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修園

《時方歌括》~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天王補心丹

主治心血不足,神志不寧,津液枯竭,健忘怔忡,大便不利,口舌生瘡等症。

天王遺下補心丹,為憫山僧請課難。歸地二冬酸柏遠,三參苓桔味為丸。(道藏偈云:昔志公和尚日夜講經,鄧天王憫其勞,錫以此方。酸棗仁當歸各一兩,生地黃四兩,柏子仁麥門冬天門冬各一兩,遠志五錢,五味子一兩,白茯苓人參丹參元參桔梗各五錢,煉蜜丸。每兩分作十丸。

金箔為衣,每服一丸,燈心棗湯化下,食遠臨臥服,或作小丸亦可,各書略異。)

陳修園曰:小篆,心字篆文,只是一倒火耳。火不欲炎上,故以生地黃補水,使水上交於心。以元參丹參二冬瀉火,使火下交於腎。又佐參茯以和心氣,當歸以生心血,二仁以安心神,遠志以宣其滯,五味以收其散,更假桔梗之浮為嚮導。心得所養,而何有健忘怔忡津液乾枯舌瘡秘結之苦哉。

白話文:

天王補心丹主要治療心血不足、精神不寧、體液枯竭、健忘、心悸、大便不順暢、口舌生瘡等症狀。

相傳天王遺留下來補心丹,是因為憐憫僧人講經辛苦,為他們求得這個藥方。藥方裡有熟地黃、麥門冬、天門冬、酸棗仁、柏子仁,還有加入人參、茯苓、桔梗,將這些藥材磨成藥丸。 (道藏偈語說:以前志公和尚日夜講經,鄧天王憐憫他的勞累,就賜給他這個藥方。藥方內容是:酸棗仁、當歸各一兩,生地黃四兩,柏子仁、麥門冬、天門冬各一兩,遠志五錢,五味子一兩,白茯苓、人參、丹參、玄參、桔梗各五錢,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每一兩藥材分成十個藥丸。

藥丸外層包著金箔,每次服用一顆,用燈心草、紅棗煮的湯送服,飯後過一段時間、睡前服用。也可以做成小藥丸服用,各家記載的藥方略有不同。)

陳修園說:「心」字的篆體,看起來就像一個倒著的「火」字。火本性向上,不希望它持續向上燃燒,所以用生地黃來補水,讓水向上滋潤心臟;用玄參、丹參、麥門冬、天門冬來瀉火,讓火向下進入腎臟。再搭配人參、茯苓來調和心氣,用當歸來滋養心血,用酸棗仁、柏子仁來安定心神,用遠志來疏通氣血的鬱滯,用五味子來收斂心氣的耗散,還藉助桔梗的向上作用來引導藥效。心臟得到滋養,哪裡會有健忘、心悸、體液乾枯、口舌生瘡、大便不順等問題呢?

2. 六味地黃丸

主治腎精不足。虛火上炎。腰膝痿軟。骨節痠痛。足跟痛。小便淋秘或不禁。遺精夢泄。水泛為痰。自汗盜汗。失血消渴。頭目眩暈。耳聾齒搖。尺脈虛大者。

白話文:

主要治療腎精不足、虛火上炎等問題。症狀包含腰部和膝蓋痠軟無力、骨頭關節痠痛、腳後跟疼痛、小便不順暢或失禁、遺精或夢遺、水濕停滯而產生痰、白天或晚上睡覺時流汗、因失血而導致的消渴(類似糖尿病)、頭暈眼花、耳鳴耳聾、牙齒鬆動等。這些症狀如果加上把脈時發現尺脈虛弱而脈象寬大,就可以考慮使用此藥。

3. 桂附地黃丸

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大便不實;或下元衰憊,臍腹疼痛,夜多漩溺等症。

六味滋陰益腎肝。茱薯丹澤地苓丸。(山茱肉、薯蕷又名山藥各四兩。丹皮、澤瀉、白茯苓各三兩。

熟地黃八兩,煉蜜丸。每服二錢,淡鹽湯送下。)再加桂附扶真火。(前方加肉桂一兩,附子一大枚炮,名八味地黃丸,原名腎氣丸。此丸於水中補火。)八味功同九轉丹。(柯韻伯曰:水體本靜,而川流不息者,氣之動,火之用也。命門有火,則腎有生氣,故不名溫腎,而名腎氣也。)

陳修園曰:六味丸補腎水,八味丸補腎氣,而其妙則在於利水。凡腎中之真水不足,真火衰微者,其溺必多。二方非補腎正藥,不可因薛立齋之臆說而信之。近效白朮附子湯,極佳,其方列於熱劑,宜細玩之。○腎氣丸,《金匱要略》凡五見。一見於第五篇,云治腳氣上入小腹不仁;

再見於第六篇,云治虛勞腰痛小便不利;三見於第十二篇,云夫氣短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腎氣丸主之;四見於第十三篇,云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飲一斗小便亦一斗;五見於第廿二篇,云治婦人轉胞不得溺,但利小便則愈。觀此五條,皆瀉少腹膀胱之疾為多,不可以通治火衰之症。

且此方《金匱》不入於五水之門,今人謂治水通用之劑,更為可怪。

白話文:

桂附地黃丸

這藥方是用來治療因為命門火衰弱,無法產生足夠的能量來滋養脾胃,導致脾胃虛寒,食慾不佳,大便不成形;或是下焦元氣衰弱,引起肚臍周圍腹部疼痛,晚上頻尿等症狀。

原本的六味地黃丸是用來滋養陰液、補益腎臟和肝臟的,它的組成為:山茱萸肉、山藥各四兩,牡丹皮、澤瀉、茯苓各三兩,熟地黃八兩,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二錢,用淡鹽水送服。

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再加入肉桂一兩和炮製過的附子一枚,就成為八味地黃丸,也叫做腎氣丸。這個藥方主要在水中補充火的能量。八味地黃丸的功效就如同九轉金丹一樣強大。(柯韻伯說:水本來是靜止的,之所以能流動不息,是因為氣的推動和火的作用。命門有火,腎臟才能有生氣,所以這個藥方不叫溫腎,而叫腎氣。)

陳修園說:六味地黃丸是補腎水的,而八味地黃丸是補腎氣的,它們的奧妙之處在於能夠利水。凡是腎中的真水不足,真火衰微的人,小便一定會多。這兩個藥方並不是真正補腎的藥,不能因為薛立齋的隨意解說就相信它們。最近有一個效果很好的白朮附子湯,它的藥方列在熱性藥劑中,應該仔細研究。腎氣丸在《金匱要略》中總共出現過五次。第一次在第五篇,說它是用來治療腳氣病向上侵犯到小腹,導致感覺麻木;第二次在第六篇,說它是用來治療虛勞引起的腰痛和小便不暢;第三次在第十二篇,說的是氣短並且有輕微痰飲,應該通過小便來排出,可以用腎氣丸;第四次在第十三篇,說的是用來治療男子患上消渴病,小便很多,喝一斗水也排出一斗小便;第五次在第二十二篇,說的是用來治療婦女發生轉胞,導致小便排不出來,只要能讓小便暢通就會好。觀察這五條,可以知道腎氣丸主要是用來治療少腹和膀胱的疾病,而不是用來治療所有火衰的症狀。而且這個藥方在《金匱要略》中,並沒有被歸類到五水病的範圍,現在的人說它是治療水腫的通用藥方,就更讓人覺得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