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九十論》~ 懊憹怫鬱證(八十五)
懊憹怫鬱證(八十五)
1. 懊憹怫鬱證(八十五)
士人陳彥夫病傷寒八九日。身熱無汗。喜飲。時時譫語。因下利後。大便不通三日。非煩非躁。非寒非痛。終夜不得眠。但心沒曉會處。或時發一聲如嘆息之狀。醫者不曉是何證。但以寧心寬膈等藥。不效。召予診視。兩手關脈長。按之有力。乃曰懊憹怫鬱證也。此胃中有燥屎。宜與承氣湯。服之。下燥屎二十枚。次復下溏糞。得利而解。
白話文:
讀書人陳彥夫感冒發燒八九天,身體發熱但是沒有汗水,喜歡喝水,時常胡言亂語,腹瀉之後,大便不通了三天。沒有煩躁和躁動,沒有寒冷和疼痛,整夜都無法入睡,只是覺得心裡很空虛。有時候發出嘆息的聲音。醫生不知道他是什麼症狀,只給他開了寧心寬膈的藥,但是沒有效果。他請我診斷,我發現他兩手脈搏長而有力,於是說他是懊惱抑鬱的證狀,胃裡有燥熱的糞便,應該給他服用承氣湯。他服用了承氣湯後排出了二十塊燥熱的糞便,接著又排出了溏便,腹瀉得到緩解。
論曰。仲景云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微煩。胃中有燥屎。可攻。宜承氣湯。又云病者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怫鬱不得眠者。有燥屎也。承氣湯主之。蓋屎在胃則胃不和。素問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此所以夜不得眠也。仲景云胃中燥。大便堅者。必譫語。此所以時時譫言也。
白話文:
中醫典籍中提到,仲景曾說過,陽明病應該用下法治療,如果出現了心中的懊惱煩悶,胃中有燥熱的大便時,就可以用攻下法,可以使用承氣湯。又提到,如果患者小便不利,大便時而難解時而容易解出,時常有一些微熱,整夜無法安眠的,也是因為有燥熱的大便。承氣湯可以治療這種情況。因為大便在胃中,就會導致胃部不和,《素問》中說,胃部不和就會導致睡眠不穩,患者會感到焦躁,因此導致失眠。仲景也說過,如果胃中乾燥,大便堅硬的人,一定會出現譫語,這也是患者時常出現譫語的原因。
非煩非躁。非寒非痛。所謂心中懊憹也。聲口嘆息。而時發一聲。所謂水氣怫鬱也。燥屎得除。大便通利。陰陽交和。是以其病得除。
白話文:
既沒有煩悶,也沒有躁動,既不畏寒,也沒有疼痛,這所謂的是心裡懊惱。聲音和言語發出嘆息,有時還會發出尖叫聲,這所謂的是水氣鬱結。如果乾燥的大便能夠消除通暢,大便就可以正常地排出,陰陽就可以交合平和,這病就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