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心典》~ 卷上 (3)
卷上 (3)
1.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語聲寂寂然喜驚呼者,病在腎肝,為筋髓寒而痛時作也。喑喑然不徹者,病在心肺,則氣道塞而音不彰也。啾啾然細而長者,痛在頭中,則聲不敢揚,而胸膈氣道自如,故雖細而仍長也。此音聲之辨,聞而知之者也。然殊未備,學者一隅三反可矣。
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吐沫。
心中堅者,氣實而出入阻,故息則搖肩。咳者,氣逆而肺失降,則息引胸中上氣。肺痿吐沫者,氣傷而布息難,則張口短氣。此因病而害於氣者也。
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則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息兼呼吸而言。吸則專言入氣也。中焦實,則氣之入者不得下行,故吸微數。數猶促也。下之,則實去氣通而愈。若不繫實而系虛,則為無根失守之氣,頃將自散,故曰不治。或云:中焦實而元氣虛者,既不任受攻下,而又不能自和,故不治。亦通。其實,在上焦者,氣不得入而輒還。
則吸促。促猶短也。實在下焦者,氣欲歸而不驟及,則吸遠。遠猶長也。上下二病,並關臟氣,非若中焦之實,可從下而去者,故曰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假令肝王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脈皆當病。王時:時至而氣王,脈乘之而動,而色亦應之。如肝王於春,脈弦而色青,此其常也。推之四時,無不皆然。若色當青而反白,為非其時而有其色,不特肝病,肺亦當病矣。犯其王氣故也。故曰:色脈皆當病。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
上之至謂時至,下之至謂氣至。蓋時有常數而不移,氣無定刻而或遷也。冬至之後甲子,謂冬至後六十日也。蓋古造歷者,以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為曆元。依此推之,則冬至後六十日,當復得甲子。而氣盈朔虛,每歲遞遷。於是至日不必皆值甲子。當以冬至後六十日花甲一周。
正當雨水之候為正。雨水者,冰雪解散而為雨水,天氣溫和之始也。云少陽起者,陽方起而出地;陽始生者,陽始盛而生物。非冬至一陽初生之謂也。竊嘗論之矣。夏至一陰生,而後有小暑、大暑;冬至一陽生,而後有小寒、大寒。非陰生而反熱,陽生而反寒也。天地之道,
否不極則不泰。陰陽之氣,剝不極則不復。夏至六陰盡於地上,而後一陰生於地下。是陰生之時,正陽極之時也。冬至六陽盡於地上,而後一陽生於地下。是陽生之時,正陰極之時也。陽極而大熱,陰極而大寒,自然之道也。則所謂陽始生天得溫和者,其不得與冬至陽生同論也審矣。
白話文: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聲音低沉沙啞,喜歡驚呼的人,病在腎和肝,是因為筋骨寒邪而疼痛發作。聲音低沉含糊不清的人,病在心和肺,氣道阻塞,所以聲音不清晰。聲音細微而長的人,頭痛,所以不敢高聲說話,但胸膈和氣道暢通,所以聲音雖然細微,卻持續較長。這是通過聲音辨別疾病的方法,聽就能知道。然而,這還不夠全面,學習者需反覆研讀才能理解。
老師說:呼吸時肩膀搖動,心中氣機阻塞;呼吸時胸中向上氣逆,是咳嗽;呼吸時張口短氣,是肺痿咳吐白沫。
心中氣機阻塞,氣機充實但出入受阻,所以呼吸時肩膀搖動。咳嗽是氣逆,肺氣不能下降,所以呼吸時胸中向上氣逆。肺痿咳吐白沫,是氣機受損,呼吸困難,所以張口短氣。這些都是因為疾病而損傷氣機造成的。
老師說:吸氣輕微而頻數,病在中焦實證,應該瀉下治療就能痊癒,虛證則無法治療。上焦實證吸氣急促,下焦實證吸氣深長,這些都很難治療。呼吸急促而顫抖者,無法治療。
呼吸包括吸氣和呼氣,吸氣專指吸入氣息。中焦實證,氣機吸入後不能下降,所以吸氣輕微而頻數。頻數就是急促的意思。瀉下治療,就能去除實證,氣機通暢而痊癒。如果非實證而是虛證,則為氣機無根無依,很快就會自行消散,所以說無法治療。或者說,中焦實證而元氣虛弱的人,既不能承受攻下治療,又不能自行恢復,所以無法治療,這也講得通。實證在上焦,氣機不能吸入而馬上返回,所以吸氣急促;實證在下焦,氣機想歸於正常卻不能迅速到達,所以吸氣深長。上焦和下焦的兩種病症都關乎臟腑氣機,不像中焦實證可以通過瀉下治療,所以說難以治療。呼吸急促而顫抖,是氣盛而形體衰弱,氣機無法停留,所以也無法治療。
老師說:寸口脈搏跳動,是因為臟腑當令而氣機旺盛。例如肝臟當令時顏色青色,一年四季各臟腑都有其相應的顏色。肝臟顏色青色,卻反而是白色,這不是當令的顏色,顏色和脈象都應驗疾病。當令之時,時令到達,氣機旺盛,脈象隨著旺盛而跳動,顏色也應驗。比如肝臟在春季當令,脈象弦數,顏色青色,這是正常的。推論到四季,都一樣。如果應該為青色卻是白色,就是非當令之時出現不應有的顏色,不僅肝臟有病,肺臟也應該有病,這是因為犯了當令之氣的緣故。所以說,顏色和脈象都應驗疾病。
有人問:有未到而到的,有到了而未到的,有到了而不去的,有到了而過度的,這是什麼意思?老師說:冬至之後,甲子日半夜少陽之氣升起。少陽之時,陽氣開始生髮,天氣變得溫和。在未到甲子日,天氣就變得溫和,這是未到而到的。到了甲子日,天氣卻沒有溫和,這是到了而未到的。到了甲子日,天氣卻非常寒冷沒有緩解,這是到了而不去的。到了甲子日,天氣卻溫暖如同盛夏五月六月,這是到了而過度的。
上面說的「到」是指時令的到達,「到」是指氣機的到達。時令有固定的數目而不改變,氣機沒有固定的時間而會遷移。冬至之後甲子日,指的是冬至後六十天。古代制定曆法的人,以十一月甲子朔日半夜冬至為曆法開始之日,以此推算,冬至後六十天,又會遇到甲子日,而氣機盈虛交替。每年都不同,所以至日不一定都遇到甲子日,應該以冬至後六十天,花甲一周為準。
正好是雨水節氣,雨水節氣,冰雪融化成雨水,天氣開始溫和。說少陽升起,是陽氣開始升起而出於地面,陽氣開始生髮,是陽氣開始旺盛而使萬物生長,不是指冬至一陽初生的意思。我曾經論述過,夏至一陰生,然後是小暑、大暑;冬至一陽生,然後是小寒、大寒,不是陰氣生而反熱,陽氣生而反寒。天地之道,
否極泰來,陰陽之氣,剝極必復。夏至六陰盡於地上,然後一陰生於地下,這是陰氣生的時候,正是陽氣極盛的時候。冬至六陽盡於地上,然後一陽生於地下,這是陽氣生的時候,正是陰氣極盛的時候。陽氣極盛而大熱,陰氣極盛而大寒,這是自然的道理。所以說,陽氣開始生髮,天氣變得溫和,不能與冬至一陽初生混為一談,這是很明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