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九十論》~ 衄血證(六十三)

回本書目錄

衄血證(六十三)

1. 衄血證(六十三)

睢陽張士美病傷寒七八日,口燥飲水而不咽入,俄而衄血,脈浮緊,身熱。

醫者云:「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血者,屬麻黃湯。」

予曰:「不可!古人雖云:『當汗不汗,熱化為血。』此證亦有不可汗者。《仲景》云:陽明病,口燥,但欲飲水而不咽者,必發衄。衄家不可發汗,發汗則額上陷,不得眠,不能眴。此只可用犀角湯、地黃湯。若當時行麻黃,必額上陷,直視不眠也!」

白話文:

衄血證(六十三)

睢陽的張士美患傷寒七八天,口乾想喝水卻不願吞下,不久後開始流鼻血。脈象浮緊,身體發熱。醫生認為這是傷寒,脈浮緊卻未發汗,導致衄血,應使用麻黃湯。但我說不行。古人雖說該發汗而未發汗,熱邪會化為血,但此症也有不能發汗的情況。仲景提到,陽明病時口乾、只想漱水而不願下嚥,必定會流鼻血;且經常流鼻血的人不可發汗,否則會導致額頭凹陷、無法入睡、眼睛不能轉動。此時只能用犀角湯或地黃湯。若誤用麻黃湯,必定會額頭凹陷、直視無神且無法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