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1. 𧸗逆
韻書:𧸗與𩚚通,氣上逆作聲之名也。古方皆以𩚚為咳逆,諸書又多誤以咳嗽為咳逆,孫真人又誤以噦為咳逆,亦有書為吃逆者,皆誤也。𩚚,於立切。
論
《內經》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丹溪曰:𩚚,病氣逆也,以其氣自臍下直衝,上出於口之名也。東垣謂火與元氣不兩立,又謂火為元氣之賊。古方悉以胃弱言之而不及火,且以丁香、柿蒂、竹茹、陳皮等劑治之。未審孰為降火,孰為補虛?人之陰氣依胃為養,胃土損傷則木來侮之矣,謂之土敗木賊也。
陰為火所乘不得內守,木挾相火之勢,故其氣直衝清道而上。言胃弱者,陰弱也,虛之甚也,病者見此似為危證。依正法而治之者,尚不能保其一、二,而況誤醫者乎。雖然,亦有因實而為𩚚者,不可不審。或因飲食太過,填塞胸中,而氣不得升降者。或有痰閉於上,火起於下,而氣不得伸越者。
有為傷寒熱病,陽明內實,過期而失下,清氣不得升,濁氣不得降,以致氣不宣通而發𩚚者。凡若此者,皆實證也。醫者宜專心致意,察審虛實而調治之,不可妄為處治,以夭人之天年也,幸甚。
脈法
脈浮而緩者,易治;弦急而按之不鼓者,難治。脈結或促或微,皆可治。脈代者危。右關脈弦者,木乘土位,難治。
方法
丹溪曰:大率有痰,有氣虛,有虛火上衝,視有餘不足治之。痰與食在上者吐之,人參蘆、稀涎散之類。
不足者補之,人參、白朮煎湯下大補丸。
痰用陳皮、半夏,氣虛用人參、白朮,陰火用黃連、黃柏、滑石,或吐或補,隨證施治。
𩚚逆自利,滑石、甘草、黃柏、芍藥、人參、白朮、陳皮,加竹瀝服。
痢疾發𩚚,用人參白朮煎湯,調益元散頻服,自止。
(以上丹溪方法凡六條)
陳皮竹茹湯(活人),治傷寒餘熱未解,氣虛發𩚚。
甘草(炙,一錢),人參(二錢),陳皮(去白,三錢),青竹茹(四錢)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煎服。
橘皮半夏生薑湯,治氣虛有痰發𩚚。
陳皮,半夏,乾生薑,人參,通草(各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六君子湯(局方),治痰挾氣虛發𩚚。
陳皮(一錢),半夏(一錢五分),茯苓(一錢),甘草(一錢),人參(一錢),白朮(一錢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大棗二枚,生薑三片,新汲水煎服。
(丹溪活套)云:凡傷寒發𩚚有四證,不可不辨。有中氣不足,脈虛微,氣不相續而發𩚚者,宜用補中益氣湯加生脈散、黃柏以降虛火,或少加附子,服之立愈。有陽明內實,失下而發𩚚者,宜大承氣湯下之而愈。有渴而飲水太過,成水結胸,而又發𩚚者,宜小陷胸湯,或用小青龍湯去麻黃,加附子,治水寒相搏發𩚚,大妙。
有傳經傷寒熱證,醫者誤用薑、桂等熱藥,助起火邪,痰火相搏而為咳逆者,宜用黃連解毒、白虎湯及竹瀝之類治之。
(祖傳方)
灸咳逆法:
乳根二穴,直乳下一寸六分,婦人在乳房下起肉處陷中,灸七壯即止,其效如神。
又氣海一穴,直臍下一寸半,灸三七壯,立止。
(醫案)
東陽李氏子,病傷寒陽明內實,醫與補藥治而成發𩚚,十日後召予。診其脈長而實大,與大承氣湯大下之,熱退而𩚚亦止。
盤松周氏子,得傷寒證,七日熱退而𩚚連聲不絕。舉家徬徨,召予診其脈,六脈皆沉細無力,人倦甚。以補中益氣湯作大劑,加炮附子一錢,一日三帖,兼與灸乳根、氣海三處,當日𩚚止,脈亦充而平安。
白話文:
標題: 咳逆
內容: 根據韻書的記載,“咳逆”與“氣上逆”相通,是指氣息上衝發出聲音的一種病症。在古時候的醫方中,都將咳逆視爲咳嗽的一種類型,但很多文獻誤將一般的咳嗽當作咳逆,甚至孫真人也將呃逆誤解爲咳逆,也有文獻將其稱爲吃逆,這些都是錯誤的理解。“咳逆”的拼音爲“yu li”。
理論部分: 《內經》指出,所有逆向衝擊上升的症狀都屬於火象。丹溪認爲,咳逆是氣逆的一種病症,因爲氣從臍下直衝向上,通過口部發出聲響而得名。東垣則認爲火與元氣不能共存,火是元氣的敵人。古代的醫方都認爲胃弱是造成咳逆的原因,而沒有提及火象,且常用丁香、柿蒂、竹茹、陳皮等藥劑來治療。然而,這些藥劑中哪些是降火的,哪些是補虛的,卻沒有明確的說明。人的陰氣依賴於胃的滋養,一旦胃土損傷,就會受到木象的侵擾,這就是所謂的土敗木賊。
陰氣被火象所壓制,無法內守,木象挾帶相火之力,所以氣息直衝清道而上。說胃弱,實際上指的是陰弱,是極度虛弱的表現,患者出現這種情況看似危險。依照正確的治療方法來治療,也不能保證一定能夠治癒,更何況是誤診誤治呢。不過,也存在實證導致的咳逆,這一點不容忽視。有的是因爲飲食過量,堵塞胸中,使得氣息無法升降。有的是因爲痰溼閉塞於上,火象起於下,使得氣息無法舒展。還有可能是傷寒熱病,陽明內實,超過治療期限未能排便,清氣無法上升,濁氣無法下降,導致氣息不通而引發咳逆。凡此種種,都是實證。
醫生應該專心致志,仔細辨認虛實,並進行調治,不能隨意處理,以免縮短患者的壽命。這非常重要。
脈象部分: 脈象浮而緩的,容易治療;脈象弦急,但按壓時不鼓動的,難以治療。脈象結或促或微的,都還可以治療。脈象出現代脈的,病情危險。右關脈弦的,是木象乘土位,難以治療。
治療方法: 丹溪指出,一般而言,咳逆可能由痰溼、氣虛、虛火上衝等原因引起,應根據病因進行治療。對於痰溼和食物積滯在上部的情況,可以使用催吐的方法,如人參與蘆薈混合的藥物、稀涎散等。對於氣虛的情況,可以使用人參、白朮煎湯,再服用大補丸。對於痰溼,可以使用陳皮、半夏;對於氣虛,可以使用人參、白朮;對於陰火,可以使用黃連、黃柏、滑石。根據病情的不同,採取吐或補的治療方法。
對於咳逆伴有腹瀉的,可以使用滑石、甘草、黃柏、芍藥、人參、白朮、陳皮,加入竹瀝一起服用。對於痢疾引起的咳逆,可以使用人參、白朮煎湯,調入益元散,頻繁服用,症狀自然會停止。
陳皮竹茹湯,用於治療傷寒餘熱未解,氣虛引發的咳逆。 甘草(炙,1錢)、人參(2錢)、陳皮(去白,3錢)、青竹茹(4錢) 將以上藥材切細,製成一份藥劑,加入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用水煎煮後服用。
橘皮半夏生薑湯,用於治療氣虛有痰引發的咳逆。 陳皮、半夏、幹生薑、人參、通草(各1錢) 將以上藥材切細,製成一份藥劑,用水一盞半,煎煮至一盞,去掉渣滓後溫服。
六君子湯,用於治療痰溼與氣虛併發的咳逆。 陳皮(1錢)、半夏(1錢5分)、茯苓(1錢)、甘草(1錢)、人參(1錢)、白朮(1錢5分) 將以上藥材切細,製成一份藥劑,加入兩枚大棗,三片生薑,用新取的水煎煮後服用。
丹溪活套指出,傷寒引發的咳逆有四種情況,需要辨別清楚。一種是中氣不足,脈象虛微,氣息不連續引發的咳逆,應使用補中益氣湯加生脈散、黃柏來降低虛火,或者少量添加附子,服用後立即痊癒。另一種是陽明內實,未能及時排便引發的咳逆,應使用大承氣湯進行瀉下治療。還有一種是口渴飲水過量,形成水結胸,同時引發咳逆,應使用小陷胸湯,或者使用小青龍湯去麻黃,添加附子,治療水寒相搏引發的咳逆,效果極佳。最後一種是傳經傷寒熱症,醫生誤用姜、桂等熱性藥物,助長火邪,痰火相互作用引發咳逆,應使用黃連解毒、白虎湯及竹瀝等藥物治療。
灸法治療咳逆: 乳根穴有兩個位置,位於乳頭下一寸六分處,女性在乳房下方肌肉凹陷處,灸七壯即可停止,效果神奇。
氣海穴位於臍下一寸半處,灸三七壯,立刻停止。
醫案部分: 東陽李先生的兒子患了傷寒陽明內實,醫生給他用了補藥治療,結果發展成了咳逆,十天後請我去診治。我檢查他的脈象長而實大,於是使用大承氣湯進行了大劑量的瀉下治療,熱度消退後咳逆也停止了。
盤松周先生的兒子得了傷寒症狀,七天後熱度消退,但是持續不斷的咳逆聲不斷。全家人焦急萬分,請我進行診斷。我發現他的脈象六脈皆沉細無力,人非常疲倦。我使用補中益氣湯的大劑量,添加炮製過的附子一錢,一天服用三次,同時進行了乳根、氣海三處的灸療,當天咳逆就停止了,脈象也恢復了正常,病情得以平安。
以上就是關於“咳逆”這一病症的詳細解釋和治療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 吞酸
論
《內經》曰:諸嘔吐酸,皆屬於熱。惟李東垣獨以為寒,誠一偏之見也。河間原病式曰: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為酸也。如飲食熱,則易於酸矣,是以肝熱則口酸也。或言為寒者,但謂傷生冷硬物,而喜噫醋吞酸,故俗醫主於溫和脾胃。豈知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蓋寒傷皮毛,則腠理閉密,陽氣怫鬱而為熱證。
故傷寒熱在表,而以麻黃湯熱藥發散,使腠理開通,汗泄熱退而愈也。凡內傷冷物者,或但陰勝陽而為病寒,或寒熱相搏怫鬱而為病熱,亦有內傷冷物而反病熱,得汗泄熱退身涼而病愈也。或微而止為中酸,俗謂之醋心,法宜溫藥散之,亦猶傷寒解表之義。若久吞酸不已,則不宜溫,宜以寒藥治之,後以涼藥調之,結散熱去則氣和矣。
所以中酸不宜食黏滑油膩者,謂能令氣鬱不通暢,如食物在器覆蓋,熱而自酸。宜飡糲食菜蔬,能令氣之通利也。曰寒曰熱,於斯明矣,學者詳之。
脈法
脈弦而滑。兩寸或浮而弦,或浮而滑,或沉而遲,或緊而洪,或洪而數,或沉而遲。胸中有寒飲洪數者,痰熱在膈間。時吐酸水,欲成胃反也。
方法
茱連丸
吳茱萸(去梗泡浸半日),陳皮(去白),黃芩(陳壁土炒,各五錢),黃連(土炒,一錢),蒼朮(米泔浸,七錢半)
上為細末,神麯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津唾嚥下。一方茱萸、連二味,隨時令寒熱,迭為佐使(寒月倍茱萸,熱月依本方),蒼朮茯苓為補助,湯浸蒸餅為小丸,吞之。
治酸必用茱萸,順其性而折之。
食鬱有痰,二陳湯加南星、黃芩之類。
加味平胃散,治吞酸因食鬱所致,生料平胃散加炒神麯、炒麥芽、薑、棗同煎。
酸味宜節厚味,必蔬食自養,則病易安。
吐清水,用蒼朮(陳壁土炒),茯苓,滑石(炒),白朮,陳皮,煎服。
參萸丸,上可治吞酸,下可治自利。又云:治濕而氣滯者,濕熱甚者用之為響導。
六一散(一料),吳茱萸(一兩,制)
上為飯丸服。
(以上丹溪方法凡七條)
藿香安胃散(東垣),治脾胃虛弱,飲食入胃,嘔吐作酸,不待腐熟。
藿香,丁香,人參(各二錢五分),陳皮(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加生薑,水煎溫服。
加減二陳湯(丹溪),治痰飲為患,嘔吐頭眩心悸,或因食生冷硬物,脾胃不和,時吐酸水。
丁香(五分),半夏,陳皮(各二錢五分),茯苓(一錢五分),甘草(七分半)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曲術丸(三因),治中脘宿食留飲,酸蜇心痛,吐清水。
神麯(炒,三兩),蒼朮(米泔浸,一兩半),砂仁(一兩),陳皮(去白,一兩)
上為細末,生薑汁別煮神麯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薑湯送下。
(祖傳方)
治吞酸方
用黃連吳茱萸各一兩,上以黃連細切,同茱萸以井花水浸七日,去連,將茱萸焙乾,每日清晨,以米湯下四十九粒。
白話文:
[吞酸]
根據《內經》記載:所有嘔吐酸水的症狀,都歸屬於熱性病症。然而,唯有李東垣認為這是由於寒性導致,確實是一種片面的看法。河間原病式的說法是:酸味是肝臟的主要表現,由於火氣過旺抑制了肺金,無法平衡肝木,導致肝木功能過度活躍,因而產生酸味。例如,飲食過熱,就容易變酸,因此肝熱就會導致口酸。有人認為這是寒性的,只不過是因為吃了生冷堅硬的食物,導致喜歡打嗝且吞嚥酸水,所以一般醫生主張溫和地調理脾胃。豈不知人體受寒後,反而會出現熱性病症,因為寒氣侵襲皮膚,使得毛孔閉塞,陽氣受到抑制,轉而成為熱性症狀。
因此,受寒導致的熱症在體表,需用麻黃湯等熱性藥物來發汗,使毛孔開放,汗水排出後熱度降低,疾病也就隨之痊癒。對於那些因吃冷食導致的內傷,可能僅僅是陰氣過盛導致的寒性病症,或者寒熱相互搏鬥導致的熱性病症,也有因吃冷食反而出現熱性病症的情況,通過出汗讓熱度降低,身體冷卻後病症就會消失。如果病情較輕,只是中度的酸水,通常被稱為“醋心”,治療方法應當使用溫和的藥物來散寒,就像處理感冒時的解表法。但如果長期吞嚥酸水不止,就不適合再用溫性藥物,應該使用寒性藥物進行治療,之後再用涼性藥物來調理,等到寒氣散去,熱度消退,氣血就會恢復和諧。
所以,對於中度酸水的情況,不應該食用粘稠、油膩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使氣血運行不暢,就像食物在容器中被蓋住,熱度上升後就會自然變酸。應當食用粗糧和蔬菜,可以幫助氣血流通。關於寒性和熱性,這裡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學習者應詳細理解。
在脈象上,會呈現出弦滑的特徵。兩寸部位可能出現浮弦、浮滑、沉遲、緊洪、洪數、沉遲等脈象。胸中有寒飲,洪數脈象的,表明痰熱在膈間。經常吐酸水,可能發展成胃反流。
在治療方法上:
茱連丸:由吳茱萸(去梗浸泡半天)、陳皮(去白)、黃芩(陳壁土炒)、黃連(土炒)、蒼朮(米泔水浸泡)等組成。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用神麯糊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20-30粒,用口水吞服。另一個配方中,茱萸和黃連兩味藥材,根據季節變化和寒熱情況,交替使用。蒼朮和茯苓作為輔助藥材,用湯浸泡蒸餅做成小丸,吞服。
對於治療酸水,必須使用茱萸,順應其性質來調理。
如果食積伴有痰,可以使用二陳湯加上南星、黃芩等藥材。
加味平胃散,用於治療因食積導致的吞酸,生料平胃散加入炒神麯、炒麥芽、薑、棗一同煎煮。
對於酸味,應當節制濃重口味,必須以蔬菜為主,這樣病症更容易得到緩解。
吐清水,可以用蒼朮(陳壁土炒)、茯苓、滑石(炒)、白朮、陳皮煎服。
參萸丸,上方可用於治療吞酸,下方可用於治療自利。另一種說法是,對於濕氣滯留導致的問題,濕熱嚴重的情況下使用此方為佳。
六一散(一料)加上吳茱萸(一兩,製劑),混合成飯丸服用。
(以上是丹溪的七種治療方法)
藿香安胃散(東垣),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物進入胃部後,會出現嘔吐和酸水的情況。
藿香、丁香、人參(各二錢五分),陳皮(五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加生薑,用水煎煮溫服。
加減二陳湯(丹溪),用於治療痰飲引起的問題,如嘔吐、頭暈、心悸,或因吃生冷堅硬食物,導致脾胃不和,經常吐酸水。
丁香(五分),半夏、陳皮(各二錢五分),茯苓(一錢五分),甘草(七分半)。將這些藥材細切,作為一次的用量,加生薑三片,用水煎煮服用。
曲術丸(三因),用於治療中脘部位的食物殘留和飲水,導致的酸脹心痛和吐清水。
神麯(炒,三兩),蒼朮(米泔水浸泡,一兩半),砂仁(一兩),陳皮(去白,一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用生薑汁另煮神麯糊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70粒,薑湯送服。
(祖傳方)
治療吞酸的配方:
使用黃連和吳茱萸各一兩。將黃連細切,與茱萸一起用井花水浸泡七天,去掉黃連,將茱萸烘乾,每天清晨,用米湯送服49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