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九十論》~ 傷寒表實證(七十八)
傷寒表實證(七十八)
1. 傷寒表實證(七十八)
羽流病傷寒,身熱頭痛。予診之曰:「邪在表,此表實證也,當汗之,以麻黃輩,數日愈。」
論曰:「或問傷寒因虛,故邪得以入之;今邪在表,何以為表實也?」予曰:「古人稱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為病則實。蓋邪之入也,始因虛,及邪居中反為實矣。大抵調治傷寒,先要明表裡虛實,能明此四字,則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何以明之?有表實,有表虛;
有裡實,有裡虛;有表裡俱實,有表裡俱虛。予於表裡虛實百證歌中,嘗論之矣。仲景麻黃湯類,為表實而設也;桂枝湯類,為表虛而設也;裡實,承氣之類;裡虛,四逆理中之類;表裡俱實,所謂陽盛陰虛,下之則愈也;表裡俱虛,所謂陰盛陽虛,汗之則愈也。
白話文:
傷寒表實證(七十八)
有位道士患了傷寒,出現身體發熱、頭痛的症狀。我診斷後說:「病邪在體表,這是表實證,應當用發汗法治療,如麻黃湯這類方劑,幾天後就能痊癒。」
有人問:「傷寒通常是因體虛,邪氣才能侵入;如今邪氣在表,為何說是表實證?」我回答:「古人說邪氣聚集之處,正氣必定虛弱,但邪氣滯留不去而形成疾病時,就轉為實證。邪氣入侵初期是因體虛,但一旦邪氣盤踞體內,反而成為實證。總之,治療傷寒首先要分清表、裡、虛、實,若能掌握這四個關鍵,張仲景的三百九十七種治法就能輕鬆運用。」
如何分辨呢?有表實、表虛;有裡實、裡虛;有表裡俱實、表裡俱虛。我在《表裡虛實百證歌》中曾詳細討論過。張仲景的麻黃湯類方劑,是針對表實證;桂枝湯類,是針對表虛證;裡實證用承氣湯之類;裡虛證用四逆湯、理中湯之類;表裡俱實證,即所謂『陽盛陰虛』,用瀉下法治癒;表裡俱虛證,即所謂『陰盛陽虛』,用發汗法治癒。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