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叔微述

《傷寒九十論》~ 傷寒耳聾證(五十九)

回本書目錄

傷寒耳聾證(五十九)

1. 傷寒耳聾證(五十九)

戊申年。類試山陽。一時官病傷寒八九日。耳聾而無聞。楚醫少陽治。意謂仲景稱少陽受病。則脅痛而耳聾也。予診之曰。兩手脈弱而無力。非少陽證也。若少陽則渴飲水。心煩。但寐。咽痛。今俱無此證。但多汗驚悸。必汗過多所致也。仲景云未持脈時。令病人咳。而不咳者。

兩耳聾無所聞也。所以然者。因重發汗。虛。故如此。病家曰醫者嘗大發汗矣。遂投以真武白朮附子湯輩。數日。耳有聞而愈。

白話文:

戊申年,類似山陽地區的情況。一位官員傷寒病發八九天,耳朵聾了,什麼也聽不見。一位楚地的醫生用少陽病的治療方法。他認為張仲景說少陽病則脅痛而耳聾。我診斷後說,病人兩手的脈象微弱無力,不是少陽病。如果是少陽病,應該口渴想喝水、心煩、嗜睡、咽喉痛,但病人現在都沒有這些症狀,只是多汗、心悸,一定是汗出過多造成的。張仲景說,在沒有把脈之前,先讓病人咳嗽,如果病人不咳嗽,兩耳失聰什麼也聽不見,這是因為大量出汗導致身體虛弱造成的。病人家屬說,醫生之前已經給病人大量發汗了。於是,我給病人服用真武白朮附子湯等藥物,幾天後,耳朵就能聽見聲音了,病就好了。