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辭典》~ 九畫 (1)
九畫 (1)
1. 九畫
枳殼散,治五種積。膈氣三焦。痞塞。胸膈滿悶。背膂引疼。心腹膨脹。脅肋刺痛。食飲不下。噎塞不通。嘔吐痰逆。口苦吞酸。羸瘦少力。短氣煩悶。常服順氣。寬中消痃癖。積聚。散驚憂恚氣。宜服。(同上又局方名膈氣散)
枳殼(去穰銼麩炒),荊三稜,橘皮,益智仁,蓬莪朮,檳榔,肉桂(不見火各一兩或各六錢),乾薑(炮),厚朴(去粗皮薑汁炙),甘草(炙),青皮,肉豆蔻,木香(各半兩或各三兩)
白話文:
枳殼散,用於治療五種積聚,包括膈氣、三焦鬱熱、痞塞、胸膈滿悶、背膂引疼,以及心腹膨脹、脅肋刺痛、食飲不下、噎塞不通、嘔吐痰逆、口苦吞酸、羸瘦少力、短氣煩悶等症狀。長期服用可順氣、寬中、消痃癖積聚,並散解驚憂恚氣。此方與局方中的膈氣散相同。其組成包括枳殼(去穰銼麩炒)、荊三稜、橘皮、益智仁、蓬莪朮、檳榔、肉桂(不見火各一兩或各六錢)、乾薑(炮)、厚朴(去粗皮薑汁炙)、甘草(炙)、青皮、肉豆蔻、木香(各半兩或各三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五片。棗一個同煎。至七分。熱服鹽點亦得。不拘時候。
枳實散,治心下蓄積痞悶。或作痛。多噫敗卵氣。(本事方)
香附子(一兩麩炒舂去皮),白朮(各半兩),枳實(去穰銼麩炒),檳榔(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日三服。不拘時候。(龐老)
枳殼煮散,治大棗煩惱。傷肝氣。至兩脅骨疼。筋脈緊急。腰腳重滯。兩股筋急。兩脅牽動。四肢不能舉。漸至脊膂攣急。此藥大治脅痛。(同上)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用一杯水,加入五片生薑和一個大棗一起煎煮,直到水量剩下七分,趁熱服用,可以加一點鹽調味。隨時可服用。這個方子叫做枳實散,可以治療心下積聚、腹脹、悶痛,或有呃逆、口中泛出敗卵氣味。
另一個方子是香附子散,由香附子、白朮、枳實、檳榔四味藥材組成,將香附子用麩炒後去皮研磨成粉,白朮、枳實也分別研磨成粉,檳榔則磨成三錢粉末。將所有藥材粉末混合,每次服用兩錢,用米湯調服,每天服用三次,不拘時間。
最後一個方子叫做枳殼煮散,可以治療大棗煩惱,傷肝氣,導致兩脅骨疼痛、筋脈緊張、腰腳沉重、兩股筋僵硬、兩脅牽引、四肢不能舉起,逐漸發展到脊背攣縮疼痛。這個方子特別有效地治療脅痛。
枳殼(去穰麩炒黃),細辛(去葉),桔梗(炒),防風(去釵股),川芎(各四兩),葛根(一兩半),甘草(二兩炙)
上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枳實梔子豉湯,大病差後。勞復者主之。(傷寒)
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個擘),香豉(一分綿裹)
上三味。以清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分溫再服。覆令微似汗。若宿食者。內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白話文:
將枳殼去除果核和麩皮後炒黃,細辛去除葉子,桔梗炒過,防風去除粗枝,川芎、葛根各取四兩,甘草二兩炙過,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碗半水,加入三片生薑,煎煮至七分,去渣,空腹溫服。
枳實梔子豉湯適用於大病初癒或勞累後恢復體力的人。枳實三枚炙過,梔子十四個掰開,香豉一分用棉布包裹。將三味藥材放入清水七升中,先煮取四升,再加入枳實和梔子,煮至二升,最後加入香豉煮沸五至六次。去渣後分溫服兩次,蓋好被子微微出汗。如果患者有宿食,可以加入大黃五六枚,如棋子般大小,服下即可治癒。
枳實芍藥散,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主之。(金匱)師曰產後腹痛。法當以此湯。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乾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同上)
枳實(燒令黑勿太過),芍藥(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並主癰膿。以麥粥下之。
枳實白朮湯,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主之。(外臺)
枳實(七枚),白朮(三兩)
上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耎即當瘥也。此出姚大夫方。忌桃李雀肉等物。
白話文:
產婦生產後肚子痛,煩躁滿悶,無法平躺睡覺,可以用枳實芍藥散治療。如果效果不佳,可能是肚子裡有積血,集中在肚臍下方,這時候應該用下瘀血湯治療。枳實芍藥散也能治療經期不順。枳實燒成黑色,不要燒過頭,與芍藥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茶匙,每天三次,可以用麥粥送服。枳實芍藥散也可以治療癰疽膿瘡。如果肚子下方硬邦邦的,像盤子邊緣一樣,或像旋轉的杯子一樣,是喝太多水造成的,可以用枳實白朮湯治療。枳實七枚,白朮三兩,切碎,加水一斗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肚子柔軟了,病就會好了。這是姚大夫的方子,忌食桃李雀肉等物。
枳實薤白桂枝湯,胸痹心下痞。留氣結在胸脅。滿脅下逆搶心主之。人參湯亦主之。(金匱)
枳實(四枚),厚朴(四枚),薤白(半斤),桂枝(一兩),栝蔞實(一枚搗)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厚朴。取二升。去滓內諸藥。煮數沸。分溫三服。
枳實大黃湯,治痧毒結於大腸之劑。(玉衡)
赤芍藥,青皮,枳實,桃仁(去皮尖),金銀花,槐花,黃芩(酒炒),大麻仁,連翹(各一錢),大黃(三錢)
白話文:
枳實薤白桂枝湯用於治療胸部疼痛,心窩處有痞塊,氣體停滯在胸脅,滿脹感逆流到心臟。人參湯也能治療這種病症。
方劑:枳實四枚,厚朴四枚,薤白半斤,桂枝一兩,栝蔞實一枚搗碎。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水五升,先煮枳實和厚朴,取二升藥汁,去渣後加入其他藥材,煮沸數次,分三次溫服。
枳實大黃湯用於治療痧毒積聚在大腸的疾病。
方劑:赤芍藥,青皮,枳實,桃仁(去皮尖),金銀花,槐花,黃芩(酒炒),大麻仁,連翹各一錢,大黃三錢。
水煎。微溫服。
枳實大黃湯,治胸腹有食積。大便不通者。(回春)
枳實,厚朴(去皮),大黃,檳榔(各二錢),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水煎空中溫服。以利為度。不可再服。腹痛甚加木香五分。
枳縮二陳湯,治涎在心膈上。攻走腰背。嘔噦大痛。(同上)
枳實(麩炒),砂仁,半夏(薑汁炒),陳皮,香附(各一錢),木香,草蔻,乾薑(各五分),厚朴(薑汁炒),茴香(酒炒),延胡(各八分),甘草(二分)
白話文:
水煎後微溫服用。
枳實大黃湯可用於治療胸腹積食、大便不通。枳實、厚朴(去皮)、大黃、檳榔(各二錢)、甘草(三分),將藥材研磨成粉,取一劑用清水煎煮,待溫熱後服用,以通便為度,不可再服。若腹痛加劇,可加入木香五分。
枳縮二陳湯可用於治療涎積心膈,攻走腰背,嘔吐疼痛。枳實(麩炒)、砂仁、半夏(薑汁炒)、陳皮、香附(各一錢)、木香、草蔻、乾薑(各五分)、厚朴(薑汁炒)、茴香(酒炒)、延胡(各八分)、甘草(二分)。
上銼一劑。姜三片。入竹瀝磨木香。同服。
香附子湯,治血崩不止。永嘉陳旡擇用此方。妙甚。勿謂藥粗賤而輕之。合時當以斤計大劑服之。方見奇效。(事證方)
香附子(不拘多少去毛並黑皮炒深。色焦不妨)
上為細末。入鹽少許。沸湯點服。不拘時候。
香蘇散,治四時溫疫傷寒。(局方)
陳皮(二兩不去白),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蘇葉(各四兩),甘草(炙一兩)
白話文:
取藥材一劑,加入薑片三片,將竹瀝與木香一同研磨,混合後服用。香附子湯用於治療血崩不止,永嘉的陳旡擇曾用此方,效果奇佳。不可因為藥材普通而輕視,合適的時候可以用斤來計算劑量,大量服用,才能見效。香附子需去毛和黑皮,炒至深色焦黃,研成細末,加入少許鹽,用沸水沖服,不受時間限制。香蘇散用於治療四季溫疫傷寒。準備陳皮二兩,不去白皮,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蘇葉和甘草各四兩,甘草需炙烤。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日三服。若作細末。只服二錢。(一本作三錢)入鹽點服。得效方。有蒼朮二兩。又云。加沉香。名沉香飲子。治四時傷寒。傷風。傷濕。傷食。大人小兒皆可服。又加川芎白芷各二兩。名芎芷香蘇散。引管見大全良方。
香薷散,治臟腑冷熱不調。飲食不節。或食腥膾生冷過度。或起居不節。或露臥濕地。或當風取涼。或風冷之氣。歸於三焦。傳於脾胃。得冷不能消化水穀。致令真邪相干。腸胃虛弱。因飲食變亂於腸胃之間。便致吐利。心腹疼痛。霍亂氣逆。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利者。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煎煮七分,去渣,趁熱服用,不拘時間,一天服用三次。若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或三錢),加入鹽巴服用。若想增加療效,可以加入二兩蒼朮,也有人會加沉香,稱為沉香飲子。此方可治療四季傷寒、傷風、傷濕、傷食,大人小孩皆可服用。也可以加入川芎和白芷各二兩,稱為芎芷香蘇散。
香薷散,主要治療臟腑寒熱不調、飲食不節、食用腥冷食物過量、起居不節、露宿濕地、貪涼受風、風寒之氣入侵三焦,傳導至脾胃,導致寒氣無法消化水穀,引起真邪相干,腸胃虛弱,飲食變亂於腸胃之間,進而出現嘔吐、腹瀉、心腹疼痛、霍亂氣逆等症狀。有些患者會先出現心痛,然後嘔吐;有些患者會先出現腹痛,然後腹瀉。
有吐利俱發者。有發熱頭痛體疼而復吐利虛煩者。或但吐利心腹刺痛者。或轉筋拘急疼痛。或但嘔而無物出。或四肢逆冷。而脈欲絕。或煩悶昏塞而死者。此藥悉能主之。(同上)
香薷(去土一斤),白豆蔻(微炒),厚朴(去粗皮。薑汁塗炙。令黃。各半斤。)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酒一分。至煎至七分去滓。水中沉冷。連吃二服。立有神效。隨病不拘時候。活人書方。不用白扁豆。加黃連四兩。銼碎以生薑汁同研勻炒。令黃色。名曰黃連香薷散。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現嘔吐和腹瀉的症狀,或者發燒頭痛全身疼痛,伴隨嘔吐、腹瀉、虛弱、心煩意亂,又或者只是嘔吐和腹瀉,並伴隨心腹刺痛,或者四肢抽筋、拘急疼痛,或者只是嘔吐但沒有東西吐出來,或者四肢冰冷,脈象微弱,甚至出現昏迷不醒而死亡,這個藥方都能治療。
準備香薷(去掉泥土,一斤),白豆蔻(稍微炒一下),厚朴(去掉粗皮,用薑汁塗抹後烘烤至黃色,各半斤)。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少許酒煎煮,煎至七分時去渣,讓藥汁冷卻後服用,連服兩次,效果顯著。根據病情,不限時間服用。這是救人一命的藥方,不需要添加白扁豆。如果加上黃連四兩,研磨成碎末,用生薑汁拌勻後炒至黃色,就叫做黃連香薷散。
香砂養胃湯,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口不知味。痞悶不舒。(回春)
香附(炒),砂仁,蒼朮(米泔制炒),厚朴(薑汁炒),陳皮(各八分),人參(五分),白朮,茯苓(去皮各八分),木香(五分),白豆蔻(去殼七分),甘草(炙五分)
上銼。薑棗煎服。
香砂平胃散,治傷食。(同上)
香附(炒一錢),砂仁(七分),蒼朮(米泔制炒一錢),陳皮(一錢),甘草(五分),枳實(麩炒八分),木香(五分),藿香(八分)
白話文:
「香砂養胃湯」和「香砂平胃散」都是中醫常用的方劑。前者用於治療脾胃不和、食慾不振、口淡無味、胸悶腹脹等症狀,後者則用於治療傷食。兩者皆含有香附、砂仁、蒼朮、陳皮等藥材,但組成比例和藥材種類略有不同。
上銼一劑。姜一片。水煎服。
香砂六君子湯,治脾胃虛弱。噁心嘔吐。或飲食不思等症。(正宗)
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各一錢),甘草,藿香,砂仁(各五分)
姜三片。棗二枚。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禹餘糧丸,治腸胃虛寒。滑泄不禁。(濟生方)
禹餘糧(煆),赤石脂(煆),龍骨,蓽茇,訶子(煆),乾薑(炮),肉豆蔻(煆),附子(炮)
白話文:
取藥材一劑,加入一片薑,用水煎煮後服用,可治療脾胃虛弱、噁心嘔吐、飲食不思等症。
方劑組成: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各一錢,甘草、藿香、砂仁各五分。
用法:加三片薑、兩個大棗,用水兩鐘煎煮至八分,飯後服用。
另一方劑「禹餘糧丸」可治療腸胃虛寒、滑泄不禁。
組成:禹餘糧、赤石脂、龍骨、蓽茇、訶子、乾薑、肉豆蔻、附子,均需經過炮製。
上等分。為細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七十丸。米飲送下。食前。
栝蔞桂枝,太陽症。其證備。身體強𠘧𠘧然。脈反沉遲。此為痙。主之。(金匱痙濕)
栝蔞根(二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頃。啜熱粥發之。
栝蔞薤白白酒湯,胸脾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主之。(金匱胸痹)
栝蔞實(一枚搗),薤白(半斤),白酒(六升)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醋糊做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服七十丸,用米湯送服,飯前服用。
栝蔞和桂枝用於太陽病,其症狀俱全,身體強直,脈象沉遲,這是痙攣之症,可用此方治療。
栝蔞根二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以上六味藥材,用九升水煮至三升,分溫服,服用後微微出汗即可。如果不出汗,過一會兒喝熱粥促使出汗。
栝蔞薤白白酒湯用於胸脾病,症狀為喘息咳嗽、胸背疼痛、呼吸短促,寸口脈沉遲,關脈微緊而數,可用此方治療。
栝蔞實一枚搗碎,薤白半斤,白酒六升。
上三味。同煎。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栝蔞薤白半夏湯,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主之。(同上)
薤白(去白),半夏(半斤),白酒(一升),栝蔞根(一枚)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栝蔞瞿麥丸,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若渴。主之。(同上小便)
栝蔞根(二兩),茯苓,薯蕷(各三兩),附子(一枚炮之),瞿麥(一兩)
上五味。末之。煉蜜丸。梧子大。飲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丸。以小便利。腹中溫為知。
白話文:
將上列三味藥材一起煎煮,煮取兩升藥汁,分溫服下。
栝蔞薤白半夏湯可用於治療胸部痹痛無法平臥,心痛徹背的症狀。
取薤白(去白皮),半夏(半斤),白酒(一升),栝蔞根(一枚),將四味藥材一起煮取四升藥汁,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栝蔞瞿麥丸可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有水氣,患者口渴的症狀。
取栝蔞根(二兩),茯苓,薯蕷(各三兩),附子(一枚炮製),瞿麥(一兩),將五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三丸,每日三次。若無效,可增加至七丸,直到小便通暢,腹部溫暖為止。
栝蔞牡蠣散,百合病。渴不差者。主之。(同上百合)
栝蔞根,牡蠣(熬等分)
上為細末。飲方寸匕。日三服。
栝蔞枳實湯,治痰結。咯吐不出。胸膈作痛。不能轉側。或痰結。胸膈滿悶。作寒熱氣急。並痰逆心竅。不能言語者。並皆治之。(回春)
栝蔞(去殼),枳實(麩炒),桔梗(去蘆),茯苓(去皮),貝母(去心),陳皮,片芩(去朽),山梔(各一錢),當歸(六分),砂仁,木香(各五分),甘草(三分)
白話文:
栝蔞牡蠣散,用於治療百合病,症狀是口渴難解。主要藥材是栝蔞根和牡蠣,等量熬製,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匙,每日三次。
栝蔞枳實湯用於治療痰結,症狀包括咳嗽痰液咳不出、胸膈疼痛難以轉側、痰結胸悶、寒熱交替氣喘、痰逆心竅不能言語等。藥材包括栝蔞(去殼)、枳實(麩炒)、桔梗(去蘆)、茯苓(去皮)、貝母(去心)、陳皮、片芩(去朽)、山梔(各一錢)、當歸(六分)、砂仁、木香(各五分)、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煎。入竹瀝薑汁少許。同服。
前胡瀉肝除熱湯,療肝勞虛熱。面目為赤。閉塞不開。煩悶宛轉。熱勢竄胸。(同上)
前胡,乾薑,大青,細辛,秦皮,決明子,梔子仁,子芩(各一兩),竹葉(切一升),車前子(切一升),石膏(八兩碎綿裹)
白話文:
服用一劑藥方,用生薑煎煮,加入少許竹瀝和薑汁,一同服用。
前胡瀉肝除熱湯,治療肝勞虛熱,症狀包括面部發紅、閉塞不通、煩躁不安、熱氣竄胸。
藥方成分:前胡、乾薑、大青、細辛、秦皮、決明子、梔子仁、子芩(各一兩)、竹葉(切一升)、車前子(切一升)、石膏(八兩碎綿裹)。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平旦分為三服。須利加芒硝三兩。忌生菜。
前胡湯,療天行壯熱。咳嗽。頭痛。心悶方。(同上)
前胡,升麻(各八分),貝母,紫菀(各六分),石膏(十二分碎綿裹),麥門冬(八分去心),杏仁(三十枚去皮尖兩仁),竹葉(切一升),甘草(二分炙)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五合。絞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人行六七里。進一服。不吐利差。忌海藻。菘菜。油膩豬魚等。
白話文:
取上述十一味藥材,切碎,用一斗水煎煮至三升,去渣。清晨分三次服用。如果需要瀉下,可加入芒硝三兩。忌食生菜。
前胡湯可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咳嗽、頭痛、心悶等症狀。
將前胡、升麻各八分,貝母、紫菀各六分,石膏(十二分,碎綿包裹),麥門冬(八分,去心),杏仁(三十枚,去皮尖取兩仁),竹葉(切碎一升),甘草(二分,炙烤)九味藥材切碎,用八升水煎煮至二升五合,絞去渣,分溫三次服用,每次服藥間隔如人步行六七里。服藥後若不吐不瀉,症狀好轉,則忌食海藻、菘菜、油膩豬魚等食物。
前胡建中湯,治大勞虛弱。寒熱嘔逆。下焦虛熱。小便赤痛。客熱上熏頭目。及骨肉疼痛口乾方。(千金)
前胡(三兩),黃耆,芍藥,當歸,茯苓,桂心(各二兩),甘草(一兩),生薑(八兩),白糖(六兩),人參,半夏(各六兩)
上十一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內糖。分四服。
前胡牡丹湯,治婦人盛實。有熱在腹。月經瘀閉不通。及勞熱。熱病後。或因月經未得。熱不通方。(同上)
白話文:
前胡建中湯用來治療勞累過度導致虛弱,出現寒熱交替、嘔吐反胃、下焦虛熱、小便赤痛、熱氣上蒸頭目,以及骨肉疼痛口乾等症狀。
藥方如下:前胡三兩,黃耆、芍藥、當歸、茯苓、桂心各二兩,甘草一兩,生薑八兩,白糖六兩,人參、半夏各六兩。
將以上十一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一斗二升水煮至四升,去渣後加入白糖,分四次服用。
前胡牡丹湯用來治療婦女體內有熱,導致月經量多、血塊瘀積不通、月經不通,以及勞熱、熱病後遺症,或因月經未至而熱氣不通等症狀。
前胡,牡丹,玄參,桃仁,黃芩,射干,甘草,旋覆花,栝蔞根(各二兩),芍藥,茯苓,大黃,枳實(各三兩)
上十三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風疹遍身主之方。(外臺)
麻黃(去節),生薑(各三兩),防風(二兩),芎藭,芍藥,當歸,蒺藜子,甘草(炙),獨活,烏喙,人參(各一兩)
上十一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八合。絞去滓。分溫三分訖。進粥食三日。慎生冷。醋滑。豬肉。冷水。海藻。菘菜。
白話文:
前胡、牡丹、玄參、桃仁、黃芩、射干、甘草、旋覆花、栝蔞根各二兩,芍藥、茯苓、大黃、枳實各三兩,這十三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一斗水煮沸,熬至三升,分三次服用。此方主治全身風疹。
麻黃(去節)、生薑各三兩,防風二兩,芎藭、芍藥、當歸、蒺藜子、甘草(炙)、獨活、烏喙、人參各一兩,這十一味藥材切碎,用九升水煮沸,熬至二升八合,過濾藥渣,分溫服三次,連續服用三天。忌生冷、醋、滑石、豬肉、冷水、海藻、菘菜。
風痰飲氣逆滿。噁心不能食方。(同上)
人參(二兩),枳實(炙),白朮(各三兩),生薑(四兩),桂心(一兩半)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三分。忌桃李。雀肉。生蔥。
風引湯,治除熱癰癇。(金匱中風),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日數十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云。腳氣宜風引湯。(同上)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英石,石膏(各六兩)
白話文:
風寒痰濕導致氣逆胸滿,感到噁心,食慾不振,可用以下藥方:人參二兩、枳實(炙)三兩、白朮三兩、生薑四兩、桂心一兩半,將以上五味藥材切碎,加水五升,煎煮至一升五合,分三次溫服。忌食桃李、雀肉、生蔥。此方名為風引湯,可治熱癰癇、大人風引、少小驚癇瘈瘲等症。巢氏認為腳氣也可用風引湯治療。
另有一方,以大黃四兩、乾薑四兩、龍骨四兩、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牡蠣二兩、寒水石六兩、滑石六兩、赤石脂六兩、白石脂六兩、紫英石六兩、石膏六兩組成,可治療其他病症。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
風引獨活方,治腳氣兼補方。(千金)
獨活(四兩),茯苓(三兩),甘草(炙三兩),升麻(一兩半),人參(二兩),桂心(一兩),防風(二兩),芍藥(二兩),當歸(二兩),黃耆,乾薑(各二兩),附子(一兩炮),大豆(二升)
上十三味。㕮咀。以水九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半。去滓分四服。相去二十里久。更進服。
風緩湯,治腳弱舉。體痹不仁。熱毒氣入藏。胸中滿塞不通。即嘔吐方。(千金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蘆葦做的袋子盛裝,取三指撮藥量。以井水三升,煮沸三次。趁溫熱服用一升。
這個方子叫「風引獨活方」,主要用來治療腳氣,同時具有補益功效。(出自《千金方》)
藥材包括:獨活(四兩)、茯苓(三兩)、甘草(炙三兩)、升麻(一兩半)、人參(二兩)、桂心(一兩)、防風(二兩)、芍藥(二兩)、當歸(二兩)、黃耆、乾薑(各二兩)、附子(一兩炮製)、大豆(二升)。
將以上十三味藥材切碎,用九升水和三升清酒一起煮,煮到剩下三升半,濾去藥渣,分四次服用。每次服藥間隔二十里路的時間。
「風緩湯」則用來治療腿腳無力,身體麻木不仁,熱毒入侵內臟,胸中滿塞不通,導致嘔吐的症狀。(出自《千金方》)
獨活,麻黃,犀角(各三兩一方用羚羊角),半夏(一升),大棗,烏梅(各十二枚),桂心,鱉甲,升麻,橘皮,枳實,甘草,吳茱萸,大黃(各二兩),生薑,石膏(各六兩),貝母(七枚)
上十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四升。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不差。至三劑必差。
活血湯,治死血痛。並治血結痛。(回春)
歸尾,赤芍,桃仁(去皮),烏藥,牡丹皮,玄胡索,香附子(別磨各五錢),川芎(七分),甘草(二分)
白話文:
獨活、麻黃、犀角(各三兩,一方用羚羊角)、半夏(一升)、大棗、烏梅(各十二枚)、桂心、鱉甲、升麻、橘皮、枳實、甘草、吳茱萸、大黃(各二兩)、生薑、石膏(各六兩)、貝母(七枚),以上十七味,研磨成粉末,用一斗四升水煮至四升,分五服,每日三次,每夜兩次,直到病症消失。若服藥三劑仍不見效,則需另尋醫治。
此方名為活血湯,主治死血痛及血結痛。
歸尾、赤芍、桃仁(去皮)、烏藥、牡丹皮、玄胡索、香附子(各五錢,另行磨粉)、川芎(七分)、甘草(二分)。
上銼一劑。姜一片。水煎服。
活血散瘀湯,治臀癰初起。紅赤腫痛。墜重如石。及大便秘澀。(正宗)
川芎,當歸,防風,芍藥,蘇木,連翹,天花粉,皂角針,紅花,黃芩,枳實(各一錢),大黃(二錢)
水二鍾。煎八分。服食前。便通者。去大黃。加乳香。
活絡透毒飲,治痘收靨時。熱毒留連。愁容可掬。將來餘毒。在所不免。卻不易來者。主之。(急編瑣言),治痧後熱毒流連。餘毒在所不免。卻不易來者。以此湯預治之。(玉衡)
白話文:
上方藥方一劑,加入一片薑,用水煎服。
[活血散瘀湯]用於治療臀部膿腫初期,表現為紅腫熱痛,墜脹沉重如石,以及便秘。
川芎、當歸、防風、芍藥、蘇木、連翹、天花粉、皂角針、紅花、黃芩、枳實(各一錢),大黃(二錢)。
水兩碗,煎至八分,飯前服用。若患者便通,則去除大黃,添加乳香。
[活絡透毒飲]用於治療痘疹癒合後,熱毒滯留,患者愁眉苦臉,預示著將來餘毒可能出現,但不易發作。
[活絡透毒飲]也可用於治療痧症後熱毒滯留,預示著將來餘毒可能出現,但不易發作,可用此湯預防。
羌活,紅花,荊芥,牛蒡子,木通,當歸,牛膝,蟬退,青皮,連翹,甘草
上水煎。溫服。
胃風湯,治大人小兒風冷乘虛。入客腸胃。水穀不化。泄瀉注下。腹脅虛滿。腸鳴㽲痛。及腸胃濕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無度。並宜服之。(局方)
白芍藥,白朮,肉桂(去粗皮),人參(去蘆),當歸(去苗),芎藭,茯苓(去皮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以水一大盞。入粟米百餘粒。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熱服。空心下。小兒量力減之。
白話文:
羌活、紅花、荊芥、牛蒡子、木通、當歸、牛膝、蟬退、青皮、連翹、甘草,這些藥材加水煎煮,溫熱服用。
胃風湯,用於治療大人和小孩因風寒入侵,乘虛而入,進入腸胃,導致水穀不消化、腹瀉、腹脅脹滿、腸鳴腹痛,以及腸胃濕毒,排泄物如豆汁狀,甚至有瘀血,日夜不停地腹瀉。這些情況都適合服用胃風湯。(出自局方)
白芍藥、白朮、肉桂(去掉粗皮)、人參(去掉蘆頭)、當歸(去掉苗)、芎藭、茯苓(去掉皮,各取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成粗末,每次服用兩錢,用水一大盞,加入少量粟米,一起煎煮至七分,去渣,稍熱服用。空腹服用,小孩要根據體力減量。
胃苓湯,治脾胃不和。腹痛泄瀉。水穀不化。陰陽不分。(回春)
蒼朮(米泔制),厚朴(薑汁炒),陳皮,豬苓,澤瀉,白朮(去蘆),茯苓(去皮),白芍(煆各一錢),肉桂,甘草(炙各二分)
上銼一劑。生薑棗子煎。空心溫服。
苦酒湯,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言語。聲不出者主之。(傷寒)
半夏(破如棗核十四枚洗),雞子(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
白話文:
胃苓湯用於治療脾胃不和,出現腹痛腹瀉、食慾不振、消化不良以及陰陽失調等症狀。配方包括蒼朮、厚朴、陳皮、豬苓、澤瀉、白朮、茯苓、白芍、肉桂和甘草,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薑和紅棗煎煮,空腹溫服。
苦酒湯用於治療少陰病引起的咽喉疼痛、生瘡,導致不能說話或發聲困難。配方包括半夏和雞蛋,將半夏切成棗核大小,洗淨,將雞蛋去黃,放入苦酒和雞蛋殼中。
上二味。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劑。
苦參丸,治遍身瘙癢。癬疥瘡瘍方。(準繩)
苦參(四兩),玄參,黃連(去須),大黃(銼碎炒香),獨活(去蘆),枳實(去穰炒),防風(各二兩),黃芩(去黑心),梔子仁,菊花(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千餘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漿水下。日進三服。茶酒任下亦得。
範汪木防己湯,療腫患下水氣。四肢腫聶聶動。(外臺)
白話文:
取半夏,放入苦酒中,用雞蛋殼包住,放在火上煮沸三次,去除渣滓,少量含在口中慢慢咽下。若效果不佳,可再服用三劑。
苦參丸,主治全身瘙癢,癬、疥、瘡瘍。
取苦參四兩,玄參、黃連(去須)、大黃(銼碎炒香)、獨活(去蘆)、枳實(去穰炒)、防風(各二兩)、黃芩(去黑心)、梔子仁、菊花(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煉蜜調和,反覆搗碎千餘次,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漿水送服,每天服用三劑,茶水或酒都可以飲用。
範汪木防己湯,治腫患下水氣,四肢腫脹並發癢。
防己(三兩),甘草(炙),桂心(各二兩),茯苓(六兩),黃耆(三兩),生薑(二兩),白朮(三兩),芍藥(二兩)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二合。分四服。有人患下是胃寒。加當歸三兩。人參二兩。龍骨二兩。水一斗。煮取三升二合。分四服。(金匱防己黃耆湯。防己茯苓湯。兩合方。加芍藥一味也。)
思仙續斷丸,治肝腎風虛。氣弱腳膝不可踐地。腰脊疼痛。風毒流疰。下脛行止艱難。小便餘瀝。此藥補五臟內傷。調中益精。涼血。堅強筋骨。益智輕身耐老。(本事方)
白話文:
防己三兩、甘草(炙)、桂心各二兩、茯苓六兩、黃耆三兩、生薑二兩、白朮三兩、芍藥二兩,以上八味切碎,用八升水煮至三升二合,分四次服用。如果有人患有下焦胃寒,可以加當歸三兩、人參二兩、龍骨二兩,用水一斗煮至三升二合,分四次服用。
思仙續斷丸,專治肝腎風虛、氣虛腳膝無力、腰脊疼痛、風毒流注、下肢行走困難、小便餘瀝等症狀。此藥可以補五臟內傷,調和脾胃,益精補腎,涼血止血,強健筋骨,益智健腦,延年益壽。
思仙術,五加皮,防風,薏苡仁,羌活,川續斷,牛膝(各三兩),萆薢(四兩),生乾地黃(五兩)
上細末。好酒三升。化青鹽三兩。用大木瓜半斤。去皮子。以鹽酒煮木瓜成膏。和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溫酒鹽湯下。膏子少益以酒糊。
俞山人降氣湯,治陽虛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膈壅痰實。喘滿咽乾不利。煩渴引飲。頭目昏眩。腰腳無力。四肢倦怠。咳嗽。兼治風濕腳氣。(局方)
白話文:
想提升仙術,可以使用五加皮、防風、薏苡仁、羌活、川續斷、牛膝(各三兩)、萆薢(四兩)、生乾地黃(五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再用三升好酒,加入三兩青鹽,並取半斤木瓜去皮,以鹽酒煮成膏狀。接著,將藥末與木瓜膏混合,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飯前用溫酒鹽湯送服,並可適當加入酒糊。此方為俞山人所創的降氣湯,主要用於治療陽虛上攻,氣機不升不降,上實下虛,膈間阻塞痰濕,導致喘滿咽乾不利、煩渴引飲、頭目昏眩、腰腳無力、四肢倦怠、咳嗽等症狀,亦可治療風濕腳氣。
蘇子(炒),前胡,厚朴(炒),半夏(炙),甘草(炙),橘皮,五加皮(姜炙),當歸,桂心,黃耆(各一兩),人參,附子(炮),桔梗,羌活,乾薑(炮各半兩)
上每三錢。水一盞半。紫蘇三葉。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食後服。
洗肝散,治風毒上攻。暴作赤目腫疾。難開隱澀。訶子昏暗。羞明。或生翳膜。(局方)
山梔(取仁),川芎,防風,薄荷(去梗),當歸(去蘆),大黃(炮),羌活(去蘆),甘草(炙各二兩)
白話文:
蘇子(炒)、前胡、厚朴(炒)、半夏(炙)、甘草(炙)、橘皮、五加皮(姜炙)、當歸、桂心、黃耆(各一兩)、人參、附子(炮)、桔梗、羌活、乾薑(炮各半兩),每味三錢。水一盞半,加紫蘇三葉、薑三片、棗一枚,煎至七分,飯後服用。此方名為洗肝散,主治風毒上攻,引起眼睛紅腫、視力模糊、難以睜開、怕光、甚至出現翳膜等症狀。配方為山梔(取仁)、川芎、防風、薄荷(去梗)、當歸(去蘆)、大黃(炮)、羌活(去蘆)、甘草(炙各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冷水或熱水。食後調下。日三服見效。
扁豆湯,療霍亂吐痢方。
扁豆葉(一升),香薷葉(一升),木瓜(一枚),乾薑(一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五合。絞去滓。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六七里服。並無所忌。
保元湯,治痘癰出膿之後。脾胃虛弱。膿清不斂者。(正宗)
人參,黃耆,白朮(各一錢),甘草(三分)
姜一片。棗二枚。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或加桂助參耆之力)
梔子,吐血不止者主之。(金匱血病)
白話文:
服用時,每次取兩錢,用冷水或熱水沖服,飯後服用,每天服用三次,直到見效。
扁豆湯用來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和腹瀉。
取扁豆葉一升,香薷葉一升,木瓜一個,乾薑一兩。將以上四味藥材用六升水煮至二升五合,濾去藥渣,分三次溫服。每次服用之間,間隔六七里的距離。服用此方無需忌口。
保元湯用於治療出疹子後,脾胃虛弱,膿液清稀不癒合的情況。
取人參、黃耆、白朮各一錢,甘草三分,生薑一片,大棗兩枚,水兩鍾,煎煮至八分,飯後服用。可以加入桂皮,增強人參和黃耆的功效。
梔子用於治療吐血不止。
柏葉,乾薑(各三兩),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一升溫服。
澤瀉,婦人六十二種風。及腹中血氣刺痛主之。(金匱婦人)
紅藍花(一兩)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減半。頓服一半。未止再服。
厚朴七物湯,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主之。(金匱腹滿)主腹滿氣脹。(外臺),腹滿發熱。以陽並陰。則陽實陰虛。陽盛生外熱。陰虛生內熱。脈必浮數。浮則為虛。數則為熱。陰虛不能宣導。飲食如故。故致脹滿者。為熱脹。(得效方)
白話文:
柏樹葉、乾薑各三兩,艾草三把,以上三味藥材,用水五升,加入馬通汁一升,一起煮沸後,再溫溫地喝下一升。
澤瀉可以治療婦女六十二種風寒以及腹中氣血刺痛的症狀。(出自《金匱要略》婦女篇)
紅藍花一兩,以上一味藥材,用酒一大升煎煮,煎至剩下一半,一次喝下半杯,如果症狀未消除,可以再服用一次。
厚朴七物湯適用於腹脹發熱持續十天,脈搏浮而數,但飲食如常的患者。(出自《金匱要略》腹滿篇)它也主治腹脹氣悶。(出自《外臺秘要》)腹脹發熱是陽盛陰虛的症狀。陽氣盛則外熱,陰氣虛則內熱。脈象浮而數,浮代表虛,數代表熱。陰虛不能將氣血流通,因此飲食如常,仍然會造成腹脹,這就是熱脹。 (出自《得效方》)
厚朴(半斤),甘草(三兩),大黃(二兩),大棗(十枚),枳實(五枚),桂枝(二兩),生薑(五兩外臺作乾薑)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嘔者加半夏五合。千金一方加芒硝二兩。寒多者加生薑至半斤。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發汗後。脹脹滿者主之。(傷寒太陽)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薑(半斤切),人參(一兩),半夏(半斤洗),甘草(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斤。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厚朴三物湯,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胃胸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而痛閉者主之。(金匱寒疝)
白話文:
厚朴半斤,甘草三兩,大黃二兩,大棗十枚,枳實五枚,桂枝二兩,生薑五兩(外臺用乾薑)。將這七味藥材以一斗水煮至四升,溫熱服用八合,一天三次。如果嘔吐,可以加半夏五合。千金一方中則加芒硝二兩。若寒氣重,可將生薑加至半斤。
這方藥叫做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適合發汗後仍然腹脹、滿悶的病人,主要用於傷寒太陽證。
另外,厚朴半斤(炙去皮),生薑半斤(切片),人參一兩,半夏半斤(洗淨),甘草一兩,這五味藥材以一斗水煮至三斤,去渣後溫熱服用一升,一天三次。
這方藥叫做厚朴三物湯,適用於腹中寒氣作響、疼痛,胃胸逆滿、嘔吐的病人。附子粳米湯則適合痛閉的病人,主要用於金匱寒疝證。
厚朴(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千金加芒硝二兩。治腹滿發熱。數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
厚朴人參湯,療霍亂心腹痛煩。嘔不止。(外臺)
厚朴(四兩),橘皮(二兩),人參(二兩),高良薑,當歸(各一兩),藿香(一兩)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絞去滓。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再服。忌生冷。黏膩。
厚朴桂心湯,療霍亂後。渴。口乾。腹痛不止者。(同上)
白話文:
厚朴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用水一斗二升,先煮厚朴和枳實,取五升,再加入大黃,煮至三升,溫熱服用一升,以大便通暢為度。厚朴人參湯可用於治療霍亂引起的腹痛、煩躁、嘔吐不止。厚朴四兩、橘皮二兩、人參二兩、高良薑一兩、當歸一兩、藿香一兩,用水七升,煮至二升五合,去渣,分三次溫服,每次服完後需間隔六七里路程再服。忌食生冷、黏膩的食物。厚朴桂心湯可用於治療霍亂後出現口渴、口乾、腹痛不止的症狀。
厚朴(四兩炙),桂心(二兩)
上二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絞去滓。內分六合。細細飲之。服了如其渴。欲得冷水。盡意飲之。
厚朴湯,療霍亂後。不飲食。胃弱。嘔吐不止。(同上)
厚朴(四兩炙),干扁豆葉(二兩),茯苓(三兩),白朮(五兩),人參(三兩)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忌如法。
厚朴麻黃湯,咳而脈浮者主之。(金匱肺痿)
厚朴(五兩),麻黃(四兩),半夏(半斤),石膏(雞子大),杏仁(半升),乾薑(二兩),細辛(二兩),小麥(一升),五味子(半升)
白話文:
厚朴四兩,炙好切碎,桂心二兩切碎,以四升水煮到一升二合,去渣,分成六份,細細喝下。喝完後如果口渴,想喝冷水,就盡情喝。此方名厚朴湯,主治霍亂後不思飲食,胃氣虛弱,嘔吐不止。
厚朴四兩,炙好切碎,干扁豆葉二兩,茯苓三兩,白朮五兩,人參三兩,五味都切碎,以七升水煮到二升,分三次服用。此方名厚朴麻黃湯,主治咳嗽,脈象浮者。
厚朴五兩,麻黃四兩,半夏半斤,石膏雞子大小,杏仁半升,乾薑二兩,細辛二兩,小麥一升,五味子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麥。熟去滓。內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厚朴大黃湯,支飲胸滿者主之。(同上支飲)
厚朴(一尺),大黃(六兩),枳實(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厚朴煮散,治胃風冷氣。攻心腹。脹滿疼痛。飲食不消。四肢羸瘦方。(聖濟)
厚朴(去粗皮炙薑汁),訶梨勒(煨去株各一兩半),木香,蒼朮(米泔漬一宿切焙),枳殼(去瓤麩炒),當歸(切焙),桔梗(去蘆頭炒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二兩)
白話文:
取上列九味藥材,以水一斗二升,先將小麥煮熟,去除渣滓,再放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這方叫做厚朴大黃湯,適用於支氣管炎導致胸部脹滿的病人。
厚朴一尺,大黃六兩,枳實四枚。
將以上三味藥材以水五升,煮至二升,分兩次溫熱服用。
這方叫做厚朴煮散,用於治療胃風冷氣,導致心腹脹滿疼痛、飲食不消化、四肢消瘦等症狀。
厚朴去粗皮用薑汁炙烤,訶梨勒煨去核各一兩半,木香,蒼朮用米泔浸泡一夜後切片焙乾,枳殼去瓤用麩炒,當歸切片焙乾,桔梗去蘆頭炒一兩,陳橘皮用湯浸泡去白後焙乾各二兩。
上八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水一盞。棗一枚。去核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
厚朴湯,脾胃不和。化癖氣。調中藏。及下急懊。(同上)
厚朴(去粗皮四兩生薑二兩同杵陰一二日暴乾),白朮(四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三兩),烏藥(湯浸銼炒),甘草(炙各二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上八味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盞,大棗一枚去核,煎煮至七分,溫熱服用,時間不限。
厚朴湯用於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腹脹積氣、調理脾胃,以及腹痛急躁等症狀。
厚朴去粗皮四兩,生薑二兩一同搗碎,陰乾兩天後暴晒,白朮四兩,陳橘皮去白皮後用湯浸泡,再焙乾三兩,烏藥用湯浸泡後切碎炒製,甘草炙烤後各取二兩。
將以上五味藥材粗略研磨後過篩,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盞,放入生薑三片、大棗兩枚掰開,一同煎煮至七分,去渣後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