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九十論》~ 六陽俱絕證(九十)
六陽俱絕證(九十)
1. 六陽俱絕證(九十)
一達官乘舟悉歸,四月風雨,飲食不時,得疾如傷寒狀,頭重自汗,身體悉疼。醫作中風濕證治,投以朮附、姜附等湯,汗不止,單服附子,及灸臍下,亦不止。予往視之,曰:「六陽俱絕,不可治也。」(其汗必如珠,驗之果然,半時卒。)
論曰:《難經》云:「六陽氣俱絕者,陰與陽相離,陰陽相離,則腠理開,絕汗乃出。汗出如珠,轉而不流,夕占旦死,旦占夕死,此之謂也。」蓋病者之汗,有陽盛陰虛、陰盛陽虛。陽盛者,如骨蒸熱病之汗,則流溢如潤;陽絕者,如此證,則凝聚而止。假如甑槅之蒸物,出汗而散者,陽盛之類也;假如置冰於金銀瓦器中,汗出而凝聚不流,陽絕之證也。
白話文:
六陽俱絕證(九十)
一位官員乘船返鄉,四月時遭遇風雨,飲食不規律,因而患病,症狀類似傷寒,頭部沈重、自發性出汗,全身疼痛。醫生診斷為中風濕證,給予朮附湯、姜附湯等治療,但出汗不止;單獨服用附子及灸臍下,亦無法止汗。我去診視後說:「六陽之氣已完全斷絕,無法治療。」(其汗珠如豆,果然如此,不久後便去世。)
討論:《難經》提到:「六陽氣完全斷絕時,陰陽分離,腠理開洩,絕汗流出。汗出如珠,凝滯不流,若傍晚出現此症則次日早晨死亡,早晨出現則當晚死亡,即指此證。」病人的汗液,有陽盛陰虛與陰盛陽虛之分。陽盛者,如骨蒸熱病的汗液,會流溢濕潤;陽絕者,如本證,則汗液凝結不流。好比蒸籠蒸物,汗液散發為陽盛之象;而將冰置於金屬或瓦器中,汗液凝結不流,則是陽絕之證。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