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心典》~ 卷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5)

1.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

寸口脈動而弱。動即為驚;弱則為悸。

驚則氣亂,故脈動。悸屬裡虛,故脈弱。動即為驚者,因驚而脈動,病從外得。弱則為悸者,因弱而為悸,病自內生。其動而且弱者,則內已虛,而外復干之也。

師曰:尺脈浮,目睛暈黃,衄未止。暈黃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尺脈浮,知腎有遊火。目睛暈黃,知肝有蓄熱。衄病得此,則未欲止。蓋血為陰類,為腎肝之火熱所逼而不守也。若暈黃去,目睛且慧了,知不獨肝熱除,腎熱亦除矣。故其衄今當止。

又曰:從春至夏衄者,太陽;從秋至冬衄者,陽明。

血從陰經並衝任而出者,則為吐;從陽經並督脈而出者,則為衄。故衄病皆在陽經。但春夏陽氣浮,則屬太陽;秋冬陽氣伏,則屬陽明為異耳。所以然者:就陰陽言,則陽主外,陰主內;就三陽言,則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之脈不入鼻額,故不主衄也。

或問:衄皆在陽是已,然所謂尺脈浮、目睛暈黃者,非陰中事乎?曰:前所謂尺脈浮、目睛暈黃者,言火自陰中出,非言衄自陰中來也。此所謂太陽、陽明者,言衄所從出之路也。誰謂病之在陽者,不即為陰之所迫而然耶?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血與汗皆陰也。衄家復汗,則陰重傷矣。脈者,血之府。額上陷者,額上兩旁之動脈,因血脫於上而陷下不起也。脈緊急者,寸口之脈,血不榮而失其柔,如木無液而枝乃勁也。直視不眴不眠者,陰氣亡則陽獨勝也。經云:「奪血者無汗。」此之謂夫。

病人面無色,無寒熱。脈沉弦者衄。脈浮弱,手按之絕者下血。煩咳者必吐血。

面無色,血脫者色白不澤也。無寒熱,病非外感也。衄因外感者,其脈必浮大,陽氣重也。衄因內傷者,其脈當沉弦,陰氣厲也。雖與前尺脈浮不同,其為陰之不靖則一也。若脈浮弱,按之絕者,血下過多,而陰脈不充也。煩咳者,血從上溢,而心肺焦燥也。此皆病成而後見之診也。

夫吐血、咳逆上氣,其脈數而有熱,不得臥者死。

脈數身熱,陽獨勝也。吐血咳逆上氣不得臥,陰之爍也。以既爍之陰,而從獨勝之陽,有不盡不已之勢,故死。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極飲過度所致也。

酒之熱毒,積於胃而熏於肺則咳。久之,肺絡熱傷,其血必隨咳而吐出。云此因極飲過度所致者,言當治其酒熱,不當治其血也。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

此條已見虛勞病中。仲景復舉之者,蓋謂亡血之證,有從虛寒得之者耳。

亡血不可發其表。汗出,即寒慄而振。

亡血者,亡其陰也。更發其表,則陽亦傷矣。陽傷者,外不固,故寒慄。陰亡者,內不守,故振振動搖。前衄血復汗,為竭其陰;此則並亡其陽,皆所謂粗工嘻嘻者也。

白話文:

脈象呈現搏動而微弱,搏動代表驚恐,微弱代表心悸。驚恐導致氣機紊亂,所以脈搏搏動;心悸則因臟腑虛弱,所以脈搏微弱。脈象搏動而微弱的情況,是臟腑已虛,又受到外邪侵犯。

老師說:尺脈浮,眼睛發黃,鼻出血未止,黃色消退,眼睛明亮,知道鼻出血已止。尺脈浮說明腎臟有虛火,眼睛發黃說明肝臟有蓄熱。鼻出血是因為血為陰,被腎肝的火熱逼迫而不能正常運行。若黃色消退,眼睛明亮,說明不僅肝熱消除,腎熱也消除了,所以鼻出血應該會停止。

又說:從春季到夏季鼻出血屬於太陽經病證;從秋季到冬季鼻出血屬於陽明經病證。

血從陰經及衝脈、任脈而出則為吐血,從陽經及督脈而出則為鼻出血。所以鼻出血都在陽經,只是春夏陽氣浮於體表,則屬於太陽經;秋冬陽氣潛伏於內,則屬於陽明經而已。這是因為就陰陽而言,陽主外,陰主內;就三陽經而言,太陽經主開,陽明經主闔,少陽經脈不到達鼻額,所以不主鼻出血。

有人問:鼻出血都在陽經,但尺脈浮、眼睛發黃,不都是陰經的病症嗎?回答說:前面說的尺脈浮、眼睛發黃,是指火從陰中出來,並不是說鼻出血從陰中來。這裡說的太陽、陽明,是指鼻出血從哪裡出來的經絡,並不是說病在陽經就沒有陰經的影響。

鼻出血的病人不能出汗,出汗後額頭會凹陷,脈象急促,眼睛直視不能眨眼,睡不著覺。血和汗都是陰液,鼻出血的病人再出汗,陰液就會嚴重受損。脈象是血的府舍,額頭凹陷是因為額頭兩側的動脈因失血而凹陷。脈象急促是因為寸口脈血氣不足而失去柔軟,像樹木沒有水分枝條就會僵硬。眼睛直視不能眨眼,睡不覺,是因為陰氣耗損,陽氣獨盛。經書說:「奪血者無汗」,就是這個道理。

病人面色蒼白,沒有寒熱,脈象沉弦的,是鼻出血;脈象浮弱,按之絕的,是下血;煩躁咳嗽的,一定是吐血。面色蒼白是因為失血,沒有寒熱說明不是外感。鼻出血因外感引起的,脈象一定是浮大,陽氣盛;鼻出血因內傷引起的,脈象應該是沉弦,陰氣盛。雖然和前面尺脈浮不同,但都是陰氣不寧。如果脈象浮弱,按之絕,是失血太多,陰脈不充。煩躁咳嗽,是血從上溢,心肺燥熱。這些都是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才能診斷出來的。

吐血、咳嗽、氣逆上衝,脈象數而有熱,不能平臥的,會死。脈象數、身體發熱,是陽氣獨盛;吐血、咳嗽、氣逆上衝、不能平臥,是陰液受損。陰液受損,陽氣獨盛,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死亡。

喝酒的人咳嗽,一定會吐血。這是因為飲酒過度造成的。酒的熱毒積聚在胃裡,熏蒸到肺部就會咳嗽。時間長了,肺絡受熱傷,血就會隨著咳嗽吐出來。說這是因為飲酒過度造成的,意思是應該治療酒的熱毒,不應該治療血。

寸口脈弦而大,弦代表脈象減弱,大代表脈象虛大。減弱代表寒,虛大代表虛。虛寒交搏,稱為革脈。婦女則會出現半產漏下,男子則會出現失血。

這一點在虛勞病中已經講過,仲景再次提及,是指失血的證候,是由於虛寒引起的。

失血的病人不能發汗,出汗後會寒慄發抖。失血就是損傷了陰液,再發汗,陽氣也會受損。陽氣受損,外邪不能抵禦,所以寒慄;陰液受損,內部不能溫養,所以身體顫抖。之前鼻出血再出汗,是耗損了陰液,現在連陽氣也受損了,都是粗心大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