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廣要》~ 外因類 (3)
外因類 (3)
1. 中濕
此門所收,系濕邪外犯證,如飲食鬱為濕與內濕溢為腫者,自有其類,茲不錄入。(傷寒廣要所收論方,不敢重出,當並考。)
白話文:
此門所收錄的,都是濕邪由外侵入人體的病證,例如飲食積滯鬱結為濕而引起的疾病,以及內濕溢出而形成腫脹的疾病,自有它們的分類,這裡不再列入。(傷寒廣要中收錄論述的方劑,不敢重複刊出,應該同時參考。)
證候,病者身重腳弱,關節重疼,發熱惡寒,小便秘澀,大便飧泄,自汗,腰腳冷痹,腿膝浮腫,小便或自利,不渴,皆久坐卑濕,或為雨露所襲,或汗出衣里,受濕漸漬得之,名曰濕痹。(《三因方》)
白話文:
證狀是,病人身體沉重,腳軟無力,關節疼痛,發燒惡寒,小便困難,大便稀溏,自汗,腰腳冰冷麻痺,腿膝浮腫,小便有時自然通暢,不覺得口渴,這些都是因為長期坐在潮濕的地方,或被雨露淋濕,或汗出濕衣,濕氣漸漸滲透而引起的,叫做濕痹。(《三因方》)
天氣下降,地氣上騰,二氣熏蒸,此即濕也,豈必水流濕而後為濕哉。且風之撼動,人知其為風;寒之嚴凝,人知其為寒,暑之炎熱,人知其為暑;惟濕之入人,行住坐臥,實薰染於冥冥之中,人居戴履,受濕最多。況夫濕能傷脾,脾土一虧,百病根源,發軔於此矣。
白話文:
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兩氣蒸騰,就是濕氣,哪裡一定要有水流下來後纔算是濕氣呢。而且風吹動,人們知道那是風;寒冷凝結,人們知道那是寒冷,炎熱酷暑,人們知道那是暑氣;只有濕氣進入人體,行走坐臥,其實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濕氣的侵染,人們穿鞋戴帽,受到濕氣侵擾最多。況且濕氣能損傷脾臟,脾臟虛虧,各種疾病的根源,也就在這裡開始了。
滯而為喘嗽,漬而為嘔吐,滲而為泄瀉,溢而為浮腫,濕瘀熱則發黃,濕遍體則重著,濕入關節則一身盡痛,濕聚痰涎則昏不知人,至於為身熱,為鼻塞,為直視,為鄭聲,為虛汗,為腳氣,為腹中脹、臍下堅,為小便難、大便自利,皆其證也。(《直指》)
白話文:
滯留而為喘息咳嗽,積貯而為嘔吐,滲透而為泄瀉,溢出而為浮腫,濕氣瘀積與熱結合則形成黃疸,濕氣遍佈全身則感到沉重睏倦,濕氣進入關節則全身疼痛,濕氣積聚痰涎則神昏不知人,至於發燒,鼻塞,直視,說話不清,虛汗,腳氣,腹中脹滿,臍下堅硬,小便困難,大便自利,都是濕熱的症狀。(《直指》)
濕者,天之陰雨宿霧,地之山澤蒸氣,人或中之,必溢於血脈而流於關節也。其或久處卑濕,常住水濕,或冒雨露而行,勞傷汗出,衣里冷濕,皆能為病。經云濕為停著,《左傳》曰雨淫腹疾,是以受濕之人,一身痛重,百節痠疼,四肢腫滿,筋脈弛長,發熱惡寒,小便秘澀,大便飧泄也。若氣不和平,濕中稍重,亦令人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涎潮昏塞,有類風證。
(《簡易》)
白話文:
濕氣,是來自於天空的陰雨和霧氣,還有來自於地面的山川湖泊的蒸氣,人如果接觸到濕氣,就會使血液溢出血管,流到關節裡面去。如果一個人長期生活在潮濕低窪的地方,經常居住在水氣潮濕的地方,或者冒著雨露行走,勞累出汗,衣服潮濕,都會引起濕邪病。經典裡說,濕邪具有停留滯留的特性,《左傳》裡說,陰雨連綿就會導致腹瀉,所以,受了濕邪的人,全身疼痛沉重,全身關節痠痛,四肢腫脹,筋脈鬆弛拉長,發燒怕冷,小便困難或大便稀溏。如果濕氣和人體的氣不調和,濕邪稍微嚴重一點,還能讓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水不能吐出而阻塞,這個類似於風濕的證候。
大抵中濕,變證萬端,挾風者為煩熱、為流走、為拘急,兼寒者為痛、為浮腫,與風寒二氣合則為痹,皆由中濕而後,挾以異氣而然也。(《濟生》)
白話文:
大多數的中濕疾病,變化多端,挾帶風氣的稱為煩熱、流走、拘急,夾雜寒氣的稱為疼痛、浮腫,與風、寒二氣結合在一起的就稱為痹症,這些都是由中濕而後,挾以其他異氣而引起的。(《濟生》)
濕氣傷人,在上則頭重目黃、鼻塞聲重,在中則痞悶不舒,在下則足脛跗腫,在經絡則日晡發熱,在肌肉則腫滿如泥,在肢節則屈伸強硬,在隧道則重著不移,在皮膚則頑麻。(《匯補》)
白話文:
濕氣侵襲人體,如果在頭部,就會頭重、眼睛發黃、鼻子不通氣、聲音沉重;如果在中部,就會胸悶腹脹、不舒服;如果在下部,就會小腿與腳背腫脹;如果在經絡中,就會白天與傍晚感到發熱;如果在肌肉中,就會腫脹而堅硬如泥土;如果在四肢關節中,就會屈伸僵硬;如果在體內通道中,就會感到沉重而難以移動;如果在皮膚上,就會感覺麻木不仁。
濕傷經絡,人倦怠惰,世所不知。久痹歷節,類痿偏欹,為惡瘡濕痰寒熱怪症,醫所不識,此由濕之害也。後學審明其症,從濕治之可也。(《活人心統》)
凡諸病中多兼乎惰,而世人不知治者有矣。後之醫者,宜慎辨之。(《諸證辨疑》)
白話文:
濕氣損傷了經絡,人就感覺疲倦懶惰,這在世上很多人都不太知道。到了慢性風濕病遍及各關節,就容易發生身體偏癱、僵直,出現惡性瘡瘍、濕痰、發冷發熱等怪異癥狀,這些都是醫生不能認識的。所以後人應該認真明辨這些癥狀,然後從祛除濕氣入手進行治療,這樣纔可以。
濕熱濕寒之別,賈真孫曰:濕為土氣,火熱能生濕土,故夏熱則萬物濕潤,秋涼則萬物乾燥。濕病本不自生,因熱而怫鬱,不能宣行水道,故停滯而生濕也。況脾土脆弱之人,易為感冒,豈必水不流而後為濕哉。人只知風寒之威嚴,不知暑濕之炎暄,感人於冥冥之中也。《病式》云:諸痙強直積飲等證,皆屬於濕。或胕腫體寒而有水氣,里必小便赤少不通或渴,是蓄熱入里極深,非病寒也。大抵治法,宜理脾清熱利小便為上,故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宜桂苓甘露、木香葶藶木通治之云云。其濕證有二,濕熱證多,濕寒證少,當以脈證明辨之。如脈滑數,小便帶赤,引飲,為濕熱證。若小便自利清白,大便瀉痢,身疼自汗,為寒濕證,治之宜五苓散加生附、蒼朮、木瓜主之。(《玉機》)(按:濕熱證,《宣明論》既論之,而《醫林繩墨》並立其門,論說頗繁,今不具載。)濕者,天地鬱蒸之氣也,方其升騰於上,氣猶籠結而未開,雖寒天值之,亦覺其溫暖,此濕氣之熱者也。及其布護於下,氣將流演而舒散,雖暑月值之,亦覺其清涼,此濕氣之寒者也。濕氣之熱者,多中於氣虛之人,則發而為濕熱之症,頭面如裹而四肢浮腫,身體沉重而轉側不便者是也。濕氣之寒者,多中於血虛之人。則發而為寒濕之症,四肢痠疼而關節不利,筋脈拘攣而行履重滯者是也。其有不因鬱蒸之氣而得者,必其冒雨而行,涉水而走,或露臥以取涼,或汗衣而不解,漸漬於肌肉之中,滲入於骨髓之內,流溢於脾胃之間,牢纏於腰腎之處,則肌肉冷而骨髓痛,脾胃薄而腰腎疼。挾於風痰則麻而不仁,兼乎死血則木而不覺,動乎火邪則腫痛而難忍,隨其所感而病斯痼焉。其有不因冒雨涉水等而得者,必其內傷生冷酒面之類,多肚腹腫脹,醫者審其濕之或寒或熱,或虛或壯,病之在上在下,感之在外在內,因其病而藥之,庶乎其得之矣。(《玉案》)
白話文:
濕熱和濕寒的區別
賈真孫說:濕是土氣,火熱能生濕土,所以夏季炎熱,萬物就變得潮濕;秋季涼爽,萬物則變得乾燥。濕病本身並不會自然產生,而是因為熱氣而鬱結,導致水道無法通暢,造成停滯而產生濕氣。尤其脾土虛弱的人,容易被濕邪侵犯,哪能一定要水不流動之後,纔算是濕呢。人們只知道風寒的兇猛,卻不知道暑濕的炎熱,在不知不覺中就侵襲了身體。《病式》中說:痙攣、強直、積飲等症狀,都屬於濕證。或者小腿腫脹、身體發冷,並且有水氣,小便必定發紅、減少且不順暢,或者口渴,這是因為濕熱蓄積在體內很深,不是寒症。總體而言,治療濕證的方法,應該以調理脾胃、清熱利尿為主,所以治療濕證不能只分利小便,這樣不是真正的治療,應該用桂苓甘露、木香、葶藶、木通等藥物來治療。
濕證有兩種,濕熱證多,濕寒證少,要根據脈象來辨別。如果脈搏滑數、小便發紅、口渴,這是濕熱證。如果小便自行通暢、清白,大便瀉痢,身體疼痛自汗,這是寒濕證,應該用五苓散加入生附子、蒼朮、木瓜治療。
濕氣是天地之間鬱蒸的氣體,當它上升到高空時,氣體還凝聚結塊而沒有散開,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遇到它,也會感到溫暖,這是濕氣的熱的一面。當它散佈到地面時,氣體將要流動擴散,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遇到它,也會感到清涼,這是濕氣的寒的一面。
濕氣的熱的一面,多侵襲氣虛的人,就會發成為濕熱症,頭面部像被包裏著,四肢浮腫,身體沉重,翻身不方便等症狀。濕氣的寒的一面,多侵襲血虛的人,就會發成為寒濕症,四肢痠痛,關節不利,筋脈拘攣,行走沉重等症狀。
有的人不是因為鬱蒸之氣而得的濕證,一定是冒雨行走,涉水而過,或者露宿乘涼,或者穿著汗濕的衣服不換,漸漸浸漬到肌肉中,滲入到骨髓裏,流溢到脾胃之間,纏結在腰腎處,就會肌肉冰冷而骨髓疼痛,脾胃虛弱而腰腎疼痛。夾雜著風痰則麻木不仁,兼有瘀血則木而不覺,受到火邪侵襲則腫痛難忍,隨著感受到的邪氣而病情加重。
有的人不是因為冒雨涉水等原因而得的濕證,一定是因為內傷生冷、酒面之類的東西,多有腹部脹滿,醫生要診斷濕證是熱還是寒、虛還是壯,疾病在身體的上部還是下部,感邪在身體的外在還是內在,根據病情用藥,才能得到治療。
治例,夫寒熱風濕,皆能併合為病,所謂風濕、寒濕、濕溫者,其證各不同,為治亦別,不可不辨。若治單單中濕,只宜利小便,忌不得以火攻並轉利。論曰: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三因》)(按:治濕之病,不下小便,非其法也。本出王冰《至真要大論》注。《證治匯補》曰:濕乃津液之屬,隨氣化而出者也。清濁不分,則濕氣內聚,故治濕以利小便為主。)
白話文:
治療原則是,寒、熱、風、濕四種病邪,都可以同時合併為一種疾病,所謂風濕、寒濕、濕溫,它們的證狀各不相同,治療方法也不同,不可不加以辨別。如果治療單純的濕邪病,只宜利小便,忌用火攻,也不得轉利小便。醫論說:治療濕邪病如果不利小便,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按:治療濕邪病,如果不使小便通暢,就不是正確的方法。這段話出自王冰的《至真要大論》注。《證治匯補》說:濕邪屬於津液一類,隨著氣的變化而出。清濁不分,則濕氣內聚,所以治療濕邪病以利小便為主。)
經云:風雨襲虛,山澤蒸氣,民多受濕。濕流關節,則一身盡痛,發熱身黃,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六脈濡弱,此感濕證也。輕者與滲濕湯、不換金正氣散、和解散,甚者異功五積散、朮附湯。不任熱藥或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管見良方》)
白話文:
《管見良方》中說:風雨襲擊身體空虛之人,山澤之氣蒸發,百姓多受濕邪。濕邪流竄關節,則全身疼痛,發熱身黃,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六脈濡弱,這就是感濕的證狀。輕微的,服用滲濕湯、不換金正氣散、和解散。嚴重的,服用異功五積散、朮附湯。不能服用熱藥,或者小便不利的人,服用五苓散為主。
如寒濕所傷,身重腰腳痠痛,或氣弱浮腫,宜藿香正氣散。如兼風寒,腳痹腫,宜五積散加防風、木瓜。如少年有熱,坐臥濕地,足腫痛,宜敗毒散加蒼朮。(《如宜方》)
白話文:
如果因為受了寒、濕之氣的傷害,出現全身沉重、腰腿痠痛,甚至出現浮腫貧血等症狀的,應該使用藿香正氣散進行治療。如果同時受到風邪侵襲,出現腳氣腫大的症狀,應該在五積散中加入防風、木瓜一類具有祛風散寒的藥物作為輔助治療。如果年輕人體內有熱氣,又坐或臥在潮濕的地方,導致腳腫脹疼痛,應該使用敗毒散加入蒼朮進行輔助治療。(《如宜方》)
夫去濕以術為主,古方及《本經》止言術,未嘗有蒼白之分,自陶隱居言術有兩種,後人以白者難得,故貴而用之。殊不知白朮肉厚而味甘,甘入脾能緩而養氣,凡養氣調中則相宜耳。蒼朮肉薄而味辛烈,辛烈走氣而發外,凡於治風去濕則相宜耳。以此觀之,則白朮治濕,不如蒼朮明矣。(《續易簡方》)
驅濕諸方,茯苓白朮湯,治受濕身體痛重。
白話文:
去除濕氣的方法以施術為主。古方及《本經》都是隻說施術,並沒有蒼白之分。自從陶隱居說施術有兩種,後人因為白色朮難得,所以把它看重而使用它。但他們並不知道:白朮肉厚而味道甘甜,甘味能進入脾臟,能緩和而滋養氣體,所有滋養氣體、調養中氣的病症都適合用它。蒼朮肉薄而味道辛辣,辛辣能促進氣體運行,到達體外,所有治療風濕的病症都適合用它。這樣看來,白朮治療濕氣的功效,不如蒼朮顯著。
茯苓,乾薑(炮),甘草(炙),白朮,辣桂,蒼朮(炒等分)
白話文:
茯苓:利水滲濕,益氣健脾。
乾薑(炮):溫中散寒,回陽通脈。
甘草(炙):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辣桂:溫中止瀉,散寒止痛。
蒼朮(炒):燥濕健脾,消炎止痛。
上銼。每三錢,水煎服。(《直指》)(按:此甘薑苓朮湯變方。又《三因》茯苓白朮散治暑濕,與此同,無蒼朮。)
白話文:
上面的藥方三錢,用煎過的水服用。(《直指》)(按:這是甘薑苓朮湯的變方。又《三因》茯苓白朮散治療暑濕,與此相同,沒有蒼朮。)
苓朮湯,治冒暑遭雨,暑濕鬱發,四肢不仁,半身不遂,骨節離解,緩弱不收,或入浴暈倒,口眼喎斜,手足嚲曳,皆濕溫類也。
白話文:
苓朮湯,用於治療因暴露在暑熱天氣和雨水中而引起的暑濕鬱發。症狀包括四肢不靈活,半身不遂,骨節分離,動作遲緩無力,或在洗澡時暈倒,口眼歪斜,手腳抽搐。這些都是由濕熱引起的相似疾病。
附子(炮去皮臍),茯苓,白朮,乾薑(炮),澤瀉,桂心(等分)
白話文:
-
附子(先行焙乾,去除外皮及胚根後使用):10 克
-
茯苓:10 克
-
白朮:10 克
-
乾薑(先行焙乾後使用):10 克
-
澤瀉:10 克
-
桂心:10 克
以上藥材皆取等分,共同研磨成細粉。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盞半,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三因》)《楊氏》滲濕湯,治膚腠不密,易冒風濕,身體煩疼,不能屈伸,多汗惡風,頭目昏重,項背強急,手足時厥,周身麻痹,肢體微腫。於本方去澤瀉,加白芍藥、人參、甘草。(按:《三因》又有滲濕湯,與《楊氏》稍同,彼有蒼朮、陳皮、丁香,無附子、芍藥、人參、肉桂為異。又按:《楊氏》此方本出《千金·歷節》中,今錄在彼門,宜參。
白話文:
七味除濕湯,用於治療因寒濕所傷而引起的症狀,包括身體沉重、全身疼痛、毛孔張開、汗水流出、大便稀溏、小便有時澀有時利、腰腿痠痛、腿膝浮腫,以及因受寒而引起的嘔吐和呃逆等。
半夏曲,川樸(薑製),蒼朮(各二兩),藿香葉,陳橘皮,茯苓(各一兩),甘草(炙七錢)
白話文:
半夏曲、川貝(用薑製)、蒼朮(各二兩),藿香葉、陳橘皮、茯苓(各一兩),甘草(炙七錢)。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續易簡方》)(按:此方本出《指迷方》,無茯苓,《十便》引。)《百一》除濕湯,治一切中濕自汗,漸漸惡風,翕翕發熱,陽虛自汗,呼吸少氣。於本方加白朮、附子。《直指》加劑除濕湯,治氣虛傷濕,身重腰疼,四肢微冷,或嘔逆,或溏泄。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盞半,生薑七片,棗一枚,一起煎煮至七分,去掉渣滓,在飯前溫服。(《續易簡方》)(註:此方原本出自《指迷方》,沒有茯苓,《十便》引用。)
《百一》除濕湯,治療一切中濕自汗,逐漸惡風,翕翕發熱,陽虛自汗,呼吸少氣。在原方中加入白朮、附子。《直指》加劑除濕湯,治療氣虛傷濕,身體沉重,腰部疼痛,四肢微冷,或嘔吐、或溏泄。
於本方去半夏、藿香,加白朮、乾薑、辣桂。
加味防己黃耆湯,治風濕相搏,客於皮膚,四肢少力,關節煩疼。
白話文:
《百一》除濕湯,用來治療所有因濕氣所引起的自汗,以及隨之而來的怕風症狀,伴有輕微發熱,陽氣虛弱導致的自汗,還有呼吸時氣力不足的情況。在原有的處方中加入了白朮和附子。《直指》加劑除濕湯,用於治療氣虛又受濕氣影響,身體感到沈重,腰痛,四肢略感寒冷,或是有嘔吐、腹瀉的症狀。 在這個處方中去掉半夏、藿香,添加白朮、乾薑、辣桂。 加味防己黃耆湯,用於治療風濕相互作用,滯留在皮膚之間,造成四肢無力,關節疼痛的問題。
防己(三錢),黃耆(四錢),白朮(三錢),甘草(一錢),蒼朮(一錢),薏苡仁(一錢五分),川獨活(一錢),薑(三片),紅棗(一枚)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一鍾。不拘時服。(《醫經會元》)
白話文:
防己(三錢)——具有祛風濕、解表利尿的功效。
黃耆(四錢)——具有益氣固表、止汗的功效。
白朮(三錢)——具有健脾益氣、燥濕祛痰的功效。
甘草(一錢)——具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的功效。
蒼朮(一錢)——具有祛風濕、燥濕健脾的功效。
薏苡仁(一錢五分)——具有健脾除濕、利尿消腫的功效。
川獨活(一錢)——具有祛風濕、解表止痛的功效。
薑(三片)——具有發汗、溫中、解表散寒的功效。
紅棗(一枚)——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
清濕方,動於火為濕熱,腰背跨疼,身重倦怠,身如板夾,腳似沙墜,表裡溫熱,尺脈強而寸弱,宜用清濕湯。
白話文:
清濕方:當濕熱之邪動於心火所致,症狀為腰背和跨部疼痛,身體沉重疲乏,全身僵硬,腳像踩在沙子中,表裡均有溫熱感,尺脈強而寸脈弱,應使用清濕湯治療。
羌活,獨活,防風,澤瀉,薏苡仁,防己,赤芍,黃柏,黃芩,甘草
白話文:
羌活:具有祛風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獨活: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防風: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澤瀉:具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水腫、尿路感染、濕熱黃疸等症狀。
薏苡仁:具有健脾祛濕、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腹瀉、水腫、濕疹等症狀。
防己:具有祛風解表、利尿消腫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水腫、尿路感染等症狀。
赤芍: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瘀血疼痛、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黃柏: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痢疾、濕熱黃疸、皮膚瘙癢等症狀。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黃疸、痢疾等症狀。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和藥性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小便赤澀或秘,加炒梔子仁、茵陳、商陸、海金沙、滑石、木通。(《醫經會解》)
白話文:
小便赤澀或小便不順暢,可加入炒梔子仁、茵陳、商陸、海金沙、滑石、木通。(《醫經會解》)
過汗亡陽治驗,中山王知府次子薛里,年十三歲,六月十三日,暴雨方過,池水泛溢,因而戲水,衣服盡濕,其母責之,至晚覺精神昏憒,怠惰嗜臥,次日病頭痛身熱,腿腳沉重。一女醫用和解散發之,閉戶塞牖,覆以重衾,以致苦熱不勝禁,遂發狂言,欲去其衾而不能得去,是夜汗至四更,濕透其衾,明日尋衣撮空。又以承氣湯下之,下後語言漸不出,四肢不能收持,有時項強,手足瘈瘲搐急而攣,目左視而白睛多,口唇肌肉蠕動,飲食減少,形體羸瘦。命予治之,具說前由。予詳之,蓋傷濕而失於過汗也。且人之元氣,起於臍下腎間動氣,周於身,通行百脈。今盛暑之時,大發其汗,汗多則亡陽,百脈行澀,故三焦之氣不能上榮心肺,心火旺而肺氣燋。況因驚恐內蓄,《內經》曰恐則氣下,陽主聲,陽既亡而聲不出也。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又曰奪血無汗,奪汗無血。今發汗過多,氣血俱衰,筋無所養,其病為痙,則項強,手足瘈瘲搐急而攣。目通於肝,肝者筋之合也,筋既燥而無潤,故目左視而白睛多。肌肉者脾也,脾熱則肌肉蠕動,故口唇蠕動,有時而作。經云肉痿者,得之濕地也。脾熱者,肌肉不仁,發為肉痿。痿者痿弱無力運動,久為不仁。陽主於動,今氣欲竭,熱留於脾,故四肢不用。此傷濕過汗而成壞證明矣。當治時之熱,益水之原救其逆,補上升生髮之氣《黃帝針經》曰:上氣不足,推而揚之。此之謂也。以人參益氣湯治之。《內經》曰:熱淫所勝,治以甘寒,以酸收之。人參、黃耆之甘溫,補其不足之氣而緩其急搐,故以為君。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生甘草甘微寒,黃柏苦辛寒,以救腎水而生津液,故以為臣。當歸辛溫和血脈,橘皮苦辛,白朮苦甘,炙甘草甘溫,益脾胃,進飲食。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藥之酸微寒,以收耗散之氣而補肺金,故以為佐。升麻、柴胡苦平上升,生髮不足之氣,故以為使。乃從陰引陽之謂也。
人參益氣湯。
白話文:
過度出汗導致陽氣受傷的驗證與治療:
中山王知府的次子薛裏,十三歲,六月十三日,暴雨剛過,池水氾濫,他在水中嬉戲,衣服全濕。他的母親責罵了他,到了晚上,他感到精神恍惚,疲倦嗜睡。第二天,他頭痛身熱,腿腳沉重。一位女醫生用和解散發藥治療他,並關閉門窗,用厚被子覆蓋他,導致他感到極度炎熱,煩躁不安。他想要把被子掀開,卻辦不到。那晚,他出汗到了四更天,汗水把被子都浸濕了。第二天,他醒來時,衣服都濕透了。之後,醫生又給他服用承氣湯,服藥後,他的語言逐漸消失,四肢不能活動,有時出現項強,手腳抽搐痙攣,眼睛往左看,眼白增多,口脣肌肉抽動,飲食減少,身體消瘦。
醫生讓我去給他治病,並詳細地告訴我他之前的病情。我仔細分析了他的情況,認為他是因為濕邪侵襲,過度出汗而導致陽氣受傷。人體的元氣,源於臍下腎間的動氣,周流全身,運行於百脈。而現在正值盛夏,大量出汗,汗多則陽氣損傷,百脈運行不暢,所以三焦之氣不能上榮心肺,心火旺盛而肺氣灼熱。況且,由於恐懼的情緒內積,《內經》中說,恐則氣下,陽主聲音,陽氣損傷,聲音就發不出來了。陽氣旺盛則精氣充沛,溫柔則筋骨強健。又說,奪血無汗,奪汗無血。現在出汗過多,氣血俱衰,筋骨失去滋養,就會出現痙攣,項強,手足抽搐痙攣。眼睛與肝臟相通,肝臟是筋的合會之處,筋既乾燥而無潤澤,所以眼睛向左看,眼白增多。肌肉屬於脾,脾熱則肌肉抽動,所以口脣抽搐,有時會發作。經雲,肉痿者,得之濕地也。脾熱者,肌肉不仁,發為肉痿。痿者,痿弱無力運動,久則不仁。陽氣主於運動,現在氣欲竭,熱留於脾,所以四肢不能活動。這都是濕邪傷人,過度出汗而導致的疾病證據。治療時,應該治療當時的熱症,益水之源,救助其逆,並補益上升生髮之氣。《黃帝針經》曰:上氣不足,推而揚之。這就是這個道理。我用人參益氣湯來治療他。《內經》曰:熱淫所勝,治以甘寒,以酸收之。人參、黃耆甘溫,補其不足之氣而緩解其抽搐,故以為君藥。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生甘草甘微寒,黃柏苦辛寒,以救腎水而生津液,故以為臣藥。當歸辛溫和血脈,橘皮苦辛,白朮苦甘,炙甘草甘溫,益脾胃,進飲食。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藥之酸微寒,以收斂耗散之氣而補肺金,故以為佐藥。升麻、柴胡苦平上升,生髮不足之氣,故以為使藥。這是從陰引陽之謂也。
黃耆(五分),人參,黃柏(去皮),升麻,柴胡,白芍藥(各三分),當歸,白朮,炙甘草(各二分),陳皮(三分),生甘草(二分)
白話文:
黃耆(五錢),人參,黃柏(去皮),升麻,柴胡,白芍藥(各三錢),當歸,白朮,炙甘草(各二錢),陳皮(三錢),生甘草(二錢)
上十一味㕮咀,都為一服,水二盞半,先浸兩時辰,煎至一盞,去渣熱服,早食後、午食前各一服投之。三日後語聲漸出,少能行步,四肢柔和,食飲漸進,至秋而愈。(《寶鑑》)
白話文:
將上列的十一種藥材搗碎,混合在一起成為一劑藥方,加入兩杯半的水,先浸泡兩個小時,煎煮至還剩下的一杯藥水,去除渣滓後趁熱服用,早飯後和午飯前各服用一劑。三天後,言語逐漸恢復,慢慢能夠走路,四肢變得柔軟,食量逐漸增加,到秋天的時候就痊癒了。(《寶鑑》)
足跟腫痛治驗,江篁南自治一少年,夏月因以冷水浸兩足跟,又坐濕地,患足跟腫痛,不能移步,困臥數月。教以乾土圾一塊,挖一凹如足跟大,炭火燒紅去火,用醋一碗沃之,任其滲干,乃以足跟臨土圾,初略懸高熏之,漸漸近之,其下體骨節皆酸快不可言,且有微汗,連換土磚,熏三四日而愈。(《類案》)
白話文:
足跟腫痛治癒案例:
江篁南治好了一個少年。那是個夏天,少年因為用冷水浸泡兩隻腳後跟,接著坐在潮濕的地上,結果腳後跟腫痛,難以行走,已經臥牀痛苦了好幾個月。江篁南教他找一塊乾燥的泥土,挖一個與腳後跟一樣大小的凹陷,用炭火把泥土燒紅,然後用一碗醋倒進凹陷處,等醋液滲入泥土後,就用腳後跟對著泥土,一開始稍微抬高腳後跟燻蒸,漸漸地逐漸靠近炭火。這時,少年感到全身骨節痠痛,十分舒服,並微微出汗。江篁南持續更換泥磚,燻蒸了三四天,少年的腳後跟腫痛就治癒了。(《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