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九十論》~ 兩手撮空證(八十六)

回本書目錄

兩手撮空證(八十六)

1. 兩手撮空證(八十六)

市人張某,年可四十,病傷寒,大便不利,日晡發熱,手循衣縫,兩手撮空,目直視急,更三醫矣,皆曰傷寒最惡證也,不可治。 後召予,予不得已往診之,曰:「此誠惡候,染此者十中九死。仲景雖有證而無治法,但云脈弦者生,澀者死。況經吐下,難於用藥。謾以藥與,若大便得通,而脈強者,庶可料理也。」 遂用小承氣湯與之,一投而大便通利,諸疾漸退,脈且微弦,半月得瘥。 論曰,或問:「下之而脈得弦者生,何也?」 答曰:「金匱玉函經云:循衣摸床,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承氣湯與之。」 余嘗觀錢仲陽小兒訣法,手循衣領,及亂捻物者,肝熱也。此證玉函列在陽明部,陽明胃也。肝有邪熱,淫於胃經,故以承氣湯瀉肝,而得強脈,則平而和,胃且堅不受,此百生之理也。 予嘗謂仲景論,不通諸醫書,以發明隱奧,而專一經者,未見其能也,須以古今方書,發明仲景余意。

白話文:

兩手撮空證(八十六)

城中有位張姓男子,約四十歲,患傷寒病,大便不通,傍晚發熱,雙手不自覺抓摸衣縫,甚至虛空亂抓,雙眼直視且緊急。已換過三位醫生,皆認為是傷寒最凶險的症狀,無法治療。

後來請我去診治,我不得已前往,診斷後說:「這確實是危重症狀,患此病者十有九死。張仲景雖提過此症,但未記載治法,僅說脈象弦者能活,脈澀者會死。何況病人已受吐下治療,用藥更難。姑且開藥試試,若大便能通,且脈象轉強,或許還有希望。」

於是給予小承氣湯,服用一次後,大便通暢,症狀逐漸消退,脈象略顯弦狀,半個月後痊癒。

有人問:「用瀉下法治療後,脈象轉弦者能活,為何?」

回答:「《金匱玉函經》記載:抓摸衣物或床沿、虛空亂抓、驚恐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脈澀者死。若症狀較輕,僅發熱譫語,可用承氣湯治療。」

我曾讀錢仲陽的小兒醫書,提到孩子抓摸衣領或亂捏東西,是肝熱所致。此症在《玉函經》歸於陽明病範疇,陽明屬胃。肝有邪熱侵犯胃經,故用承氣湯瀉肝熱,若脈象轉強,表示邪退正復,胃氣穩固不受邪侵,這是生機所在。

我常認為,若只鑽研張仲景理論,而不參考其他醫書以闡明深奧之處,僅專注一經,難以真正領悟。須結合古今醫書,才能完整理解仲景學說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