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心典》~ 卷上 (4)
卷上 (4)
1.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師曰。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下之瘥。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發汗針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瘧者少陽之邪。弦者少陽之脈。有是邪。則有是脈也。然瘧之舍。固在半表半裡之間。而瘧之氣。則有偏多偏少之異。故其病有熱多者。有寒多者。有里多而可下者。有表多而可汗、可吐者。有風從熱出。而不可以藥散者。當各隨其脈而施治也。徐氏曰。脈大者為陽。小者為陰。
緊雖寒脈。小緊則內入而為陰矣。陰不可從表散。故曰下之愈。遲既為寒。溫之無疑。弦緊不沉。為寒脈而非陰脈。非陰故可發汗針灸也。瘧脈概弦。而忽浮大。知邪在高分。高者引而越之。故可吐。喻氏曰。仲景既云弦數者多熱矣。而復申一義云。弦數者風發。見多熱不已。
必至於極熱。熱極則生風。風生則肝木侮土而傳其熱於胃。坐耗津液。此非可徒求之藥。須以飲食消息。止其熾熱。即梨汁、蔗漿。生津止渴之屬。正內經風淫於內。治以甘寒之旨也。
病瘧以月一日發。當十五日愈。設不瘥。當月盡解。如其不瘥。當云何。師曰。此結為癥瘕。名曰瘧母。急治之。宜鱉甲煎丸。
天氣十五日一更。人之氣亦十五日一更。氣更則邪當解也。否則三十日天人之氣再更。而邪自不能留矣。設更不愈。其邪必假血依痰。結為癥瘕。僻處脅下。將成負固不服之勢。故宜急治。鱉甲煎丸。行氣逐血之藥頗多。而不嫌其峻。一日三服。不嫌其急。所謂乘其未集而擊之也。
鱉甲煎丸方
鱉甲(十二分炙),烏扇(三分燒即射干),黃芩(三分),柴胡(六分),鼠婦(三分熬),乾薑,大黃,桂枝,石韋(去毛),厚朴,紫葳(即凌霄),阿膠(各三分),芍藥,牡丹(去心),䗪蟲(各五分),半夏(一分),葶藶,人參(各一分),瞿麥(二分),蜂窠(四分炙),赤硝(十二分),蜣蜋(六分熬),桃仁(二分去皮尖研),
上二十三味。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升。浸灰。俟酒盡一半。著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加膠漆。絞取汁。內諸藥。煎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千金方用鱉甲十二片。又有海藻三分。大戟一分。無鼠婦、赤硝二味。
師曰。陰氣孤絕。陽氣獨發。則熱而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若但熱不寒者。邪氣內藏於心。外舍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肌肉。
此與內經論癉瘧文大同。夫陰氣虛者。陽氣必發。發則足以傷氣而耗神。故少氣煩冤也。四肢者。諸陽之本。陽盛則手足熱也。欲嘔者。熱干胃也。邪氣內藏於心者。癉為陽邪。心為陽臟。以陽從陽。故邪外舍分肉。而其氣則內通心臟也。消爍肌肉者。肌肉為陰。陽極則陰消也。
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煩疼。時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此與內經論溫瘧文不同。內經言其因。此詳其脈與證也。癉瘧、溫瘧。俱無寒但熱。俱嘔。而其因不同。癉瘧者。肺素有熱。而加外感。為表寒裡熱之證。緣陰氣內虛。不能與陽相爭。故不作寒也。溫瘧者。邪氣內藏腎中。至春夏而始發。為伏氣外出之證。寒蓄久而變熱。故亦不作寒也。
脈如平者。病非乍感。故脈如其平時也。骨節煩疼時嘔者。熱從腎出。外舍於其合。而上並於陽明也。白虎甘寒除熱。桂枝則因其勢而達之耳。
白虎加桂枝湯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甘草(二兩炙),粳米(二合),桂枝(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
瘧多寒者。名曰牡瘧。蜀漆散主之。
瘧多寒者。非真寒也。陽氣為痰飲所遏。不得外出肌表。而但內伏心間。心、牡藏也。故名牡瘧。蜀漆能吐瘧痰。痰去則陽伸而寒愈。取雲母、龍骨者。以蜀漆上越之猛。恐並動心中之神與氣也。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雲母(燒二日夜),龍骨(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未發前。以漿水服半錢匕。
附外臺秘要三方
牡蠣湯
牡蠣,麻黃(各四兩),甘草(二兩),蜀漆(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黃。去上沫。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二升。溫服一升。若吐則勿更服。
按、此係宋孫奇等所附。蓋亦蜀漆散之意。而外攻之力較猛矣。趙氏云。牡蠣軟堅消結。麻黃非獨散寒。且可發越陽氣。使通於外。結散陽通。其病自愈。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湯,治瘧病發渴者。亦治勞瘧。
柴胡(八兩),人參,黃芩,甘草(各三兩),栝蔞根(四兩),生薑(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二服。
柴胡桂薑湯,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服一劑如神。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乾薑(二兩),栝蔞根(四兩),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牡蠣(二兩熬),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趙氏曰。此與牡瘧相類而實非。牡瘧邪客心下。此風寒濕痹於肌表。肌表既痹。陽氣不得通於外。遂鬱伏於營血之中。陽氣化熱。血滯成瘀。著於其處。遇衛氣行陽二十五度及之。則病作。其邪之入營者。既無外出之勢。而營之素痹者。亦不出而與陽爭。故少熱或無熱也。是用柴胡為君。
發其鬱伏之陽。黃芩為佐。清其半里之熱。桂枝、乾薑。所以通肌表之痹。栝蔞根、牡蠣。除留熱。消瘀血。甘草和諸藥。調陰陽也。得汗則痹邪散。血熱行。而病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