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脾胃不和」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脾胃不和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症,是指脾胃功能失調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脾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主要負責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脾胃不和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進而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脾胃不和在中醫學中屬於「中焦不和」的範疇。中焦是指脾胃所在的部位,包括上腹部和中腹部。中焦不和的病因主要有飲食不節、情志不遂、勞倦過度等。飲食不節是指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過食生冷等,會損傷脾胃的功能。情志不遂是指長期情緒不穩定、精神緊張、抑鬱等,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勞倦過度是指過度勞累、熬夜等,會消耗脾胃的氣血,導致脾胃功能下降。

脾胃不和的治療以調理脾胃功能為主。常用的中藥有:

  •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氣,和胃消食。
  • 陳皮、半夏、生薑、大棗:燥濕化痰,健脾和胃。
  • 柴胡、白芍、枳實、香附: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脾胃不和的患者平時要注意飲食調理,少吃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易消化、清淡的食物。此外,還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

脾胃不和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症,如果出現相關症狀,建議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理中湯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脾胃不和,中寒上衝,胸脅逆滿,心腹㽲痛,痰逆噁心,或時嘔吐,心下虛痞,隔塞不通,飲食減少,短氣羸困,溫中逐水,止汗去濕。又腸胃冷濕,泄瀉注下,水穀不分,腹中雷鳴,傷寒時氣,裡寒外熱,霍亂吐利,手足厥冷,胸痹心痛,逆氣結氣,並皆治之。
  • 2.《嬰童百問》:「_理中湯_,治脾胃不和,中寒上衝,心腹㽲痛,痰逆噁心嘔吐,心下虛煩痞滿,膈塞不通,飲食減少,短氣羸困,溫中逐水,止汗去濕,泄瀉注下,水穀不分,腹中雷鳴,傷寒時氣,裡寒外熱,霍亂吐利,手足厥冷。
  • 3.《祖劑》:「即理中湯加橘紅、茯苓(各一兩)治脾胃不和,寒而作嘔,如溏泄不已者,更加附子二兩;不喜飲水、穀不化者,再加縮砂仁(一兩),共成八味。
  • 4.《丹溪治法心要》:「不必分五種,同是濕熱,如盦面相似。渴者,難治;不渴者,易治。脈浮宜吐,脈沉宜下。輕者小溫中丸,重者大溫中丸,脾虛者以白朮等藥作湯使。脾胃不和,黃疸,倦怠,少食,胃苓湯。小便赤加滑石。濕熱黃疸小便赤澀,茵陳五苓散。濕寒黃疸,脾胃不和,不食,脈沉細,小便清利者,理中湯。
  • 5.《雜病廣要》:「脾胃不和黃疸,倦怠少食,胃苓湯,小便赤加滑石。濕熱黃疸,小便赤澀,茵陳五苓散。濕寒黃疸,脾胃不和,不食,脈沉細,小便清利者理中湯,甚者加附子,所謂陰黃疸是也。脾濕積黃,心腹疼痛,胃苓湯。濕熱,因倒胃氣,服下藥而大便下利者,參、術等加茵陳、山梔、甘草。
▼ 展開更多

平胃散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色萎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並宜服。
  • 2.《仁齋直指方論》:「平胃散(《和劑方》)治脾胃不和,不進飲食。常服暖胃消痰。
  • 3.《仁齋直指方論》:「治中湯,治脾胃不和,嘔逆霍亂,中滿虛痞,或泄瀉。參苓白朮散,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或嘔吐泄瀉,及大病後調助脾胃,此藥最好。(方並見虛勞門。)平胃散,治脾胃不和,嘔吐痰水,胸膈痞滯,不美飲食,並皆治之。(方見泄瀉門。)枳朮丸,治痞消食,理脾強胃。
  • 4.《奇效良方》:「治脾胃不和,嘔吐噁心,不思飲食。
  • 5.《奇效良方》:「治脾胃不和,嘔吐痰水,脅膈痞滯,不美飲食,並皆治之。
▼ 展開更多

參苓白朮散

  • 1.《奇效良方》:「治脾胃不和,飲食不進,或致嘔吐泄瀉,及大病後調理脾胃。
  • 2.《古今醫統大全》:「_參苓白朮散_,大病瘡瘍愈後,脾胃不和,飲食少,或吐嘔泄瀉。
  • 3.《立齋外科發揮》:「_參苓白朮散_,治脾胃不和,飲食不進,或嘔吐泄瀉。凡大病後,皆宜服此藥,以調理脾胃。
  • 4.《內科摘要》:「參苓白朮散,治脾胃不和,飲食少進,或嘔吐泄瀉,凡病後宜此調理。
  • 5.《外科理例》:「治脾胃不和。飲食不進。或嘔吐泄瀉。凡大病後皆宜服此。以調理脾胃。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幼科折衷》:「水瀉謂之洞瀉,乃陰陽不順,水穀不分,瀉黃水而小便少,番次密而無度,此為冷熱相激,清濁渾亂。或因乳有熱氣,遂以哺之,令兒脾胃不和,水穀交雜而下,以㕮咀五苓散加薏苡、車前子、半夏水姜煎服,後用香薷飲。妙!
  • 2.《証治準繩‧幼科》:「〔薛〕《痘疹方》云:痘疹吐瀉,蓋因脾胃不和,飲食不調,煩渴嘔吐泄瀉,並用白朮散(渴),然瘡疹皆賴脾土,脾土實,則易出易靨,萬物得土氣溫暖而生,吐瀉則傷脾土,遂有更變之證,夏月中暑煩渴,瀉或腹痛,或欠筋,用五苓散(驚加)藿香。傷食吐瀉,用小異功散(吐瀉)。
  • 3.《嬰童類萃》:「_胃苓湯_(即平胃散合五苓散),治一切瀉痢,及不服水土,脾胃不和,三焦氣壅。寬中順氣;分利陰陽。

胃苓湯

  • 1.《古今醫統大全》:「_胃苓湯_,治泄瀉,脾胃不和,傷食瀉。
  • 2.《古今醫統大全》:「脾胃不和傷食者,胃苓湯。
  • 3.《萬病回春》:「_胃苓湯_,治脾胃不和,腹痛泄瀉,水穀不化,陰陽不分。
  • 4.《醫學正傳》:「濕多熱少,脾胃不和,食少,腹痛後重,夜多利下,胃苓湯送下保和丸二、三十粒。
  • 5.《醫學正傳》:「戴氏曰:食積者,量其虛實下之,其餘但利小便,小便清利,則黃自退。或曰:黃疸宜用倒倉法。又曰:黃疸倦怠,脾胃不和,食少,胃苓湯。小便赤,加滑石。
▼ 展開更多

黃芩湯

  • 1.《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太陽寒水內薄,胃底胆汁不能相容,則為乾嘔。寒水太多,脾不能勝,協標熱下趨,即為自利。二者均為脾胃不和,方用黃芩湯以治協熱利。其功用在清胆火而兼能扶脾,合小半夏湯以止嘔,其功用不惟降胃逆,而並能去水。此二方合用之大旨也(方及證治,並見《傷寒論.太陽篇》)。

麻黃湯

  • 1.《傷寒廣要》:「傷寒里證之類。活人書。有人參。亦云。治陰經傷冷。脾胃不和。及感寒邪。並似證方不相葉。仍不取也。)

四逆散

  • 1.《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此證雖屬少陰,而實脾胃不和,故爾清陽之氣不通於四末是用四逆散清理脾胃,

六君子湯

  • 1.《濟陽綱目》:「_六君子湯_,治脾胃不和,不進飲食。
  • 2.《不居集》:「胸中痞塞,不欲飲食,心中常有所慊,愛居暗室,或倚門見人即驚避無地,似失志狀,此為𢛞惵之病。由心血不足者,人參養榮湯。脾胃不和者,六君子湯加益智仁、遠志肉。
  • 3.《奇效良方》:「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
  • 4.《古今醫統大全》:「_六君子湯_,治脾胃不和,不進飲食,上燥下寒,服熱藥不得者,用此最當。
  • 5.《丹溪心法》:「_六君子湯_,治脾胃不和,不進飲食,上燥下寒,服熱藥不得者。

二陳湯

  • 1.《醫方選要》:「二陳湯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胃脘不快,或因食生冷,或飲食過多,脾胃不和,並皆治之。
  • 2.《醫宗必讀》:「_二陳湯_,治脾胃不和,一切痰證。
  • 3.《濟陽綱目》:「_二陳湯_,治痰飲為患,或嘔逆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因食生冷,飲酒過度,脾胃不和,並皆治之。
  • 4.《不居集》:「_二陳湯_,治痰飲嘔惡,風寒咳嗽,脾胃不和。
  • 5.《外科證治全書》:「_二陳湯_(十七),治痰飲嘔惡,風寒咳嗽,中脘不快,脾胃不和等證。
▼ 展開更多

藿香正氣散

  • 1.《良朋彙集經驗神方》:「_藿香正氣散_,治四時不正之氣,脾胃不和,飲食停滯,復感外寒,頭疼噁心,胸膈痞悶,發熱無汗者並服。
  • 2.《濟陽綱目》:「_藿香正氣散_,治四時不正之氣,寒疫時氣,山嵐瘴氣,雨濕蒸氣,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冒風吐瀉,中濕身重泄瀉,或不服水土,脾胃不和,飲食停滯,復感外寒,頭疼憎寒,或嘔逆噁心,胸膈痞悶,或發熱無汗者並治。
  • 3.《原幼心法》:「藿香正氣散,治四時不正之氣,寒疫時氣,山嵐瘴氣,雨濕蒸氣,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冒風吐瀉,中溫身重泄瀉,或不服水土,脾胃不和,或飲食停滯,復感外寒,頭痛憎寒,或吐逆噁心,胸膈痞悶,或發寒熱而無汗者。
  • 4.《救生集》:「_藿香正氣散_,此散原治四時不正之氣,不眼水土,脾胃不和,吐嘔瀉泄,痢下腹痛,飲食停滯,噁心胸滿等症。
  • 5.《萬病回春》:「_藿香正氣散_,治四時不正之氣、寒疫時氣、山嵐瘴氣、雨濕蒸氣,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冒風吐瀉,中濕身重泄瀉,或不服水土,脾胃不和,飲食停滯,復感外寒,頭痛憎寒,或嘔逆噁心、胸膈痞悶,或發熱無汗者並皆治之。
▼ 展開更多

大半夏湯

  • 1.《女科證治準繩》:「_大半夏湯_,治痰飲脾胃不和,咳嗽嘔吐,飲食不入。
  • 2.《校註婦人良方》:「_大半夏湯_,治痰飲,脾胃不和,咳嗽嘔吐,飲食不入。
  • 3.《濟陽綱目》:「_大半夏湯_,治痰飲及脾胃不和。
  • 4.《濟陽綱目》:「_活人大半夏湯_,治痰飲脾胃不和。
  • 5.《類證活人書》:「_(大半夏湯)(六十四)_,治痰飲及脾胃不和。
▼ 展開更多

人參湯

  • 1.《雜病廣要》:「治脾胃不和,中寒虛脹,人參湯方。

香砂六君子湯

  • 1.《刪補名醫方論》:「_香砂六君子湯_,治氣虛痰飲,嘔吐痞悶,脾胃不和,變生諸證者。
  • 2.《古今名醫方論》:「治氣虛腫滿,痰飲結聚,脾胃不和,變生諸症者。
  • 3.《時方歌括》:「治氣虛腫滿。痰飲結聚脾胃不和。變生諸症者。

白朮散

  • 1.《証治準繩‧幼科》:「〔薛〕《痘疹方》云:痘疹吐瀉,蓋因脾胃不和,飲食不調,煩渴嘔吐泄瀉,並用白朮散(渴),然瘡疹皆賴脾土,脾土實,則易出易靨,萬物得土氣溫暖而生,吐瀉則傷脾土,遂有更變之證,夏月中暑煩渴,瀉或腹痛,或欠筋,用五苓散(驚加)藿香。傷食吐瀉,用小異功散(吐瀉)。
  • 2.《保嬰撮要》:「《痘疹方》云:痘疹吐瀉,蓋因脾胃不和,飲食不調,煩渴,嘔吐泄瀉,並用白朮散。然瘡疹皆賴脾土,脾土實則易出易靨,萬物得土氣,溫暖而生,吐瀉則傷脾土,遂有更變之症。夏月中暑煩渴瀉,或腹痛,或欠筋,用五苓散加藿香。傷食吐瀉,用小異功散。手足並冷者,用益黃散、豆蔻丸。
  • 3.《活幼心書》:「治脾胃不和,嘔吐瀉痢,噁心發渴,大能補虛損,調榮衛。

小半夏加茯苓湯

  • 1.《祖劑》:「即小半夏湯加茯苓三兩,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活人名大半夏湯,治痰飲,脾胃不和。
  • 2.《皇漢醫學》:「《婦人良方》曰:「大半夏湯(即本方也)治痰飲脾胃不和,咳嗽,嘔吐,飲食不入。」

四君子湯

  • 1.《奇效良方》:「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
  • 2.《成方切用》:「治一切陽虛氣弱。脈來虛軟,脾衰肺損,飲食少思,體瘦而黃,(或痿白無採。)皮聚毛落,言語輕微,四肢無力,及脾胃不和,泄痢虛飽。
  • 3.《醫方選要》:「四君子湯,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
  • 4.《銀海指南》:「_四君子湯_,治一切陽虛氣弱,脈來虛軟,脾衰肺損,飲食少思,體瘦而黃,皮聚毛落,言語輕微,四肢無力,及脾胃不和,泄痢虛飽。

十味香薷飲

  • 1.《醫方集宜》:「一頭痛自汗,脾胃不和:宜用 十味香薷飲
  • 2.《醫方集宜》:「治冒暑頭疼自汗脾胃不和
  • 3.《活人事證方後集》:「_十味香薷飲_,治脾胃不和,乘冒暑氣,心腹膨悶,飲食無味,嘔噦噁心,五心潮熱,力乏體倦,並宜服之。常服消暑健脾,進飲食。
  • 4.《萬氏家抄濟世良方》:「_十味香薷飲_,治人平素元氣虛弱,更臨夏月暑氣侵胃所致肢體倦軟,精神疲睏,脾胃不和,飲食不甘。

保和丸

  • 1.《小兒推拿廣意》:「保和丸,治脾胃不和。飲食停滯。胸脹肚痛。噯氣吞酸。身熱肚痛。或吐或瀉。用此去滯消食。退熱寬中。
  • 2.《醫學正傳》:「濕多熱少,脾胃不和,食少,腹痛後重,夜多利下,胃苓湯送下保和丸二、三十粒。
  • 3.《保命歌括》:「濕多熱少,脾胃不和,食少,腹痛後重,夜多利下,宜胃苓湯(方見泄瀉)送下保和丸二三十粒。

五積散

  • 1.《幼科類萃》:「_五積散_ 治陰經傷冷脾胃不和感冒寒邪
  • 2.《醫學綱目》:「〔海〕,五積散,治陰經傷寒,脾胃不和,及感寒邪。
  • 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太陰傷寒,脾胃不和;及有積聚腹痛。
  • 4.《傷寒六書》:「_五積散_,治陰經傷冷,脾胃不和,感冒寒邪。
  • 5.《赤水玄珠》:「_五積散_,治陰經傷冷,脾胃不和,感冒寒邪。

五味異功散

  • 1.《臨症驗舌法》:「按:上方主治脾胃不和,飲食不進,泄利虛飽。

六和湯

  • 1.《雜病廣要》:「若其人元氣素虛,因於暑熱,四肢困倦,不思飲食,此熱傷脾胃也,以清暑益氣、補中益氣湯之類主之。若脾胃不和,嘔吐不食,宜以六和湯、縮脾飲之類調之。(《醫方選要》)
  • 2.《醫方選要》:「若其人元氣素虛,因於暑熱,四肢困倦,不思飲食,此熱傷脾胃也,以清暑益氣、補中益氣湯之類主之;若脾胃不和,嘔吐不食,宜以六和湯、縮脾飲之類調之;若卒中,昏冒倒僕,角弓反張,不省人事,手足或發搐搦,此為暑風,不可作風治之,當以黃連香薷飲加羌活服之,自然愈矣。方見於後。

參蘇飲

  • 1.《活幼心書》:「解驚風煩悶,痰熱作搐,咳嗽氣逆,脾胃不和。
  • 2.《証治準繩‧幼科》:「_參蘇飲_,解驚風煩悶,痰熱作搐,咳嗽氣逆,脾胃不和。

香砂養胃湯

  • 1.《萬病回春》:「_香砂養胃湯_,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口不知味、痞悶不舒。
  • 2.《方劑辭典》:「香砂養胃湯,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口不知味。痞悶不舒。(回春)

溫中散

  • 1.《古今醫統大全》:「(《集成》)_冷香湯_,治夏秋傷暑,引飲、過食生冷,脾胃不和,遂成霍亂之證。

異功散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齊(四十八歲),四五月暴暖,雨濕泄瀉,是勞煩氣弱,易受時令之氣。今見症脾胃不和,乃長夏熱泄元氣,胃津傷,口必不辨五味(以縮脾飲加減。)

香薷飲

  • 1.《幼科折衷》:「水瀉謂之洞瀉,乃陰陽不順,水穀不分,瀉黃水而小便少,番次密而無度,此為冷熱相激,清濁渾亂。或因乳有熱氣,遂以哺之,令兒脾胃不和,水穀交雜而下,以㕮咀五苓散加薏苡、車前子、半夏水姜煎服,後用香薷飲。妙!
  • 2.《是齋百一選方》:「治脾胃不和,乘冒暑氣,心腹膨悶,飲食無味,嘔噦噁心,五心潮熱,力乏體倦,並宜服之,常服消暑健脾進飲食。傅公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