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金匱要略心典》~ 卷下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7)

1.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狐疝蛔蟲病脈證治第十九

烏梅丸方

烏梅(三百個),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一斤),當歸,川椒(各四兩),附子(炮),桂枝,人參,黃柏(各六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曰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增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物。

白話文:

烏梅丸的製作方法:

取烏梅三百個,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一斤,當歸、川椒各四兩,炮製過的附子、桂枝、人參、黃柏各六兩。將以上十種藥材搗碎過篩,混合均勻。先用苦酒浸泡烏梅一夜,去除烏梅核,然後蒸煮,用五升米飯蒸熟後搗成泥狀。將藥泥與烏梅泥混合均勻,加入蜂蜜,反覆研磨二千次,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飯前服用,每次十丸,一天三次,逐漸增加到每次二十丸。服用期間忌食生冷、油膩、腥臭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