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金匱要略心典》~ 卷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

1.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儘自愈。

癰膿。胃中有癰。膿從嘔出也。是因癰膿而嘔。膿盡癰已。則嘔自愈。不可概以止吐之藥治之也。

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支飲。

嘔家必有停痰宿水。先嘔卻渴者。痰水已去。而胃陽將復也。故曰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因熱飲水過多。熱雖解而飲旋積也。此嘔因積飲所致。故曰此屬飲家。嘔家本渴。水從嘔去故也。今反不渴者。以宿有支飲在心下。愈動而愈出也。故曰此屬支飲。

問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飲。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令脈反弦。故名曰虛。

脈數為熱。乃不能消穀引飲而反吐者。以發汗過多。陽微膈虛所致。則其數為客熱上浮之數。而非胃實氣熱之數矣。客熱如客之寄。不久即散。故不能消穀也。脈弦為寒。乃不曰寒而曰虛者。以寒在於上。而醫反下之所致。故其弦非陰寒外加之弦。而為胃虛生寒之弦矣。胃虛且寒。

陽氣無餘。則朝食暮吐而變為胃反也。讀此知數脈弦脈。均有虛候。曰熱曰寒。蓋淺之乎言脈者耳。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營虛。營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此因數為客熱。而推言脈微而數者。為無氣而非有熱也。氣者營之主。故無氣則營虛。營者血之源。故營虛則血不足。營衛俱虛則胸中之積而為宗氣者少矣。故胸中冷。

合上二條言之。客熱固非真熱。不可以寒治之。胸中冷亦非真冷。不可以熱治之。是皆當以溫養真氣為主。真氣、沖和純粹之氣。此氣浮則生熱。沉則生冷。溫之則浮焰自收。養之則虛冷自化。若熱以寒治。寒以熱治。則真氣愈虛。寒熱內賊。而其病益甚矣。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此因胃氣無餘。變為胃反。而推言其病之並在於脾也。夫胃為陽。脾為陰。浮則為虛者。胃之陽虛也。澀則傷脾者。脾之陰傷也。谷入於胃而運於脾。脾傷則不能磨。脾不磨則穀不化。而朝食者暮當下。暮食者朝當下。若穀不化。則不得下。不得下。必反而上出也。夫脾胃、土也。

土德本緩。而脈反緊。則肝有餘。土氣本和。而脈反澀。則血不足。臟真不足。而賊邪有餘。故曰難治。

病人慾吐者。不可下之。

病人慾吐者。邪在上而氣方逆。若遽下之。病氣必與藥氣相爭。而正乃蒙其禍矣。否則裡虛邪入。病氣轉深。或痞或利。未可知也。故曰不可下之。

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愈。

噦而腹滿者。病在下而氣溢於上也。與病人慾吐者不同。故當視其前後二陰。知何部不利而利之。則病從下出。而氣不上逆。腹滿與噦俱去矣。

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

胸中、陽也。嘔而胸滿。陽不治而陰乘之也。故以吳茱萸散陰降逆。人參、薑、棗補中益陽氣。

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乾嘔吐涎沫。上焦有寒也。頭者諸陽之會。為陰寒之邪上逆而痛。故亦宜茱萸湯。以散陰氣而益陽氣。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邪氣乘虛。陷入心下。中氣則痞。中氣既痞。升降失常。於是陽獨上逆而嘔。陰獨下走而腸鳴。是雖三焦俱病。而中氣為上下之樞。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黃連、黃芩苦以降陽。半夏、乾薑辛以升陰。陰升陽降。痞將自解。人參、甘草則補養中氣。以為交陰陽通上下之用也。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斤洗),黃芩,乾薑,人參(各三兩),甘草(三兩炙),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乾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此傷寒熱邪入里作利。而復上行為嘔者之法。而雜病肝胃之火。上衝下注者。亦復有之。半夏、生薑。散逆於上。黃芩、芍藥。除熱於裡。上下俱病。中氣必困。甘草、大棗合芍藥、生薑。以安中而正氣也。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芍藥(一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

嘔吐谷不得下者。胃中有飲。隨氣上逆。而阻其谷入之路也。故以半夏消飲。生薑降逆。逆止飲消。谷斯下矣。

小半夏湯方(見痰飲)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

病在膈上。病膈間有痰飲也。後思水者。知飲已去。故曰欲解。即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之義。夫飲邪已去。津液暴竭。而思得水。設不得。則津亡而氣亦耗。故當急與。而嘔吐之餘。中氣未復。不能勝水。設過與之。則舊飲方去。新飲復生。故宜豬苓散以崇土而逐水也。

豬苓散方

豬苓,茯苓,白朮(各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脈弱便利而厥。為內虛且寒之候。則嘔非火邪。而是陰氣之上逆。熱非實邪。而是陽氣之外越矣。故以四逆湯救陽驅陰為主。然陰方上衝。而陽且外走。其離決之勢。有未可即為順接者。故曰難治。或云。嘔與身熱為邪實。厥利脈弱為正虛。虛實互見。故曰難治。四逆湯舍其標而治其本也。亦通。

四逆湯方

附子(一枚生用),乾薑(一兩半),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嘔而發熱。邪在少陽之經。欲止其嘔。必解其邪。小柴胡則和解少陽之正法也。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半夏(一升),黃芩,人參,甘草,生薑(各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

胃反嘔吐者。胃虛不能消穀。朝食而暮吐也。又胃脈本下行。虛則反逆也。故以半夏降逆。人參、白蜜益虛安中。東垣云。辛藥生薑之類治嘔吐。但治上焦氣壅表實之病。若胃虛穀氣不行。胸中閉塞而嘔者。惟宜益胃推揚穀氣而已。此大半夏湯之旨也。

大半夏湯方

半夏(二升),人參(三兩),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

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

經云。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也。若下既不通。必反上逆。所謂陰陽反作。氣逆不從。食雖入胃。而氣反出之矣。故以大黃通其大便。使濁氣下行濁道。而嘔吐自止。不然。止之降之無益也。東垣通幽湯治幽門不通。上衝吸門者。亦是此意。但有緩急之分耳。

再按、經云。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夫陽氣、天氣也。天氣閉。則地氣干矣。雲霧出於地。而雨露降於天。地不承。則天不降矣。可見天地陰陽。同此氣機。和則俱和。乖則並乖。人與天地相參。故肺氣象天。病則多及二陰脾胃。大小腸象地。

病則多及上竅。丹溪治小便不通。用吐法以開提肺氣。使上竅通而下竅亦通。與大黃甘草湯之治嘔吐。法雖異而理可通也。

大黃甘草湯方

大黃(四兩),甘草(一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豬苓散治吐後飲水者。所以崇土氣。勝水氣也。茯苓澤瀉湯治吐未已。而渴欲飲水者。以吐未已。知邪未去。則宜桂枝、甘、姜散邪氣。苓、朮、澤瀉消水氣也。

茯苓澤瀉湯方

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桂枝(各二兩),白朮(三兩),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吐後水去熱存。渴欲得水。與前豬苓散證同。雖復貪飲。亦止熱甚而然耳。但與除熱導水之劑足矣。乃復用麻黃、杏仁等發表之藥者。必兼有客邪鬱熱於肺。不解故也。觀方下云。汗出即愈。可以知矣。曰兼主微風脈緊頭痛者。以麻、杏、甘、石。本擅驅風發表之長耳。

文蛤湯方

文蛤(五兩),麻黃,甘草,生薑(各三兩),石膏(五兩),杏仁(五十粒),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即愈。

乾嘔吐逆。吐涎沫。半夏乾薑散主之。

乾嘔吐逆。胃中氣逆也。吐涎沫者。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與前乾嘔吐涎沫頭痛不同。彼為厥陰陰氣上逆。此是陽明寒涎逆氣不下而已。故以半夏止逆消涎。乾薑溫中和胃。漿水甘酸。調中引氣止嘔噦也。

半夏乾薑散方

半夏,乾薑(各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頓服之。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薑半夏湯主之。

寒邪搏飲。結於胸中而不得出。則氣之呼吸往來。出入升降者阻矣。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皆寒飲與氣。相搏互擊之證也。且飲、水邪也。心、陽臟也。以水邪而逼處心臟。欲卻不能。欲受不可。則徹心中憒憒然無奈也。生薑半夏湯。即小半夏湯。而生薑用汁。則降逆之力少。而散結之力多。乃正治飲氣相搏。欲出不出者之良法也。

生薑半夏湯方

半夏(半升),生薑(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嘔止。停後服。

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

乾嘔噦非反胃。手足厥非無陽。胃不和。則氣不至於四肢也。橘皮和胃氣。生薑散逆氣。氣行胃和。嘔噦與厥自已。未可便認陽虛而遽投溫補也。

橘皮湯方

橘皮(四兩),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噦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

胃虛而熱乘之。則作噦逆。橘皮、生薑。和胃散逆。竹茹除熱止嘔噦。人參、甘草、大棗。益虛安中也。

橘皮竹茹湯方

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甘草(五兩),人參(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夫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六腑為陽。陽者主外。陽絕不通於外。為手足寒。陽不外通。則並而上行。為上氣腳縮也。五臟為陰。陰者主內。陰絕不守於內。則下利不禁。甚者不交於陽。而隧道痹閉。為手足不仁也。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沉為里為下。沉中見弦。為少陽之氣滯於下而不得越。故下重。大為邪盛。又大則病進。故為未止。徐氏曰。微弱者。正衰邪亦衰也。數為陽脈。於微弱中見之。則為陽氣將復。故知利慾自止。雖有身熱。勢必自已。不得比於下利熱不止者死之例也。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下利厥冷無脈。陰亡而陽亦絕矣。灸之所以引既絕之陽。乃厥不回。脈不還。而反微喘。殘陽上奔。大氣下脫。故死。下利為土負水勝之病。少陰負趺陽者。水負而土勝也。故曰順。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脈緊為未解。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愈。

微熱而渴者。胃陽復也。脈弱者。邪氣衰也。正復邪衰。故令自愈。脈數、亦陽復也。微熱汗出者。氣方振而勢外達。亦為欲愈之候。設脈緊則邪尚盛。必能與正相爭。故為未解。脈數而渴。陽氣已復。亦下利有微熱而渴之意。然脈不弱而數。則陽之復者已過。陰寒雖解。而熱氣轉增。

將更傷陰而圊膿血也。弦脈陰陽兩屬。若與發熱身汗並見。則弦亦陽也。與脈數有微熱汗出正同。故愈。

按、上數條。皆是傷寒邪氣入里之候。故或熱或渴。或汗出。或脈數。陽氣既復。邪氣得達則愈。若雜病濕熱下利之證。則發熱口渴脈數。均非美證。內經云。下利身熱者死。仲景云。下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蓋內經所言者。雜病濕熱下利之證。仲景所言者。傷寒陰邪內入之證。二者不可不分也。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下利氣者。氣隨利失。即所謂氣利是也。小便得利。則氣行於陽。不行於陰而愈。故曰當利其小便。喻氏所謂急開支河者是也。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

寸浮數者。陽邪強也。尺中澀者。陰氣弱也。以強陽而加弱陰。必圊膿血。

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清與圊同。即完穀也。是為裡虛氣寒。乃不溫養中土。而反攻令汗出。則陽氣重虛。陽虛者。氣不化。故脹滿。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喻氏曰。下利脈沉遲。而面少赤。身微熱者。陰盛而格陽在上在外也。若其人陽尚有根。其格出者。終必復返。陽返而陰未肯降。必鬱冒少頃。然後陽勝而陰出為汗。陰出為汗。陰邪乃解。自不下利矣。陽入陰出。儼有龍戰於野。其血玄黃之象。病人能無微厥乎。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者。陰先竭而陽後脫也。是必俟其晬時經氣一周。其脈當還。其手足當溫。設脈不還。其手足亦必不溫。則死之事也。

下利後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下利腹脹滿。里有寒也。身體疼痛。表有邪也。然必先溫其里。而後攻其表。所以然者。裡氣不充。則外攻無力。陽氣外泄。則裡寒轉增。自然之勢也。而四逆用生附。則寓發散於溫補之中。桂枝有甘、芍。則兼固里於散邪之內。仲景用法之精如此。

四逆湯方(見上),

桂枝湯方

桂枝,白芍,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稀熱粥一升。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下利脈反滑者。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有裡虛臟脫者。亦有裡實腑閉者。昔人所謂利者不利是也。按之心下堅。其證的矣。脈雖不實大。而亦未見微弱。自宜急下。使實去則利止。通因通用之法也。脈遲為寒。然與滑俱見。則不為寒而反為實。以中實有物。能阻其脈行之機也。夫利因實而致者。實不去則利不已。

故宜急下。病已瘥而至其時復發者。陳積在脾也。脾主信。故按期復發。是當下之。令陳積去。則病本拔而愈。

大承氣湯方(見痙)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

譫語者。胃實之徵。為有燥屎也。與心下堅脈滑者大同。然前用大承氣者。以因實而致利。去之惟恐不速也。此用小承氣者。以病成而適實。攻之恐傷及其正也。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枳實(三枚),厚朴(三兩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得利則止。

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此治濕寒內淫。臟氣不固。膿血不止者之法。赤石脂理血固脫。乾薑溫胃驅寒。粳米安中益氣。崔氏去粳米加黃連、當歸。用治熱利。乃桃花湯之變法也。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此治濕熱下注。及傷寒熱邪入里作利者之法。白頭翁湯苦以除濕。寒以勝熱也。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

下利後更煩者。熱邪不從下減。而復上動也。按之心下濡。則中無阻滯可知。故曰虛煩。香豉、梔子。能撤熱而除煩。得吐則熱從上出而愈。因其高而越之之意也。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則愈。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通脈四逆湯主之。

挾熱下利者。久則必傷脾陰。中寒清穀者。甚則並傷腎陽。裡寒外熱。汗出而厥。有陰內盛而陽外亡之象。通脈四逆。即四逆加乾薑一倍。所謂進而求陽。以收散亡之氣也。

通脈四逆湯方

附子(一枚生用),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

趙氏曰。大腸與肺合。大抵腸中積聚。則肺氣不行。肺有所積。大腸亦不固。二害互為病。大腸病而氣塞於肺者痛。肺有積者亦痛。痛必通用。紫參通九竅。利大小腸。氣通則痛愈。積去則利自止。喻氏曰。後人有疑此非仲景之方者。夫詎知腸胃有病。其所關全在肺氣耶。程氏疑是腹痛。本草云。紫參治心腹積聚。寒熱邪氣。

紫參湯方

紫參(半斤),甘草(三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二升。內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

氣利。訶黎勒散主之。

氣利。氣與屎俱失也。訶黎勒澀腸而利氣。粥飲安中益腸胃。頓服者。補下治下。制以急也。

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

附方

千金翼小承氣湯,治大便不通。噦數譫語。(方見上)

外臺黃芩湯,治乾嘔下利。

黃芩,人參,乾薑(各三兩),桂枝(一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

此與前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同。而無芍藥、甘草、生薑。有人參、桂枝、乾薑。則溫里益氣之意居多。凡中寒氣少者。可於此取法焉。其小承氣湯。即前下利譫語有燥屎之法。雖不贅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