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九十論》~ 剛痓證(二十一)

回本書目錄

剛痓證(二十一)

1. 剛痓證(二十一)

宣和戊戌,表兄秦云老病傷寒,身熱,足寒,頸項瘛瘲,醫作中風治,見其口噤故也。予診其脈實而有力,而又腳攣,齧齒,大便不利,身燥無汗,予曰:「此剛痓也,先以承氣湯下之,次以續命湯調之,愈矣。」

論曰:《五常政大論》曰:「赫曦之紀,上羽與正徵同,其收齊,其病痓。」蓋戌太陽寒水羽也,戊火運,正徵也。太過之火,上見太陽,則天氣且剛,故其收齊,而人病痓者,過氣然耳。火木遇故年病,此證多剛痓。

白話文:

剛痓證(二十一)

宣和年間戊戌年,我的表兄秦雲老患了傷寒,症狀包括身體發熱、雙腳冰冷、頸項抽搐。醫師誤以為是中風,因見他牙關緊閉而如此診斷。我為他診脈,發現脈象強而有力,且伴有腳部痙攣、磨牙、大便不通、身體燥熱無汗。我說:「這是剛痓症。」先以承氣湯瀉下熱結,再用續命湯調理,最終痊癒。

論述:《五常政大論》提到,赫曦之年(火運過盛),若逢太陽寒水司天(上羽),其氣候與正徵(火運平氣)相似,收斂之氣強勁,易發痓病。因戊年屬火運(正徵),過旺之火遇上太陽寒水,天氣剛烈,故收斂之氣強盛,人體因而病痓,此乃火氣過盛所致。火木相剋之年多見此症,此類病證多屬剛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