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辭典》~ 三畫 (2)
三畫 (2)
1. 三畫
川芎茶調散,治諸風上攻。頭目昏沉。偏正頭痛。鼻塞聲重。傷風壯熱。肢體痠疼。肌肉蠕動。膈熱痰盛。婦人血風。太陽冗痛。但是外感。風氣並效。(回春)
川芎,荊芥穗(各二兩),薄荷,香附子(各四兩),羌活,白芷,甘草(炙各一兩),防風(七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下。薑蔥煎服。亦可。一方加菊花一兩。細辛五錢。殭蠶。蟬退各二錢半。名菊花茶調散。
千金內托散,治癰疽。瘡癤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潰。敗膿自出。無用手擠。惡肉自去。不用刀針。服藥後。疼痛頓減。此藥活血。勻氣調胃。補氣。祛風邪。闢穢氣。乃王道之劑。宜多服之大效。(回春)
黃耆(蜜炙),當歸(酒洗),人參(各二錢),川芎,防風,桔梗,白芷(各一錢),厚朴,肉桂,甘草(各五分)
上水二碗。煎八分。臨服入酒一小杯。食遠服。正宗。無厚朴。有天花粉。白芍。金銀花。乳香。沒藥。
千金風引湯,療兩腳疼痹腫。或不仁。拘急。屈不得行方。(外臺)
麻黃(二兩去節),吳茱萸(一兩),獨活(一兩),石膏(二兩),杏仁(六十枚),白朮(三兩),茯苓(二兩),桂心(一兩),人參,細辛,乾薑(碎),防風,防己,芎藭,甘草(炙),附子(各一兩炮),秦艽(一兩)
上十七味。切。以水一斗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佳。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桃李。雀肉。醋等物。
千金小風引湯,主中風。腰腳疼痛。弱者方。(同上)
獨活,防風,當歸(各二兩),茯苓(三兩),大豆(一升),人參(三兩),乾薑(三兩胡洽作桂心),附子(一枚炮),石斛(二兩胡洽作黃耆),甘草(二兩炙)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酒三升。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服後如人行十里久。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醋等。(一方無干姜石斛有桂心黃耆)
千金大鱉甲湯,療腳弱風毒。攣痹氣上。及傷寒惡風。溫毒及山水瘴氣。熱毒。四肢痹弱方。(同上)
鱉甲(二兩炙),防風,麻黃(去節),白朮(各一兩),吳茱萸(五合),知母,升麻(各一兩),大棗(二十枚擘),貝齒(七枚燒),茯苓,橘皮,芎藭,杏仁(各一兩),犀角(半兩屑),生薑(三兩),人參(一兩),赤小豆(三合),青木香(半兩),麝香(三分研),羚羊角(一分屑),麥門冬(一兩去心),大黃(一兩半),薤白(十四枚),烏頭(十枚炮),石膏(一兩碎),雄黃(二分碎),半夏(一兩洗),當歸,萎蕤,芍藥,甘草(各一兩炙)
上三十一味。切。水二斗。煮取四升。去滓分六服。相去十里。久得下止。一方用大黃二分。畏下可用一分也。一方用羚羊角二分。毒盛可用三分也。忌海藻。菘菜。莧菜。桃李。雀肉。酢物。羊肉。餳等。(一方有小茱萸。翼方。無知母。升麻。橘皮。芎藭。當歸。萎蕤。)
白話文:
[三畫]
**川芎茶調散:**治療各種風邪侵犯頭部的病症,像是頭昏眼花、頭部偏痛或兩側都痛、鼻塞、聲音沙啞、感冒發燒、四肢痠痛、肌肉抽動、胸膈悶熱痰多、婦女血風(可能是指經期不適引起的頭痛或不適)、太陽穴(眉毛後面的位置)疼痛。總之,只要是外感風邪引起的症狀都有效。(出自《回春》)
- 藥材組成:川芎、荊芥穗(各80克),薄荷、香附子(各160克),羌活、白芷、甘草(炙,各40克),防風(30克)。
-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8克,飯後用清茶調服。也可以用生薑、蔥一起煎湯服用。
- 變方:如果加入菊花40克、細辛20克、殭蠶、蟬蛻各10克,則稱為菊花茶調散。
**千金內托散:**治療癰疽、瘡癤等還沒成熟的,可以讓它快速消散;已經成熟的,可以讓它快速潰破,排出膿液,無需用手擠壓。壞死的肌肉會自行脫落,也不用動刀針。服藥後,疼痛會立即減輕。這個藥方可以活血、調和氣機、調理腸胃、補氣、祛風邪、辟除穢氣,是相當好的藥方,適合多服用以達到顯著效果。(出自《回春》)
- 藥材組成:黃耆(蜜炙)、當歸(酒洗)、人參(各8克),川芎、防風、桔梗、白芷(各4克),厚朴、肉桂、甘草(各2克)。
- 使用方法:加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快要服用時加入一小杯酒,空腹服用。
- 變方:原方中沒有厚朴,而是加入天花粉、白芍、金銀花、乳香、沒藥。
**千金風引湯:**治療兩腳疼痛麻木腫脹,或是感覺麻木不仁,或是拘攣僵硬,無法正常行走。(出自《外臺》)
- 藥材組成:麻黃(去節)80克,吳茱萸40克,獨活40克,石膏80克,杏仁(60枚),白朮120克,茯苓80克,桂心40克,人參、細辛、乾薑(打碎)、防風、防己、芎藭、甘草(炙)、附子(炮,各40克),秦艽40克。
- 使用方法:將以上十七味藥材切碎,加入水一斗六升(約3600毫升),煮到剩下三升(約680毫升),分三次服用。服藥後最好能微微出汗。
- 禁忌:服用期間忌吃海藻、菘菜(大白菜)、生蔥、生菜、桃子李子、麻雀肉、醋等食物。
**千金小風引湯:**主要治療中風,腰腿疼痛,身體虛弱的病症。(同上)
- 藥材組成:獨活、防風、當歸(各80克),茯苓120克,大豆(一升,約200克),人參120克,乾薑(120克,胡洽版本作桂心),附子(炮,一枚),石斛(80克,胡洽版本作黃耆),甘草(炙,80克)。
- 使用方法:將以上十味藥材切碎,加入水九升(約2000毫升)和酒三升(約680毫升),煮到剩三升(約680毫升),過濾掉藥渣,分四次服用。服藥後最好活動一下,像走了十里路一樣。
- 禁忌:服用期間忌吃海藻、菘菜(大白菜)、豬肉、冷水、醋等。(有一種版本沒有乾薑和石斛,而是加入桂心和黃耆)
**千金大鱉甲湯:**治療腳部虛弱,風邪毒氣,拘攣麻木,氣向上衝,以及傷寒後怕風,溫熱毒邪,山水瘴氣,熱毒,四肢麻木無力的病症。(同上)
- 藥材組成:鱉甲(炙)80克,防風、麻黃(去節)、白朮(各40克),吳茱萸(五合,約100毫升),知母、升麻(各40克),大棗(20枚,掰開),貝齒(燒,七枚),茯苓、橘皮、芎藭、杏仁(各40克),犀角(磨成粉,20克),生薑(120克),人參(40克),赤小豆(三合,約60毫升),青木香(20克),麝香(磨成粉,10克),羚羊角(磨成粉,4克),麥門冬(去心,40克),大黃(60克),薤白(14枚),烏頭(炮,十枚),石膏(打碎,40克),雄黃(打碎,8克),半夏(洗,40克),當歸、萎蕤、芍藥、甘草(炙,各40克)。
- 使用方法:將以上三十一味藥材切碎,加入水二斗(約4000毫升),煮到剩下四升(約900毫升),過濾掉藥渣,分六次服用。每次服藥之間間隔一段時間,大約像走了十里路的時間。
- 變方:一種版本使用大黃8克,但如果擔心藥效太強,可以用4克。另一種版本使用羚羊角8克,如果毒邪嚴重,可以用12克。
- 禁忌:服用期間忌吃海藻、菘菜(大白菜)、莧菜、桃子李子、麻雀肉、酸的東西、羊肉、麥芽糖等。(一種版本有小茱萸,另有版本沒有知母、升麻、橘皮、芎藭、當歸、萎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