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叔微述

《傷寒九十論》~ 太陽陽明合病證(八十四)

回本書目錄

太陽陽明合病證(八十四)

1. 太陽陽明合病證(八十四)

有豪子病傷寒。脈浮而長。喘而胸滿。身熱頭疼。腰脊強。鼻乾。不得眠。予曰。太陽陽明合病證。仲景法中有三證。下利者葛根湯。不下利嘔逆者加半夏。喘而胸滿者麻黃也。治以麻黃湯。得汗而解。

白話文:

有個病人因外感風寒而患上傷寒。脈象浮而長,喘息並且胸悶,身體發熱頭疼,腰和背僵硬疼痛,鼻子乾燥,無法入睡。我說這是太陽病和陽明病合並的證候。張仲景的治療方法有三個證候。大便稀溏的用葛根湯。不腹瀉但嘔吐呃逆的,再加半夏。喘息並且胸悶的,用麻黃湯。治療時使用麻黃湯,出汗後即解除。

論曰。或問傳入之次第。自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何哉。說者謂陽主生。故足太陽水。傳足陽明土。土傳足少陽木。為微邪。陰主殺。故太陰土傳少陰水。水傳足厥陰木。為賊邪。少陰水傳厥陰木。安得為賊也。故予以為不然。素問陰陽離合論云。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

白話文:

論述說:有人詢問六經的傳導順序。為什麼是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呢?有人說:陽主生長,所以足太陽(膀胱經)傳給足陽明(胃經)土。土傳給足少陽(膽經)木,為微邪。陰主殺伐,所以太陰(脾經)土傳少陰(腎經)水。水傳足厥陰(肝經)木,為賊邪。少陰之水傳厥陰之木,怎麼能說是賊邪呢?所以我不以為然。素問《陰陽離合論》說:太陽之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

名曰陰中之陽。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厥陰根起於大敦。名曰陰之絕陰。大抵傷寒始因中之氣得之於陰。是以止傳足經者。是陰中之陽。陽中之陰。亦自然之次第也。

白話文:

名為陰中之陽,就是陽明經的根源,起於陰竅的厲兌穴。名為陰中之少陽,就是少陽經的根源,起於陰竅的竅陰穴。名為陰中之陰,就是太陰經的根源,起於陰竅的隱白穴。名為陰中之少陰,就是少陰經的根源,起於陰竅的湧泉穴。名為陰之絕陰,就是厥陰經的根源,起於陰竅的大敦穴。總的來說,傷寒最初由中焦之氣得到,是從陰中而來。因此(傷寒病)只傳足經的是,這就是陰中之陽,也就是陽中之陰,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故此篇因黃帝問三陰三陽之離合。岐伯自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而推之。且以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六經不得相失。則其序有授矣。不特此也。以六氣在天而考之。厥陰為初之氣。少陰為二之氣。太陰為三之氣。少陽為四之氣。陽明為五之氣。

白話文:

所以這篇文章是黃帝問岐伯,三陰、三陽如何離合?岐伯自聖人面向南方而立於前面,說把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六經互相配合,不能脫離。不僅如此,從在天上考查六氣也可推測出來:厥陰為初氣,少陰為二氣,太陰為三氣,少陽為四氣,陽明為五氣。

太陽為六之氣。此順也。逆而言之。則太陽而後陽明。陽明而後少陽。少陽而後太陰。太陰而後少陰。少陰而後厥陰。傷寒為病。在氣則逆而非順。自太陽而終厥陰也。

白話文:

  • 太陽是六個氣候中的首位。這是順序的自然發展。

  • 如果按逆序說明,就是太陽後是陽明,陽明後是少陽,少陽後是太陰,太陰後是少陰,少陰後是厥陰。

  • 所以,傷寒的病是逆序而非順序,是從太陽開始到厥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