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活人書》~ 卷第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5)

1. 卷第四

或揚手擲足,煩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外證多昏憒者,知其熱厥也。白虎湯(正六四);承氣湯(正四二),隨證用之。仲景云: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熱厥當下,故云「厥應下之」者,若反發汗,必口傷爛赤也。)

又有下證悉具而見四逆者,是失下後,血氣不通,四肢便厥。醫人不識,卻疑是陰厥,復進熱藥,禍如反掌。大抵熱厥須脈沉伏而滑,頭上有汗,其手雖冷,時復指爪溫。須便用承氣湯下之,不可拘忌也。(諸手足逆冷,皆屬厥陰,不可下,不可汗;然有須下、有須汗證者,謂手足雖逆冷,時有溫時,手足掌心必暖,非正厥逆也,當消息之。)

○若病人寒熱而厥,面色不澤,冒昧而兩手忽無脈,或一手無脈者,必是有正汗也。多用綿衣包手足令溫暖,急服五味子湯(雜二十五),或兼與麻黃細辛甘草湯之類;服之晬時,必大汗而解矣。

○或傷寒厥逆而心下怔忪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正五三),卻治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下利也。

○又有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結者,邪氣結在胸也。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宜瓜蒂散(正百十一)。蓋病在胸中,亦能令人手足厥;但認脈乍結者是也。(陰虛則結;脈來緩時一止復來曰結,主胸滿煩躁。)

○若傷寒發厥至七八日,膚冷而躁,無時暫安者,為臟厥,此為難治。

○又問:仲景少陰四逆湯,又有四逆散,何也?答曰:大抵少陰病不可便用熱藥。且如少陰病亦有表熱者,仲景謂之晚發熱,用麻黃細辛之類以發汗。終不成少陰證,便不得發汗耶?今少陰病四肢冷,亦有內熱者,仲景用四逆散(正七六),是也。四逆湯用附子乾薑;而四逆散主四逆,而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以上病皆熱證耳。

(二十九)問吐長蟲

此名蛔厥也。蛔厥者,臟寒蛔上入膈,其人吐蛔也。此是厥陰證。或病人有寒,復發其汗,胃中冷;及因發汗後身熱,重發其汗,胃中虛冷,故長蟲逆上。先服理中丸(正七四),次用烏梅丸(正百六)。

(三十)問身體重少氣。陰腫入里。腹內絞痛。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婦人則裡急。腰胯連腹內痛。

此名陰陽易也。傷寒病新瘥,陰陽氣未和,因合房室,則令人陰腫入腹絞痛,婦人則裡急,腰胯連腹內痛,名為陰陽易也。其男子病新瘥未平復,而婦人與之交接得病,名曰陽易;其婦人病新瘥未平復,男子與之交接得病,名曰陰易。所以呼為易者,陰陽相感動,其毒疫著於人,如換易然。其病狀:身體重,熱上衝胸,頭重不能舉,眼中生花,四肢拘急,小腹絞痛,手足拳,則皆死。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苦:小腹裡急,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百節解離,經脈緩弱,血氣虛,骨髓枯竭,便恍恍翕翕,氣力轉小,著床而不能搖動,起止仰人。或引歲月方死。

白話文:

卷第四

有些人會手舞足蹈、煩躁不安、難以入睡、大便不通、小便赤黃,外在表現多為神志不清,這是屬於熱厥。可以使用白虎湯或承氣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用藥。張仲景說,傷寒病發病一兩天到四五天出現厥證的,必定會發熱。之前發熱的,之後會出現厥證;厥證情況深的,熱的程度也深;厥證情況輕微的,熱的程度也輕微。厥證應該用攻下的方法治療,反而用發汗的方法,必定會導致口舌潰爛赤紅。(熱厥本來就該用攻下法,所以說厥證應該用攻下。如果反而用發汗的方法,一定會導致口舌潰爛赤紅。)

另外,還有一些患者,雖然有應該用攻下法的症狀,卻出現四肢厥冷,這是因為誤用攻下法後,導致氣血不通暢,四肢才變得厥冷。醫生如果不了解情況,誤以為是陰厥,再使用熱藥,就會導致病情急劇惡化。通常來說,熱厥的脈象應該是沉伏而滑,頭部有汗,雖然手部冰冷,但手指甲會時而溫熱。這時候應該立即使用承氣湯攻下,不能有所顧忌。(所有手足厥冷,通常都屬於厥陰病,不能使用攻下或發汗的方法。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況,雖然手足厥冷,但時有溫熱,手掌心必定是溫暖的,這就不是真正的厥逆,需要仔細判斷。)

如果病人出現寒熱交替的情況,臉色沒有光澤,在沒有仔細診斷的情況下,兩手突然摸不到脈搏,或者只有一隻手摸不到脈搏,這必定是正氣發汗的表現。應該多用棉衣包裹手腳,讓其溫暖,然後立即服用五味子湯,或者同時服用麻黃細辛甘草湯之類的藥物,服用大約一小時左右,必定會大汗淋漓而解。

如果傷寒導致厥逆,並且心下部位感到心悸不安,應該先治療水邪,服用茯苓甘草湯,然後再治療厥證。否則水邪侵入胃部,必定會導致腹瀉。另外,有些病人手腳冰冷,脈搏時而結代,這是邪氣結在胸中的表現。患者會感到心下滿悶而煩躁,雖然飢餓卻吃不下東西,這是病邪在胸中,應該用吐法治療,使用瓜蒂散。因為病邪在胸中,也會導致手足厥冷,但要通過脈搏時而結代的表現來辨別。(陰虛導致脈結,脈搏跳動緩慢時會突然停止,過一會又恢復跳動,稱為結脈,主胸悶煩躁。)

如果傷寒發厥到七八天,皮膚冰冷且煩躁不安,沒有片刻安寧,這是臟厥,屬於難以治療的病症。有人問,張仲景的少陰病有四逆湯,也有四逆散,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回答說,通常少陰病不能立即使用熱性藥物,比如少陰病也有外在發熱的表現,張仲景稱之為晚發熱,使用麻黃細辛之類的藥物發汗,最終也不會轉變成少陰證,難道就不能發汗了嗎?現在少陰病四肢冰冷,也有內熱的情況,張仲景使用四逆散就是這種情況。四逆湯使用附子和乾薑,而四逆散主要治療四肢厥冷,並且患者可能伴有咳嗽、心悸、小便不暢、腹痛、腹瀉或裡急後重等症狀,這些都屬於熱證。

(二十九)問吐長蟲

這種情況叫做蛔厥,蛔厥是因為臟腑虛寒,蛔蟲向上鑽入膈部,導致人吐出蛔蟲。這是厥陰病的表現。有的病人本來就虛寒,又發汗,導致胃中虛冷;或者因為發汗後身體發熱,再次發汗,導致胃中更加虛冷,所以蛔蟲才會逆行向上。先服用理中丸,然後再使用烏梅丸。

(三十)問身體沉重、氣短、陰部腫脹內縮、腹部絞痛、熱氣上衝胸口、頭部沉重抬不起來、眼睛出現幻覺、婦女則有裡急後重、腰胯連帶腹部疼痛。

這種情況叫做陰陽易。傷寒病剛剛痊癒,陰陽之氣還沒有調和,如果馬上進行房事,就會導致男子陰部腫脹內縮,腹部絞痛;婦女則會出現裡急後重,腰胯連帶腹部疼痛,這叫做陰陽易。男子病剛好還沒有完全恢復,就與婦女同房,導致疾病,叫做陽易;婦女病剛好還沒有完全恢復,就與男子同房,導致疾病,叫做陰易。之所以稱為易,是因為陰陽相互感應,這種毒邪會傳染給人,就像替換一樣。這種病的症狀是身體沉重,熱氣上衝胸口,頭部沉重抬不起來,眼睛出現幻覺,四肢拘攣,小腹絞痛,手腳蜷曲,這些情況都會導致死亡。也有不立即死亡的,會感到小腹裡急後重,熱氣上衝胸口,頭部沉重抬不起來,全身關節鬆散,經脈虛弱,氣血不足,骨髓枯竭,精神恍惚,氣力逐漸衰竭,臥床不起,需要別人照顧,甚至拖延數年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