生薑羊肉湯方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加生薑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加生薑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

腹中痛。逆冷。陽絕於里也。手足不仁。或身疼痛。陽痹於外也。此為寒邪兼傷表裡。故當表裡並治。烏頭溫里。桂枝解外也。徐氏曰。灸刺諸藥不能治者。是或攻其內。或攻其外。邪氣牽制不服也。如醉狀則營衛得溫而氣勝。故曰知。得吐則陰邪不為陽所容而上出。故為中病。

烏頭桂枝湯方

烏頭,

上一味。以水二升。煎減半。去滓。以桂枝湯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後。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復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其脈數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數弦者。當下其寒。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

脈數為陽。緊弦為陰。陰陽參見。是寒熱交至也。然就寒疝言。則數反從弦。故其數為陰凝於陽之數。非陽氣生熱之數矣。如就風瘧言。則弦反從數。故其弦為風從熱發之弦。而非陰氣生寒之弦者。與此適相發明也。故曰脈數弦者。當下其寒。緊而遲。大而緊亦然。大雖陽脈。不得為熱。正以形其陰之實也。故曰陽中有陰。可下之。

附方

外臺烏頭湯,治塞疝。腹中絞痛。賊風入攻五臟。拘急不得轉側。發作有時。令人陰縮。手足厥逆。(即大烏頭煎)

外臺柴胡桂枝湯,治心腹卒中痛者。

柴胡(四兩),黃芩,人參,芍藥,桂枝,生薑(各一兩半),甘草(一兩),半夏(一合半),大棗(六枚),

白話文:

弦緊脈都是陰證。但弦脈的陰邪由內而生,緊脈的陰邪由外而來。弦脈是因為衛氣運行不暢而惡寒,陰邪外泄,痹阻體表陽氣;緊脈是因為不想吃東西,陰邪內侵,痹阻胃部陽氣。衛陽和胃陽都衰弱,外寒和內寒同時盛行,於是陰邪反而不受約束而向上衝擊,陽氣反而不能正常運行而向下潛伏。這就是邪正相爭,形成寒疝的病理。症狀包括繞臍疼痛,發病時排出白色稀薄的津液,手足厥冷。

脈象沉緊,都是寒疝的典型表現。白色稀薄的津液或汗液,淡而無鹹味,是虛汗,也可能是自汗,意思相通。大烏頭煎藥性辛熱,是溫陽散寒的峻猛藥物,所以不能一天服用多次。

大烏頭煎

烏頭(大的用五枚,熬去外皮,不必切碎),

用水三升,煎煮至一升,去渣,加入蜂蜜二升,煎煮至水分蒸乾,取二升。體壯者服七合,體弱者服五合。如果病情沒有好轉,第二天再服用。但不能一天服用多次。

寒疝引起腹部疼痛,以及脅肋疼痛、裡急後重,可用當歸生薑羊肉湯治療。

這是治療寒邪較重而血虛的療法。血虛則經脈失於濡養,寒邪較重則脈道收縮急促,所以腹部脅肋疼痛並伴有裡急後重。當歸、生薑溫經散寒,羊肉補虛益血。

當歸生薑羊肉湯方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以上三味藥材,加水八升,煎煮至三升,溫服七合,一日三次。如果寒邪較重,可以增加生薑至一斤;如果疼痛較重並伴有嘔吐,可以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增加生薑的同時也增加水量五升,煎煮至三升二合服用。

寒疝引起腹部疼痛,腹部發冷,手足麻木,如果身體疼痛,灸法、針刺和其他的藥物都無法治療,可用抵當烏頭桂枝湯治療。

腹部疼痛,腹部發冷,是陽氣衰竭於內;手足麻木,或全身疼痛,是陽氣痹阻於外。這是寒邪同時侵犯表裡,所以要同時治療表裡。烏頭溫暖里寒,桂枝疏解表邪。徐氏說,灸法、針刺和其他的藥物都無法治療,是因為或攻其內,或攻其外,邪氣相互牽制,藥力難以奏效。如果服用後像醉酒一樣,說明營衛之氣得到了溫煦,氣血恢復了,這就是藥效顯現;如果服用後嘔吐,說明陰邪不再為陽氣所阻礙而向上排出,這就是病邪已除。

烏頭桂枝湯方

烏頭,

以上一味藥材,用水二升,煎煮至減半,去渣,用桂枝湯五合來調和,使其達到一升,初服二合,如果沒有感覺,再服三合,還沒有感覺,再加至五合。如果感覺像醉酒一樣,說明藥效顯現;如果嘔吐,說明病邪已除。

脈象數而緊,又兼見弦脈,形似弓弦,按之不移。脈象數而弦,應當瀉去寒邪;脈象緊而大而遲,必定是心下痞滿;脈象大而緊,是陽氣中有陰邪,可以瀉之。

脈象數屬陽,緊弦屬陰,陰陽同時出現,是寒熱夾雜。但就寒疝而言,數脈反而從屬於弦脈,所以數脈是陰邪凝滯於陽氣的表現,而不是陽氣化熱的脈象。如果就風寒感冒而言,弦脈反而從屬於數脈,所以弦脈是風邪從熱而發的弦脈,而不是陰邪生寒的弦脈。這兩者正好相互說明。所以說,脈象數而弦,應當瀉去寒邪;緊而遲,大而緊也是一樣。脈象雖大屬陽脈,但不能認為是熱證,正是因為陰邪的實證。所以說,陽氣中有陰邪,可以瀉之。

附方

外臺烏頭湯,治療閉塞不通的疝氣,腹部絞痛,風邪侵犯五臟,拘急不能轉側,發作有規律,令人陰莖縮小,手足厥逆。(即大烏頭煎)

外臺柴胡桂枝湯,治療心腹突然劇烈疼痛。

柴胡(四兩),黃芩,人參,芍藥,桂枝,生薑(各一兩半),甘草(一兩),半夏(一合半),大棗(六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