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撰

《雜病廣要》~ 內因類 (13)

回本書目錄

內因類 (13)

1. 〔附〕強中

強中病者,莖長興盛不痿,精液自出,是由少服五石,五石熱住於腎中,下焦虛。少壯之時,血氣尚豐,能制於五石。及至年衰,血氣減少,腎虛不復能制精液。若精液竭,則諸病生矣。(《病源論》)

白話文:

患有消渴的病人,多數是因為沉迷於色慾,或暴飲暴食,或服用丹石,導致真氣流失,藥氣陰性而發作,從而導致煩渴引水、飲食倍增、陰氣常盛、精出不交,因此中焦虛熱而注於下焦,三消之中最難治癒。(《得效》)

玉莖硬不痿,精流無歇,時時如針狀者,捏之則脆碎,此為腎滿漏疾。治用韭子、破故紙各一兩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每日三次,愈即住服。(《雞峰》)(按:《本草綱目》引夏子益《奇疾方》,腎滿作腎滯。)

強中多因耽嗜色欲,及快意飲食,或服丹石,真氣既脫,藥氣陰發,致煩渴引水,飲食倍常,陰氣常興,不交精出,故中焦虛熱注於下焦,三消之中最為難治。(《得效》)(按:消渴、強中蓋是別證,此說可疑。)

(註:消渴和強中本是不同的疾病,但這裏的說法值得懷疑。)

強陽不倒,屬命門火實,孤陽無陰所致,此證多不治。忌補氣、溫、熱,宜苦寒、甘寒、鹹寒。(《本草經疏》)

白話文:

陽氣過於強盛,沒有陰氣來制約,導致陰陽失衡,這是不治之症。因此,不能再服用溫熱補氣的藥物,應該服用苦寒、甘寒、鹹寒的藥物來治療。

強陽不倒,此虛火炎上,而肺金之氣不能下行故爾。若用黃柏、知母二味,煎湯飲之,立時消散。(《石室》)

白話文:

陽氣旺盛不衰,這是虛火往上冒,而肺金之氣不能向下運行,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如果用黃柏、知母這兩種藥,煎湯喝了,立刻就會消散。(出自《石室》)

強中,有肝火盛強,有金石性發。其證莖盛不衰,精出不止,多發消渴癰疽。若因下焦伏火,宜用知母、生地、麥冬、黃芩、黑參、甜桔梗、黃連、栝蔞根、地骨皮、石膏、生甘草、大豆、豬腎之類,以解毒為主。若因腎虛肝熱,宜用熟地、龜板、丹皮、茯苓、黑參、沙參、天冬、麥冬、澤瀉、五味之類,以補陰為主。(《醫通》)

白話文:

在身體強壯的人中,有肝火旺盛的,有金石性發作的。其症狀是陰莖經常勃起,精液不斷流出,容易患消渴症和癰疽。如果是由於下焦伏火引起的,宜用知母、生地、麥冬、黃芩、黑參、甜桔梗、黃連、栝蔞根、地骨皮、石膏、生甘草、大豆、豬腎之類的藥物,以解毒為主。如果是由於腎虛肝熱引起的,宜用熟地、龜板、丹皮、茯苓、黑參、沙參、天冬、麥冬、澤瀉、五味之類的藥物,以補陰為主。(《醫通》)

2. 痼冷積熱

痼冷積熱,本是病因,不必有一病,然亦不必無一病。是以《巢源》有冷熱病諸候,而《千金》創立此一門,遂為後學所取則。唯丹溪於《局方》頗有辨詰,其說陂而難通,今所不從。若火病則創見運氣篇,而金元諸家務表章之,然是古經所不言,要不過亢陽煽搖之謂,故略拈其說而已。

白話文:

經年堆積的體內寒氣成為熱症的病因,熱症可能隨時發生,但也可能始終不發病。所以《巢源》有關於寒熱病症候的記載,《千金方》進一步創立了這個治療方法,以供後人效法。只有丹溪在《局方》裡對它有過爭辯,他的觀點比較偏頗難以理解,所以我不採用他的說法。至於火症是運氣篇裏提到的,金元時諸位醫家都認為這是一種重要學說,但從古至今的醫典裏都沒有記載。簡單來說,所謂的火症,就是過盛的陽氣煽動身體,所以我只簡單地列舉了他們的觀點而已。

脈候,沉細滑疾者熱,遲緊為寒(又云洪數滑疾為熱,澀遲沉細為寒)。脈盛滑緊者,病在外熱;脈小實而緊者,病在內冷。脈浮滑,其人外熱,風走刺,有飲,難治。脈沉而緊,上焦有熱,下寒得冷即便下:脈沉而細,下焦有寒,小便數,時苦絞痛,下利重。脈浮緊且滑直者,外熱內冷,不得大小便。脈洪大緊急,病速進在外,苦頭髮熱癰腫;脈細小緊急,病速進在中,寒為疝瘕積聚,腹中刺痛。(《脈經》)(《巢源》有說,見後。)

白話文:

脈搏細弱而滑數,表示身體內有熱;脈搏遲緩緊繃,則表示身體內有寒氣(另外一種說法是:脈搏洪大數滑表示有內熱;脈搏澀,遲緩,沉細則表示有內寒)。脈搏盛大滑動而緊繃,說明疾病在體表,有熱;脈搏細小而緊繃,則說明疾病在體內,有寒。脈搏浮動,滑動,說明人體外部有熱,風寒侵刺,有水飲,難以治療。脈搏沉而緊,說明上焦有熱,下焦有寒,遇到寒涼就容易腹瀉;脈搏沉而細,說明下焦有寒,小便次數多,時常感到腹痛,拉肚子嚴重。脈搏浮而緊且滑直,表示體表有熱,內部有寒,大小便不暢通。脈搏洪大,緊促而急迫,說明疾病在外表迅速發展,頭髮發熱,癰腫;脈搏細小,緊促而急迫,說明疾病在中部迅速發展,寒氣導致疝瘕積聚,腹中刺痛。(《脈經》)(《巢源》有說法,見後)

脈大,寒熱在中。遲而緩者,有寒。微而緊者,有寒。沉而遲,腹臟有冷病。微弱者,有寒,少氣。實緊,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時時利者,難治(一作時時嘔,稽留難治)。滑數,心下結,熱盛。滑疾,胃中有熱。(同上)

白話文:

  1. 脈搏沉而緩慢者,有寒證。脈搏微弱而緊促者,有寒證。脈搏沉而緩慢,腹部有寒證。脈搏微弱者,有寒證,少氣。脈搏實緊者,胃中有寒,痛苦不能飲食,時常腹瀉者,難以治癒。脈搏滑數者,心下有痞結,熱證盛。脈搏滑疾者,胃中有熱證。

  2. 脈搏大,寒熱交錯。脈搏遲緩者,有寒證。脈搏微弱而緊促者,有寒證。脈搏沉緩,腹中冷病。脈搏微弱,有寒證,氣少。脈搏實緊,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時常腹瀉者,難治。脈搏滑數,心下結熱盛。脈搏滑疾,胃中有熱證。

診其脈候數在上,則陽中之陽也;數在下,則陰中之陽也。遲在上,則陽中之陰也;遲在下,則陰中之陰也。數在中,則中熱;遲在中,則中寒。(《中藏》)

白話文:

脈搏快速且在手背上,就是陽中之陽;脈搏快速且在手心上,就是陰中之陽;脈搏緩慢且在手背上,就是陽中之陰;脈搏緩慢且在手心上,就是陰中之陰;脈搏快速且在中央空隙時,就是中醫熱;脈搏緩慢且在中央空隙時,就是中醫寒。

源候總說,夫以臟腑稟賦不同,亦有將理失宜,遂致偏冷偏熱,故方論中有痼冷積熱之說。痼冷者,中寒也,多因真氣既微,胃氣不實,復啖生冷冰雪之屬,致腸胃虛寒,陰既停凝,陽不能正,大便洞泄,小便頻並,鼻多清涕,嘔吐涎沫,水穀不化,洒洒淅淅,皆陽虛陰盛之所為也。積熱者,臟腑燥也,多因精血既衰,三焦煩壅,復餌丹石酒炙之屬,致腸胃蘊毒,陽既熾盛,陰不能制,大便秘澀,小便赤淋,口苦咽乾,涎稠訶子,飲食無度,輝輝熇熇,皆陰虛陽盛之所為也。治各有方。(《三因》)

白話文:

《三因》中,《源候總說》認為,人體臟腑稟賦不同,偶而因調理失宜,即會導致偏冷或偏熱的現象,所以方劑論述中有“痼冷”和“積熱”之說。“痼冷”是指中寒的現象,大都是因為人體真氣比較微弱,胃氣不充實,又吃生冷冰寒食物的緣故,導致腸胃虛寒,體內陰氣凝聚凝結,陽氣無法運轉,所以會出現大便洩瀉、小便頻數、鼻子流清涕、嘔吐泡沫、水穀不化、小便淅瀝不止等症狀,這些都是陽虛陰盛造成的。“積熱”是指臟腑燥熱的現象。大都是因為人體精血虧損,三焦氣機鬱結不通,又服用了一些性溫燥熱的藥物,導致腸胃蘊含毒熱。致使體內陽氣熾盛,陰氣無法制約,所以會出現大便祕結、小便赤痛、口苦咽乾、口水黏稠、飲食不節制、身體燥熱等症狀,這些都是陰虛陽盛造成的。這兩種病症的治療方法各有不同。

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夫一人身,不外乎陰陽氣血,相與流通焉耳。如陰陽得其平,則疾不生,陰陽偏勝,則為痼冷積熱之患也。所謂痼冷者,陰毒沉痼而不解也。積熱者,陽毒蘊積而不散也。故陰偏勝則偏而為痼冷,陽偏勝則偏而為積熱。古賢云:偏勝則有偏害,偏害則致偏絕,不可不察也。(《濟生》)

白話文:

一陰一陽交替變化叫做「道」,陰陽任何一方過度偏盛叫做疾病。一個人身體,沒有超出陰陽氣血,相互流通之外。如果陰陽平衡,疾病就不會產生,陰陽一方偏重,就會形成痼冷或積熱的病症。所謂痼冷,是指體內陰氣深重,不散不緩;積熱,是指陽氣鬱積體內,無法散發。所以陰氣過於偏重,就會變成痼冷;陽氣過於偏重,就會變成積熱。古人說:陰陽偏重就會造成偏的傷害,偏的傷害就會導致偏的絕境,這是一定要引起注意的。(《濟生》)

積熱者,熱毒蘊積於其內也。夫人固有體氣素實,一時感觸熱毒之氣,故鬱積臟腑之間,或在心肺之內,令人口苦咽乾,涎唾稠黏,眼澀多淚,口舌生瘡,大小便秘結。又有陰盛血衰,三焦已燥,服餌酒炙之物,並丹石之藥,愈助其熱,結滯於內,亦能令人變生諸證。治之須詳其脈證,若在心膈者清之,結於臟腑者盪滌之,更量人氣體虛實輕重用藥。

(《大成》)

白話文:

積熱是指熱毒蘊藏在人體內部。人本來有體氣素實的基礎,一時感受熱毒之氣,鬱積在臟腑之間,或在心肺之內,因此出現口苦咽乾、涎唾稠黏、眼澀多淚、口舌生瘡、大小便祕結等症狀。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陰盛血衰,三焦已經燥熱,如果服用酒炙之物以及丹石之藥,就會助長體內熱氣,導致熱氣結滯於內部,也會令人出現各種症狀。治療時需要詳細辨別脈象和證狀,如果熱毒在心膈,就需要清熱;如果熱毒結於臟腑,就需要清除滌盪;此外,還需要根據個人的體氣虛實輕重來使用藥物。

夫痼冷者,痼為年久長固者也,冷為寒極至甚者也。沉寒痼冷之證,乃真陽耗散,脾胃虛弱,失於調理,以致胃寒,食啖冷物黏膩難化生硬之類,經年累月,久積而成痼冷,脾腎漸被其傷,因而漬積臟腑,以成痼疾矣。但有寒冷等輩觸犯,速然而作,以致手足厥逆,畏冷憎寒,飲食不化,或嘔吐涎沫,或大便洞泄,米穀不消,或小便頻數,或肚腹絞痛,或逢寒咳嗽,或癲疝大作,是其證也。(《奇效》)

白話文:

所謂「痼冷」,「痼」是指年深日久、頑固、根深蒂固,「冷」是指寒氣極其嚴重、寒冷至極。沉寒痼冷的症狀是真陽散失,脾胃虛弱,失去了調理功能,導致胃寒,食用冰冷食物,黏膩難以消化,生硬難以嚼碎之類的食物,經年累月,長期積累下來形成痼冷,脾腎逐漸受到損傷,因此沉著積聚在臟腑,就形成了頑固的疾病。只要受到寒冷等因素侵犯,很快就發作,以致手足厥逆,畏懼寒冷,討厭寒冷,食物難以消化,可能會嘔吐涎沫,或者大便溏瀉,米飯穀物不能消化,或者小便頻繁,或者腹部絞痛,或者遇到寒冷後咳嗽,或者癲疝大發作,這些都是其症狀。

病由邪氣,夫患熱者,皆由血氣有虛實,邪在脾胃,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風邪不得宣散,因而生熱,熱搏於腑臟,故為病熱也。診其脈,關上浮而數,胃中有熱。滑而疾者,亦為有熱。弱者無胃氣,是為虛熱。跗陽脈數者,胃中有熱,熱則消穀引食。跗陽脈粗而浮者,其病難治。若病者苦發熱身體疼痛,此為表有病,其脈自當浮;今脈反沉而遲,故知難瘥,其人不即得愈,必當死,以其病與脈相反故也。(《病源論》)

白話文:

疾病是由邪氣引起的,患有發熱症狀的人,都是因為血氣有虛實,邪氣在脾胃,陽氣過多,陰氣不足,風寒邪氣就不能宣散,因而產生發熱,發熱侵襲腑臟,所以會出現發熱的病症。診療脈象,關上脈浮而數,表示胃中有熱。脈象滑而快,也說明有熱。脈象虛弱,沒有胃氣,這是虛熱。跗陽脈數,表示胃中有熱,發熱症狀會消穀引食。跗陽脈粗而浮,這種病症很難治癒。如果病人發燒,身體疼痛,這是表證有病,脈象應該浮起;現在脈象反而沉而遲,所以知道難以治癒,病人不能立即痊癒,必定會死亡,這是因為病症和脈象相反的緣故。

夫虛邪在於內,與衛氣相搏,陰勝者則為寒。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內生寒。視其五官色白,為有寒。診其脈,遲則為寒,緊則為寒,澀遲為寒,微者為寒,遲而緩為寒,微而緊為寒,寸口虛為寒。(同上)

白話文:

邪氣在身體內與衛氣相互搏擊,陰氣勝過陽氣,就會產生寒冷的症狀。身體正氣離開,身體就會虛弱,虛弱就會在體內產生寒冷。觀察五官顏色,如果呈現白色,就表示有寒症。診斷脈象,如果脈搏遲緩,表示有寒症;脈搏緊實,表示有寒症;脈搏遲緩澀滯,表示有寒症;脈搏微弱,表示有寒症;脈搏遲緩而緩和,表示有寒症;脈搏微弱而緊實,表示有寒症;寸口脈搏空虛,表示有寒症。

客熱三焦之別(火亢之由)客熱者,由人腑臟不調,生於虛熱。客於上焦,則胸膈生痰實,口苦舌乾。客於中焦,則煩心悶滿,不能下食。客於下焦,則大便難,小便赤澀。(《病源論》)

白話文:

客熱三焦的區別(火亢的緣由)

客熱是由於人體腑臟不調,產生虛熱。

客熱在上焦,則胸膈生痰實,口苦舌乾。

客熱在中焦,則煩心悶滿,不能下食。

客熱在下焦,則大便難,小便赤澀。(《病源論》)

大凡人之生長乎兩間,莫不恃氣血以維持其性命,所以氣不能離血,血不能離氣。使氣能平緩清肅,一如常度,自然營衛調順,血脈流通,津精充溢,所謂氣血相從,陰陽相和,何火之有。

白話文:

凡是人的生命存在於天地之間,沒有不是依靠氣血來維持生命的,所以氣血是不能分開的。如果氣的運行平和緩慢,清正肅穆,並且正常和恆久,那麼營氣和衛氣自然調順,血脈運行暢通,津液和精氣充滿,所謂氣血相伴隨,陰陽相和諧,不會出現火症。

倘使七情抑鬱,五志感觸,六淫外侵,以致營衛不調,氣血變亂,陰陽舛錯,即我之真元,變而為爍石消金之烈焰,津精血液從此而枯,枯則虛火愈甚,輕為舌破口糜,齒疼目痛,二便秘結,淋濁不清,吞酸嘔吐,頭風斑疹等恙;重當嘔血便血,痰壅氣逆,癆熱喘嗽,癃痹失音諸病;甚至熱極生風,風痰內結,必成痰厥暴中,癱瘓卒死,種種急證者矣。誰謂火之患小,而可不預為之地哉。

(《百問》)

白話文:

如果七情抑鬱,五志感觸,六淫外侵,導致營衛不調,氣血變亂,陰陽舛錯,那麼人體的真元就會轉化為猛烈燃燒的火焰,津精血液從此枯竭。枯竭後,虛火就更加嚴重,輕則出現舌頭破裂、口腔糜爛、牙齒疼痛、眼睛疼痛、大便不通、小便渾濁不清、吞酸嘔吐、頭風斑疹等疾病;重則出現嘔血便血、痰壅氣逆、癆熱喘嗽、癃痹失音等疾病;甚至會出現熱極生風,風痰內結,必定導致痰厥暴中,癱瘓卒死等各種急症。誰說火患小,可以不預防呢?

上熱下冷(治驗)冷熱不調候。夫人榮衛不調,致令陰陽痞塞,陽並於上則上熱,陰並於下則下冷。上焦有熱,或喉口生瘡,胸膈煩滿;下焦有冷,則腹脹腸鳴,絞痛泄痢。(《病源論》)

白話文:

上熱下冷(驗證)冷熱交替無法像一般正常人那樣,互相調候。人是屬於榮衛之氣的運轉,若是不調,就會導致陰陽之氣堵塞,陽氣聚集在上半身,就會造成上半身發熱,陰氣聚集在下半身,就會造成下半身發冷。上焦有熱,喉嚨可能會長瘡,胸口和橫隔膜會覺得煩悶、脹滿;下焦有冷,肚子會脹、腸鳴、絞痛、腹瀉。

中書右丞姚公茂,六旬有七,宿有時毒。至元戊辰春,因酒再發,頭面赤腫而痛,耳前後腫尤甚,胸中煩悶,咽嗌不利,身半以下皆寒,足脛尤甚。由是以床相接連炕,身半以上臥於床,身半以下臥於炕,飲食減少,精神困倦而體弱,命予治之。診得脈浮緩,按之弦細,上熱下寒明矣。

白話文:

唐中書右丞姚公茂,67歲,有毒癮。元朝戊辰年春天,因飲酒而復發毒癮,頭面紅腫疼痛,尤其是耳前後的腫脹,胸中煩悶,咽喉不適,下半身感到寒冷,尤其是小腿。因此,他將牀與炕連接起來,上半身睡在牀上,下半身睡在炕上,飲食減少,精神睏倦,身體虛弱,讓我為他治療。診斷後發現脈搏浮緩,按壓時感覺弦細,上熱下寒的症狀很明顯。

《內經》云熱勝則腫,又曰春氣者病在頭,難經云蓄則腫熱,砭射之也,蓋取其易散故也。遂於腫上約五十餘刺,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狀,頃時腫痛消散。又於氣海中,大艾炷灸百壯,乃助下焦陽虛,退其陰寒。次於三里二穴,各灸三七壯,治足胻冷,亦引導熱氣下行故也。

白話文:

《內經》中說:熱盛則腫脹。又說:春天容易患頭部疾病。《難經》中說:積壓就會腫脹發熱,用針灸治療,就是因為針灸容易疏散氣血的緣故。於是就在腫脹的部位紮了約五十多針,流出的血是紫黑色的,好像露珠一樣。不多一會兒,腫痛就消散了。又在大腸的俞穴部位用大的艾炷灸了100壯,以此來幫助下焦陽氣的虛弱,退去陰寒之氣。然後在足三里穴,各灸了37壯,治療足部的寒冷,也是為了引導熱氣下降的緣故。

遂處一方,名曰既濟解毒湯,以熱者寒之。投劑之後,腫消痛減,大便利,再服減大黃,慎言語,節飲食,不旬日良愈。(《寶鑑》)(按:既濟解毒湯用大黃、芩、連、甘、桔、柴、升、翹、歸。又有虛中有熱治驗,旨趣相近,均不錄出。)

白話文:

於是定出了一個治方,叫做「既濟解毒湯」,用來治療熱性的疾病。服藥後,腫脹消退,疼痛減輕,大便通暢,再服藥時減少大黃的用量,謹慎說話,節制飲食,不到十天就痊癒了。(《寶鑑》)(按:既濟解毒湯由大黃、黃芩、黃連、甘草、桔梗、柴胡、升麻、杏仁、當歸組成。還有虛熱證的治驗,其治療方法和本條相似,在此就不再列出。)

又有一證,喉閉面腫,至於腹中,泄瀉作痛。脈浮而數,按之沉細,上熱下寒,此證明矣。腹痛宜溫,喉閉為忌;喉閉宜寒,腹痛反是。醫之到此,莫知為計,當以熱藥,待冷服之。又或寒藥,熱含吐之,寒熱因用,古法如斯。(《醫讀》)(宜參《傷寒》厥陰病及婦人)

白話文:

還有一種情況,喉嚨閉塞、面部腫脹,直至腹部,腹瀉疼痛。脈搏浮數,按壓時沉細,上熱下寒,這是證據。腹痛應溫熱,喉嚨閉塞則忌諱;喉嚨閉塞應寒,腹痛則相反。醫生到了這個地步,不知如何是好,應該用熱藥,待冷了再服用。又或者用寒藥,熱含吐服,寒熱交替使用,古法是這樣的。(宜參閱《傷寒》厥陰病及婦人)

陰中伏陽,又有一證,煩滿嘔惡,指末皆寒,頭痛時作。六脈不見,深按緊弱,陰中伏陽,難用常藥。或以熱攻,為陰隔絕,不能至陽,反生客熱。或以寒治,亦為疏略,所伏真火,愈見消鑠。宜用破陰,導達真火,火升水降,得汗乃可。(《醫讀》)

白話文:

陰中伏陽,還有這樣一種情況,鬱悶煩躁,嘔吐惡心,四肢末梢冰涼,頭痛時常發作。六脈沉細不見,按壓深部脈搏則緊弱無力。這是屬於陽氣潛伏於陰中,難以用常規藥物治療。如果使用熱藥攻伐,反而會被陰氣阻隔,陽氣不能到達,反而產生客熱。如果使用寒藥治療,也是疏忽大意,潛伏的真火會更加虛弱消散。應該使用能夠破除陰氣,引導真火升發的藥物,讓火上水下,得到汗出才能治癒。(《醫讀》)

死生訣,病熱人,四肢厥脈弱,不欲見人,食不入,利下不止者死,食入四肢溫,脈大語狂,無睡者生。病寒人,狂言不寐,身冷脈數,喘息目直者死;脈有力而不喘者生。(《中藏》)

白話文:

病熱之人,四肢厥脈衰弱,不願意見到人,沒有胃口不能進食,又一直拉肚子不停的,這樣的人會死亡。能進食,四肢溫暖,脈搏強勁,言談狂躁,沒有睡覺的人,則會存活。

病寒之人,胡言亂語,睡不着,身體寒冷,脈搏數快,喘息且眼睛往上看的人,則會死亡。脈搏有力但不喘息的人,則會存活。(《中藏》)

治當求其屬,人之所藉以生者,氣也。氣者何?陰陽是也。夫陰與陽可以和而平,可以乖而否,善攝與否,吉凶於是乎歧之。夫惟攝之不能以皆善也,故偏寒偏熱之病,始莫逃於乖否之餘矣。雖然,寒也熱也,苟未至於甚,粗工為之而不難;設熱積而寒沉,良工猶弗能以為計,況其下乎。奈之何俗尚顓蒙,恪持方藥,愈投愈盛,迷不之反。豈知端本澄源,中含至理,執其樞要,眾妙俱呈。且以積熱言之,始而涼和,次而寒取,寒取不愈,則因熱而從之,從之不愈,則技窮矣,由是苦寒頻歲而弗停。又以沉寒言之,始而溫和,次而熱取,熱取不愈,則因寒而從之,從之不愈,則技窮矣,由是辛熱比年而弗止。嗟夫!苦寒益深而積熱彌熾,辛熱太過而苦寒愈滋,苟非大聖慈仁,明垂樞要,生也孰從而全之。經曰: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屬也者,其樞要之所存乎。斯旨也,王太僕知之。故曰益火之原,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又曰取心者,不必齊以熱;取腎者,不必齊以寒。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強腎之陰,熱之猶可。籲!混乎千言萬語之間,殆猶和璧之在璞也,其寶久湮,豈過焉者石之而弗鑿乎,余僭得而推衍之。夫偏寒偏熱之病,其免者固千百之一二,而積熱沉寒,亦恐未至於數見也。然而數見者,得非粗工不知求屬之道,不能防微杜漸,遂致滋蔓難圖以成之歟。夫寒之而熱者,徒知以寒治熱,而不知熱之不衰者,由乎真水之不足也。熱之而寒者,徒知以熱治寒,而不知寒之不衰者,由乎真火之不足也。不知真水火不足,汎以寒熱藥治之,非惟臟腑習熟,藥反見化於其病,而有者弗去,無者弗至矣。故取之陰,所以益腎水之不足,而使其制夫心火之有餘。取之陽,所以益心火之不足,而使其勝夫腎水之有餘也。其,指水火也。屬,猶主也,謂心腎也。求其屬者,言水火不足而求之於心腎也。火之原者,陽氣之根,即心是也。水之主者,陰氣之根,即腎是也。非謂火為心而原為肝,水為腎而主為肺也。寒亦益心,熱亦強腎,此太僕達至理於規矩準繩之外,而非迂士麴生之可以跂及矣。彼迂士麴生,不明真水火於寒熱之病,有必制必勝之道,但謂藥未勝病,久遠期之,是以恪守方藥,愈投愈盛,卒至殞滅而莫之悟,嗚呼悲夫!余見積熱沉寒之治,每蹈於覆轍也,因表而出之以勸。(《溯洄集》)(宜與《藥治通義》第七卷相參。)

白話文:

要想治好疾病,必須找到病情的根本原因。人之所以能夠活著,是因為「氣」的存在。這「氣」指的是陰氣和陽氣。陰陽二氣互相和諧平衡,則人體安康,否則就會出現疾病。如果保護不當,吉凶就會有分歧了。雖然不能做到保護得當,好壞都兼有,所以偏寒偏熱的疾病,最終還是逃脫不了陰陽失調的毛病。儘管如此,寒症或者熱症,假使沒有發展到很嚴重的程度,一般的醫生都能治好它們。但是如果熱症積聚在體內,寒症深藏在裡面,即使高明的醫生也沒有辦法應付,更何況是那些醫術差的醫生。問題的關鍵在於,世俗的醫生們大都是頭腦閉塞,固守藥方。他們越是給病人用藥,病勢就越加重,而不思反省。他們難道不知道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揭示疾病的根源纔是關鍵。理清關鍵點,妙法自來。比如以積熱來說,開始用涼藥治療,然後用寒藥治療,如果寒藥治療不見效,就要順著熱症治療,但如果這樣治療還是不見效,醫生的方法就用盡了,從此以後,病人年復一年地吃著苦寒的藥物而沒有停止過。再以沉寒來說,開始用溫和的藥物治療,後來用熱藥治療,如果熱藥治療不見效,就要順著寒症治療,但是如果這樣治療還是不見效,醫生的方法就用盡了,從此以後,病人年復一年地吃著辛熱藥物而沒有停止過。唉!苦寒越治越重而積熱卻更加劇烈,辛熱的藥物用得太多而苦寒的症狀更加嚴重。如果沒有聖人慈悲為懷,指出關鍵要點,病人生命怎麼能夠保全呢?《黃帝內經》中說:「治療寒症而發熱的要從陰證著手,治療熱症而發寒的要從陽證著手。」這就是所謂的「求其屬」。「屬」就是指關鍵點之所在。這個道理,王太僕很清楚。所以他說,增加心火的來源,以消除陰翳;增強腎水的來源,以抑制陽光。他又說,治療心臟的疾病,不一定全用熱藥;治療腎臟的疾病,不一定全用寒藥。只要增加心臟的陽氣,寒症同樣可以治癒;增強腎臟的陰氣,服用熱藥反倒可以。唉!這些道理雖然混雜在眾多話語中,好比和氏璧埋沒在璞石中,其中的珍寶早已被掩埋,豈能讓過路的人發現而把璞石鑿開呢?我僭越地得到這個道理並加以發揚光大。偏寒偏熱的疾病,能夠治癒的不到千分之一二,而積熱和沉寒的疾病,恐怕也很難得見。然而見到的這些病症,難道不是因為醫生不懂得「求其屬」的方法,不能防微杜漸,最終導致病情蔓延難以治癒造成的嗎?治療寒症而發熱的,只知道用寒藥治療熱症,卻不知道熱症之所以不減,是因為真水不足的緣故。治療熱症而發寒的,只知道用熱藥治療寒症,卻不知道寒症之所以不減,是因為真火不足的緣故。不知道真水火不足,就亂用寒熱藥物治療,不僅臟腑會習慣這些藥物,而且藥物反而會加重病情,有的症狀沒有消除,另外的症狀又會出現了。所以「求之陰」,就是要增補腎水不足,使它制約心火的過剩。「求之陽」,就是要增補心火不足,使它勝過腎水過剩。這裏的「其」,是指水火。「屬」,猶如「主」,是指心腎。「求其屬」,是指水火不足時,要從心腎著手。「火之原」,指陽氣的根源,也就是心。「水之主」,指陰氣的根源,也就是腎。這不是說火是心而原是肝,水是腎而主是肺。寒也能益心,熱也能強腎,這是太僕在規矩準繩之外領悟的至理,並非迂腐書生和庸醫所能揣度的。那些迂腐書生和庸醫,不明真水真火在寒熱病中的作用,卻不知道應該遵循制約與勝過的規律,只是認為藥物沒有治好病,再繼續治病總會好的,因此他們固守藥方,施治越多,病情越重,最終病人死了都不知道為什麼,真是可悲啊!我可看到積熱和沉寒的治療,常常重蹈覆轍,因此寫出來以此勸誡(《溯洄集》)(應該將《藥治通義》第七卷與之參照比較。)

痼冷治法,療治之法,雖貴乎溫補,不貴乎太剛,惟於滋血養氣中,佐以薑、桂、雄、附為愈。抑古人所謂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繼此尤當加意焉。若夫執劑剛燥,亟欲陽氣頓回,吾恐腎水易涸,心火獨炎,識者未保其性。(《直指》)

治之須暖下元,兼理脾胃。若又有脾虛而畏寒者,令人咳嗽,又當於咳嗽門求之。(《大成》)

白話文:

對於患有慢性虛寒疾病的治療方法,雖然主要在於溫暖、滋補,但是不一定要使用太過剛烈的藥物,應該在滋補血液和養氣之中,加入薑、桂、雄、附的藥物來輔助治療。此外,古人還說精氣不足的人,應該用味道來補益,繼此更應加以留意。如果使用的藥物過於剛烈燥熱,急於使陽氣迅速恢復,我擔心腎水容易枯竭,而心火獨自旺盛,有識之士恐怕難保其性命。

積熱治法,至於諸熱為治,有泛熱,有實熱。泛熱者,荊芥、薄荷、梔子、黃芩等投之,正其所宜。實熱者,非大黃、芒消則不能效。(《得效》)

白話文:

治療積熱的方法,至於各種熱證的治療,有表熱、有實熱。表熱的病症,可以用荊芥、薄荷、梔子、黃芩等藥物治療,針對不同的症狀,選擇合適的藥物。實熱的病症,如果不使用大黃、芒消等藥物,就不能有效治療。(《得效》)

實火可瀉,黃連解毒之類。虛火可補,參、朮、生甘草之類。鬱火可發,當看何經。小便降火極速。山梔能降火,從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行,人所不知。氣有餘,便是火。氣從左邊起者,肝火也。氣從臍下起者,陰火也。熱從腳下起入腹者,虛之極也,蓋火起九泉,此病十不救一,治法以四物湯加降火藥服之,以附子末窨湧泉穴。(《丹溪纂要》)

白話文:

實火可以用黃連解毒之類的藥物來瀉下。虛火可以用參、朮、生甘草之類的藥物來補。鬱火可以通過發散的方式來治療,具體的方法要根據病人的病情來決定。小便可以快速地降火。山梔子能降火,通過小便排出,它的性能是屈曲向下,很多人不知道這種特性。氣有餘,就是火。氣從左邊開始,是肝火。氣從臍下開始,是陰火。熱從腳下開始,進入腹部,是虛火的極致,這種火起源於九泉,這種病十個人中只有一個人能救,治療方法是服用四物湯加降火藥,並在湧泉穴敷上附子末。

凡熱皆出於心,熱甚則能傷血,或以洗心散、四順清涼飲子之類,此皆前人立論處方。後之學者不可將陰陽虛盛之熱,又有血分氣分之熱,陰盛格陽之熱,一例作積熱證治之,反誤多矣。(《奇效》)

白話文:

一切熱症皆是源自於心,嚴重的熱症甚至能夠傷害血液,治療方法有使用洗心散或四順清涼飲料。這些都是前人立下的理論和處方,後來的學習者不能把陰陽虛盛引起的熱症,和血氣引起熱症,陰盛陽氣受阻引起的熱症全都一致地當成積熱證來治療,這樣做會造成更多錯誤的診斷。

有下虛之人,口燥煩渴,精神短少,懶於動作,此是虛火上炎。當滋腎水,使虛火得安其位,不可一概作實熱施治。(《原病集》)

白話文:

有因體虛而呈現燥熱症狀的人,會出現口乾舌燥、煩渴、精神不振、懶得動,這是虛火上炎的表現。應滋養補腎水,使虛火得到安撫並回到原來的部位,不可一概用治療實熱的方法來治療。

三焦氣血寒熱治方目,上焦熱,涼膈散、龍腦雞蘇丸(用柴胡、木通、阿膠、蒲黃、麥冬、參、耆、薄荷、生乾地、甘)、洗心散(用朮、芍、麻黃、當歸、荊芥、大黃、甘草)。

白話文:

治療三焦氣血寒熱各類病症的方劑

上焦有熱 ,可以使用涼膈散、龍腦雞蘇丸(其配方包括柴胡、木通、阿膠、蒲黃、麥冬、人參、黃耆、薄荷、生乾地黃、甘草)。

還可以使用洗心散(其配方包括:茯苓、芍藥、麻黃、當歸、荊芥、大黃、甘草)。

中焦熱,調胃承氣湯、瀉脾散(用藿香、山梔、石膏、甘草、防風)、貫眾散(用黃連、貫眾、甘草、駱駝蓬)。

白話文:

如果中焦有熱症,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或瀉脾散(由藿香、山梔、石膏、甘草、防風等藥材製成)來治療; 也可以用貫眾散(由黃連、貫眾、甘草、駱駝蓬等藥材製成)來緩解症狀。

下焦熱,大承氣湯、三才封髓丹(用天門、熟地、人參、黃柏、砂仁、甘草)、滋腎丸(用肉桂、知母、黃柏)。

白話文:

下焦積熱,可用大承氣湯、三才封髓丹(含有天門冬、熟地黃、人參、黃柏、砂仁、甘草)或滋腎丸(含有肉桂、知母、黃柏)治療。

氣分熱,柴胡飲子(用柴胡、參、芩、歸。芍、甘草、大黃)、白虎湯。

白話文:

如果感受了熱邪,就服用柴胡飲子(由柴胡、人參、黃芩、當歸、芍藥、甘草、大黃組成),或者服用白虎湯。

血分熱,桃仁承氣湯、清涼四順飲子。

白話文:

血熱:使用桃仁承氣湯、清涼四順飲。

通治三焦甚熱之氣,三黃丸、黃連解毒湯。

白話文:

通治三焦非常燥熱的症狀:三黃丸、黃連解毒湯。

上焦寒,鐵刷湯(用半夏、草蔻、丁香、乾薑、訶子、生薑)、桂附丸(用川烏、黑附、乾薑、赤石脂、川椒、桂)、胡椒理中丸(用胡椒、甘草、款冬、蓽茇、良薑、細辛、陳皮、乾薑、白朮)。

白話文:

上焦出現寒症:

  1. 鐵刷湯(使用半夏、草蔻、丁香、乾薑、訶子、生薑)

  2. 桂附丸(使用川烏、黑附、乾薑、赤石脂、川椒、桂枝)

  3. 胡椒理中丸(使用胡椒、甘草、款冬、蓽茇、良薑、細辛、陳皮、乾薑、白朮)

中焦寒,附子理中丸、二氣丹、大建中湯(虛勞中方是)。

白話文:

  1. 中焦寒冷:使用附子理中丸、二氣丹、大建中湯(虛勞中方的代表方劑)。

下焦寒,八味丸、還少丹(系補元大方)、天真丹(用沉香、巴戟、茴香,萆薢、胡蘆巴、破故紙、杜仲、琥珀、牽牛、官桂)。

白話文:

下焦寒證,可用八味丸、還少丹(系補元大方)、天真丹(由沉香、巴戟天、茴香、萆薢、胡蘆巴、破故紙、杜仲、琥珀、牽牛、官桂組成)治療。

氣分寒,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

白話文:

當風寒之氣侵襲人體,導致了風寒感冒,主要表現為怕冷、發熱、頭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白、肌肉痠痛等症狀,中醫辨證屬於氣分寒證,此時應採用桂枝加附子湯或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來治療。

血分寒,巴戟丸(用朮、參、五味、巴戟、茴香、熟地、蓯蓉、覆盆、菟絲、牡蠣、益智、骨碎補、龍骨)、離珠丹(用杜仲、萆薢、訶子、龍骨、破故紙、胡桃、巴戟、砂仁、硃砂)。

白話文:

血虛寒冷:

巴戟丸(含有朮、參、五味、巴戟、茴香、熟地、蓯蓉、覆盆、菟絲、牡蠣、益智、骨碎補、龍骨)

離珠丹(含有杜仲、萆薢、訶子、龍骨、破故紙、胡桃、巴戟、砂仁、硃砂)

通治三焦甚寒氣,大已寒丸、四逆湯。(《寶鑑》)

白話文:

可以治療三焦極度寒冷症狀的藥丸有大已寒丸、四逆湯。(《寶鑑》)

冷疾服藥法,有人每日早起,須大瀉一行,或時腹痛,或不痛,空心服熱藥,亦無效。後有智者察之,令於晚食前,更進熱藥遂安,如此常服,竟無恙。蓋暖藥雖平旦空腹,至晚藥力已過,一夜陰氣,何以敵之。於晚間再進熱藥,則一夜暖藥在腹,遂再以勝陰氣,凡治冷疾皆如此。(《醫說》引《醫余》)

白話文:

有的人每天早晨起來,就必須先去大便一次,有時肚子痛,有時不痛,空著肚子服用熱藥,也沒有效果。後來有位聰明的人觀察發現,讓他晚上飯前服用熱藥,然後就好轉了,這樣持續服用一段時間,終於痊癒了。這是因為溫熱的藥物雖然在早晨空腹時服用,但到了晚上藥效就已經過了,整夜的陰氣用什麼來抵禦呢?所以在晚上再服用熱藥,就可以讓熱藥在肚子裡待一整夜,再次戰勝陰氣。所有治療寒症的藥物都是這樣使用的。(《醫說》引用《醫餘》)

散寒諸方,(散寒清熱方劑,既錄出各門及《傷寒》中,故此所舉,僅為數方。後《惡寒發熱》亦然。)大已寒丸,治傷寒(舊校作久寒)積冷,臟腑虛弱,心腹㽲痛,脅肋脹滿,泄瀉腸鳴,自利自汗,米穀不化,陽氣暴衰,陰氣獨勝,手足厥冷。

高良薑,乾薑(炮各六斤),肉桂(去粗皮),蓽茇(各四斤)

白話文:

驅散寒氣的各種方劑,(驅散寒氣、清熱的方劑,既已在各門和《傷寒論》中記錄,所以這裡僅舉出幾種方劑。後面的《惡寒發熱》也是如此。)大已寒丸,治療久寒積冷,臟腑虛弱,心腹疼痛,脅肋脹滿,腹瀉腸鳴,自發性腹瀉和自汗,米穀不消化,陽氣突然衰竭,陰氣獨勝,手腳冰涼。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湯下,食前服之。(《和劑》)

白話文:

將芝麻研磨成細末狀,然後將麵粉煮成麵糊,將麵糊捏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米湯送服,在飯前服用。(《和劑》)

金液丹,固真氣,暖丹田,堅筋骨,壯陽道,除久寒痼冷,補勞傷虛損。

白話文:

金液丹:可以固守人體原有的真氣,溫暖丹田,增強筋骨,壯大陽氣,消除長久以來的寒氣和虛冷,補充勞累和受傷造成的虛弱和損傷。

硫黃(揀淨去砂石,十兩,研細飛過,用瓷合子盛,以水和赤石脂封口,以鹽泥固濟,曬乾,地內先埋一小罐子,盛水令滿,安合子在上,用泥固濟訖,慢火養七日七夜,候足加頂火一斤煅,候冷取出,研為極細末。)

白話文:

硫磺(挑淨去除砂石,十兩,研磨細膩,用瓷罐盛放,加水和赤石脂封口,用鹽泥密封,曬乾,事先在地裡埋一個小罐子,盛滿水,把瓷罐放在上面,用泥密封,用文火養七天七夜,時間到了加頂火一斤煅燒,等冷卻後取出,研磨成極細的粉末。)

上藥末一兩,用蒸餅一兩湯浸,握去水,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多至百丸,溫米飲下,空心服之。(同上)(按:此方本出《蘇沈》。)

白話文:

將一兩藥末,用一兩蒸餅湯浸泡,用手將水分擠出,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最多可服用一百丸,用溫米湯送服,空腹服用。(同上)(註:此方出自《蘇沈》一書。)

來復丹(鐵甕城八角杜先生方,一名正一丹),此藥配類二氣,均調陰陽,奪天地衝和之氣,乃水火既濟之方,可冷可熱,可緩可急。善治榮衛不交養,心腎不升降,上實下虛,氣閉痰厥,心腹冷痛,臟腑虛滑。不問男女老幼危急之證,但有胃氣,無不獲安。補損扶虛,救陰助陽,為效殊勝。

白話文:

來復丹(鐵甕城八角杜先生方,一名正一丹),這帖藥是取陰陽兩種氣,平衡陰陽,掌握天地爭和之氣,它是水中火、火中水,既相互對立卻又相融共存,所以可以冷、可以熱、可以緩、可以急。善治榮衛之氣不能交替養育,心臟腎臟升降功能失常,上面實、下面虛,氣閉痰塞、心腹冰冷疼痛,臟腑虛滑。不論男女老幼、危急之證,只要有胃氣,都能安穩。補虛固損,扶助虛弱,救助陰氣、支持陽氣,效果很好。

硝石(同硫黃併為細末,入定鍋內,以微火微炒,用柳篦子不住手攪,令陰陽氣相入,不可火太過,恐藥力竭,再研細,名二氣末。),硫黃(舶上,透明,不夾砂石者。),太陰玄精石(研,水飛,各一兩。),五靈脂(須擇五臺山者,水澄去砂石,日乾研,),陳橘皮(去白),青皮(去白各二兩)

白話文:

  1. 硝石(和硫磺一起磨成細末,放入密閉的鍋中,用小火慢慢炒,並用柳木做的篩子不停的攪拌,使陰陽之氣相融合,但火不能太大,以免藥力耗盡。再研磨成細粉,叫做二炁末。)

  2. 硫磺(從海外進口的,透明無雜質的。)

  3. 太陰玄精石(研磨成粉,用清水淘洗,各取一兩。)

  4. 五靈脂(必須選擇五臺山產的,用清水洗淨去砂石,曬乾後研磨。)

  5. 陳橘皮(去除白色部分。)

  6. 青皮(去除白色部分,各取二兩。)

上用五靈脂、二橘皮為細末,次入玄精石末及前二氣末拌勻,以好醋打糊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三十粒,空心粥飲吞下,甚者五十粒。小兒三五粒,新生嬰兒一粒。(同上)

白話文:

  1. 將五靈脂、橘皮研磨成細末。

  2. 然後加入玄精石末和前兩種藥末,拌勻。

  3. 用優質醋打糊,製成豌豆大小的丸藥。

  4. 空腹時,用粥送服 30 粒,症狀嚴重的可服用 50 粒。

  5. 幼童服用 3-5 粒,新生兒服用 1 粒。(同上)

代灸膏,治老人衰弱,元氣虛冷,臟腑虛滑,腰腳冷痛沉重,飲食減少,手足逆冷不能忍者,用此灸方,功效不能盡述。

白話文:

代灸膏,用於治療老年人衰弱、元氣虛冷、臟腑虛滑、腰腳冷痛沉重、飲食減少、手足逆冷不能忍受的症狀。此灸方功效顯著,無法盡述。

大附(一個炮),吳茱萸,桂皮,木香,蛇床子(各半兩),馬藺花(一兩焙)

白話文:

  • 大附(一個炮):即附子,炮製過後使用,具有溫陽補腎、回陽救逆的功效。

  • 吳茱萸:具有溫中散寒、燥濕消積的功效。

  • 桂皮:具有溫通陽氣、散寒止痛的功效。

  • 木香:具有行氣止痛、溫中和胃的功效。

  • 蛇牀子:具有溫腎壯陽、補益精血的功效。

  • 馬藺花:具有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的功效。

將以上六種中藥材按照劑量配製,可製成中藥方劑,具有溫陽補腎、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等功效,可治療陽氣不足、畏寒肢冷、腰膝痠痛、月經不調等症狀。

上為細末,每用藥半匙,白麵半匙,生薑汁半盞,同煎成膏,攤於紙上,臨臥貼臍,以油紙覆其上,綿衣系之,自夜至明乃去,每夜如此貼之,其腰腹如灸百壯,除寒積。腰痛貼腰眼。(《瑞竹》)(按:又有封臍艾,宜參。又《萬應方》、《入門》、《回春》並有彭祖回生熏蒸小接命方,與此方同類,亦宜參。)

白話文:

上面的藥方研磨成細末,每次用藥半匙,麵粉半匙,生薑汁半盞,一起煎成膏藥,攤於紙上。睡覺前貼在肚臍上,用油紙覆蓋在上面,用棉衣綁好,從晚上到第二早上取下。每晚這樣貼,感覺腰腹部像被灸了一百壯,可以去除體內的寒冷積蓄。腰痛的人可以把藥膏貼在腰眼處。(《瑞竹》)(按:也叫做封臍艾,可以參考使用。又《萬應方》、《入門》、《回春》中記載了彭祖回生燻蒸小接命方,與此方相似,也可以參考使用。)

清熱諸方,黃連解毒湯,涼膈散、紫雪。(此三方為清涼中要藥,既出《傷寒·少陽病》內。)

白話文:

清熱類藥方,黃連解毒湯,涼膈散、紫雪。(這三種藥方是清涼中重要的藥物,都出自《傷寒·少陽病》中。)

絳雪,療一切病,肺氣積聚咳逆,嘔吐膿血,丹石毒發,天行時氣,一切熱病,諸黃疸等,心風昏亂,心怯健忘,四肢煩熱,頭痛眼赤,大小便不通,煩悶不安,骨節疼痛,赤白痢、血痢、熱毒痢,宿食不消化,心腹脹滿,出氣不得,下一切諸毒藥腳氣等,飲酒多醉困,久痢不瘥,孩子驚癇等,以上和水服之,產後一切諸病,墮胎,和酒服之方。

白話文:

絳雪,可治療一切疾病,包括肺氣積聚、咳嗽逆氣、嘔吐膿血、丹石中毒、天行時氣、各種熱病、黃疸等,心風昏亂、心悸健忘、四肢煩熱、頭痛、眼睛發紅、大小便不通、煩悶不安、骨節疼痛、赤白痢、血痢、熱毒痢,宿食不消化、心腹脹滿、出氣困難、各種毒藥腳氣等,飲酒過多醉困,久痢不愈,兒童驚厥等,以上可和水服用,產後一切疾病,墮胎等,則和酒服用。

朴硝(十斤),升麻(三兩),大青,桑白皮,槐花(各二兩),犀角(屑),羚羊角(屑各一兩),蘇方木(六兩),竹葉(兩握),訶黎勒,山梔子(三十枚),檳榔仁(二十顆),硃砂(半大兩研)

白話文:

朴硝十斤,升麻三兩,大青、桑白皮、槐花各二兩,犀角屑、羚羊角屑各一兩,蘇方木六兩,竹葉兩握,訶黎勒、山梔子三十枚,檳榔仁二十顆,硃砂半大兩研。

上十三味,以水二斗,漬一宿,煎取一斗,去滓入鍋,內朴硝煉烊,攪勿住手,候欲凝,出於盆中,攪入硃砂麝香訖,雪成,收於垍器中,密封,有疾量取之,和水服之,以利病除,身輕目明,四肢調適。療一切病神驗,老小量之。(上云入硃砂、麝香,未見分兩。)(《外臺》)《千金月令》主風邪毒熱積聚結氣等,於本方去羚羊角、山梔子。

白話文:

將以上十三種中藥材,以二斗水浸泡一夜,煎煮取出一斗,過濾藥渣,加入鍋中,加入朴硝溶化,不停攪拌,直到將近凝固時,倒入容器中,攪拌加入硃砂和麝香,直到成膏狀,收集於乾淨容器中,密封保存。如有疾病,取適量藥膏,以水調和服用,可以緩解病痛,使身體輕盈、眼睛明亮,四肢協調。此藥膏療效顯著,可治療各種疾病,老人小孩都可以服用。(藥方中提到加入硃砂和麝香,但並未說明用量。)(出自《外臺》)《千金月令》中,主要治療風邪毒熱積聚結氣等疾病,在此藥方中去除了羚羊角和山梔子。

(分兩與本方同,但檳榔末,硃砂、麝香各二分研。方後曰:去滓即下樸消和煎,以杓烊不得住手,候水脈盡,即下硃砂、檳榔末等和攪,於新瓦盆內候冷硬揭開,瓷瓶貯之。)《四時纂要》與《月令》同,更去麝香(分兩都不同)。《聖惠》治熱毒風壅,心神煩躁,頭疼目赤,於本方去大青、槐花、竹葉、麝香。

白話文:

把柚皮、厚朴兩部分研細與本方一起服用,但是檳榔末、硃砂、麝香等三味各取二分研成細末。方法如下:先去渣滓,即把沉澱的渣滓要去掉,然後將樸消加水煎熬,用杓子不停地攪拌,直到水煎成膏狀,然後立即加入硃砂、檳榔末等和攪,倒入新的瓦盆中,等冷卻變硬後揭開,用瓷瓶貯藏備用。《四時纂要》與《月令》兩方用藥相同,只是 去掉了麝香(藥物分量也不同)。《聖惠方》用本方治療熱毒風壅,心神煩躁,頭疼目赤,要去掉大青、槐花、竹葉、麝香四味藥。

《和劑》紅雪通中散,去槐花、犀角、訶黎勒,加黃芩、赤芍藥、枳殼、人參、木香、甘草、葛根、藍葉、木通。曰:細研,每服一錢至二錢,新汲水調下。

白話文:

《和劑》紅雪通中散,去除槐花、犀角、訶黎勒,加入黃芩、赤芍藥、枳殼、人參、木香、甘草、葛根、藍葉、木通。

用法: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至二錢,用新鮮汲取的水調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