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九十論》~ 太陽瘀血證(五十)
太陽瘀血證(五十)
1. 太陽瘀血證(五十)
仇景莫子儀病傷寒七八日,脈微而沉,身黃髮狂,小腹脹滿,臍下如冰,小便反利。醫見發狂,以為熱毒蓄伏心經,以鐵粉、牛黃等藥,欲止其狂躁。予診之曰:「非其治也,此瘀血證爾!」
仲景云:「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硬,小便不利,為無血;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也。可用抵當湯。」
再投,而下血幾數升,狂止,得汗而解。經云:「血在下則狂,在上則忘。」太陽膀胱經也,隨經而蓄於膀胱,故臍下脹。自闌門會滲入大腸,若大便黑者,此其驗也。
白話文:
太陽瘀血證(五十)
仇景的莫子儀患傷寒七八天,脈象微弱而沈,全身發黃、神志狂亂,小腹脹滿,臍下冰冷,小便卻反而通暢。醫生見他發狂,以為是熱毒積聚在心經,用鐵粉、牛黃等藥物試圖止住他的狂躁。我診斷後說:「這治法不對,這是瘀血證。」張仲景提到,陽病導致身體發黃,脈沈而結,小腹硬滿,若小便不通,是無血的表現;若小便通暢且病人發狂,則是血證,可用抵當湯治療。
再次服藥後,排出數升瘀血,狂亂停止,出汗後病情緩解。《內經》說:「血在下則狂,在上則忘。」太陽膀胱經的瘀血隨經脈積聚在膀胱,所以臍下脹滿,瘀血會從闌門滲入大腸。若大便呈黑色,就是瘀血的證據。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