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金匱要略心典》~ 卷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

1.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儘自愈。

癰膿。胃中有癰。膿從嘔出也。是因癰膿而嘔。膿盡癰已。則嘔自愈。不可概以止吐之藥治之也。

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支飲。

嘔家必有停痰宿水。先嘔卻渴者。痰水已去。而胃陽將復也。故曰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因熱飲水過多。熱雖解而飲旋積也。此嘔因積飲所致。故曰此屬飲家。嘔家本渴。水從嘔去故也。今反不渴者。以宿有支飲在心下。愈動而愈出也。故曰此屬支飲。

問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飲。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令脈反弦。故名曰虛。

白話文:

在治療嘔吐的患者時,如果發現有癰膿的情況,不應該直接用止吐的藥物來處理嘔吐。因為這種嘔吐是由於體內有癰膿所引起,一旦膿液排出乾淨,嘔吐自然就會好轉。

這裡所說的「癰膿」,是指胃裡有癰疽,膿液會通過嘔吐的方式排出體外。因此,嘔吐是由於癰膿存在而產生的症狀,一旦癰疽消失,膿液排空,嘔吐自然就會停止。所以,不能一概使用抑制嘔吐的藥物來治療這種情況。

如果患者先是嘔吐然後感到口渴,這表明病情即將好轉;相反,若是先感到口渴然後開始嘔吐,則表示水液在心下部位停留,這通常與水飲積聚有關,屬於水飲病的範疇。嘔吐的患者本來就容易感到口渴,但若出現嘔吐後反而不感到口渴的情況,這是因為心下部位有舊存的水飲(支飲),隨著嘔吐動作更加活躍而持續排出,所以才沒有口渴感,這也歸類為支飲的問題。

嘔吐的患者往往伴有積痰和舊存的水液。先嘔吐後感到口渴,意味著痰和水已經被排出,而且胃的陽氣正在恢復,因此說這是病情好轉的跡象。反之,先感到口渴然後嘔吐,通常是因為過量飲用熱水導致熱雖解除但水分積聚,這種嘔吐是由積聚的水飲引起的,故稱為水飲病。嘔吐的患者本來就會口渴,因為嘔吐會帶走水分,但現在不口渴,是因為心下部位有舊存的大量水飲(支飲),嘔吐時會不斷排出,因此稱之為支飲。

有人問道:如果患者的脈象快速,快速通常代表有熱,按理應能消化食物並想喝水,但為什麼反而會嘔吐呢?老師回答:這是因為之前發汗治療,導致陽氣衰弱,膈間的氣也變得虛弱,脈搏因此變得快速。這種快速是外來的熱象,並不能促進食物消化,而胃中則因虛弱而寒冷。脈象弦細則表示身體虛弱,胃氣不足。如果早上吃的食物到晚上就會吐出,這就轉變成了「胃反」的病症。寒氣積於上部,如果醫生錯誤地使用下泄的療法,會使脈象變得更弦細,這種情況就被稱為「虛」。

脈數為熱。乃不能消穀引飲而反吐者。以發汗過多。陽微膈虛所致。則其數為客熱上浮之數。而非胃實氣熱之數矣。客熱如客之寄。不久即散。故不能消穀也。脈弦為寒。乃不曰寒而曰虛者。以寒在於上。而醫反下之所致。故其弦非陰寒外加之弦。而為胃虛生寒之弦矣。胃虛且寒。

陽氣無餘。則朝食暮吐而變為胃反也。讀此知數脈弦脈。均有虛候。曰熱曰寒。蓋淺之乎言脈者耳。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營虛。營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此因數為客熱。而推言脈微而數者。為無氣而非有熱也。氣者營之主。故無氣則營虛。營者血之源。故營虛則血不足。營衛俱虛則胸中之積而為宗氣者少矣。故胸中冷。

白話文:

脈搏跳動快速表示體內有熱。如果這樣的情況下無法消化食物、反而誘發嘔吐,通常是因為出汗過度,導致身體陽氣衰弱及胸膈部位空虛所引起。這種快速的脈象,代表的是一種暫時性的熱氣上浮現象,並非胃部實質性熱病的表現。這種「客熱」就像暫時停留的客人,很快就會消失,因此影響到消化功能。

脈搏弦緊常被視為寒象,但這裡不直接稱為寒,而是說「虛」,這是因為寒氣停留在身體上部,而醫生卻錯誤地使用了下泄的治療方法導致的。因此,這種弦緊脈象並非外界寒氣直接侵襲的結果,而是由於胃部虛弱而產生的內寒現象。胃既虛弱又寒涼,

如果身體陽氣不足,可能會出現早上進食後到晚上就吐出的情形,這就是所謂的「胃反」。從這裡我們可以理解,即使是數脈和絃脈這樣看似對應熱或寒的脈象,都可能隱含著體虛的狀況。簡單地說熱說寒,其實是對脈象理解得比較表面。

當手腕的寸口脈摸起來細微且快速時,細微代表氣血不旺,氣血不旺進一步表示營養能量(營氣)不足,營養能量不足則血液量不夠,血液不足就會導致胸部感到寒冷。

這裡講述的是,因為快速脈象通常與客熱相關,但若脈象同時細微且快速,這實際上反映的是氣的缺乏,而非真正的熱象。氣是營氣的基礎,因此缺乏氣就會導致營氣不足;營氣是血液生成的根源,營氣不足自然會導致血液不足。當營衛之氣都處於虛弱狀態時,胸中積蓄的生命力(宗氣)就會減少,因而感覺到胸部寒冷。

合上二條言之。客熱固非真熱。不可以寒治之。胸中冷亦非真冷。不可以熱治之。是皆當以溫養真氣為主。真氣、沖和純粹之氣。此氣浮則生熱。沉則生冷。溫之則浮焰自收。養之則虛冷自化。若熱以寒治。寒以熱治。則真氣愈虛。寒熱內賊。而其病益甚矣。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此因胃氣無餘。變為胃反。而推言其病之並在於脾也。夫胃為陽。脾為陰。浮則為虛者。胃之陽虛也。澀則傷脾者。脾之陰傷也。谷入於胃而運於脾。脾傷則不能磨。脾不磨則穀不化。而朝食者暮當下。暮食者朝當下。若穀不化。則不得下。不得下。必反而上出也。夫脾胃、土也。

白話文:

綜合以上兩點來講,所謂的「客熱」並非真正的熱症,因此不應用寒性藥物來治療;同樣地,胸部感到的寒意也非真正的寒症,不應用熱性藥物來治療。這些情況都應該以溫和滋養體內的真氣為主要治療原則。這裡所說的真氣,是指那種沖和、純粹的生命能量。當這股氣向上浮動時,可能會產生熱象;當它下沉時,則可能引發寒感。適當的溫煦可以使過度上浮的熱氣得到收斂,細心的滋養則能化解虛弱引起的寒意。相反,如果遇到熱症就用寒性藥物、寒症就用熱性藥物來治療,這樣只會讓真氣更加虛弱,導致寒熱之氣在體內相互侵擾,病情反而會加劇。

當趺陽脈出現浮且澀的脈象時,浮代表著虛弱,澀則表示傷害到了脾胃。脾胃受傷,則無法正常消化食物,導致早晨吃下的食物到傍晚時會吐出,晚上吃的食物則在早晨吐出,食用過的穀物無法被身體消化吸收,這種狀況被稱為「胃反」。如果脈象呈現緊澀,那麼這種病就更難治療了。

這是因為胃氣已經衰弱至極,轉變成了「胃反」的病症,並且可以進一步推知此病同時影響到了脾臟。胃屬陽,脾屬陰。脈象浮現表示陽氣虛弱,這裡指的是胃的陽氣虛;脈象澀則意味著傷及了陰分,這裡特指脾的陰分受損。食物進入胃中,需要通過脾的運化作用來消化。一旦脾臟受傷,就無法進行有效的消化,進而導致食物無法正常被身體吸收利用。通常來說,早晨吃的食物應在傍晚時消化完畢,晚上吃的食物則應在早晨消化完畢。但若食物無法被消化,就會停留在胃中,最終不得不逆流而上,導致嘔吐。脾胃在五行中屬土,

土德本緩。而脈反緊。則肝有餘。土氣本和。而脈反澀。則血不足。臟真不足。而賊邪有餘。故曰難治。

病人慾吐者。不可下之。

病人慾吐者。邪在上而氣方逆。若遽下之。病氣必與藥氣相爭。而正乃蒙其禍矣。否則裡虛邪入。病氣轉深。或痞或利。未可知也。故曰不可下之。

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愈。

噦而腹滿者。病在下而氣溢於上也。與病人慾吐者不同。故當視其前後二陰。知何部不利而利之。則病從下出。而氣不上逆。腹滿與噦俱去矣。

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

胸中、陽也。嘔而胸滿。陽不治而陰乘之也。故以吳茱萸散陰降逆。人參、薑、棗補中益陽氣。

白話文:

土地的特性是柔和緩慢的。如果脈象反而變得緊繃,這表示肝氣過盛。土的氣質本應平和,但脈象卻呈現遲滯,這意味著血液不足。臟腑的真元不足時,外來的邪氣就會佔據優勢,因此說這種情況較難治療。

當病人有想吐的感覺時,不應該使用下瀉的治療方法。

病人想吐,表示邪氣停留在上部且氣機正在上逆。如果匆忙使用下瀉的藥物,病氣可能會與藥物的性味相衝突,導致身體的正氣受到傷害。不然就是使得體內虛弱,讓邪氣進一步侵入,使病情更加嚴重,可能會出現胸悶或腹瀉等不同的症狀,因此說不應該使用下瀉法。

如果嘔吐伴有腹部脹滿,應觀察其大小便的狀況,瞭解哪個部位不暢通,然後疏通它,疾病就能痊癒。

嘔吐加上腹部脹滿,是病根在下而氣向上逆行的表現,與單純想吐的情況不同。因此需要觀察病人的大小便,確定是哪個系統不暢,然後對症疏通,這樣疾病就能隨著排泄而出,氣不上逆,腹部脹滿和嘔吐的症狀就會消失。

若是嘔吐並且感到胸部脹滿,可以使用【吳茱萸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胸部屬於陽分,嘔吐加胸滿,表示陽氣未能正常運作而被陰寒之氣所侵犯。因此使用【吳茱萸湯】可以溫陽降逆,吳茱萸能助陰氣下降;人參、生薑和大棗則能補充中氣、增強陽氣。

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乾嘔吐涎沫。上焦有寒也。頭者諸陽之會。為陰寒之邪上逆而痛。故亦宜茱萸湯。以散陰氣而益陽氣。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邪氣乘虛。陷入心下。中氣則痞。中氣既痞。升降失常。於是陽獨上逆而嘔。陰獨下走而腸鳴。是雖三焦俱病。而中氣為上下之樞。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黃連、黃芩苦以降陽。半夏、乾薑辛以升陰。陰升陽降。痞將自解。人參、甘草則補養中氣。以為交陰陽通上下之用也。

白話文:

吳茱萸湯的配方如下:

  • 吳茱萸:一升
  • 人參:三兩
  • 生薑:六兩
  • 大棗:十二枚

將上述四味藥材,加入五升水中煎煮,煮至剩餘三升,溫熱後分次服用,每次約七合,每日服用三次。

對於出現乾嘔、吐涎沫、以及頭痛症狀的患者,吳茱萸湯是主要治療方劑。

乾嘔吐涎沫表示上焦部位有寒氣存在。頭部作為諸陽經脈匯集之處,若遭受陰寒邪氣上逆就會引發疼痛。因此,使用吳茱萸湯能有效驅散體內陰寒之氣,同時增強陽氣。

若患者出現嘔吐且伴有腸鳴、心下痞硬等症狀,則適用半夏瀉心湯來治療。

這是因為邪氣趁虛而入,滯留在心下的位置,導致中氣痞塞,進而影響到身體氣機的升降。於是,陽氣單獨上逆造成嘔吐,陰氣單獨下行走致腸鳴。雖然這種情況可視為三焦都受到影響,但中氣作為聯繫上下焦的樞紐,治療時無需針對上或下焦,而應專注於調理中焦。

半夏瀉心湯中的黃連、黃芩具有苦味,能夠使過亢的陽氣下降;半夏、乾薑辛溫,可促進陰氣上升。通過這種陰升陽降的作用,心下痞硬的狀況自然得以緩解。此外,人參和甘草能夠補益中氣,促進陰陽協調,疏通上下氣機。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斤洗),黃芩,乾薑,人參(各三兩),甘草(三兩炙),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乾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此傷寒熱邪入里作利。而復上行為嘔者之法。而雜病肝胃之火。上衝下注者。亦復有之。半夏、生薑。散逆於上。黃芩、芍藥。除熱於裡。上下俱病。中氣必困。甘草、大棗合芍藥、生薑。以安中而正氣也。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白話文:

半夏瀉心湯的配方如下:

使用半夏(半斤,先清洗),黃芩、乾薑、人參(各三兩),炙甘草(三兩),黃連(一兩),以及大棗(十二枚)。

將上述七種材料加入十升水中煎煮,煮至剩餘六升時,去除沉澱物,再繼續煮至三升。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每日分三次服用。

對於乾嘔並且伴有腹瀉的情況,建議使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作為治療主方。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傷寒熱邪入侵體內導致腹瀉,同時熱邪向上影響引發嘔吐。同樣地,對於一些雜病中,肝火和胃火同時上衝和向下影響的情形也有類似治療適用。在這個方子中,半夏和生薑能幫助緩解向上逆行的不適;黃芩與芍藥則用於清除體內的熱邪。當上下都有病狀時,中氣必然受損,因此結合甘草、大棗以及芍藥、生薑,可以起到安定中氣、調理正氣的作用。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的具體配方如下:

黃芩,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芍藥(一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

嘔吐谷不得下者。胃中有飲。隨氣上逆。而阻其谷入之路也。故以半夏消飲。生薑降逆。逆止飲消。谷斯下矣。

小半夏湯方(見痰飲)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

病在膈上。病膈間有痰飲也。後思水者。知飲已去。故曰欲解。即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之義。夫飲邪已去。津液暴竭。而思得水。設不得。則津亡而氣亦耗。故當急與。而嘔吐之餘。中氣未復。不能勝水。設過與之。則舊飲方去。新飲復生。故宜豬苓散以崇土而逐水也。

白話文:

黃芩、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芍藥(一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以上六種材料,使用十升水進行煎煮,煮至剩下三升時,濾去藥渣。溫熱服用一升,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夜晚再多服一次。

各種嘔吐症狀,導致食物無法下嚥的情況,可以使用【小半夏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

當嘔吐且食物無法下嚥時,這是因為胃中有痰飲隨著氣向上逆行,阻礙了食物進入胃部的通道。因此,使用半夏來消除痰飲,生薔則用以降低氣的逆向流動。一旦逆流停止且痰飲消失,食物自然就能順利下嚥。

【小半夏湯】的方劑(詳見痰飲相關章節)

如果嘔吐且病情位於胸膈上方,之後出現想喝水的跡象,表示病情正在好轉,應立即給予水分。這裡所說的想喝水,是指【豬苓散】適用的情況。

病情位在胸膈上方,意味著胸膈之間可能有痰飲存在。嘔吐之後想喝水,這表明痰飲已經減退,因此說病情趨於好轉。正如先嘔吐然後感到口渴,這就是病情好轉的表現。痰飲之邪已經離去,身體津液突然減少,因而渴望喝水。如果不給及時補充水分,可能會導致體液進一步耗盡,氣力也會隨之衰弱。因此,應該迅速給予水分。但嘔吐之後,中氣尚未完全恢復,無法承受大量水分,如果過量飲水,則可能剛剛去掉舊的痰飲,新的痰飲又會產生。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豬苓散】來強化脾胃功能並排除多餘水分。

豬苓散方

豬苓,茯苓,白朮(各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脈弱便利而厥。為內虛且寒之候。則嘔非火邪。而是陰氣之上逆。熱非實邪。而是陽氣之外越矣。故以四逆湯救陽驅陰為主。然陰方上衝。而陽且外走。其離決之勢。有未可即為順接者。故曰難治。或云。嘔與身熱為邪實。厥利脈弱為正虛。虛實互見。故曰難治。四逆湯舍其標而治其本也。亦通。

白話文:

豬苓散的配方如下:

需要準備豬苓、茯苓、白朮這三種藥材,每種分量相等。

將這三味藥材磨碎成細粉,做成散劑。服用時,每次取方寸匕的量,用溫水送服。一天需服用三次。

如果出現嘔吐並且脈象弱、小便頻繁且排泄順暢、身體有輕微發熱,同時伴有手足冰冷現象的,這種情況治療起來較為困難。這種情況下,主要採用四逆湯來治療。

當脈象弱、小便通利而伴隨手足冰冷,這表明是體內虛弱且寒氣盛的徵兆。這種嘔吐並非由火邪引起,而是因為體內陰氣上逆所致;所表現的發熱也並非實熱之症,而是體內陽氣外泄的結果。因此,治療上應以四逆湯來溫陽驅寒為主。然而,當陰寒之氣上沖,而陽氣又向外散失時,這種內外分離的危急狀況,不易立即得到緩解,所以說治療起來比較困難。另有一種解釋說,嘔吐和身體發熱顯示了邪氣旺盛,而手足冰冷、小便順利及脈象弱則反映正氣虛弱,這種虛實交錯的情況也是治療困難的原因之一。四逆湯的治療重點在於強調根本,忽略表面症狀,這種理解也是合理的。

四逆湯方

附子(一枚生用),乾薑(一兩半),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嘔而發熱。邪在少陽之經。欲止其嘔。必解其邪。小柴胡則和解少陽之正法也。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半夏(一升),黃芩,人參,甘草,生薑(各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四逆湯的配方如下:

使用生附子一枚,乾薑一兩半,以及炙甘草二兩。

將上述兩味藥材與三升水一同熬煮,煮至剩下約一升二合(約為現代的600毫升),之後濾掉藥渣,將藥湯分作兩次溫熱服用。對於身體較壯實的人,可以增加到使用大附子一枚及乾薑三兩。

如果出現嘔吐並且伴有發熱的情況,建議使用小柴胡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

當嘔吐伴隨發熱時,這表示病邪滯留在少陽經脈中。要停止嘔吐,必須先排除體內的病邪。小柴胡湯是調和少陽經氣、驅除病邪的標準處方。

小柴胡湯的配方如下:

包含柴胡半斤,半夏一升,黃芩、人參、甘草、生薑各三兩,以及大棗十二枚。

將這七種藥材加入一斗水中煎煮,煮至剩餘六升(約現代的1200毫升)後,濾去藥渣。接著再次煎煮至剩下三升(約現代的600毫升),每日分三次,每次溫熱服用一升。

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

胃反嘔吐者。胃虛不能消穀。朝食而暮吐也。又胃脈本下行。虛則反逆也。故以半夏降逆。人參、白蜜益虛安中。東垣云。辛藥生薑之類治嘔吐。但治上焦氣壅表實之病。若胃虛穀氣不行。胸中閉塞而嘔者。惟宜益胃推揚穀氣而已。此大半夏湯之旨也。

大半夏湯方

半夏(二升),人參(三兩),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

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

白話文:

胃反,也就是胃的功能失常,表現為持續性嘔吐的情況,可以使用【大半夏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當胃出現反轉現象並伴有嘔吐時,這通常意味著胃的機能減弱,無法正常消化食物,因此會出現早上吃下的食物到晚上又被吐出的狀況。胃的脈象本應向下運行,一旦虛弱就會反向逆行。因此,使用半夏來抑制這種反向運動,同時加入人參和白蜜來補益虛弱的脾胃,穩定中焦。東垣(李杲)指出,像生薑這類辛味藥物可以治療嘔吐,但它們主要適用於上焦氣機壅滯、表實之症。如果是由於胃虛導致穀物無法下行,胸口憋悶而引發的嘔吐,最合適的方法是增強胃氣,促進穀氣流通。這正是【大半夏湯】的治療原理。

大半夏湯方

所需材料包括:半夏二升、人參三兩、白蜜一升。

制備方法:將上述三味藥材與十二升水混合,再將蜜融入水中並攪拌二百四十次,然後煮煎至剩下二升半的藥液。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剩餘的分量可再分次服用。

至於吃完食物馬上就吐出的情況,則建議使用【大黃甘草湯】作為治療方案。

經云。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也。若下既不通。必反上逆。所謂陰陽反作。氣逆不從。食雖入胃。而氣反出之矣。故以大黃通其大便。使濁氣下行濁道。而嘔吐自止。不然。止之降之無益也。東垣通幽湯治幽門不通。上衝吸門者。亦是此意。但有緩急之分耳。

再按、經云。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夫陽氣、天氣也。天氣閉。則地氣干矣。雲霧出於地。而雨露降於天。地不承。則天不降矣。可見天地陰陽。同此氣機。和則俱和。乖則並乖。人與天地相參。故肺氣象天。病則多及二陰脾胃。大小腸象地。

白話文:

古文說:「經典上提到,清揚的氣向上竅而出,污濁的氣向下竅而排。源自天空的自然趨向上方,源於大地的自然趨向下方。如果下方的通道不通暢,這些氣就會反向向上逆行。這就所謂的陰陽順序顛倒,氣機逆亂而不順從常態。即使食物已經進入胃中,氣體反而會反流而出。因此使用大黃來疏通大便,促使污濁之氣通過下體排出,這樣嘔吐自然就會停止。如果不這樣做,僅僅試圖止嘔或降逆,是沒有實際幫助的。李東垣所創的通幽湯用於治療幽門阻塞,氣向上衝至咽喉部位的情況,也是基於這樣的道理,只是在治療時需根據具體情況,區分緩急。

另外,經典又說:當陽氣受到阻塞時,地氣則會矇蔽清明。如果雲霧不清潔,那麼應在天上的白露就不能降下。這裡的陽氣指的是天氣,當天氣的運行受阻,地氣也會跟著受影響。雲霧由地而生,而雨露由天而降,如果地面不能承接,天上也就無法降下雨露。由此可見,天地之間的陰陽之氣,遵循相同的運行規律,它們和諧時一切都和諧,失調時則共同失調。人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與天地相互參照,因此人的肺氣就像天一樣,一旦生病,常涉及到下部的二陰,即脾胃,以及象徵大地的小腸和大腸。

病則多及上竅。丹溪治小便不通。用吐法以開提肺氣。使上竅通而下竅亦通。與大黃甘草湯之治嘔吐。法雖異而理可通也。

大黃甘草湯方

大黃(四兩),甘草(一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豬苓散治吐後飲水者。所以崇土氣。勝水氣也。茯苓澤瀉湯治吐未已。而渴欲飲水者。以吐未已。知邪未去。則宜桂枝、甘、姜散邪氣。苓、朮、澤瀉消水氣也。

白話文:

當人體生病時,常會影響到上部的孔竅。丹溪治療小便不暢通的情況,使用催吐的方式來提升肺氣,使得上部的孔竅暢通,進而下部的孔竅也會跟著疏通。這種方法雖然和使用大黃甘草湯治療嘔吐的方法不同,但其背後的原理是可以相通的。

大黃甘草湯方

所需材料:大黃四兩、甘草一兩。將這兩味藥材加入三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一升,然後分成兩次溫熱服用。

如果出現胃部逆轉,同時伴有嘔吐和口渴想喝水的症狀,可以使用茯苓澤瀉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至於豬苓散,適用於嘔吐之後想要喝水的情況,其目的是強化脾胃機能以剋制水濕。而茯苓澤瀉湯則是用於嘔吐尚未停止,並且有強烈口渴想喝水的病人。因為嘔吐還在持續,可推斷邪氣未完全排除,因此需要使用桂枝、甘草、乾薑來疏散邪氣,同時配合茯苓、白朮、澤瀉來消除體內積聚的水濕。

茯苓澤瀉湯方

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桂枝(各二兩),白朮(三兩),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吐後水去熱存。渴欲得水。與前豬苓散證同。雖復貪飲。亦止熱甚而然耳。但與除熱導水之劑足矣。乃復用麻黃、杏仁等發表之藥者。必兼有客邪鬱熱於肺。不解故也。觀方下云。汗出即愈。可以知矣。曰兼主微風脈緊頭痛者。以麻、杏、甘、石。本擅驅風發表之長耳。

白話文:

茯苓澤瀉湯的配方如下:

  • 茯苓:半斤
  • 澤瀉:四兩
  • 甘草:二兩
  • 桂枝:二兩
  • 白朮:三兩
  • 生薑:四兩

將上述六味藥材加入十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三升時,再加入澤瀉繼續煎煮,直至縮減為二升半。煎好的藥湯溫熱後分次服用,每次約八合(約240毫升),一天三次。

如果患者在嘔吐之後感到口渴想喝水且不斷飲水,這種情況適用《文蛤湯》來治療,此方同時也能緩解輕微的風寒症狀及脈搏緊張、頭痛等問題。

嘔吐之後,雖然體內水分減少但熱象仍存,患者會渴望喝水,這與先前所述的豬苓散適應癥相似。即便病人極度口渴,也只是因為體內熱盛所致。因此,使用能清除熱氣並引導水液排出的藥物就已足夠。但如果還需要加上麻黃、杏仁等發汗解表的藥物,那麼這表明除了內熱之外,還有外來的風寒邪氣困擾在肺部未解。從方劑說明中提到“服藥後出汗就會痊癒”可見一斑。而說到此方同時也能應對微風、脈搏緊張及頭痛,這是因為麻黃、杏仁配合甘草和石膏,本就有很好的驅風解表功效。

文蛤湯方

文蛤(五兩),麻黃,甘草,生薑(各三兩),石膏(五兩),杏仁(五十粒),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即愈。

乾嘔吐逆。吐涎沫。半夏乾薑散主之。

乾嘔吐逆。胃中氣逆也。吐涎沫者。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與前乾嘔吐涎沫頭痛不同。彼為厥陰陰氣上逆。此是陽明寒涎逆氣不下而已。故以半夏止逆消涎。乾薑溫中和胃。漿水甘酸。調中引氣止嘔噦也。

白話文:

文蛤湯方

藥材:文蛤(五兩)、麻黃、甘草、生薔(各三兩)、石膏(五兩)、杏仁(五十粒)、大棗(十二枚)。

將上述七種藥物,加入六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二升的液體,溫熱後分次服用一升。服用後出汗則表示病情好轉。

對於乾嘔、嘔吐感、以及吐出唾液泡沫的症狀,建議使用「半夏乾薑散」作為治療方案。

乾嘔、嘔吐感及唾液泡沫的出現,反映了胃中的氣向上逆行。而唾液泡沫的狀況,代表上焦部位存在寒氣,導致口中分泌過多唾液。這種情況與之前的乾嘔、唾液泡沫及頭痛不同,前者是由於厥陰經的陰氣上逆所致,而這裡則是陽明經寒性涎沫無法順利下降所引起。因此,使用半夏可以抑制嘔逆並消除多餘唾液,乾薔能夠溫暖中焦、調和胃部機能。另外,加入味道甘酸的漿水,有助於調整中焦機能、引導氣機下行,從而緩解嘔吐及噦逆的症狀。

半夏乾薑散方

半夏,乾薑(各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頓服之。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薑半夏湯主之。

寒邪搏飲。結於胸中而不得出。則氣之呼吸往來。出入升降者阻矣。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皆寒飲與氣。相搏互擊之證也。且飲、水邪也。心、陽臟也。以水邪而逼處心臟。欲卻不能。欲受不可。則徹心中憒憒然無奈也。生薑半夏湯。即小半夏湯。而生薑用汁。則降逆之力少。而散結之力多。乃正治飲氣相搏。欲出不出者之良法也。

白話文:

【半夏乾薑散方】

藥材:半夏、乾薑(兩者份量相等)

做法:將上述兩味藥物搗碎成細末。取方寸匕(約等於現在的3克)的藥末,使用一升半(約450毫升)的米漿水,加熱煮至剩餘七合(約180毫升)。一次喝完。

適用症狀:當病人感到胸口好像喘不過氣來但又不是真正的喘,感覺像要嘔吐但又吐不出,像有東西噎在喉嚨卻又咽不下,整個人心中感到非常不安、煩躁,無法言喻的不適時,可使用【生薑半夏湯】進行治療。

解釋:寒邪與體內積飲結合,淤積在胸口而難以排出,導致氣息往來、升降出入受到阻礙,因而出現類似喘息、嘔吐、噎塞的症狀,這些都是寒飲與氣相抗衡、衝突的表現。積飲屬於水濕邪氣,而心臟屬陽,水濕邪氣侵犯心臟周圍,身體既想排除它又難以做到,接受它又不適當,因此造成整個心胸部位極度不適,讓人感到無所適從。生薑半夏湯實際上是小半夏湯的變體,其中生薑使用其汁液,相比起整塊使用,其下降逆氣的力量減弱,但分解痰飲、消除瘀結的作用增強,是針對寒飲與氣相搏、欲出而不得的病症的一個很好的治療方法。

生薑半夏湯方

半夏(半升),生薑(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嘔止。停後服。

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

乾嘔噦非反胃。手足厥非無陽。胃不和。則氣不至於四肢也。橘皮和胃氣。生薑散逆氣。氣行胃和。嘔噦與厥自已。未可便認陽虛而遽投溫補也。

橘皮湯方

橘皮(四兩),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白話文:

生薑半夏湯的配方如下:

所需材料:半夏(半升)、生薔薑(榨汁一升)。

製法與用法:首先,使用三升水來煮半夏,煮至剩下二升的液體,然後加入生薑汁一升,繼續煮至剩下一升半的湯液。待湯液稍涼後,分成四份服用,每天三次,夜晚一次。如果嘔吐停止,則可停止後續服用。

對於乾嘔嘔吐或伴有手足冰冷的症狀,可以使用橘皮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

這裡所說的乾嘔嘔吐並非反胃現象,手足冰冷也不等同於體內陽氣不足。當胃部功能失調時,氣血無法順利達到四肢,進而引起這些症狀。橘皮能夠調和胃部氣機,生薑則能驅散逆氣。當氣血流通暢通,胃部功能恢復正常時,嘔吐、嘔逆以及手足冰冷的問題自然會緩解。因此,在未確認是陽氣虛弱的情況下,不應匆忙使用溫補藥物治療。

橘皮湯的配方及用法如下:

所需材料:橘皮(四兩)、生薑(半斤)。

製法與用法:將這兩種材料加入七升水中煮沸,煮至剩下三升的湯液,溫熱時分次服用一升,一般來說,服用後症狀即可得到緩解。

噦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

胃虛而熱乘之。則作噦逆。橘皮、生薑。和胃散逆。竹茹除熱止嘔噦。人參、甘草、大棗。益虛安中也。

橘皮竹茹湯方

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甘草(五兩),人參(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夫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六腑為陽。陽者主外。陽絕不通於外。為手足寒。陽不外通。則並而上行。為上氣腳縮也。五臟為陰。陰者主內。陰絕不守於內。則下利不禁。甚者不交於陽。而隧道痹閉。為手足不仁也。

白話文:

對於噦逆(即嗝氣、打嗝)的狀況,主要使用【橘皮竹茹湯】來治療。

當胃部虛弱而受到熱氣侵犯時,便會產生噦逆的症狀。在這個方子中,橘皮和生薔能調和胃部機能並減緩噦逆;【和胃散】也有助於緩解此類不適。竹茹則有清除熱氣、制止嘔吐和噦逆的作用。人參、甘草以及大棗能夠增強體力、安撫中焦(指胃部及附近區域)。

以下是【橘皮竹茹湯】的具體配方:

  • 橘皮:二斤
  • 竹茹:二升
  • 大棗:三十枚
  • 生薑:半斤
  • 甘草:五兩
  • 人參:一兩

將上述六種藥材,加入一斗水中煎煮,直至剩下三升的藥液。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每日分三次服用。

當六腑的氣息在外表現出衰竭之象時,會出現手足冰冷、呼吸急促且腿部收縮的症狀。若五臟的氣息在內部衰竭,則會有無法控制的腹瀉,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手足麻木無感。

六腑屬陽性,主導身體的外在功能。陽氣如果無法正常向外輸送,就會造成手足寒冷;同時,陽氣積聚向上,引發上氣和腳部收縮的現象。五臟屬於陰性,負責身體內部的調節。陰氣衰竭無法固守內部,會導致腹瀉不止;更嚴重時,陰陽無法交感,身體的氣血通道受阻,進而引起手足麻木的症狀。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沉為里為下。沉中見弦。為少陽之氣滯於下而不得越。故下重。大為邪盛。又大則病進。故為未止。徐氏曰。微弱者。正衰邪亦衰也。數為陽脈。於微弱中見之。則為陽氣將復。故知利慾自止。雖有身熱。勢必自已。不得比於下利熱不止者死之例也。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下利厥冷無脈。陰亡而陽亦絕矣。灸之所以引既絕之陽。乃厥不回。脈不還。而反微喘。殘陽上奔。大氣下脫。故死。下利為土負水勝之病。少陰負趺陽者。水負而土勝也。故曰順。

白話文:

如果下利(腹瀉)時脈象沉且弦,表示腹部有沉重感。若脈象洪大,意味著病情尚未停止。假如脈象微弱且快速,這顯示疾病即將自行停止。即使病人發燒,也不會危及生命。

“沉”代表病在裡,且向下影響。脈象沉中帶弦,意味著少陽的氣機在下部受到阻滯,無法疏通,因此感到腹部沉重。“大”代表邪氣旺盛,且脈象增大通常意味著病情在進展,所以說病情尚未停止。徐氏指出,脈象微弱代表正氣(體內的正常機能)衰弱,邪氣也隨之減弱。“數”是陽性的脈象,在微弱的脈搏中出現數象,表明陽氣即將恢復,因此可以推斷腹瀉即將自然停止。即便伴有體溫升高,情況也會自行好轉,不會像腹瀉加高熱不退那樣致命。

如果腹瀉時手腳冰冷,且脈搏微弱難尋,進行灸療後身體仍不回暖,或者即使灸療後脈搏沒有恢復,反而出現微弱的喘息,這是因為僅存的陽氣向上逆衝,生命之氣下陷脫失,故此狀況下預後不良,可能導致死亡。腹瀉伴隨著手足厥冷、無脈,代表陰精衰竭,陽氣也跟著衰竭。灸法本用來召回幾乎消失的陽氣,但若手足依然冰冷,脈搏不回復,且出現微喘,這是殘餘陽氣上竄、生命之氣下脫的徵兆,故而判斷為死亡之兆。腹瀉本質上是脾胃(土)功能受損,水濕過盛的表現。在少陰與趺陽(分別代表腎水和胃土)的相對關係中,如果少陰處於負面(這裡指腎水不過盛),而趺陽相對佔優(胃土功能相對較強),這種情況被視為病情向好的方向發展,即“順”。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脈緊為未解。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愈。

微熱而渴者。胃陽復也。脈弱者。邪氣衰也。正復邪衰。故令自愈。脈數、亦陽復也。微熱汗出者。氣方振而勢外達。亦為欲愈之候。設脈緊則邪尚盛。必能與正相爭。故為未解。脈數而渴。陽氣已復。亦下利有微熱而渴之意。然脈不弱而數。則陽之復者已過。陰寒雖解。而熱氣轉增。

將更傷陰而圊膿血也。弦脈陰陽兩屬。若與發熱身汗並見。則弦亦陽也。與脈數有微熱汗出正同。故愈。

白話文:

排便次數增多伴有輕微發燒且感到口渴。如果脈象較弱,這表明身體能夠自行康復。如果排便次數增多且脈搏快速,同時有輕微發燒和出汗,也是身體趨向自愈的跡象。然而,如果脈象緊繃,表示病情尚未緩解。當排便次數增多時,脈搏快速且感到口渴,一般來說會自愈,但如果症狀沒有好轉,很可能就會出現排泄物中帶有膿血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仍有熱毒的緣故。如果排便次數增多時,脈象反而變得弦緊,但伴隨著發熱和全身出汗,這也是即將康復的信號。

稍微發燒且感到口渴,這代表胃部的陽氣正在恢復。脈象弱是邪氣減弱的表現。當身體的正氣恢復而邪氣衰退時,身體就能自我痊癒。脈搏快速同樣意味著陽氣在恢復。如果有輕微發燒並且出汗,這顯示身體的氣正在振作並向外散發,也是即將康復的徵兆。如果脈象緊繃,則表示邪氣仍然旺盛,會與正氣對抗,因此病狀未解。脈搏快速且口渴,說明陽氣已經恢復,就如同排便次數增多時伴有輕微發燒和口渴的狀況,但此時脈搏不僅不弱反而快速,這意味著陽氣的恢復已經過度,雖然陰寒之氣得以解除,但過多的熱氣反倒可能進一步損傷陰液,導致排泄物中帶有膿血。

弦脈通常與陰陽兩方面都相關,如果伴隨著發熱和全身出汗一同出現,那麼弦脈在此情況下也反映陽氣的一面,這和脈搏快速、有輕微發燒及出汗的狀況相似,因此也是疾病好轉的跡象。

按、上數條。皆是傷寒邪氣入里之候。故或熱或渴。或汗出。或脈數。陽氣既復。邪氣得達則愈。若雜病濕熱下利之證。則發熱口渴脈數。均非美證。內經云。下利身熱者死。仲景云。下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蓋內經所言者。雜病濕熱下利之證。仲景所言者。傷寒陰邪內入之證。二者不可不分也。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下利氣者。氣隨利失。即所謂氣利是也。小便得利。則氣行於陽。不行於陰而愈。故曰當利其小便。喻氏所謂急開支河者是也。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

寸浮數者。陽邪強也。尺中澀者。陰氣弱也。以強陽而加弱陰。必圊膿血。

白話文:

根據以上幾條記載,都是在描述傷寒邪氣侵犯人體內部的症狀。因此,可能出現發熱、口渴、出汗或脈搏快速等現象。一旦陽氣恢復,邪氣得以排出體外,病情就會好轉。然而,若是雜病中的濕熱引起的腹瀉症狀,同樣有發熱、口渴、脈搏快等表現,這些卻不是好的徵兆。《內經》提到,腹瀉伴隨身體發熱的情況是危險的。張仲景則說,腹瀉時手腳不冰冷反而發熱的,則不至於危及生命。這裡,《內經》所指的,是雜病中濕熱導致的腹瀉;而張仲景所述,是指傷寒邪氣深入體內的情況。這兩種情況必須區分清楚。

對於腹瀉伴有氣虛的患者,應該通過促進小便排泄來治療。

這裡所說的「下利氣者」,是指腹瀉過程中伴隨著氣的流失,也就是所謂的「氣利」。如果能夠使小便通暢,那麼氣就會趨向於陽分運行,不再滯留在陰分,從而達到治療效果。這就是喻嘉言所提倡的「急開支河」理論。

如果腹瀉時,寸脈(手腕上方的脈搏)呈現浮數(跳動明顯且速度快)的特徵,而尺脈(手腕下方的脈搏)則感覺細澀,這表明病情很可能會導致排泄膿血。

寸脈的浮數顯示陽邪勢力強大,而尺脈的細澀反映陰氣衰弱。強盛的陽邪影響到已經虛弱的陰氣時,就很可能會引起排泄出膿血的症狀。

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清與圊同。即完穀也。是為裡虛氣寒。乃不溫養中土。而反攻令汗出。則陽氣重虛。陽虛者。氣不化。故脹滿。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喻氏曰。下利脈沉遲。而面少赤。身微熱者。陰盛而格陽在上在外也。若其人陽尚有根。其格出者。終必復返。陽返而陰未肯降。必鬱冒少頃。然後陽勝而陰出為汗。陰出為汗。陰邪乃解。自不下利矣。陽入陰出。儼有龍戰於野。其血玄黃之象。病人能無微厥乎。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白話文:

患者出現腹瀉,排泄物為完全未消化的食物(清穀)。這種情況下,不應該強行治療外表症狀。如果讓患者出汗,必然會導致腹部脹滿不適。

這裡的「清」與「圊」相通,指的是完全的穀物排泄,這表明內臟機能虛弱且體內寒氣過盛。這是因為中焦脾胃未能得到溫暖和調理,反而強迫出汗,會進一步耗損陽氣,導致陽氣嚴重不足。陽氣不足時,身體的氣無法正常運化,因此會產生脹滿感。

當腹瀉伴有沉緩的脈象,且患者面部略帶紅色、身體有輕微發熱時,若腹瀉物依然是未消化的穀物,此人可能會經歷一陣頭暈、出汗然後症狀得以緩解。病人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輕微的手腳冰冷現象。這是因為面部看似有陽氣上浮(戴陽),實際上是下部(脾胃)虛弱的緣故。

喻嘉言說:腹瀉時脈象沉緩,面部略紅且身體有輕微發熱,這表明陰寒之氣旺盛,使得陽氣被逼迫到身體上部和外表。若患者的陽氣尚存根基,那麼被逼出的陽氣最終會返回。當陽氣回歸而陰寒之氣不甘心退去時,就會有一段時間的鬱悶昏冒,隨後陽氣佔據上風,陰寒之氣隨汗液排出,陰邪得以解除,腹瀉也自然停止。這個過程猶如《易經》所描述的「龍戰於野,其血玄黃」,體內陰陽交戰,病人難免會有輕微的手足逆冷現象。

如果腹瀉之後脈搏消失,手腳冰冷,經過一段時間(大約一天一夜)後,如果脈搏恢復且手腳回溫,那麼病人有望康復;反之,如果脈搏沒有恢復,則預示著死亡。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者。陰先竭而陽後脫也。是必俟其晬時經氣一周。其脈當還。其手足當溫。設脈不還。其手足亦必不溫。則死之事也。

下利後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

下利腹脹滿。里有寒也。身體疼痛。表有邪也。然必先溫其里。而後攻其表。所以然者。裡氣不充。則外攻無力。陽氣外泄。則裡寒轉增。自然之勢也。而四逆用生附。則寓發散於溫補之中。桂枝有甘、芍。則兼固里於散邪之內。仲景用法之精如此。

四逆湯方(見上),

桂枝湯方

桂枝,白芍,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排便後如果脈搏消失,並且手腳冰冷,這代表體內的陰液先行耗盡,隨後陽氣也脫離。這種情況下,必須等待約一整天的時間,讓體內的氣血循環一個週期,這時脈象應該會恢復,手腳也會回溫。如果脈象沒有恢復,手腳依然冰冷,那便是即將面臨死亡的徵兆。

排便後如果腹部脹滿,全身疼痛,治療上應先溫暖內臟機能,然後再處理表面的病邪。溫暖內臟可使用四逆湯,而解除表面病邪則適合使用桂枝湯。

排便後腹部脹滿,表示內有寒氣;全身疼痛,則是外有邪氣侵犯。但治療時必須優先溫暖內臟,之後才對付表面的邪氣。這樣做的原因是,如果內在能量不足,對外的抵抗就會無力;陽氣若向外流失,內部的寒氣就會更加嚴重,這是根據身體自然運作規律而來的。四逆湯使用生附子,能在溫補的同時蘊含散寒的作用;而桂枝湯中含有的白芍和甘草,則能在驅邪的同時兼顧固守內臟。張仲景在用藥上的精妙之處就在這裡。

四逆湯的配方(詳見上方)

桂枝湯的配方

桂枝、白芍、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稀熱粥一升。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下利脈反滑者。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有裡虛臟脫者。亦有裡實腑閉者。昔人所謂利者不利是也。按之心下堅。其證的矣。脈雖不實大。而亦未見微弱。自宜急下。使實去則利止。通因通用之法也。脈遲為寒。然與滑俱見。則不為寒而反為實。以中實有物。能阻其脈行之機也。夫利因實而致者。實不去則利不已。

白話文:

上方所列五味藥物,應先細碎地搗爛,然後使用七升水,以小火慢煎,煮至剩下三升液體。接著,去除藥渣,調整藥液至適宜的溫度,每次服用一升。服用後不久,應再飲用一碗稀薄且加溫的粥,以增強藥效。之後,應保暖覆蓋身體約一個時辰左右,如果全身微微出汗,則效果更佳。但注意,不可讓汗水如流水般大量排出,否則疾病難以痊癒。倘若一服藥後即出汗,且病情好轉,則停止後續服藥。

若下利(腹瀉)時,脈象在寸、關、尺三部均表現平和,但按壓心下部位感覺堅硬,應立即使用[大承氣湯]進行峻下治療。若下利時脈象遲緩且滑,這代表病實,且腹瀉未見停止跡象,也應迅速使用大[承氣湯]進行治療。若下利時脈象反常地滑利,則表示體內有邪氣需排除,通過峻下治療方可痊癒,適用大承氣湯。如果腹瀉雖一度好轉,但在特定的日期和時間再次發作,這是因為病根未除,應當進行下法治療,使用大承氣湯。

腹瀉的情況可分為臟腑虛弱導致的「裡虛臟脫」,以及實邪內結導致的「裡實腑閉」。古人所說的「利者不利」便是指這種情況。按壓心下部位感覺堅硬,是裡實的明確證狀。即使脈象不見得非常實大,也未表現出明顯的微弱,仍應當及時進行峻下治療,以清除體內實邪,從而止利,此即所謂的"通因通用"療法。脈象遲緩通常意味著寒邪,然而若與滑脈並見,則非寒邪而是實邪的表現,因為體內有實質性的積滯阻礙了脈搏的正常運行。對於因實邪所致的腹瀉,唯有清除實邪,腹瀉才能真正停止。

故宜急下。病已瘥而至其時復發者。陳積在脾也。脾主信。故按期復發。是當下之。令陳積去。則病本拔而愈。

大承氣湯方(見痙)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

譫語者。胃實之徵。為有燥屎也。與心下堅脈滑者大同。然前用大承氣者。以因實而致利。去之惟恐不速也。此用小承氣者。以病成而適實。攻之恐傷及其正也。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枳實(三枚),厚朴(三兩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得利則止。

白話文:

因此,應該迅速進行瀉下治療。如果疾病看似已經痊癒,但到了特定時間又再次發作,這是因為積滯停留在脾胃之中。脾胃屬土,講求的是穩定與規律,所以病情會按時復發。這種情況下,就應該使用瀉下方法,使積滯得以排除。這樣一來,病根被拔除,疾病自然就能康復。

大承氣湯方(詳見於「痙」病的治療部分)

如果病人出現腹瀉並且胡言亂語,這表明體內有乾燥的糞便積聚。此時應以小承氣湯為主要治療方劑。

胡言亂語是胃部實熱的表現,意味著存在乾燥的糞便。這與心下部位堅硬、脈象滑數的情況大體相似。然而,之前使用大承氣湯的原因,是因為實熱導致腹瀉,需要盡快清除病邪。這裡選擇使用小承氣湯,則是因為病情已經形成且適逢體內有實邪,進攻病邪時需要謹慎,以免傷害到人體的正常機能。

小承氣湯方

成分包括:大黃四兩、枳實三枚、厚朴三兩(炙烤過)。

將上述三味藥材,加入四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一升二合(約500毫升),濾去藥渣,將藥液分作兩份,溫熱後服用。一旦腹瀉即停止服藥。

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此治濕寒內淫。臟氣不固。膿血不止者之法。赤石脂理血固脫。乾薑溫胃驅寒。粳米安中益氣。崔氏去粳米加黃連、當歸。用治熱利。乃桃花湯之變法也。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白話文:

若出現腹瀉並帶有膿血的情況,主要使用桃花湯來治療。

這種方法適用於治療濕寒在體內作祟,導致髒腑功能不固,膿血不斷的情況。其中,赤石脂能夠調理血液並防止體力衰竭;乾薑能夠溫暖胃部驅除寒氣;粳米則可以安定中焦並增強氣力。崔氏的變方則去掉粳米,加入黃連和當歸,用以治療因熱引起的腹瀉,這可視為桃花湯的一種改進版本。

桃花湯的配方如下:

  • 赤石脂(總量的一半保持原狀,另一半磨成細末)
  • 乾薑(一兩)
  • 粳米(一升)

將上述三味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待米熟透後濾去渣滓,溫熱後每次服用七合(約140毫升),再加入赤石脂細末約方寸匕(約1.5至3克)一起服用,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次後症狀即見好轉,則無需再繼續服用。

至於因熱性腹瀉伴有肛門重墜感的患者,則建議使用白頭翁湯作為主方治療。

此治濕熱下注。及傷寒熱邪入里作利者之法。白頭翁湯苦以除濕。寒以勝熱也。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

下利後更煩者。熱邪不從下減。而復上動也。按之心下濡。則中無阻滯可知。故曰虛煩。香豉、梔子。能撤熱而除煩。得吐則熱從上出而愈。因其高而越之之意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關於治療濕熱下注以及傷寒熱邪侵入體內導致腹瀉的方法。使用的是白頭翁湯,其特點是苦味能幫助除去濕氣,寒性可以剋制熱症。

白頭翁湯方

所需材料包括: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每種藥材取三兩。

將上述四味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三升,去掉藥渣,趁溫熱分次服用一升。如未見好轉,可再次服用。

如果在腹瀉之後感到更加煩躁不安,並且按壓心下部位感覺柔軟,這就是所謂的「虛煩」。此時適用的方劑是梔子豉湯。

腹瀉之後感到更加煩躁,這表明熱邪並未隨著腹瀉而減弱,反而向上擾動。按壓心下部位感到柔軟,表示體內並無其它阻滯,因此稱之為「虛煩」。方中的香豉和梔子能夠清除熱邪並消除煩躁感。若能引發嘔吐,則熱邪可隨之上行而出,達到治療效果,這是根據「病位在上則使之越出」的治療原則。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則愈。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通脈四逆湯主之。

挾熱下利者。久則必傷脾陰。中寒清穀者。甚則並傷腎陽。裡寒外熱。汗出而厥。有陰內盛而陽外亡之象。通脈四逆。即四逆加乾薑一倍。所謂進而求陽。以收散亡之氣也。

通脈四逆湯方

附子(一枚生用),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甘草(二兩炙),

白話文:

梔子豉湯的配方如下:

使用梔子十四枚(擊破),香豉四合(用棉布包裹),

以上兩種材料,加入四升水,首先煎煮梔子,直至水量減少到二升半,再放入香豉繼續煮,煮至剩下一升半時,去掉藥渣。將藥液分為兩份,溫熱後服用一份。如果服藥後能催吐,則表示治療效果較佳。

若出現腹瀉如清水、腹部寒冷而體表發熱、出汗且手足冰冷的症狀,應以通脈四逆湯為主治療。

腹瀉伴隨體內有熱的情況,長期下來容易損傷脾胃的陰液;而腹部寒冷到極點甚至可能傷及腎陽。當腹部寒冷而體表發熱、出汗且四肢厥冷時,這表明體內陰寒過盛而體外表現的陽氣正在散失。通脈四逆湯是在四逆湯的基礎上增加乾薑的用量(生附子一枚,乾薑三兩,體質較壯實者可增至四兩,炙甘草二兩),此方用意在於進一步補充陽氣,以挽回正在散失的生命力。

通脈四逆湯的配方如下:

生附子一枚,乾薑三兩(體壯者可增至四兩),炙甘草二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

趙氏曰。大腸與肺合。大抵腸中積聚。則肺氣不行。肺有所積。大腸亦不固。二害互為病。大腸病而氣塞於肺者痛。肺有積者亦痛。痛必通用。紫參通九竅。利大小腸。氣通則痛愈。積去則利自止。喻氏曰。後人有疑此非仲景之方者。夫詎知腸胃有病。其所關全在肺氣耶。程氏疑是腹痛。本草云。紫參治心腹積聚。寒熱邪氣。

紫參湯方

紫參(半斤),甘草(三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二升。內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

白話文:

上方所提三種藥材,使用三升水進行煎煮,煮至剩餘一升二合的液體後,去除藥渣,將其均分成兩份,溫熱後分別服用。

若出現腹瀉且伴隨肺部疼痛的情況,可以使用紫參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趙氏提出見解,認為大腸與肺相輔相成,如果大腸中積聚物多,會阻礙肺氣的正常運行;反之,肺部如果有積滯,也會影響大腸的功能,兩者疾病的相互影響十分常見。當大腸問題導致肺氣阻塞時,會引起疼痛;同樣地,肺部有積累也會造成疼痛。治療時,需要通利兩者。紫參能疏通九竅,促進大小腸的通暢,一旦氣機流通,疼痛自然減輕;積滯得以清除,腹瀉也會隨之停止。喻氏補充說明,有人質疑這並非張仲景原創的方劑,但他們忽略了腸胃疾病其實與肺氣狀況息息相關的事實。程氏則懷疑此方適用於腹痛,而本草經中記載,紫參能治療心腹積聚及寒熱邪氣。

紫參湯的配方如下:

  • 紫參:半斤
  • 甘草:三兩

將上述兩味藥材加入五升水中,首先煎煮紫參至剩下二升液體,再加入甘草繼續煎煮,直至得到一升半的藥汁。將藥汁分成三份,每次溫熱後服用。

氣利。訶黎勒散主之。

氣利。氣與屎俱失也。訶黎勒澀腸而利氣。粥飲安中益腸胃。頓服者。補下治下。制以急也。

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

附方

千金翼小承氣湯,治大便不通。噦數譫語。(方見上)

外臺黃芩湯,治乾嘔下利。

黃芩,人參,乾薑(各三兩),桂枝(一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

此與前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同。而無芍藥、甘草、生薑。有人參、桂枝、乾薑。則溫里益氣之意居多。凡中寒氣少者。可於此取法焉。其小承氣湯。即前下利譫語有燥屎之法。雖不贅可也。

白話文:

氣利是指氣與糞便一同失控流失的症狀。使用訶黎勒散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氣利的情況是氣與排泄物同時失調排出。訶黎勒具有收斂腸道、調理氣機的作用,能夠止瀉。配合粥飲服用可以安撫中焦(脾胃),增強腸胃功能。一次性服用(頓服)的目的是為了直接補益下焦、治療下部問題,這種用法針對病情較急的情況。

訶黎勒散方

成分:訶黎勒(十枚,經過煨烤處理)

做法:將上述一味藥材製成粉末。服用時與粥飲調和,一次性服用。

附方

  • 千金翼小承氣湯:適用於便祕不通、頻繁嘔吐及胡言亂語的治療。(該方劑詳見上方)

  • 外臺黃芩湯:治療乾嘔伴隨腹瀉。

成分包括:黃芩、人參、乾薑(各三兩)、桂枝(一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

做法:將這六味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至剩三升,溫熱後分三次服用。

這個黃芩湯的療效與之前的黃芩加半夏生薑湯相似,但不同之處在於沒有芍藥、甘草和新鮮生薑,而添加了人參、桂枝和乾薑,因此更側重於溫暖臟腑、補益氣血的功效。尤其適閤中焦寒涼、氣血不足的患者參考使用。至於小承氣湯,正如前述,適用於治療伴有燥屎的下利及胡言亂語,雖然這裡未再贅述,但其應用原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