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九十論
傷寒九十論
傷寒著作。一卷。宋·許叔微撰於1132年。本書記載許氏經治醫案90例,並以《內經》、《難經》、《傷寒論》等醫籍結合作者個人的見解加以剖析,論述精要。作者於此書中提出“十劑”的方劑理論,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現存幾種清刻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等。
許叔微(1090-1153),字子厚,號東垣,漢族,邠州(今陝西彬縣)人。北宋醫學家。曾任太醫院待御醫、太醫院院判、太醫院提點、太醫院使等職。著有《傷寒九十論》、《醫學啟源》、《醫學正傳》、《醫學源流》、《醫學類要》、《醫學小學》等。
許叔微是金元四大家之一,與張元素、李東垣、朱丹溪並稱。他精通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尤擅長治療傷寒雜病。他認為“傷寒為百病之長”,並提出“十劑”的方劑理論,對後世有深遠影響。
許叔微的醫學思想主要體現在《傷寒九十論》中。該書記載了許氏經治醫案90例,並以《內經》、《難經》、《傷寒論》等醫籍結合作者個人的見解加以剖析,論述精要。書中提出的“十劑”的方劑理論,是許氏傷寒學說的核心內容。
“十劑”是指十種具有代表性的方劑,即麻黃湯、桂枝湯、白虎湯、黃連阿膠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柴胡桂枝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這十種方劑涵蓋了傷寒的各種證候,是治療傷寒的常用方劑。
許叔微的“十劑”理論,對後世影響很大。明代醫家張景岳在《傷寒論註》中對“十劑”理論進行了系統的闡述,並將其發展成為“六經辨證”的理論體系。清代醫家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也對“十劑”理論進行了發揮,並將其應用於溫病的治療。
許叔微的“十劑”理論,是中國醫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對後世的醫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以下是《傷寒九十論》中的一些精彩論述:
- “傷寒為百病之長,而治之為難,蓋因其變化無窮,非一法所能治也。”
- “治傷寒,必先審其表裡寒熱虛實,而後施治。”
- “傷寒之病,多因外感六淫之邪,內傷飲食勞倦而成。其證有表有裡,有寒有熱,有虛有實,變化無窮,非一法所能治也。”
- “治傷寒,必先審其表裡寒熱虛實,而後施治。若表證未解,而內里已虛,則不可輕用溫熱之劑;若表證已解,而內里仍有餘熱,則不可輕用寒涼之劑。”
- “傷寒之病,宜急下之,若誤下之,則必致亡陽。”
- “傷寒之病,宜溫宜補,若誤溫補之,則必致助熱。”
- “傷寒之病,宜汗宜吐宜下,若誤汗吐下之,則必致亡陽。”
- “傷寒之病,宜和解表裡,若誤和解表裡之,則必致表裡不和。”
- “傷寒之病,宜扶正祛邪,若誤扶正祛邪之,則必致正邪不和。”
許叔微的“十劑”理論,是中國醫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對後世的醫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醫學思想,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