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九十論》~ 陰病陽脈證(五十一)

回本書目錄

陰病陽脈證(五十一)

1. 陰病陽脈證(五十一)

劉中道初得病,四肢逆冷,臍中築痛,身疼如被杖,蓋陰證也。急投金液來復之類。其脈得沉而滑,蓋沉者陰證也,滑者陽脈也。病雖陰,而是陽脈,仲景所謂陰證見陽脈生也。於是再灸臍下丹田百壯,謂手足溫,陽回,體熱,而汗解。

或問滑脈之狀如何?曰:仲景云「翕奄沉,名曰滑。」古人論滑脈,雖云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與數相似,曾未若仲景三語而足也。翕,合也,言張而復合也,故云「翕為正陽」;沉,言脈降而下也,故曰「沉為純陰」。方翕而合,俄降而下,奄謂奄忽之間復降也。仲景論滑脈,方為諦當也。

白話文:

陰病陽脈證(五十一)

劉中道剛生病時,四肢冰冷,肚臍處陣陣抽痛,全身疼痛如被杖打,這屬於陰證。緊急服用金液丹、來復丹等藥物後,脈象呈現沈而滑。沈脈代表陰證,滑脈則屬陽脈。雖然病症屬陰,但脈象卻見陽脈,正如張仲景所說:「陰證見陽脈者生。」於是再灸臍下的丹田穴百壯,手腳逐漸轉暖,陽氣恢復,身體發熱,最後出汗而病癒。

有人問滑脈的脈象如何?回答說:張仲景提到「翕奄沈」即為滑脈。古人論述滑脈,雖說往來流利、如珠滾動,與數脈相似,但都不如仲景這三字形容得精準。「翕」是閉合之意,指脈搏張開後又合攏,因此說「翕」為正陽;「沈」指脈象下沈,故稱「沈」為純陰。脈搏剛張合,隨即降下,「奄」則是形容迅速之間又下沈。仲景對滑脈的論述,最為確切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