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撰

《雜病廣要》~ 外因類 (21)

回本書目錄

外因類 (21)

1. 中暑

若其人元氣素虛,因於暑熱,四肢困倦,不思飲食,此熱傷脾胃也,以清暑益氣、補中益氣湯之類主之。若脾胃不和,嘔吐不食,宜以六和湯、縮脾飲之類調之。(《醫方選要》)

瀉而發渴,四苓加黃連、乾葛。瀉而發熱,四苓加香薷、柴胡。(《統旨》)

治上吐下瀉,乃濕熱內甚,故陰陽乖錯不和,治宜分利陰陽,散風行濕降火,用四苓散合六乙散,加薑汁、木瓜,或黃連香薷散合五苓散,分消上下。治身熱泄瀉,宜用柴苓湯,以退熱止瀉。治冒暑身熱小便澀,用薷苓湯。(《士林餘業》)

夏月多食冷物,及過飲茶湯水濕,致傷脾胃,吐瀉霍亂,故治暑藥多用溫脾消食、滲濕利小便之藥,醫者要識此意。(《醫鑑》)

清熱方法,孫保慶門外有酒家姓姜者,善歌唱,孫愛之,忽數日不見,使人問之,則曰病久將命絕。孫診之,遍身皆潤,兩足冷至膝下,腹滿不省人事,六脈皆小弱而急。問其所服藥,取而視之,皆陰病藥也。孫曰:此非受病重,藥能重病耳。遂用五苓散、白虎湯十餘帖,病少蘇,再服全愈。姜氏既安,詣孫謝,因請問曰:某得病劇,蒙尚藥一治而蘇,願聞治法。孫曰:汝病傷暑也,始則陽微厥而脈小無力,眾醫謂陰病,遂用陰藥,其病愈厥。予用五苓散大利小便則腹減,白虎解利邪熱則病愈。凡陰病脛冷則臂亦冷,汝今脛冷臂不冷,則非下厥上行,所以知是陽微厥也。(《醫學綱目》)

汪石山治一人,年三十餘,形瘦弱,忽病上吐下瀉,水漿不入口者七日,自分死矣。汪診脈八至而數,曰:當夏而得是脈,暑邪深入也,吐瀉不納水穀,邪氣自甚也,宜以暑治。遂以人參白虎湯進半杯,良久復進一杯,覺稍安。三服後,減去石膏、知母,以人參漸次加作四五錢,黃柏、陳皮、麥冬等,隨所兼病而佐使,一月後平復。(《類按》)

中暑忽倒,口吐白沫,將欲發狂,身如火燒,紫斑爛然者,多不可救,而予謂有一線可救者,正以其紫斑之發出也。倘不發出,則火毒內藏,必至攻心而亡。今嫌其斑雖發出,而其色純紫,則毒氣太盛,恐難化耳。(《石室秘籙》)(按:此證當於白虎、黃連解毒二方,酌宜適用為佳,原處有救斑再蘇湯,殊失冗漫,今不取。)

竹葉石膏湯,治伏暑,內外熱熾,煩躁大渴。(《直指》)

小柴胡湯,治傷暑外熱內渴,於內更加生薑為妙。(同上)

柴胡天水散。

柴胡(三錢),黃芩,人參(各二錢),甘草(一錢),滑石(二錢半)

水二鍾,竹葉十片,煎八分,食遠服。(《統旨》)

橘皮竹茹湯,治中暑痰退惡寒。(《得效方》)(按:此本於活人書。)

天生白虎湯,治中暑。搗西瓜汁濾去滓,灌即醒。(《錦囊》)

白話文:

中暑

如果這個人原本就元氣虛弱,因為天氣炎熱而感到四肢疲倦、不想吃東西,這是熱邪傷了脾胃,應該用清暑益氣、補中益氣湯之類的方子來治療。如果脾胃不和,出現嘔吐、吃不下東西的情況,適合用六和湯、縮脾飲之類的藥方來調理。

如果拉肚子又口渴,可以用四苓散加上黃連、葛根來治療。如果拉肚子還發燒,可以用四苓散加上香薷、柴胡來治療。

治療上吐下瀉,這是因為體內濕熱太過,導致陰陽失調不和,治療上應該分開調理陰陽,疏散風邪、去除濕氣、降火,可以用四苓散合六乙散,再加薑汁、木瓜,或是黃連香薷散合五苓散,分開處理上下的問題。治療發燒又腹瀉,適合用柴苓湯來退熱止瀉。治療因為暑氣導致發燒、小便不暢,可以用薷苓湯。

夏天如果吃太多冰冷的食物,或是喝太多茶水,就會傷害脾胃,導致上吐下瀉,所以治療中暑的藥物大多會使用溫脾健胃、去濕利尿的藥物,醫生必須了解這個道理。

清熱方法:孫保慶門外有個姓姜的酒家,很會唱歌,孫很喜歡他,突然幾天沒見到他,派人去問,才知道他病重快要死了。孫去診斷,發現他全身濕潤,兩腳冰冷到膝蓋以下,腹部脹滿不省人事,六脈微弱且急促。詢問他吃的藥,拿來一看,都是治療陰虛的藥。孫說:這不是病情太重,是藥物讓病更重了。於是用了五苓散、白虎湯十多帖,病情稍有好轉,再吃藥就痊癒了。姜氏病好後,去感謝孫,並問他是怎麼治好自己的。孫說:你的病是中暑,剛開始是陽氣虛弱導致手腳冰冷,脈象微弱無力,其他醫生以為是陰虛,就用了陰藥,讓病情更嚴重了。我用五苓散來大量利尿,腹脹就消了,再用白虎湯來解熱邪,病就好了。一般陰虛導致手腳冰冷,手臂也會冷,你當時只有腳冷而手臂不冷,這不是下冷上熱的陰虛,而是陽氣虛弱的表現。

汪石山治療一個人,三十多歲,身體瘦弱,突然上吐下瀉,連水都喝不進去七天,自己覺得快要死了。汪診斷他的脈象是八至,脈搏跳得很快,說:在夏天出現這種脈象,是暑邪入侵太深了。吐瀉不納水穀,是邪氣太嚴重了,應該用治療暑熱的方法。於是給他喝了半杯人參白虎湯,過了一會又喝一杯,感覺稍微好轉。三帖藥後,減去石膏、知母,慢慢增加人參的用量到四五錢,再搭配黃柏、陳皮、麥冬等藥,隨著兼有的症狀來加減藥物,一個月後就康復了。

中暑突然倒下,口吐白沫,快要發狂,身體像火燒一樣,身上出現紫色的斑點,這種情況大多無法救治。但我認為有一線生機,是因為紫色斑點發出來了。如果斑點發不出來,火毒就會藏在體內,一定會攻擊心臟而死。現在雖然斑點發出來了,但顏色太紫,代表毒氣太盛,恐怕難以化解。(按:這種情況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白虎湯、黃連解毒湯,原方中的救斑再蘇湯太過繁瑣,現在不採用。)

竹葉石膏湯,治療伏暑,體內外熱邪熾盛,感到煩躁口渴。

小柴胡湯,治療中暑導致體外發熱,體內口渴,內服時加生薑效果更好。

柴胡天水散:柴胡(三錢),黃芩、人參(各二錢),甘草(一錢),滑石(二錢半)。用水兩碗,加竹葉十片,煎至八分,飯後服用。

橘皮竹茹湯,治療中暑後痰多、怕冷。

天生白虎湯,治療中暑:將西瓜汁搗碎過濾後飲用,馬上就能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