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九十論》~ 下利服承氣湯證(八十七)
下利服承氣湯證(八十七)
1. 下利服承氣湯證(八十七)
客有病傷寒,下利,身熱,神昏多困,譫語,不得眠。或者見其下利,以譫語為鄭聲,皆陰虛證也。予診其脈,曰:「此承氣湯證也。」眾皆愕然,曰:「下利服承氣,仲景法乎?」答曰:「仲景云:『下利而譫語者,有燥屎也,屬小承氣湯。』」乃投以小承氣,得利止,而下燥屎十二枚,俄得汗解。
論曰:內經云:「微者逆之,甚者從之;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帝曰:「何謂反治?」岐伯曰:「寒因寒用,通因通用。」王冰以為:大熱內結,注瀉不止;熱宜寒療,結伏須除;以寒下之,結散利止。此寒因寒用也。小承氣止利,正合此理。
白話文:
下利服承氣湯證(八十七)
有位患者感染傷寒,出現腹瀉、身體發熱、精神昏沈嗜睡、胡言亂語、無法入睡的症狀。有人見他腹瀉,又聽他言語錯亂,便認為這是「鄭聲」(虛弱無力的言語),屬於陰虛證候。我診脈後說:「這是承氣湯的適應症。」眾人驚訝問道:「腹瀉還用承氣湯,這符合仲景的治療法則嗎?」我回答:「仲景說過:『腹瀉而胡言亂語者,是因腸中有燥屎,適用小承氣湯。』」於是給予小承氣湯,患者腹瀉停止,並排出十二顆乾硬糞塊,不久後發汗而痊癒。
論述:《內經》提到:「輕微病症用逆治法,嚴重病症用從治法;逆治是正治,從治是反治;具體用藥輕重,需視病情而定。」黃帝問:「什麼是反治?」岐伯回答:「以寒藥治療寒症(寒因寒用),以通洩藥治療通洩症(通因通用)。」王冰解釋:體內大熱鬱結,導致腹瀉不止;熱症需用寒藥,鬱結必須消除;用寒性瀉下藥,使鬱結消散而腹瀉停止。這就是「寒因寒用」的道理。用小承氣湯止瀉,正符合此原則。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