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金匱要略心典》~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痹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痹耳。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禦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

白話文:

古文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痹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痹耳。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禦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

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裏。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

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此方亦孫奇等所附。而去風除熱。補虛下痰之法具備。以為中風之病。莫不由是數者所致雲爾。學者得其意。毋泥其跡可也。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風引湯,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雲。腳氣宜風引湯。

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為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趙氏)

頭風摩散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此為肝腎先虛。而心陽復鬱。為歷節黃汗之本也。心氣化液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氣。從汗孔入侵心臟。外水內火。鬱為濕熱。汗液則黃。浸淫筋骨。歷節乃痛。歷節者。遇節皆痛也。蓋非肝腎先虛。則雖得水氣。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濕內侵。則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仲景欲舉其標。而先究其本。以為歷節多從虛得之也。

按、後水氣篇中雲。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鬱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趺陽脈浮者風也。脈滑者穀氣盛也。汗生於穀。而風性善泄。故汗自出。風血相搏

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里。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云。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

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

白話文:

古文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痹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痹耳。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禦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

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裏。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

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此方亦孫奇等所附。而去風除熱。補虛下痰之法具備。以為中風之病。莫不由是數者所致雲爾。學者得其意。毋泥其跡可也。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風引湯,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雲。腳氣宜風引湯。

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為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趙氏)

頭風摩散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此為肝腎先虛。而心陽復鬱。為歷節黃汗之本也。心氣化液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氣。從汗孔入侵心臟。外水內火。鬱為濕熱。汗液則黃。浸淫筋骨。歷節乃痛。歷節者。遇節皆痛也。蓋非肝腎先虛。則雖得水氣。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濕內侵。則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仲景欲舉其標。而先究其本。以為歷節多從虛得之也。

按、後水氣篇中雲。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鬱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趺陽脈浮者風也。脈滑者穀氣盛也。汗生於穀。而風性善泄。故汗自出。風血相搏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此方亦孫奇等所附。而去風除熱。補虛下痰之法具備。以為中風之病。莫不由是數者所致云爾。學者得其意。毋泥其跡可也。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白話文:

古文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痹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痹耳。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禦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

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裏。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

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此方亦孫奇等所附。而去風除熱。補虛下痰之法具備。以為中風之病。莫不由是數者所致雲爾。學者得其意。毋泥其跡可也。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風引湯,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雲。腳氣宜風引湯。

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為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趙氏)

頭風摩散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此為肝腎先虛。而心陽復鬱。為歷節黃汗之本也。心氣化液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氣。從汗孔入侵心臟。外水內火。鬱為濕熱。汗液則黃。浸淫筋骨。歷節乃痛。歷節者。遇節皆痛也。蓋非肝腎先虛。則雖得水氣。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濕內侵。則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仲景欲舉其標。而先究其本。以為歷節多從虛得之也。

按、後水氣篇中雲。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鬱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趺陽脈浮者風也。脈滑者穀氣盛也。汗生於穀。而風性善泄。故汗自出。風血相搏

風引湯,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云。腳氣宜風引湯。

白話文:

古文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痹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痹耳。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禦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

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裏。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

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此方亦孫奇等所附。而去風除熱。補虛下痰之法具備。以為中風之病。莫不由是數者所致雲爾。學者得其意。毋泥其跡可也。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風引湯,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雲。腳氣宜風引湯。

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為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趙氏)

頭風摩散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此為肝腎先虛。而心陽復鬱。為歷節黃汗之本也。心氣化液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氣。從汗孔入侵心臟。外水內火。鬱為濕熱。汗液則黃。浸淫筋骨。歷節乃痛。歷節者。遇節皆痛也。蓋非肝腎先虛。則雖得水氣。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濕內侵。則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仲景欲舉其標。而先究其本。以為歷節多從虛得之也。

按、後水氣篇中雲。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鬱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趺陽脈浮者風也。脈滑者穀氣盛也。汗生於穀。而風性善泄。故汗自出。風血相搏

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為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斗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趙氏)

白話文:

古文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痹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痹耳。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禦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

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裏。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

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此方亦孫奇等所附。而去風除熱。補虛下痰之法具備。以為中風之病。莫不由是數者所致雲爾。學者得其意。毋泥其跡可也。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風引湯,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雲。腳氣宜風引湯。

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為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趙氏)

頭風摩散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此為肝腎先虛。而心陽復鬱。為歷節黃汗之本也。心氣化液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氣。從汗孔入侵心臟。外水內火。鬱為濕熱。汗液則黃。浸淫筋骨。歷節乃痛。歷節者。遇節皆痛也。蓋非肝腎先虛。則雖得水氣。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濕內侵。則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仲景欲舉其標。而先究其本。以為歷節多從虛得之也。

按、後水氣篇中雲。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鬱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趺陽脈浮者風也。脈滑者穀氣盛也。汗生於穀。而風性善泄。故汗自出。風血相搏

頭風摩散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此為肝腎先虛。而心陽復郁。為歷節黃汗之本也。心氣化液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氣。從汗孔入侵心臟。外水內火。郁為濕熱。汗液則黃。浸淫筋骨。歷節乃痛。歷節者。遇節皆痛也。蓋非肝腎先虛。則雖得水氣。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濕內侵。則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仲景欲舉其標。而先究其本。以為歷節多從虛得之也。

白話文:

古文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痹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痹耳。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禦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

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裏。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

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此方亦孫奇等所附。而去風除熱。補虛下痰之法具備。以為中風之病。莫不由是數者所致雲爾。學者得其意。毋泥其跡可也。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風引湯,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雲。腳氣宜風引湯。

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為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趙氏)

頭風摩散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此為肝腎先虛。而心陽復鬱。為歷節黃汗之本也。心氣化液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氣。從汗孔入侵心臟。外水內火。鬱為濕熱。汗液則黃。浸淫筋骨。歷節乃痛。歷節者。遇節皆痛也。蓋非肝腎先虛。則雖得水氣。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濕內侵。則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仲景欲舉其標。而先究其本。以為歷節多從虛得之也。

按、後水氣篇中雲。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鬱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趺陽脈浮者風也。脈滑者穀氣盛也。汗生於穀。而風性善泄。故汗自出。風血相搏

按、後水氣篇中雲。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郁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趺陽脈浮者風也。脈滑者穀氣盛也。汗生於穀。而風性善泄。故汗自出。風血相搏者。少陰血虛而風復擾之。為疼痛如掣也。趺陽少陰二條合看。知陽明穀氣盛者。風入必與汗偕出。少陰血不足者。風入遂著而成病也。盛人脈澀小短氣者。形盛於外。而氣歉於內也。自汗出。

白話文:

古文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痹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痹耳。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禦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

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裏。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

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此方亦孫奇等所附。而去風除熱。補虛下痰之法具備。以為中風之病。莫不由是數者所致雲爾。學者得其意。毋泥其跡可也。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風引湯,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雲。腳氣宜風引湯。

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為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趙氏)

頭風摩散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此為肝腎先虛。而心陽復鬱。為歷節黃汗之本也。心氣化液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氣。從汗孔入侵心臟。外水內火。鬱為濕熱。汗液則黃。浸淫筋骨。歷節乃痛。歷節者。遇節皆痛也。蓋非肝腎先虛。則雖得水氣。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濕內侵。則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仲景欲舉其標。而先究其本。以為歷節多從虛得之也。

按、後水氣篇中雲。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鬱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趺陽脈浮者風也。脈滑者穀氣盛也。汗生於穀。而風性善泄。故汗自出。風血相搏

濕復勝也。緣酒客濕本內積。而汗出當風。則濕復外郁。內外相召。流入關節。故歷節痛不可屈伸也。合三條觀之。汗出入水者。熱為濕鬱也。風血相搏者。血為風動也。飲酒汗出當風者。風濕相合也。歷節病因。有是三者不同。其為從虛所得則一也。

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諸肢節疼痛。即歷節也。身體尪羸。腳腫如脫。形氣不足。而濕熱下甚也。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濕熱且從下而上衝矣。與腳氣衝心之候頗同。桂枝、麻黃、防風。散濕於表。芍藥、知母、甘草。除熱於中。白朮、附子。驅濕於下。而用生薑最多。以止嘔降逆。為濕熱外傷肢節。而復上衝心胃之治法也。

白話文:

古文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痹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痹耳。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禦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

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裏。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

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此方亦孫奇等所附。而去風除熱。補虛下痰之法具備。以為中風之病。莫不由是數者所致雲爾。學者得其意。毋泥其跡可也。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風引湯,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雲。腳氣宜風引湯。

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為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趙氏)

頭風摩散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此為肝腎先虛。而心陽復鬱。為歷節黃汗之本也。心氣化液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氣。從汗孔入侵心臟。外水內火。鬱為濕熱。汗液則黃。浸淫筋骨。歷節乃痛。歷節者。遇節皆痛也。蓋非肝腎先虛。則雖得水氣。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濕內侵。則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仲景欲舉其標。而先究其本。以為歷節多從虛得之也。

按、後水氣篇中雲。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鬱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趺陽脈浮者風也。脈滑者穀氣盛也。汗生於穀。而風性善泄。故汗自出。風血相搏

桂枝芍藥知母湯方

桂枝(四兩),芍藥(三兩),甘草,麻黃(各二兩),附子(二枚炮),白朮,知母,防風(各四兩),生薑(五兩),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名曰泄。咸則傷骨。骨傷則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斷泄。營氣不通。衛不獨行。營衛俱微。三焦無所御。四屬斷絕。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為歷節也。

此亦內傷肝腎。而由於滋味不節者也。枯泄相搏。即筋骨並傷之謂。曰斷泄者。言其生氣不續。而精神時越也。營不通因而衛不行者。病在陰而及於陽也。不通不行。非壅而實。蓋即營衛涸流之意。四屬、四肢也。營衛者。水穀之氣。三焦受氣於水谷。而四肢稟氣於三焦。故營衛微。

白話文:

古文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痹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痹耳。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禦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

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裏。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

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此方亦孫奇等所附。而去風除熱。補虛下痰之法具備。以為中風之病。莫不由是數者所致雲爾。學者得其意。毋泥其跡可也。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風引湯,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雲。腳氣宜風引湯。

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為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趙氏)

頭風摩散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此為肝腎先虛。而心陽復鬱。為歷節黃汗之本也。心氣化液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氣。從汗孔入侵心臟。外水內火。鬱為濕熱。汗液則黃。浸淫筋骨。歷節乃痛。歷節者。遇節皆痛也。蓋非肝腎先虛。則雖得水氣。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濕內侵。則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仲景欲舉其標。而先究其本。以為歷節多從虛得之也。

按、後水氣篇中雲。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鬱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趺陽脈浮者風也。脈滑者穀氣盛也。汗生於穀。而風性善泄。故汗自出。風血相搏

則三焦無氣而四屬失養也。由是精微不化於上。而身體羸瘦。陰濁獨注於下。而足腫脛冷黃汗出。此病類似歷節黃汗。而實非水濕為病。所謂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者是也。而虛病不能發熱。歷節則未有不熱者。故曰假令發熱。便為歷節。後水氣篇中又云。黃汗之病。兩脛自冷。

假令發熱。此屬歷節。蓋即黃汗歷節而又致其辨也。詳見本文。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

此治寒濕歷節之正法也。寒濕之邪。非麻黃、烏頭不能去。而病在筋節。又非如皮毛之邪。可一汗而散者。故以黃耆之補。白芍之收。甘草之緩。牽制二物。俾得深入而去留邪。如衛瓘監鍾鄧入蜀。使其成功而不及於亂。乃制方之要妙也。

白話文:

古文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痹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痹耳。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禦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

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裏。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

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此方亦孫奇等所附。而去風除熱。補虛下痰之法具備。以為中風之病。莫不由是數者所致雲爾。學者得其意。毋泥其跡可也。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風引湯,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雲。腳氣宜風引湯。

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為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趙氏)

頭風摩散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此為肝腎先虛。而心陽復鬱。為歷節黃汗之本也。心氣化液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氣。從汗孔入侵心臟。外水內火。鬱為濕熱。汗液則黃。浸淫筋骨。歷節乃痛。歷節者。遇節皆痛也。蓋非肝腎先虛。則雖得水氣。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濕內侵。則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仲景欲舉其標。而先究其本。以為歷節多從虛得之也。

按、後水氣篇中雲。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鬱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趺陽脈浮者風也。脈滑者穀氣盛也。汗生於穀。而風性善泄。故汗自出。風血相搏

烏頭湯,亦治腳氣疼痛。不可屈伸。

麻黃,芍藥,黃耆,甘草(各三兩炙),烏頭(五枚㕮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烏頭),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盡服之。

礬石湯,治腳氣衝心。

礬石(二兩),

上一味。以漿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腳良。

腳氣之病。濕傷於下。而氣衝於上。礬石味酸澀性燥。能卻水收濕解毒。毒解濕收。上衝自止。

附方

古今錄驗續命湯,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

白話文:

古文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痹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痹耳。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禦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

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裏。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

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此方亦孫奇等所附。而去風除熱。補虛下痰之法具備。以為中風之病。莫不由是數者所致雲爾。學者得其意。毋泥其跡可也。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風引湯,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雲。腳氣宜風引湯。

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為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趙氏)

頭風摩散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此為肝腎先虛。而心陽復鬱。為歷節黃汗之本也。心氣化液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氣。從汗孔入侵心臟。外水內火。鬱為濕熱。汗液則黃。浸淫筋骨。歷節乃痛。歷節者。遇節皆痛也。蓋非肝腎先虛。則雖得水氣。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濕內侵。則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仲景欲舉其標。而先究其本。以為歷節多從虛得之也。

按、後水氣篇中雲。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鬱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趺陽脈浮者風也。脈滑者穀氣盛也。汗生於穀。而風性善泄。故汗自出。風血相搏

麻黃,桂枝,甘草,乾薑,石膏,當歸,人參(各三兩),杏仁(四十粒),川芎(一兩五錢),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一升。當小汗。薄覆脊。憑几坐。汗出則愈。不汗更服。無所禁。勿當風。並治但伏不得臥。咳逆上氣。面目浮腫。

痱者廢也。精神不持。筋骨不用。非特邪氣之擾。亦真氣之衰也。麻黃、桂枝所以散邪。人參、當歸所以養正。石膏合杏仁助散邪之力。甘草合乾薑為復氣之需。乃攻補兼行之法也。

千金三黃湯,治中風。手足拘急。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欲飲食。

白話文:

古文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痹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痹耳。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禦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

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裏。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

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此方亦孫奇等所附。而去風除熱。補虛下痰之法具備。以為中風之病。莫不由是數者所致雲爾。學者得其意。毋泥其跡可也。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風引湯,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雲。腳氣宜風引湯。

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為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趙氏)

頭風摩散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此為肝腎先虛。而心陽復鬱。為歷節黃汗之本也。心氣化液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氣。從汗孔入侵心臟。外水內火。鬱為濕熱。汗液則黃。浸淫筋骨。歷節乃痛。歷節者。遇節皆痛也。蓋非肝腎先虛。則雖得水氣。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濕內侵。則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仲景欲舉其標。而先究其本。以為歷節多從虛得之也。

按、後水氣篇中雲。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鬱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趺陽脈浮者風也。脈滑者穀氣盛也。汗生於穀。而風性善泄。故汗自出。風血相搏

麻黃(五分),獨活(四分),細辛,黃耆(各二分),黃芩(三分),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一服小汗出。二服大汗出。心熱加大黃二分。腹滿加枳實一枚。氣逆加人參三分。悸加牡蠣三分。渴加栝蔞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近效朮附湯,治風虛。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暖肌補中。益精氣。

白朮(一兩),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兩炙),

上三味剉。每五錢匕。姜五片。棗一枚。水盞半。煎七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古文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痹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痹耳。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禦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

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裏。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

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此方亦孫奇等所附。而去風除熱。補虛下痰之法具備。以為中風之病。莫不由是數者所致雲爾。學者得其意。毋泥其跡可也。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風引湯,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雲。腳氣宜風引湯。

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為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趙氏)

頭風摩散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此為肝腎先虛。而心陽復鬱。為歷節黃汗之本也。心氣化液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氣。從汗孔入侵心臟。外水內火。鬱為濕熱。汗液則黃。浸淫筋骨。歷節乃痛。歷節者。遇節皆痛也。蓋非肝腎先虛。則雖得水氣。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濕內侵。則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仲景欲舉其標。而先究其本。以為歷節多從虛得之也。

按、後水氣篇中雲。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鬱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趺陽脈浮者風也。脈滑者穀氣盛也。汗生於穀。而風性善泄。故汗自出。風血相搏

崔氏八味丸,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

熟地黃(八兩),山茱萸,山藥(各四兩),澤瀉,茯苓,牡丹皮(各三兩),桂枝,附子(各一兩炮),

上八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腎之脈。起於足而入於腹。腎氣不治。濕寒之氣。隨經上入。聚於少腹。為之不仁。是非驅濕散寒之劑所可治者。須以腎氣丸補腎中之氣。以為生陽化濕之用也。

白話文:

古文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痹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痹耳。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禦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

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裏。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

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此方亦孫奇等所附。而去風除熱。補虛下痰之法具備。以為中風之病。莫不由是數者所致雲爾。學者得其意。毋泥其跡可也。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風引湯,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雲。腳氣宜風引湯。

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為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趙氏)

頭風摩散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此為肝腎先虛。而心陽復鬱。為歷節黃汗之本也。心氣化液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氣。從汗孔入侵心臟。外水內火。鬱為濕熱。汗液則黃。浸淫筋骨。歷節乃痛。歷節者。遇節皆痛也。蓋非肝腎先虛。則雖得水氣。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濕內侵。則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仲景欲舉其標。而先究其本。以為歷節多從虛得之也。

按、後水氣篇中雲。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鬱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趺陽脈浮者風也。脈滑者穀氣盛也。汗生於穀。而風性善泄。故汗自出。風血相搏

千金越婢加朮湯,治肉極熱。則身體津脫。腠理開。汗大泄。厲風氣。下焦腳弱。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二兩),甘草(二兩),白朮(四兩),大棗(十五枚),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惡風加附子一枚。炮。

白話文:

古文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痹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痹耳。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禦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

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裏。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雲。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

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乾薑,人參,茯苓,當歸,川芎,牡蠣,礬石,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

此方亦孫奇等所附。而去風除熱。補虛下痰之法具備。以為中風之病。莫不由是數者所致雲爾。學者得其意。毋泥其跡可也。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風引湯,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雲。腳氣宜風引湯。

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為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甘草(各一分),桂枝,防風(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生地黃二斤。㕮咀。蒸之如鬥米飯久。以銅器盛藥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趙氏)

頭風摩散

大附子(一枚),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藥力行。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此為肝腎先虛。而心陽復鬱。為歷節黃汗之本也。心氣化液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氣。從汗孔入侵心臟。外水內火。鬱為濕熱。汗液則黃。浸淫筋骨。歷節乃痛。歷節者。遇節皆痛也。蓋非肝腎先虛。則雖得水氣。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濕內侵。則肝腎雖虛。未必便成歷節。仲景欲舉其標。而先究其本。以為歷節多從虛得之也。

按、後水氣篇中雲。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鬱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趺陽脈浮者風也。脈滑者穀氣盛也。汗生於穀。而風性善泄。故汗自出。風血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