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九十論》~ 面垢惡寒證(七十五)
面垢惡寒證(七十五)
1. 面垢惡寒證(七十五)
一尼病,頭痛身熱,煩渴,躁。診其脈,大而虛。問之曰:「小便赤,背惡寒,毛竦洒洒然,面垢,中暑也。」醫作熱病治,但未敢服藥。予投以白虎湯,數日愈。
論曰:仲景云「脈虛身熱,得之傷暑」,又云「其脈弦細芤遲」何也?素問曰「寒傷形,熱傷氣。」蓋傷氣不傷形,則氣消而脈虛弱,所以弦遲芤細,皆虛脈而可知矣。
白話文:
面垢惡寒證(七十五)
一位尼姑患有頭痛、身體發熱、煩躁口渴的症狀。診脈時發現脈象大而虛弱,詢問後得知她小便顏色偏紅,背部怕冷,且感到毛髮豎立、全身發冷顫抖,臉上污垢明顯,這是中暑的表現。先前醫生當作熱病治療,但她尚未服藥。我開了白虎湯給她,幾天後便痊癒。
討論中提到,張仲景曾說:「脈象虛弱而身體發熱,是因傷暑所致。」又問:「為何脈象會呈現弦、細、芤、遲?」《素問》解釋:「寒邪損傷形體,熱邪損傷氣機。」暑熱傷氣而不傷形,導致氣耗而脈象虛弱,因此弦、遲、芤、細等脈象皆屬虛脈,由此可辨識病因。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