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心典》~ 卷上 (4)
卷上 (4)
1.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師曰。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下之瘥。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發汗針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瘧者少陽之邪。弦者少陽之脈。有是邪。則有是脈也。然瘧之舍。固在半表半裡之間。而瘧之氣。則有偏多偏少之異。故其病有熱多者。有寒多者。有里多而可下者。有表多而可汗、可吐者。有風從熱出。而不可以藥散者。當各隨其脈而施治也。徐氏曰。脈大者為陽。小者為陰。
緊雖寒脈。小緊則內入而為陰矣。陰不可從表散。故曰下之愈。遲既為寒。溫之無疑。弦緊不沉。為寒脈而非陰脈。非陰故可發汗針灸也。瘧脈概弦。而忽浮大。知邪在高分。高者引而越之。故可吐。喻氏曰。仲景既云弦數者多熱矣。而復申一義云。弦數者風發。見多熱不已。
白話文:
老師說:瘧疾的脈象通常是弦的。弦脈快則多熱,弦脈慢則多寒。弦脈細緊,表示需要下法治療;弦脈緩慢,則可用溫和的方法;弦脈緊張,可能需要發汗或針灸治療。如果脈象浮大,則可用吐法治療。弦脈快則是風熱所引起的,需要用飲食調節來控制。
瘧疾通常是由少陽之邪引起,弦脈是少陽之脈的特徵。有這種邪氣,就會有這種脈象。然而,瘧疾的位置通常在半表半裡之間,但其症狀會有所不同,有些熱多,有些寒多,有些需要下法治療,有些則需要發汗或吐法治療。有些情況可能是風熱所引起的,不可以用藥來散去。應該根據脈象來進行對應的治療。徐氏指出,脈象大的是陽性,脈象小的是陰性。
緊脈通常被認為是寒性脈象,但若脈象又小又緊,則表示病情已深入內部,變成陰性,因此不能用表散的方法來治療。若脈象緩慢,則可用溫和的方法來治療。弦脈緊張但不沈,表示是寒性脈象而非陰性脈象,不是陰性,所以可以使用發汗或針灸的方法。總的來說,瘧疾的脈象通常是弦的,但若出現浮大的脈象,則表示邪氣在高處,可以使用吐法來治療。喻氏指出,張仲景已經提到弦脈快的病人多有熱症,進一步指出弦脈快的病人可能會有風熱所引起的症狀。
必至於極熱。熱極則生風。風生則肝木侮土而傳其熱於胃。坐耗津液。此非可徒求之藥。須以飲食消息。止其熾熱。即梨汁、蔗漿。生津止渴之屬。正內經風淫於內。治以甘寒之旨也。
病瘧以月一日發。當十五日愈。設不瘥。當月盡解。如其不瘥。當云何。師曰。此結為癥瘕。名曰瘧母。急治之。宜鱉甲煎丸。
天氣十五日一更。人之氣亦十五日一更。氣更則邪當解也。否則三十日天人之氣再更。而邪自不能留矣。設更不愈。其邪必假血依痰。結為癥瘕。僻處脅下。將成負固不服之勢。故宜急治。鱉甲煎丸。行氣逐血之藥頗多。而不嫌其峻。一日三服。不嫌其急。所謂乘其未集而擊之也。
白話文:
在極度高熱的情況下,熱到一定程度會產生風象。風象的產生會導致肝木對脾土的侵襲,熱力由此傳至胃部,導致津液的大量消耗。這種情況不能單純依靠藥物來解決,必須通過飲食調理,控制熱力的過度興盛。例如,梨汁、蔗漿等,可以補充津液,止渴生津,符合內經中提到的「風淫於內,治以甘寒」的原則。
如果在每月的第一天出現瘧疾,預計在第十五天就會痊癒。若病情沒有好轉,預計在這個月結束時會痊癒。若病情仍然沒有好轉,該如何處理呢?我會建議,這是因為積聚而成的癥瘕,稱為瘧母。必須立即進行治療。適合使用的是鱉甲煎丸。
天氣每隔十五天就會有變化,人的氣息也會在每十五天有一次更替。氣息的更替會使邪氣得到解除。如果不解除,那麼在三十天後,天與人的氣息再次更替,邪氣自然無法停留。如果邪氣仍然沒有好轉,那麼它很可能是藉助血液和痰液,形成癥瘕,聚集在肋骨下方,形成難以治癒的勢態。因此,應該立即進行治療,鱉甲煎丸是一種可以行氣逐血的藥物,不會過於峻烈。每日服用三次,不必擔心速度過快,這正是趁著邪氣尚未聚集,立即攻擊的策略。
鱉甲煎丸方
鱉甲(十二分炙),烏扇(三分燒即射干),黃芩(三分),柴胡(六分),鼠婦(三分熬),乾薑,大黃,桂枝,石韋(去毛),厚朴,紫葳(即凌霄),阿膠(各三分),芍藥,牡丹(去心),䗪蟲(各五分),半夏(一分),葶藶,人參(各一分),瞿麥(二分),蜂窠(四分炙),赤硝(十二分),蜣蜋(六分熬),桃仁(二分去皮尖研),
白話文:
鱉甲煎丸方
鱉甲(十二分,炙熟),烏扇(三分,燒後成為射乾),黃芩(三分),柴胡(六分),鼠婦(三分,熬熟),乾薑,大黃,桂枝,石韋(去除毛),厚朴,紫葳(即是凌霄),阿膠(各三分),芍藥,牡丹(去除心),䗪蟲(各五分),半夏(一分),葶藶,人參(各一分),瞿麥(二分),蜂窠(四分,炙熟),赤硝(十二分),蜣蜋(六分,熬熟),桃仁(二分,去皮尖後研磨)。
上二十三味。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升。浸灰。俟酒盡一半。著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加膠漆。絞取汁。內諸藥。煎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千金方用鱉甲十二片。又有海藻三分。大戟一分。無鼠婦、赤硝二味。
師曰。陰氣孤絕。陽氣獨發。則熱而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若但熱不寒者。邪氣內藏於心。外舍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肌肉。
此與內經論癉瘧文大同。夫陰氣虛者。陽氣必發。發則足以傷氣而耗神。故少氣煩冤也。四肢者。諸陽之本。陽盛則手足熱也。欲嘔者。熱干胃也。邪氣內藏於心者。癉為陽邪。心為陽臟。以陽從陽。故邪外舍分肉。而其氣則內通心臟也。消爍肌肉者。肌肉為陰。陽極則陰消也。
白話文:
配方含有二十三種藥物,研磨成粉末。需取一斗煅製過的爐灰,與一斛半(約15公升)的清酒混合浸泡。等酒剩下一半時,加入鱉甲,煮至完全軟化,再加入蠟和漆,濾出液體。接著將所有藥物加入,並調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狀。於空腹時服用七顆,每日三次。千金方中提到使用十二片鱉甲,另外還有三分海藻,一分大戟,但無鼠婦和赤硝這兩種成分。
老師說,當陰氣孤獨衰弱,陽氣獨自發散時,就會出現熱症且容易感到呼吸困難和煩躁不安,手腳會感到熱,有想吐的感覺,這種情況被稱為癉瘧。如果只是熱症而不伴有寒症,則表示邪氣藏在心臟內部,並在皮下組織間停留,會導致肌肉萎縮。
這段內容與內經中關於癉瘧的理論有著很大的一致性。當陰氣虛弱時,陽氣必定會發散,發散後會傷害體質並耗損精神,因此會感到呼吸困難和煩躁不安。四肢是陽氣的基礎,當陽氣旺盛時,手腳就會感到熱。想要嘔吐,是因為熱氣影響了胃部。邪氣藏在心臟,因為癉是陽性病,心也是陽性器官,所以邪氣會在外皮停留,但其影響會深入心臟。肌肉萎縮,是因為肌肉屬於陰性,當陽氣極度旺盛時,會導致陰性物質的消失。
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煩疼。時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此與內經論溫瘧文不同。內經言其因。此詳其脈與證也。癉瘧、溫瘧。俱無寒但熱。俱嘔。而其因不同。癉瘧者。肺素有熱。而加外感。為表寒裡熱之證。緣陰氣內虛。不能與陽相爭。故不作寒也。溫瘧者。邪氣內藏腎中。至春夏而始發。為伏氣外出之證。寒蓄久而變熱。故亦不作寒也。
脈如平者。病非乍感。故脈如其平時也。骨節煩疼時嘔者。熱從腎出。外舍於其合。而上並於陽明也。白虎甘寒除熱。桂枝則因其勢而達之耳。
白虎加桂枝方
白話文:
溫瘧症狀如下:脈象平和,身體沒有寒冷感,只有熱感,骨骼和關節疼痛,偶爾嘔吐。應使用「白虎加桂枝湯」來治療。
這與內經中關於溫瘧的理論有所差異。內經主要論述溫瘧的原因,而此處則詳細描述了脈象和症狀。癉瘧和溫瘧都表現為只有熱感,都有嘔吐現象,但原因不同。癉瘧是因為肺部原本就熱,再加上外感,形成表寒裡熱的症狀。由於陰氣內虛,無法與陽氣抗爭,所以沒有寒感。溫瘧是因為邪氣藏在腎中,在春夏季開始發作,這是潛伏的氣體外露的症狀。長期的寒氣轉變為熱,所以也不會有寒感。
脈象平和表示疾病不是突然發作的,因此脈搏呈現平時的狀態。骨骼和關節疼痛,偶爾嘔吐,是因為熱氣從腎臟流出,外在表現於其相連的部位,並向上影響到陽明經絡。白虎湯具有甘寒的性質,可以除掉熱氣,桂枝則是根據病情的趨勢來進行治療的。
「白虎加桂枝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甘草(二兩炙),粳米(二合),桂枝(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
瘧多寒者。名曰牡瘧。蜀漆散主之。
瘧多寒者。非真寒也。陽氣為痰飲所遏。不得外出肌表。而但內伏心間。心、牡藏也。故名牡瘧。蜀漆能吐瘧痰。痰去則陽伸而寒愈。取雲母、龍骨者。以蜀漆上越之猛。恐並動心中之神與氣也。
白話文: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甘草(二兩炙)、粳米(二合)、桂枝(三兩)。
以上五種藥物。用水一斗,煮至米熟,湯液形成後,去掉藥渣,服用溫熱的湯液一升,每日三次。
癢病若多寒症狀,稱為牡癢。應使用蜀漆散來治療。
癢病若多寒症狀,並非真正的寒症。而是陽氣被痰飲阻塞,無法外達皮膚,只在心間內伏。心是牡藏,因此稱為牡癢。蜀漆能吐出癢痰,痰液去除後,陽氣得以伸展,寒症自愈。選用雲母、龍骨的原因,在於蜀漆的強烈性質可能會同時影響到心中的神與氣。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雲母(燒二日夜),龍骨(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未發前。以漿水服半錢匕。
附外臺秘要三方
牡蠣湯
牡蠣,麻黃(各四兩),甘草(二兩),蜀漆(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黃。去上沫。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二升。溫服一升。若吐則勿更服。
按、此係宋孫奇等所附。蓋亦蜀漆散之意。而外攻之力較猛矣。趙氏云。牡蠣軟堅消結。麻黃非獨散寒。且可發越陽氣。使通於外。結散陽通。其病自愈。
白話文:
【蜀漆散方】
- 蜀漆(需先清洗去除腥味),
- 雲母(需燃燒兩夜),
- 龍骨(等量分)。
以上三種材料研磨成散粉。在發作前,用漿水服用半錢匕的份量。
【附錄:外臺祕要三方】
【牡蠣湯】
- 牡蠣,
- 麻黃(各四兩),
- 甘草(二兩),
- 蜀漆(三兩)。
以上四種材料,用水八升,首先煮蜀漆和麻黃,去除浮沫,得到六升,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剩二升,溫服一升。如果出現嘔吐現象,則不再繼續服用。
按語:這部分內容是由宋代孫奇等人附上的,大致上是基於蜀漆散的原理,但外治的效果較爲強烈。趙氏指出,牡蠣具有軟化堅物、消除結塊的作用;麻黃不僅能夠發散寒氣,還能激發體內的陽氣,使其流通於體表。結塊消散,陽氣通暢,疾病自然會得到治癒。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湯,治瘧病發渴者。亦治勞瘧。
柴胡(八兩),人參,黃芩,甘草(各三兩),栝蔞根(四兩),生薑(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二服。
柴胡桂薑湯,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服一劑如神。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乾薑(二兩),栝蔞根(四兩),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牡蠣(二兩熬),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白話文: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湯】,用於治療發燒後口渴的瘧疾,也適用於勞累引起的瘧疾。
- 柴胡(8兩),
- 人參(3兩),
- 黃芩(3兩),
- 甘草(3兩),
- 栝蔞根(4兩),
- 生薑(2兩),
- 大棗(12枚)。
以上七味藥物,用水12升煮沸,提取6升汁液,去掉渣滓,再次煮沸,取得3升汁液,每次服用1升,一天服用兩次。
【柴胡桂薑湯】,用於治療寒多微熱或者只是寒無熱的瘧疾。服用一次如同神效。
- 柴胡(半斤),
- 桂枝(3兩),
- 幹薑(2兩),
- 栝蔞根(4兩),
- 黃芩(3兩),
- 甘草(2兩炙),
- 牡蠣(2兩熬)。
以上七味藥物,用水10升煮沸,提取6升汁液,去掉渣滓,再次煮沸,取得3升汁液,每次服用1升,一天服用三次。初次服用可能有些許煩躁,第二次服用後出汗就能痊癒。
趙氏曰。此與牡瘧相類而實非。牡瘧邪客心下。此風寒濕痹於肌表。肌表既痹。陽氣不得通於外。遂鬱伏於營血之中。陽氣化熱。血滯成瘀。著於其處。遇衛氣行陽二十五度及之。則病作。其邪之入營者。既無外出之勢。而營之素痹者。亦不出而與陽爭。故少熱或無熱也。是用柴胡為君。
發其鬱伏之陽。黃芩為佐。清其半里之熱。桂枝、乾薑。所以通肌表之痹。栝蔞根、牡蠣。除留熱。消瘀血。甘草和諸藥。調陰陽也。得汗則痹邪散。血熱行。而病愈矣。
白話文:
趙氏說:這病症雖然和牡瘧有些相似,但實際上並不是牡瘧。牡瘧的病邪影響在心下部位,而這種病症是風寒濕邪阻塞在肌表。肌表既然受阻,體內的陽氣就不能正常地外散,於是便在營血中積聚,導致陽氣轉變為熱,血液凝滯形成瘀血,停留在某個部位。當衛氣在體表循環到達這些部位時,就會引發病狀。若病邪進入營血層,因為沒有排出的趨勢;而原本就受阻的營血層也不能流出,與陽氣爭奪,因此可能出現輕微的發熱或者沒有發熱的情況。因此,我們選擇柴胡作為主藥,來發散被阻的陽氣。黃芩作為輔助藥物,用來清熱。桂枝和乾薑則用於疏通受阻的肌表。栝蔞根和牡蠣能夠去除積聚的熱氣和消除瘀血。甘草用來調和各味藥物,平衡陰陽。一旦得到出汗,就能使阻塞的邪氣散開,血液流通,病情就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