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童類萃》~ 中卷 (27)
中卷 (27)
1. 痢疾論
香連丸,治一切瀉痢,肚腹不和,胸膈痞悶,氣痛,並效。
黃連(淨,一斤,吳茱萸四兩,同炒),肉豆蔻(二兩,麵煨),木香(二兩),茅朮(六兩,炒),厚朴(三兩,薑汁炒),陳皮(四兩),甘草(一兩五錢)
為末,醋糊為丸,量大小,米湯、醋湯,隨意服。
驚粟丸,治症同前。未經行過不可用。
粟殼(四而,醋炒),青皮,陳皮,當歸,訶子,白芍(各二兩),甘草,木香,乾薑(各一兩)
為末,煉蜜為○大。每服一丸,蜜湯磨化,頓熱服。
豆蔻丸,瀉痢日久,腸胃虛寒,腸滑,糟粕不聚,此方主之。
肉豆蔻(煨),胡粉(炒),龍骨(煅),白礬(煅)
各等分,為末,糊丸。量大小,米湯下。
百中散,治症如前。
粟殼(蜜炒),厚朴(薑汁炒)
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白痢赤砂糖湯;赤痢蜜湯,調下。
海藏仙方,治受暑毒,久瀉、久痢、久瘧,並效如神。
雄黃(透明者)
不拘多少,為末,蒸餅為丸,綠豆大。甘草湯下。
端午日製更效。
鐵門栓,治赤白痢疾,五種泄瀉。
文蛤(一兩炒),白礬(三錢半,生),黃丹(二錢,炒)
為末,黃蠟一兩為丸,生薑、雨茶泡湯下。
參連飲,治禁口痢。
人參,黃連(各一錢)
水煎頻頻呷之。
附禁口痢諸方:
精豬肉切片,將麵粉搽上,頻炙,頻搽,香熟食之。不吃,鼻下聞之。
寧波白鯗炙香,食之。
鳳尾草煎湯露一宿,頓溫,徐徐服。
川烏三兩,光圓者。一兩生用,一兩煨,一兩燒存性。同為末,糊丸,每服十丸,甘草湯下。
五爪龍草陰乾,為末,每服一錢,酒下。
封臍膏
陳小粉(五錢),乳香,沒藥(各一錢)
研末,醋調敷臍。
黃瓜藤經霜者,曬乾,燒灰存性,香油調敷臍中。
熏痢秘方,瀉痢日久,用此熏之。
地骨皮(新鮮者,煎百沸)
傾入陳馬桶內,乘熱坐上熏之。亦治膿窠瘡。
灸法,治瀉痢日久。
關元穴,翠尾穴(各灸,三壯。)
白話文:
香連丸,可以治療各種腹瀉痢疾,肚子不舒服、胸口悶脹、氣痛等症狀,效果很好。
藥材包括:黃連(處理乾淨,一斤,與吳茱萸四兩一起炒)、肉豆蔻(二兩,用麵粉包裹煨過)、木香(二兩)、茅朮(六兩,炒過)、厚朴(三兩,用薑汁炒過)、陳皮(四兩)、甘草(一兩五錢)。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做成藥丸,大小隨意。服用時可以用米湯或醋湯送服。
驚粟丸,治療的症狀和香連丸相同。但是,月經還沒來過的女性不能使用。
藥材包括:粟殼(四兩,用醋炒過)、青皮、陳皮、當歸、訶子、白芍(各二兩)、甘草、木香、乾薑(各一兩)。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煉好的蜂蜜做成丸藥,每顆如彈珠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蜜水磨開,加熱後立刻服用。
豆蔻丸,適用於腹瀉痢疾日久,腸胃虛寒、腸道滑利、食物殘渣難以消化吸收的情況。
藥材包括:肉豆蔻(煨過)、胡粉(炒過)、龍骨(煅燒過)、白礬(煅燒過)。
將這些藥材等量磨成粉末,用糊狀物做成丸藥,大小隨意,用米湯送服。
百中散,治療的症狀和前面幾種藥丸相同。
藥材包括:粟殼(用蜜炒過)、厚朴(用薑汁炒過)。
將這些藥材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如果是白痢,用紅糖水送服;如果是赤痢,用蜂蜜水送服。
海藏仙方,可以治療中暑引起的毒素、久瀉、久痢、久瘧等疾病,效果非常神奇。
藥材是:雄黃(透明的)。
用量不拘,磨成粉末,用蒸餅做成丸藥,綠豆大小。用甘草湯送服。
端午節製作的藥丸效果更好。
鐵門栓,可以治療紅痢、白痢,以及五種泄瀉。
藥材包括:文蛤(一兩,炒過)、白礬(三錢半,生的)、黃丹(二錢,炒過)。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黃蠟一兩做成丸藥,用生薑和雨水沖泡的茶湯送服。
參連飲,可以治療禁口痢(指痢疾嚴重到無法進食)。
藥材包括:人參、黃連(各一錢)。
用水煎煮後,頻繁地小口飲用。
附禁口痢的其他療法:
將精瘦豬肉切成片,塗上麵粉,頻繁地烤,烤熟後食用。如果吃不下去,就聞它的氣味。
將寧波白鯗烤香後食用。
將鳳尾草煎湯,放置一夜,加熱後慢慢服用。
用川烏三兩,選擇飽滿的。其中一兩生用,一兩煨過,一兩燒至存性。一起磨成粉末,用糊狀物做成丸藥,每次服用十丸,用甘草湯送服。
將五爪龍草陰乾,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酒送服。
封臍膏
藥材包括:陳小粉(五錢)、乳香、沒藥(各一錢)。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敷在肚臍上。
將黃瓜藤經歷過霜打後,曬乾,燒成灰並保留藥性,用香油調成糊狀,敷在肚臍中。
熏痢秘方,適用於腹瀉痢疾日久,用這種方法熏蒸。
藥材是:地骨皮(新鮮的,煎煮至沸騰)。
將煎好的藥液倒入舊馬桶內,趁熱坐在上面熏蒸。也可以治療膿瘡。
灸法,適用於治療腹瀉痢疾日久。
穴位:關元穴、翠尾穴(每個穴位灸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