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集》~ 卷一 (10)
卷一 (10)
1. 傷寒門
蔥白(一握,微搗細炒熱),用布包熨臍下,分作二包,更替熨之。甚者仍灸氣海(在臍下一寸半是)、關元二十多壯,脈漸出,手足漸溫,乃可生也。次用:
附子重一兩一枚者切八片,白朮、乾薑各五錢,木香二錢。水二鍾煎一鍾,候令灌服,須臾更進一服,或用回陽等湯。
玉泉散,(又名六一甘露散),此益元散之變方也。治陽明內熱煩渴,二便結閉,頭痛瘟疫,及熱痰喘嗽等症,宜用此方。
益元散,(一名天水散,又名六一散),治中暑身熱煩渴,小便不利,分利陰陽去濕熱治熱痢之聖藥。(次寒)
滑石(飛)六兩,甘草一兩,為末。每服二三錢。一方加辰砂三錢,一方加牛黃,治心煩而不得眠。
吐法,(新攻),此方可代瓜蒂散三聖散之屬,凡邪實上焦,或痰或食氣逆不通等症,皆可以此吐之。
萊菔子(搗碎),以溫湯和攪取清汁,徐徐飲之,少頃即吐,即有吐不盡者,亦必從下行矣。
又法,以鹽少許,於鐵鍋炒紅色,入水煮至將滾未滾之際,攪勻,試其滋味稍淡,乃可飲之。飲至數次,自然發吐去病而止。
梔子豉湯,治傷寒煩熱懊憹當吐者,亦用此方。
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先煮梔子後入豆豆,再煮溫服,得吐即止,勿再服。
陰症傷寒方,蔥八兩,麥麩一斤,鹽一斤,乾薑四兩。共炒熱,用青絹或布包熨臍,稍冷再炒熱熨,以手足暖有脈為度。
發汗方,乾薑、黃丹、桔礬、胡椒各三錢,共為末,用滴花上燒酒為丸,一服分作二丸,男左女右,置手心上按會陰穴,片時即出汗,足心有汗方止,去藥丸。凡一切病不能發汗者,皆可用此方。會陰穴在穀道前腎囊後,正中間即是。
鶴頂丹,治痰氣結胸,不問陰陽虛實,陷胸瀉心等症。
銀硃五錢,明礬一兩,以熨火盛火,瓦盞盛藥,熔化急刮搓丸。每服一錢,煎真細茶,入薑汁少許服之,心上隱隱有聲,結胸自散。不動臟腑,不傷真氣,明礬化痰,銀硃化積故也。
傷寒舌出芒刺,黑胎水剋火也。用劫法,以新汲水浸青梭布洗其舌,以薑片刮舌,自然退之。
四治湯,白砂糖五錢,傷寒生薑湯調服;傷食山楂湯調服;傷熱新汲水調服;婦人血崩,百草霜調服。
傷寒初起方,不拘男女老少皆宜。
元參一兩二錢,水二杯,煎一杯去渣,乘熱服,蓋暖衣被,汗出即愈。小兒減半用之,此係仙傳之方。
傷寒點眼法,粉甘草六分,冰片四分,病起一日至六日,男左女右,點之出汗即愈。如過七日,不論男女兩眼並點,神效。
專治結胸停食傷寒糟蒲餅,陳香糟六兩,冰薑、菖蒲根各四兩,鹽二兩,共搗勻,炒熱為餅,貼胸前痛處,以火熨之,內響即去。如口渴,在其吃茶水,待大便利下惡物,即愈。
白話文:
[傷寒門]
用一把蔥白(稍微搗碎後用小火炒熱),用布包起來熨在肚臍下方,分成兩包輪流熨。情況嚴重的,還要用艾灸灸氣海穴(在肚臍下方一寸半的位置)和關元穴,灸二十多壯,等到脈搏漸漸顯現,手腳漸漸溫暖,才能活下來。然後用以下藥方:
附子,重約一兩(如果是一枚的話,切成八片),白朮、乾薑各五錢,木香二錢。用水兩碗煎成一碗,等涼了灌服,過一會再喝一服,或者用回陽等湯藥。
玉泉散,(又名六一甘露散),這是益元散的變方。治療陽明經內熱引起的煩渴、大小便不通暢、頭痛、瘟疫,以及熱痰咳嗽等症狀,都適合用這個方子。
益元散,(一名天水散,又名六一散),治療中暑引起的身熱煩渴、小便不順暢,是能分利陰陽、去除濕熱、治療熱痢的神藥。(性質偏寒)
滑石(研成細末)六兩,甘草一兩,一起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三錢。有個方子加辰砂三錢,有個方子加牛黃,用來治療心煩而睡不著。
吐法,(新的攻邪方法),這個方子可以代替瓜蒂散、三聖散等,凡是邪氣實於上焦,或者是有痰、食物、氣逆不通等症狀,都可以用這個方法催吐。
萊菔子(搗碎),用溫水攪拌取汁,慢慢喝下去,不一會兒就會吐出來,即使沒完全吐出來,也會從大便排出。
另一個方法,用少許鹽,在鐵鍋中炒到發紅,倒入水中煮到快滾但還沒滾的狀態,攪勻,嚐一下味道稍淡,就可以喝。喝幾次,自然就會吐出來,病就好了。
梔子豉湯,治療傷寒引起的煩躁、發熱、想吐,也可以用這個方子。
梔子十四枚,豆豉四合,先煮梔子,再放入豆豉,一起煮好後溫服,吐出來就好了,不要再喝。
陰症傷寒方,蔥八兩,麥麩一斤,鹽一斤,乾薑四兩。一起炒熱,用青色絹布或布包起來熨肚臍,稍微冷了再炒熱熨,直到手腳暖和、有脈搏為止。
發汗方,乾薑、黃丹、硭硝、胡椒各三錢,一起研成粉末,用滴花上燒酒調和製成藥丸,一次服兩丸,男子放在左手心,女子放在右手心,按住會陰穴,一會兒就會出汗,等到腳心也出汗了才能停止,取下藥丸。凡是一切不能發汗的病,都可以用這個方子。會陰穴在肛門前、陰囊後,正中間的位置。
鶴頂丹,治療痰氣結在胸部,不論是陰虛還是陽虛、實證還是虛證,以及胸部凹陷、心下痞滿等症狀。
銀硃五錢,明礬一兩,用旺火加熱,用瓦片盛藥,熔化後迅速刮下搓成藥丸。每次服用一錢,用細茶煎好,加入少許薑汁一起服用,心口發出聲音,胸部結塊的感覺自然就消散了。這個方子不會影響臟腑,也不會損傷正氣,是因為明礬能化痰,銀硃能化積。
傷寒舌頭長出芒刺,這是因為黑苔屬水能克火。用快速的方法,用新打上來的井水浸泡青色布擦拭舌頭,用薑片刮舌頭,芒刺自然就會消退。
四治湯,白砂糖五錢,傷寒用生薑湯調服;消化不良用山楂湯調服;發熱用新打上來的井水調服;婦女血崩用百草霜調服。
傷寒初期方,不論男女老少都適用。
玄參一兩二錢,用水兩杯,煎成一杯後去渣,趁熱喝下去,蓋上暖和的被子,出汗就好了。小孩用量減半,這是仙人傳下來的方子。
傷寒點眼法,粉甘草六分,冰片四分,病發的第一天到第六天,男子點左眼,女子點右眼,出汗就好了。如果超過七天,不論男女兩眼都點,效果很好。
專治結胸、食積的傷寒糟蒲餅,陳年酒糟六兩,冰薑、菖蒲根各四兩,鹽二兩,一起搗勻,炒熱做成餅狀,貼在胸前疼痛的地方,用火熨,內裡響動就會消失。如果口渴,可以喝茶水,等待大便排出髒東西,病就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