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38)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38)
1. 瘧
(以下俱雜病,於五臟無所敷,故列於後)
〔婁〕治小兒瘧疾,多與大人同法,以出汗為瘥,宜桂枝、柴胡、麻黃、參、苓等輩,又視其病食、病痰,以意消息之,大抵多是飲食失節得之,須以消導為先可也。〔曾〕《內經》瘧論:痎瘧皆生於風,而發作有時何也?岐伯曰:夏傷於暑,秋必病瘧。謂腠理開而汗出遇風,或得於澡浴,水氣舍於皮膚,因衛氣不守,邪氣並居。
其疾始作,伸欠寒慄,腰背俱痛,骨節煩疼,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疼而渴,乃陰陽二氣交爭,虛實更作而然。陰氣獨盛則陽虛,故先寒戰慄,腰背頭項骨節皆痛,陽氣獨勝則陰虛,故先熱,發時不嗜食,善嘔,頭疼腰痛,小便不利,陰盛陽虛則內外皆寒,陽盛陰虛則內外俱熱,此外感六淫或內傷七情,蘊積痰飲,病氣與衛氣並居,故病日作,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薄五臟,病氣深入,不能與衛氣俱出,則間日而作。當衛氣所至,病氣所在,則發在陽則熱,在陰則寒。
經曰:亢則害,極乃反,俟陰陽各衰,衛氣與病氣相雜則病休,陰陽相搏,衛氣與病氣再集則病復,各隨其衛氣之所在,與所中邪氣相合而然也。先寒後熱者,先傷寒而後傷風,名曰寒瘧。先熱後寒者,先傷風而後傷寒,名曰溫瘧。但熱不寒者,名曰癉瘧。身重寒熱,骨節痛,腹脹滿,自汗善嘔,名曰濕瘧。
但寒不熱者,名曰牝瘧。蓋瘧之為病,為證非一,故處方之制,隨其陰陽虛實,脈病證治,汗吐下溫,對證施治,以平為期。然百病中人,必因其正氣之虛,感受邪氣,留而不去,其病為實,自表傳裡,先汗後下,古今不易,故治瘧之法,必須先表,用百解散(驚)水薑蔥煎投,次小柴胡湯(往來寒熱)加桂、水薑棗煎服,以和解表裡之邪,自然作效。
若表裡實,用當歸散(潮熱)、五和湯(裡熱)或烏犀丸(積)、六聖丸(積)下之,勻氣散(疝)止補,後以藿香飲(不乳食)加草果、良薑、水薑棗煎投,正胃氣,去寒邪,則自平復。
如解表後寒熱往來,以二仙飲(本條)截之,寒熱既除,用平胃散(不乳食)加茴香湯(腹痛)和勻,鹽湯空心調服,溫胃燥脾,進美飲食,使中州之土既實,則外邪不戰而自屈,此為明論。有寒多熱少,經久不愈,致脾胃弱,飲食減,神色變,二姜丸(本條)及清脾湯(本條)為治。〔薛〕經曰:夏傷於暑,秋必痎瘧。
其證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蓋邪氣並於陽則陽勝,並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故寒熱間發也。有一日一發,二日一發,三日一發,有間一日連二日發,有日與夜各發,有上半日發,下半日發,及發於夜者,有有汗,有無汗,此其略也。以詳言之,當分六經五臟及痰、食、勞、暑、鬼瘴之不同(六經五臟瘧詳見雜病準繩)。
痰瘧者,胸膈先有停痰,因而成瘧,令人心下脹滿,氣逆煩嘔是也。食瘧者,是飲食傷脾,其人噫氣吞酸,胸膈不和是也。勞瘧者,久而不瘥,表裡俱虛,客邪未散,真氣不復,故疾雖間,遇勞即發是也。暑瘧者,其人面垢口渴,雖熱已退,亦常有汗是也。鬼瘧者,進退無時是也。
瘴瘧者,感山嵐瘴氣,其狀寒熱休作有時是也。久而不愈,名曰痎瘧,痎瘧、老瘧也,老瘧不愈,結癖於兩脅之間,名曰瘧母,此先失於解散,或復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故纏綿不已也。
治法,風暑之邪從外而入,宜解散之,解表後,即宜扶持胃氣,故丹溪曰:無汗要有汗,散邪為主,有汗要無汗,固正氣為主,驟發之瘧宜解表,久發之瘧宜補脾,寒瘧宜溫,溫瘧宜和,癉瘧宜清,挾痰則行痰,兼食則消食,勞瘧宜安,暑瘧宜解,鬼瘧宜祛,瘴瘧宜散,此亦其略也。更以詳言之,則熱多寒少者小柴胡湯。
寒多熱少者清脾飲子。無汗者桂枝麻黃各半湯。有汗者柴胡桂枝湯。汗多渴者白虎湯。渴而小便不利者五苓散。小便赤,熱多而渴者,小柴胡湯。熱多汗出,腹滿便閟者,大柴胡湯,渴加葛根。痰瘧者,二陳湯(痰涎)加柴胡、黃芩,甚者加枳實。食瘧者,先用大安丸(宿食),次用異功散(吐瀉)。
勞瘧、痎瘧,並用補中益氣湯(虛熱)。暑瘧者,十味香薷飲。鬼瘧者,鬼哭散。瘴瘧者,四獸飲。瘧母者,鱉甲飲。凡脾胃虛而患瘧者,不拘有汗無汗,三陰六經,悉以六君子湯為主,熱多加柴胡、山梔,寒多加乾薑、肉桂,有汗加黃耆、浮麥,無汗加蒼朮、葛根,元氣下陷,及肝木乘脾,並加升麻、柴胡、為善。
若用青皮、草果、常山等藥,以為攻截良法,正氣益虛,邪氣益深,是多延綿不止,而為勞熱者有矣。若乳母七情六慾,飲食不調,或寒熱似瘧,肝火熾盛,致兒為患者,又當治其乳母,斯無誤矣。
《全生指迷》論曰:寒熱之病,或寒已而熱,或熱已而寒。若寒熱戰慄,頭痛如破,身體拘急,數欠,渴欲飲冷,或先寒而後熱,或先熱而後寒,或晬時而發,或間日而作,至其時便發,發已如常,此謂之瘧。
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此皆得之於冬中風寒之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而後與邪氣相合而發,寒多者宜溫之與薑桂湯,熱多者宜解之與栝蔞湯,寒熱等者宜調之與鱉甲湯。
大人小兒瘧疾,若寒從背起,冷大如手,不甚戰慄,似欲發熱而汗出,或即頭痛,嘔吐時作,其脈遲小,此由脾胃素弱,因氣寒而收聚水穀,不能克化,變而成痰,伏痰在內,陰上乘陽,陽為陰所乘,所以作寒,逼而成汗,宜服旋覆花丸、半硫丸。
白話文:
(以下疾病都屬於雜病,它們與五臟的關係不大,因此被放在後面介紹)
婁氏認為,治療兒童的瘧疾,通常和成人採用相同的療法,主要目標是讓病人發汗,常用藥材包括桂枝、柴胡、麻黃、人參、茯苓等。如果病情是由飲食或痰引起,應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大多數情況下,瘧疾是由飲食不節制引起的,因此治療時應該優先考慮消化道的調整。
曾氏引用《內經》中的瘧論指出,瘧疾都源自風邪,且發作有特定時間。夏季若受到暑熱侵害,秋季就可能罹患瘧疾。這是因為毛孔張開且汗水流出時,遇到風邪或沐浴後,水氣滲入皮膚,加上體內防禦力下降,邪氣得以侵入。
瘧疾初發時,病人會打哈欠、寒顫,腰背和全身骨節疼痛,等到寒意消失後,全身開始發熱,伴有頭痛和口渴,這是由於體內陰陽二氣互相抗爭,虛實交替所致。若陰氣過剩,陽氣就會虛弱,導致病人先出現寒顫和腰背頭部骨節疼痛;相反地,若陽氣過剩,陰氣就會虛弱,病人先感到發熱,發作時食慾不佳,易嘔吐,頭痛腰痛,小便不通暢。陰氣過剩陽氣虛弱時,體內外都會感到寒冷;陽氣過剩陰氣虛弱時,體內外都會感到發熱。這些症狀可能是外在環境影響或內在情緒壓力,或是體內痰濕積聚,使得病氣和體內防禦氣共存,因此每天發作。
體內防禦氣白天活動於體表,夜晚活動於體內。當接觸到陽氣時,病氣會向體外發展;當接觸到陰氣時,病氣會向體內侵襲。病氣侵入五臟,深入體內,無法與體內防禦氣一同排出體外,因此每兩天才發作一次。當體內防禦氣到達,病氣所在的位置,就會在體表產生熱感,在體內產生寒感。
《內經》指出:「亢則害,極乃反」,意即當陰陽二氣各自衰退,體內防禦氣和病氣混在一起時,病情就會緩解。若陰陽二氣再次搏鬥,體內防禦氣和病氣再度聚集,病情就會復發。這些變化會根據體內防禦氣所在位置和所受邪氣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先感到寒冷後發熱,表示先受到寒氣侵害後再受到風邪影響,這種情況稱為寒瘧。先感到發熱後感到寒冷,表示先受到風邪影響後再受到寒氣侵害,這種情況稱為溫瘧。只感到發熱不感到寒冷,稱為癉瘧。感到身體沉重,寒熱交錯,骨節疼痛,腹部脹滿,自汗,易嘔吐,稱為濕瘧。只感到寒冷不感到發熱,稱為牝瘧。
瘧疾的病因和症狀繁多,因此治療方案需根據病人的陰陽虛實、脈象、病症和治療方法來制定,使用汗、吐、下、溫等方法對症下藥,最終目的是達到平衡。任何疾病都有可能趁著正氣虛弱時入侵,留下邪氣,導致病情實質化。病情從表面傳入體內,先發汗後下藥,這是古往今來都不會改變的原則。因此,治療瘧疾的方法,必須先從表面入手,使用百解散(驚)水薑蔥煎服,再用小柴胡湯(往來寒熱)加桂、水薑棗煎服,以調和表裡的邪氣,自然就能看到效果。
若病情表裡都實質化,可以使用當歸散(潮熱)、五和湯(裡熱)或烏犀丸(積)、六聖丸(積)下藥,勻氣散(疝)止補,然後使用藿香飲(不乳食)加草果、良薑、水薑棗煎服,調理胃氣,去除寒邪,病情就能自行恢復。
解表後,若寒熱交錯,可以使用二仙飲(本條)截斷病情,寒熱消失後,使用平胃散(不乳食)加茴香湯(腹痛)和勻,空腹服用鹽湯,溫暖胃部,消除脾濕,進食美味的食物,讓中焦之氣充足,外邪自然就不會再侵擾,這是明智的治療方法。若寒氣多熱氣少,長期無法痊癒,導致脾胃虛弱,飲食減少,面色改變,可以使用二姜丸(本條)和清脾湯(本條)進行治療。
薛氏認為,《內經》指出,夏季若受到暑熱侵害,秋季就可能罹患瘧疾。瘧疾的症狀通常從毛髮開始,打哈欠,然後開始寒顫,牙關緊閉,腰背疼痛,等到寒意消失後,全身開始發熱,頭痛欲裂,口渴想喝冷水。這是因為邪氣和陽氣同時存在,陽氣過剩,邪氣過剩,陰氣過剩會感到寒冷,陽氣過剩會感到發熱,陰陽二氣互相搏鬥,虛實交替,因此寒熱交錯發作。有些病人每天發作一次,有些每兩天發作一次,有些每三天發作一次,有些隔一天連續兩天發作,有些白天和晚上各發作一次,有些上半天發作,有些下半天發作,有些晚上發作,有些發作時會流汗,有些發作時不會流汗,這些只是簡單的描述。
若詳細描述,必須區分六經、五臟以及痰、食、勞、暑、鬼瘴的不同(六經五臟瘧詳見雜病準繩)。
痰瘧是指胸膈先有停滯的痰,進而形成瘧疾,使病人感到胸口脹滿,氣喘噁心。食瘧是指飲食傷害脾胃,病人會打嗝,感到胸口不適。勞瘧是指長期未能痊癒,表裡都虛弱,邪氣未散,正氣未恢復,因此病情雖然暫時緩解,但一旦勞累就會復發。暑瘧是指病人臉色晦暗,口渴,即使熱度已經消退,仍會持續出汗。鬼瘧是指病情發作沒有固定時間。瘴瘧是指受到山嶺間的瘴氣影響,病情發作有固定時間。長期無法痊癒的瘧疾稱為痎瘧,也就是老瘧。老瘧無法痊癒,會在兩側脅肋形成結塊,稱為瘧母。這些都是因為治療時未能及時疏散邪氣,或者再次受到風寒或飲食影響,導致病情纏綿不斷。
治療方法方面,風邪和暑邪都是從外部進入體內,應該使用疏散邪氣的方法。解表後,應該調理胃氣,因此丹溪說:「無汗要有汗,以疏散邪氣為主;有汗要無汗,以鞏固正氣為主。」初次發作的瘧疾應該解表,長期發作的瘧疾應該補脾。寒瘧應該溫暖,溫瘧應該調和,癉瘧應該清涼,若併發痰症則應化痰,若併發食症則應消食,勞瘧應該安神,暑瘧應該解暑,鬼瘧應該驅邪,瘴瘧應該疏散,這些只是簡單的描述。
若詳細描述,則應該根據病情使用不同的藥物。若熱氣多於寒氣,可以使用小柴胡湯。若寒氣多於熱氣,可以使用清脾飲子。若沒有汗,可以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若有汗,可以使用柴胡桂枝湯。若汗多且口渴,可以使用白虎湯。若口渴且小便不通暢,可以使用五苓散。若小便呈紅色,熱氣多且口渴,可以使用小柴胡湯。若熱氣多且出汗,腹脹便祕,可以使用大柴胡湯,口渴時可以加入葛根。若併發痰症,可以使用二陳湯(痰涎)加柴胡、黃芩,嚴重時可以加入枳實。若併發食症,可以先使用大安丸(宿食),再使用異功散(吐瀉)。
勞瘧和痎瘧都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虛熱)。暑瘧可以使用十味香薷飲。鬼瘧可以使用鬼哭散。瘴瘧可以使用四獸飲。瘧母可以使用鱉甲飲。對於脾胃虛弱且患有瘧疾的病人,無論有無汗,六經、三陰、三陽,都應該以六君子湯為主。熱氣多時可以加入柴胡、山梔,寒氣多時可以加入乾薑、肉桂,有汗時可以加入黃耆、浮麥,無汗時可以加入蒼朮、葛根,元氣下陷,肝木乘脾,可以加入升麻、柴胡,這樣比較好。
若使用青皮、草果、常山等藥物,以為可以快速擊退病情,實際上卻會讓正氣更加虛弱,邪氣更加深入,病情纏綿不斷,甚至轉變成慢性發熱。若母親的情緒、飲食不調,或者出現類似瘧疾的寒熱症狀,肝火旺盛,導致孩子患病,應該治療母親,這樣纔不會誤診。
《全生指迷》論述指出,寒熱交錯的病情,可能是先感到寒冷再感到發熱,也可能是先感到發熱再感到寒冷。若病人出現寒熱交錯、戰慄、頭痛欲裂、身體僵硬、頻繁打哈欠、口渴想喝冷水,或者先感到寒冷再感到發熱,或者先感到發熱再感到寒冷,或者每天發作一次,或者每兩天發作一次,發作時間固定,發作後像正常人一樣,這種情況稱為瘧疾。
瘧疾的脈象通常是弦脈,若脈象弦數,表示熱氣多;若脈象弦遲,表示寒氣多。這些病情通常源自冬季遭受風寒影響,邪氣藏於骨髓中,到了春天陽氣大發,邪氣無法自行排出,遇到大暑後,邪氣和體內防禦氣結合,引發病情。若寒氣多,應該溫暖,可以使用薑桂湯;若熱氣多,應該解熱,可以使用栝蔞湯;若寒熱相等,應該調和,可以使用鱉甲湯。
對於成人和兒童的瘧疾,若寒氣從背部開始,手腳冰冷,戰慄不嚴重,似乎想要發熱但卻出汗,或者出現頭痛、嘔吐,脈象遲緩微小,這是因為脾胃素來虛弱,受到寒氣影響後,收縮水谷,無法消化吸收,進而形成痰,痰藏於體內,陰氣上乘陽氣,導致病情發作,陽氣受到陰氣壓迫,形成汗液,應該使用旋覆花丸、半硫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